分享

经典名方——桑白皮汤

 jym2 2024-04-20 发布于江西

桑白皮汤

原文:

景岳全书》:治肺气有余,火炎痰盛作喘。

歌诀

桑白皮汤痰热疗,芩连山栀将火扫; 苏子杏仁降肺逆,贝母半夏用之巧。

组成用法

桑白皮、半夏、苏子、杏仁、贝母、山栀、黄芩、黄连各八分。

二盅,姜三片,煎八分,温服。

图片

方解

方中重用桑白皮为君药,泻肺平喘,利水消肿;辅以黄芩、黄连、山栀,以清泄痰热,热退则无以炼津生痰,咳喘自除;贝母、杏仁、半夏、苏子,平喘、祛痰、清三焦之热。诸药共奏涤痰清热、止咳平喘之功。

——————

图片

桑白皮汤医案

小儿咳嗽案

何某,男,时年2岁。

患儿咳嗽1周,于2015年5月就诊。

症见:诊时咳嗽,易咳甚气急,痰多,流涕,无发热恶寒,无汗出,纳便可,夜间眠安,舌淡红,苔薄白,脉常,指纹紫。

中医诊断:咳嗽。

辨证:风寒阻络证。

治法:祛风解表,清里止咳。

处方:桑白皮汤加减。桑白皮10g,黄芩10g,连翘5g,杏仁5g,蝉蜕3g,射干5g,法半夏5g,桔梗5g,竹茹5g,甘草10g,神曲10g,地骨皮10g。

二诊:2015年5月21日

流清涕,纳差,夜间咳,服药后腹痛腹泻,汗多,痰多,舌淡红,苔薄,脉浮,指纹稍紫。

处方:桑白皮10g,黄芩10g,连翘10g,百部10g,杏仁5g,白术6g,防风6g,守宫3g,桔梗5g,鱼腥草15g,甘草10g,神曲10g,白芍10g。

三诊:2015年5月28日

晚上发热38度,汗出。若无鼻塞流涕、咳嗽,次日可退,考虑是小儿在长骨,不必退热,多饮水即可。小儿注意肺热、食滞,其余正常即可。

处方:黄芩10g,山楂10g,谷芽15g,麦芽15g,白术6g,山药10g,甘草10g,蝉蜕3g,布渣叶10g。

按语:小儿素为纯阳之体,生长发育旺盛,其阳气当发,生机蓬勃,与体内属阴的物质相比,处于相对优势。但同时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若喂养不当,则容易感受外邪。小儿在生长过程中,最易出现肺热、损伤阴津,或饮食积滞、导致中焦不运,因此在治疗上不宜使用过多温阳药物,特别是在治疗小儿外感时,主要以健脾和胃,益气固表为主,兼予疏风祛邪之品。本病小儿虽有外感风寒之邪,但患病期间正气外行抗邪,体内运化之力减少,容易出现乳食积滞,从而化热,故在治疗时,除祛风解表抗邪之外,着重在清里化滞。

小儿的生理、病理状态较为特殊,故不能一概用治疗普通人外感的方案来治疗,用药要特别注意,无需使用太多祛散风寒,或降气止咳的药物,免伤其阳气。若小儿夜晚发热,并无明显鼻塞咳嗽等症,次日可退,则不必积极退热,多饮水,注意清淡喂养即可。

急性支气管炎案

党某,女,38岁,农民。

1996年2月12日就诊。

患者自述2周前因感冒后出现咳嗽、咳白色痰,伴鼻塞、流涕、咽痒等症状,经自服速效感冒胶囊等西药后,鼻塞、流涕等症状消失,但咳嗽、咳痰等症未减,特来门诊治疗。患者就诊时咳嗽,咳黄色稠痰,痰中带有血丝,面红,气粗,舌红苔黄,脉滑数。听诊:两肺呼吸音粗。西医诊断: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断:咳嗽(痰热郁肺)。治宜清热宣肺,止咳化痰。方用加味桑白皮汤。处方:桑白皮(炙)15g,杏仁15g,黄芩15g,半夏15g,川贝15g,桔梗15g,山栀子15g,橘红15g,全瓜蒌15g,鱼腥草60g,生大黄6g(后下),甘草6g。2剂,水煎服。1996年2月15日复诊,诉诸症大减,偶尔咳嗽,饮食不佳。上方去大黄,加焦山楂15g,焦麦芽15g,焦神曲15g。3剂,水煎服。后告愈。

按语:本方即古方桑白皮汤(《景岳全书》)加味而成,以桑白皮、杏仁、半夏、川贝母止咳化痰;黄芩、山栀子、鱼腥草清泻肺热;桔梗乃舟楫之药,导引诸药上及于肺。全方共奏止咳化痰、涤肺平喘之功。

哮喘案

吕某,男,68岁。2008年12月8日。

哮喘反复44年,发作2日。

患者哮喘反复发作44年,之后每逢春秋季节变化时即发哮喘,发病时有咳嗽气急,夜间喉中痰鸣,咯出少量黄痰,汗出较多。平时常有鼻塞喷嚏,清晨尤甚,诊断过敏性鼻炎,夜间梦多。刻下:咳嗽气急,鼻痒,喷嚏鼻塞,痰黄,不怕冷,纳食不香,大便偏干,小便可,夜间梦多。幼年曾患奶癖,25岁时感冒后心肌炎,未有心律失常后遗症。舌红苔薄黄,脉小滑。患者肺气不宣,痰阻气道,肺失肃降,故见咳嗽气急,喉中痰鸣,痰热上扰,则鼻塞喷嚏,咯黄痰,夜寐不安,纳食不香,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不宣,大肠不通,则见大便干结,舌红苔薄黄,脉小滑。诊其为热哮证,属肺气不宣,痰气交阻,清窍不利,治当宣肺通窍、化痰平喘、和胃安神,方拟桑白皮汤合通窍汤加减。

处方:桑叶9g,桑白皮9g,炙麻黄9g,川桂枝6g,赤芍18g,白芍18g,青皮9g,陈皮9g,姜半夏9g,姜竹節9g,车前草12g,荆芥9g,防风9g,辛夷4.5g,黄芩:12g,路路通9g,藿香9g,焦六曲9g,谷芽9g,麦芽9g,夜交藤15g,制胆星9g。水煎服,日1剂,连服14日。嘱饮食清淡,忌食海鲜辛辣。

[二诊]

(2008年12月22日):服药后病情好转,仍有鼻塞流涕,晨起尤甚,偶有胸闷,咽红,睡眠欠安,大便偏干,小便可,纳可。治拟原方加减。处方:桑叶9g,桑白皮9g,嫩射干9g,胡颓叶12g,川桂枝6g,赤芍18g,白芍18g,麻黄根9g,

川芎9g,辛夷4.5g,黄芩12g,路路通9g,牛蒡子9g,蝉衣4.5g,蔓荆子9g,炙甘草9g,五味子4.5g。14剂,服法禁忌同前。

[三诊]

(2009年1月5日):药后哮喘未发作,鼻塞喷嚏未发,偶有少许哮鸣音,活动后气喘,偶有午后脚肿,早醒,纳食一般,二便调,舌淡红,苔白腻,脉滑。患者年迈久病,多脾肾阳虚,脾虚不运,湿内聚生痰,下行则见午后有脚肿,夜寐难安,纳食不香,治拟加重温阳平喘、化湿助眠之品,方拟桑白皮汤合五苓散加减。处方:桑叶9g,桑白皮9g,麻黄根9g,炙甘草9g,淮小麦30g,炒枣仁9g,青皮9g,陈皮9g,姜竹茹12g,姜半夏12g,制胆星9g,仙灵脾9g,五味子4.5g,蔓荆子9g,补骨脂9g,猪苓12g,茯苓12g。14剂,服法禁忌同前。

按语:肺开窍于鼻,临床所见哮喘患者合并过敏性鼻炎,大便不通,汗出者较多,这与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相一致。邵老通过宣窍、通腑、宁神、止汗诸法,使哮喘缓解,鼻炎得治。由黄芩、辛夷、路路通组合成的“通窍方”是邵老治疗鼻塞、喷嚏的经典通窍方,常与藿香、蝉衣、玉蝴蝶合用;麻黄、桂枝、荆芥、防风四味常组合用于哮喘急性发作;黄芪、防风、白术、太子参常与女贞子、补骨脂、杜仲合用或交叉选用,用于

缓解期益气固本,温阳化饮以治本;另根据久病气滞血瘀的理论,常加入延胡索、郁金、川楝子、青皮、陈皮组理气平肝,收效甚好。

图片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