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原名为什么叫《石头记》?《红楼梦》叫石头记的原因有哪些?

 咸鱼片 2024-04-29 发布于江西
《红楼梦》还有个名字《石头记》,所谓石头记,就是一块大石头上纪录上的一段故事。
文章开头,作者便浓墨重彩地记述了一块石头的前世今生:“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下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 那一块石头因见众石俱得补天,自己无材,不堪入选,被抛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心里面有好大得忧郁,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也是因为忧郁,石头开始锻炼。

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要一僧一道带他脱离险境,到温柔之乡去安家乐业,享受荣华富贵,于是才由那癫僧大展幻术,念咒书符,将一块大石变成了扇坠大小,可托于掌上的一块鲜明莹洁的“宝玉”,并在这块“宝玉”的正面镌刻上了“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在“宝玉”的反面镌刻上了“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这样,石头就变成了“通灵宝玉”。


“石头”被送到什么地方?——昌明隆盛之邦(中华大地长安大都)、诗礼簪缨之族(荣国府)、花柳繁华地(大观园)、温柔富贵乡(贾宝玉的绛芸轩)。像麻雀蛋那么大的通灵宝玉含在胎儿贾宝玉的嘴里进入红尘,落草时就成为贾宝玉含在嘴里的“通灵宝玉”“命根子”。从此便挂在贾宝玉的脖子上,记录人世间发生的事。


理一理贾宝玉与这块玉的关系吧。贾宝玉原来是天界赤瑕宫的神瑛侍者,有一天凡心偶炽,想乘凡界太平盛世去游历一番,就在警幻仙子案前报了名。

而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因有神瑛侍者日日甘露灌溉,得久延岁月,后修成个女体。只因尚未报答灌溉之恩,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听说神瑛侍者要下凡,也去警幻仙子案前报了名。

茫茫大士闻知这一对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此石头夹带于中,一起来到人间。

所以,贾宝玉是神瑛侍者,林黛玉是那株绛珠草。而贾宝玉出生时所衔之“玉”,便是女娲补天剩下的那块石头。这就是《石头记》的缘起。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为什么曹雪芹用一块没有用的石头作为故事的起始。张岱在《自为墓志铭》里面说自己一生“一事无成”,和《红楼梦》异曲同工,都是将自己(主人公)描述成无用之人。因此,单是从作者自述来讲,整部《红楼梦》原本就是'一块石头的自传’,虽然写的是石头,其实写的是自己“半世亲睹亲闻”,写的是真事儿,是“把自己一事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记,以告普天下人”,所以“追踪蹑迹,不敢稍加传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真传”,因此,此书原名《石头记》也无可厚非。写的虽然是一块因为“补天”不成才“幻形”入世的石头,是“满纸荒唐言”,但书中的故事并非虚构,是“历经离合悲欢,世态炎凉”,流下的那“一把辛酸泪”的真故事。
简单的说,《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以“石头”,即“通灵宝玉”的口吻写的一本自传体小说。这“石头”就是贾宝玉,更是作者自己。这里试举几例,请看书中有关段落:
例一,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灵通,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有这一段文字:
一日,正当(石头)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骼不凡,丰神炯异,说说笑笑来至峰下,坐在石边高谈快论。先是说些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事,后便说到红尘中荣华富贵。
此石听了,不觉打动凡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但自恨粗蠢,不得已便口吐人言,向那僧道说道:“大师,弟子蠢物,不能见礼了。”
在这里,“石头”是“蠢物”。
例二,《石头记》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一日,炎夏永昼。甄士隐于书房朦胧睡去,梦至一处,不辨是何地方。忽见那厢来了一僧一道,且行且谈。
只听那道人问:“你携了这蠢物,意欲何往?”
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这蠢物加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
在这里,“通灵宝玉”是蠢物。

例三,《石头记》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有一段道人、僧人和甄士隐有关“蠢物”的对话:

那道人道:“趁此何不你我也下世度脱几个,岂不是一场功德?”
那僧人道:“正合吾意。你且同我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蠢物交割清楚,待这一干风流孽鬼下世已完,你我再去。如今虽已有一半落尘,然犹未全集。”
却说甄士隐听得明白,但不知“蠢物”系何东西,遂不禁上前施礼询问。
二仙笑道:“此乃天机不可泄露。”
士隐听了,不便再问。因笑道:“玄机不可泄露,但适云'蠢物’,不知为何,或可一见否?”
那僧道:“若问此物,倒有一面之缘。”
说着,取出递与士隐,士隐接了看时,原来是块鲜明美玉,上面字迹分明,镌着“通灵宝玉”四字,后面还有几行小字。
在这里,“通灵宝玉”是“蠢物”。
例四,《石头记》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
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
贾母道:“读的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一语未了,只听院外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
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劣之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

在这里,贾宝玉是“蠢物”。

例五,《石头记》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有这样一段话:

按荣府一宅中合算起来,人口虽不多,从上至下也有三四百丁;事虽不多,一天也有一二十件,竟如乱蔴一般,并没个头绪可作纲领。
正寻思从那一件事、自那一个人写起方妙,恰好从千里之外,芥豆之微,小小一个人家,因与荣府略有些瓜葛,这日正往荣府中来,因此便就此一家说来倒还是头绪。
你道这一家姓甚名谁,又与荣国府有甚瓜葛?诸公若嫌琐碎粗鄙呢,则快掷下此书另觅好书去醒目;若谓聊可破闷时,待蠢物逐细言来。
在“蠢物”后,脂砚斋评注:“妙谦,是石头口角。”又评注:“石兄自谦,妙!可代答云:岂敢!”

在这里,《石头记》的作者是“石头”“石兄”“蠢物”。

例六,《石头记》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有这样一段话:

说着,引人步入茆堂,里面纸窗木榻,富贵气象一洗皆尽。
贾政心中实是喜欢,却瞅宝玉道:“此处如何?”
众人见问,都忙悄悄地推宝玉,叫他说好。
宝玉不听人言,便答道:“不及有凤来仪多矣。”
贾政听了道:“无知的蠢物!你只知朱楼画栋、恶赖富贵为佳,那里知道这幽静气象。终是不读书之过!”
在这里,贾宝玉是“蠢物”。

例七,《石头记》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有这样一段作者的自白:

按此(蓼汀花淑)四字,并有凤来仪等处,皆系上回贾政偶然一试宝玉之课艺才情尔,何今日认真用此匾联?况贾政世代读书,来往诸客,屏侍座陪者悉皆才技之流,岂无一名手题撰,竟用小儿一戏之辞苟且搪塞,真似暴发新荣家滥使银钱,一味抹油涂朱毕,则大书门前绿柳垂金锁,后户青山列锦屏之类,则以为大雅可观,岂《石头记》中通部所表之宁荣贾府所为哉?据此论之,竟大相矛盾了。诸公不知,待蠢物将原委说明,大家方知。
在“蠢物”处,脂砚斋评注:“'石兄’自谦,妙!可代答云:岂敢。”

在这里,《石头记》原作者是“蠢物”。

例八,《石头记》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中写道:

宝钗因笑道:“成日家说你的这玉,究竟未曾细细地鉴赏,我今儿倒要瞧瞧。”
说着,便挪近前来,宝玉亦凑了上去,从项上摘了下来,递与宝钗手内。宝钗托于掌上,只见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
这就是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的幻相。
在此处,有人评注:“试问石兄,此一托比在青埂峰下猿啼虎啸之声何如?”脂砚斋评注:“余代答曰:遂心如愿。”

在这里,通灵宝玉是“石兄”。

例九,《石头记》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中写道:

袭人从他(贾宝玉)项上摘下那通灵宝玉来,用自己的手帕包好,塞在褥下,次日戴时便冰不着脖子。
在此处,有人评注:“试问石兄,此一焐比青埂峰下松风明月如何?”
在这里,通灵宝玉是“石兄”。
例十,《石头记》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中写了这样一段文字:
晴雯向里间炕上努嘴儿,宝玉一看,只见袭人合衣睡着呢。
宝玉笑道:“好!大渥早了些。”因又问晴雯道:“今儿我在那府里吃早饭,有一碟子豆腐皮的包子,我想着你爱吃,和珍大奶奶说了,只说我留着晚上吃,叫人送过来的,你可吃了?”
晴雯道:“快别提,一送来了,我就知道是我的,偏我才吃饭,就搁在那里。后来李奶奶来了看见,说宝玉未必吃了,拿来给我孙子去吧。她叫人拿了家去了。”
接着,茜雪捧上茶来。宝玉因让道:“林妹妹吃茶。”
众人笑说:“林妹妹早走了,还让呢。”

宝玉吃了半碗茶,忽又想起早的茶来,因问茜雪道:“早起泡了一碗枫露茶,我说过那茶是三四次后才出色的,这会子怎么又泡了这个茶来?”

茜雪道:“我原是留着的,那会子李奶奶来了,她要尝尝,就给她吃了。”宝玉听了,将手中茶杯顺手往地下一掷,豁啷一声打了个粉碎,泼了茜雪一裙子的茶,又跳起来向着茜雪道:“是你们那一门子的奶奶,你们这么孝敬她?不过仗着我小时候吃过她几日奶,如今逞得她比祖宗还大了。如今我又吃不着奶了,白白养活着祖宗做什么?撵了出去大家干净!”
说着,立刻便要去回贾母,撵他奶母。
在此处,脂砚斋评注:“如今大醉二字于石兄,是因问包子问茶,顺手掷杯。问茜雪,撵李嬷嬷,乃一部书中未有第二次也。袭人数语,无言为止,石兄真大醉也。余以云实实大醉也。”
在这里,贾宝玉是“石兄”。
从上述十例分析可以得知:
第一,“蠢物”是“石头”“蠢物”是“石兄”“蠢物”是通灵宝玉,“蠢物”是贾宝玉,“蠢物”是《石头记》原作者。
第二,通灵宝玉是“石兄”,贾宝玉是“石兄”。
从这些名字之间的关系可以断定:“蠢物”、“石头”、“石兄”、贾宝玉、《石头记》原作者其实是一人。
因此可以认定,《红楼梦》又名《石头记》,即是指石头下凡历劫的一段经过,又是指这个故事是记载在一块石头上的。小说的结局,如脂批所透露的:“青埂峰下重证前缘,警幻仙姑揭情榜”,石头又回到了他入世前的所在。《红楼梦》就是作者以“石头”写贾宝玉在现实人间的一场遭遇及归宿,即作者自己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后面又有一首偈云: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曹雪芹一生最惭愧的事情,就是他无材补天。请注意,是“无材”不是“无才”。什么是“无材”?“无材”就是不是那块材料;什么是“天”?“天”就是朝廷。封建时代的读书人以做天子门生、为天子效力为人生理想。不能“补天”就是不能为皇家所用。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任江宁织造,康熙皇帝南巡时曹家四次接驾。很多红学家认为曹雪芹的父亲是曹頫,他做江宁织造时被雍正皇帝抄家,曹家从此走向末路。曹雪芹既不能继承祖父的官职,也不能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在那个时代,读书做官是读书人唯一的出路。没有出路,多么郁闷。曹雪芹无材可以补苍天,就把自己幻化成一块石头写小说。这就是《红楼梦》又叫《石头记》的原因。

当然,从地理的角度来解释“石头记”这三个字也是行的通的。南京古称“石头城”,春秋战国时期楚威王熊商在这里修筑“金陵邑”,人们逐渐用更为悦耳的“金陵”来称呼南京。就这一层面而言,《石头记》或许就是用地名作书名的典范。

相似的例子我们在其他文学作品中也可以找到,如《巴黎圣母院》《瓦尔登湖》等都是用地名作书名;《西厢记》《水浒传》则是用地理概念作书名。实际上用地名、人名、事件名来命名书籍的现象在各国文学史上层出不穷:《柳毅传》《虬髯客传》《唐·吉诃德》《羊脂球》等都是如此。

从文学层面解释“石头记”这三个字,更是精妙。首先小说中主人公的名字就和“石”紧密关联。古人起名非常讲究,音、形、意三者合一方为绝佳。除此之外,“名”和“字”之间也会存在相对或者类同的现象。比如岳飞的“名”和“字”就喻指相似意象——高山耸立,坚定执着;大鹏飞升,志向高远。班固字“孟坚”,其中的“孟”表长幼,“固”和“坚”则相辅相成。类似现象在国学造诣深厚的金庸身上也有体现,他笔下的“杨过”(字改之)、“谢逊”(字退思)都是此中佼佼者。

可以说,古代显宦人家给孩子起名都经过了多方考虑,小说家们为了让角色更具张力和感染性也惜字如金。不过,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和“林黛玉”似乎制造了某些不和谐的声音:遍览历代文学作品,我们几乎无法找出第二个主角姓名中字“撞车”的现象。但若以此为据深挖下去,更为深层次的因素就会浮出水面。
《说文解字》记:“玉,石之美者。”贾宝玉和林黛玉名字中的“玉”显然就是作者有意为之。隐约之中,作者似乎在营造一种上天注定的神话色彩……然而,在古人的世界观里,玉是一种易碎、通灵的物品,它可以买卖但不能送人,会挡住灾祸但也记录着仇恨,所以说两块不同的玉石相见之后互生龃龉也是理所当然。

《胭脂斋重评石头记》中说,贾宝玉是神瑛侍者转世,他在赤霞宫当值时浇灌了一株绛珠仙草,随后神瑛下凡时仙草也跟着坠入人间,以图报恩。红学研究者认为,贾宝玉出生时口中所含美玉就是无稽崖下的补天石,它在贾、林二人的爱情悲剧中扮演了见证者的角色。

然而,这块被女娲娘娘遗弃的灵石本来就带有强烈的悲剧色彩。它的身上早就沾染了不祥的气息,由它来见证贾、林二人的爱情只能说是孽缘早定。

除此之外,贾府上下对奇花异石的偏爱也存在着神秘的隐喻。小说中有多处关于贾府园林的描写:“下面白石台阶,凿成西番莲花样。”“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随势砌去,果然不落富丽俗套。”“白石崚嶒,或如鬼怪,或如猛兽,纵横拱立。”奇花异石虽然美不胜收,但它们不能满足人们对生活的需求。若干年后,贾府败落,曾经欢歌一片的假山石林也随之一片萧条。可以说,贾府后花园的石山石海和贾宝玉的人生经历形成另一种对照,二者一荣俱荣,一辱俱辱。

当然,以大众的观点而言,“石头记”三字过于平淡——即便它有着深刻的寓意,发现者也找到了更富话题性、更具思想外延的“红楼梦”三个字来代替它。有人说《红楼梦》得名于悼红轩,也有人说这是通览全文之后的概括性命名,不过以上种种都与“石头记”三字无关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石头记”并非即兴而起的简单名称,它背后实际上隐藏着诸多深刻原因。

点个"在看",请记得给生活多一点正能量。

推荐阅读!







婚姻课堂 | 为什么天下花心男人居多?
家长课堂 | 孩子与同学闹矛盾,家长要不要参与
女性成长 | 佟丽娅美到巅峰,这才是被出轨的女人最好的报复!
女性成长 | 女人的价值来源子宫?

来源:咸鱼片,有故事的女同学,温暖接地气,单亲妈妈,连续创业者,若初灯饰创始人。文章多为自己六年婚姻总结和孩子日常生活片段记录,欢迎分享文章至朋友圈。微博:咸鱼私房菜,抖音:蒋小妞,关注我们,一起做一个有故事的人。每晚21:39陪你聊天。
本文原创首发咸鱼片(juan070522),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