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单元】请课程下的评价改革(周文叶)

 欣欣语文 2024-05-01 发布于四川

引言

在《新课程关键词》中关于评价的关键词很多。评价应遵循的原则:强化素养导向、促进学生学习、创新方式方法、伴随教学过程。

1

强化素养导向

为什么要强调素养导向的评价:评价就是要评目标的达成情况。评价的改革是由目标的迭代决定的。

素养目标的达成一定是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展现的行为方式。

从课标中的学业质量中可以发现:表述结构都是在怎么样情境中,学生运用这个学段中的什么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问题,形成方案,指向什么样的素养。

学业质量就是以核心素养为根本综合刻画学生的表现。这也决定了评价要走向素养导向。

2

促进学生学习

新课标背景下的评价更加强调发挥其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往的评价就是分数、结果、排名

发挥育人功能体现在:1.由教师评价为主,促进学生的主体性;2.用评价促进学生行为的改变;3.促进学生学习进阶。

如何展开评价促进教与学的机制:

评价在课堂上要发挥GPS的作用,也就是让学生明确这个单元学习“我要去哪里”(做得好的表现是什么?);在学习的过程中时刻明确“我现在里”(自我评价管理)“我如何缩短距离”(下一步我应该怎么走)。也就是说学生要能主动回应以上几个问题

因此教师应有描述性的规划好的路线。教师要利用评价让学生时刻明白以上问题。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提供给学生自我反思和评价的机会。

教师还应该提供给学生描述性反馈:描述学生现在的位置和目标的距离,帮助他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走。

让学生卷入评价的全过程:让学生参与评分规则的制订、让学生有机会学习评分规则的内涵、尽可能提供各个水平的表现样例、让学生运用评分规则管理学习、让学生运用评分规则进行自评和互评。

如果学生没有参与评价的制订,不知道评价量规里究竟是什么东西,只是让学生用评价量规里的内容去评价,学生就会只关心分数和结果

3

创新评价方式方法

以前的课标重视双基训练,所以评价方式单一答案唯一

指向素养目标的评价更多的需要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是区别于传统的:与传统的纸笔测验、标准化评价相区对应方式。表现性评价是没有唯一标准答案的,需要学生建构答案、创造答案、形成自己的理解、方案的的一系列评价。表现性评价的方式、类型很多。

3

评价伴随教学过程

如何用好评价,首要的就是让评价伴随教学的过程。把评价落实到大单元的设计和教学设计中。

如何让教学评一体化:首先在设计教案之前就要设计好评价任务,让它更好的嵌入到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评价素养也决定了评价对教学质量的促进。教师要设计什么时候嵌入评价任务、如何展开评价任务、思考如何收集和处理、利用评价信息。

评价需要用课程思维“抓大放小”,在开展一学期的教学之前就要在课程纲要里设计好一个学期学生将要达到的素养目标,整体设计好着学期的评价,这个学期学生需要做那几件事情证明自己的语文素养提升了,学习了之后她的差异在哪里。设计好本学期的过程评级,评价方式。

开学之初就要和学生一起探讨,这个学期学得好他的表现是怎么样的。

新课改中涉及的评级并不是一个评价去做一件事实,而是用“抓大放小”的思维,一个学期做好评价规划落实这些理念。

新课程的评级方式变革就是为超越之前的知识技能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之前简单的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解决评什么、为什么评、怎么评、什么时候评、谁来评、评了怎么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