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极桩详解

 灵犀一机 2024-05-09 发布于浙江

什么是无极桩?

站无极桩首先要弄明白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无极桩?

这个问题看起来十分简单,像不证自明的一样,但是,其实这个问题并不简单,真把这个问题搞明白了,无极桩的理论问题也就弄清楚了一大半。无极桩既然叫无极,那就是以无极作为指导思想,以无极作为出发点,也以无极作为归宿点。

无极是没有任何存在形态的,也没有任何特性,任何对于无极的描述都是多余的、错误的。理解了无极,再来谈无极桩就好谈了。

站桩,顾名思义就是在一段时间范围内(一般来说大约几分钟至几十分钟)静止得像一根木头桩一样去练功。

无极桩让人体的小宇宙融入自然的大宇宙!空空洞洞,杳杳冥冥,无阴无阳,无我无他,与大自然混为一体。

武术的桩法体系,是一个大系统,桩功是武术功法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的武术桩功,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练形体、筋骨之力,以马步桩为主要代表。马步演变到今天,已经很难看出当初的形态了。也许马步的另一个名词——骑马蹲裆式更能反应其当初的本来形态。马步最早应当是骑兵以静止状态在地面模仿骑马训练,以提高腰腿的肌肉力量,达到在骑马时增强控马能力和抗冲击能力的目的。马步何时演变为武术最重要的步法和功法已不可考。但是很多武术拳种都把马步桩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功法。

第二类是以练意、气为主,兼练形体,以混元桩(又称浑圆桩)、三体式为代表。混元桩早期不见于任何拳谱记载,可能是由近现代气功桩法移入到武术领域的。三体式是形意拳和心意六合拳最重要的代表性功法,但在早期的心意拳著作中并没有记载,何时出现暂不可考。这类桩法,通过形的调整来达到周身一体,并以意、气训练的手段,让体内内气充足,劲力饱满。以筋骨之力为辅,意气之劲为主。

以上两类桩法,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强调练功、得功。要练出功夫,功夫上身,功夫越高越好。从理论上讲,太极拳无极桩应该跟以上两类桩法基本上没什么关系,但是实际的情况是,很多练混元桩的人以为自己练的就是太极拳的无极桩。很多练无极桩的人也是以练功为手段,以得功为目标,实际上练的还是混元桩。

第三类桩就是无极桩。无极桩强调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练。须知练功得功与无极桩毫无关系。

无极桩练什么?无极桩练什么都不练。不是什么都不练,而是练什么都不练。

无极桩不追求练功得功,无极桩唯一追求的就是要达到无极态。无极态是什么?

当打破一切存在的界限,万物与我同体,天地与我并生的状态就是无极态。这种状态有点类似于《庄子》讲的“坐忘”。“坠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也很类似《周易》描述的易的状态,“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很多初练无极桩的人对此觉得很困惑,既然什么都得不到,那我还练它干什么?这不是瞎耽误功夫吗?所谓反者道之动,无极桩确实是这样的,确实是不要求得功,确实是要求什么都不能留在身上,留在身上的都是负担,是包袱。

《授秘歌》开篇是这样的:“无形无象,全身透空”。短短八个字,很抽象,很哲学,甚至很佛学。更关键的是,它还很实操。这也是对无极桩态的实操性描述。无形并不是指人的形体不存在,而是指站桩的时候,形体对人的感知不产生影响,人既不去感知自身的形体,也感知不到自身的形体。象一般指意识产生的思维构象,是思维结果的一种呈现方式,无象就是让思维处于一种静默状态,使头脑中不存在思维构象。空是一个很明确的佛学概念,空分为人空和法空,此处的空更侧重于人空。

佛教经常用到彼岸来指修行证果,用过河比喻修行的过程。一般人在过河的过程中,由于身上的包袱太重,东西太多,需要在过河的过程中不断扔掉,不断减轻负担。如果相反的话,得到的东西越多,过河的负担就越重。

无极桩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先天。无极桩练的就是后天返先天。后天和先天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能级系统,先天的能级要远远高于后天。后天的能级系统是有为造作的,仅局限于人自身内。先天的能级系统则是人和外在环境及空间的融合体系,是无意而为。所有后天的所得对于先天来说,全是多余的,是负担,因为两者完全不在一个能级系统上。对于无极桩来说,在后天上下的功夫都是无用功,甚至是负功。无极桩唯一可做的就是不断修正后天,不断摒弃后天多余的东西。越接近先天就越接近无极态。《老子》讲“能婴儿乎?”,“如婴儿之未孩”。婴儿状态最接近人的先天状态。但人在从婴儿长成大人的过程中,后天的东西不断增加,离先天越来越远。如果要返先天,就要把后天的东西不断去掉,不断接近先天。

无极桩练什么?无极桩练什么都不练。但不是什么都不练,而是练什么都不练。这个听起来有点绕,但这是无极桩最根本的一点,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到这一点,无极桩很可能练偏,甚至难以入门。

故无极桩是什么?无极桩就是不刻意练功,非要说练的话,那就是让站无极桩的人回归自然,回归本源,回到初始的状态。站无极桩就是一个不断让人自身初始化的过程。

站无极桩的根本目的,就是回到先天的状态。对于先天状态本身,我们是什么都不能做,也什么都做不了,因为先天状态是依靠天道运行的,人力是无法改变的,先天状态执行的是无为法,而不是有为法,有为法对于先天状态无效。先天状态上的有为法就是画蛇添足。所有能做的都是针对后天的,就是不断调整后天状态以接近先天状态,这种调整后天状态的做法就是为,返归先天就是无为,为无为。这就是文章开头说的,无极桩就是练什么都不练。站无极桩不是为了练出什么东西,而是为了什么都不练。所有练出来的东西都是后天的,都是多余的,对于返归先天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道法自然”就是站无极桩的最高法则,人体内在自身的法则或者自身应该遵循的法则就是站无极桩的基本准则。无极桩的基本目标是让人成为更好的人,而不是为了遵循某一条所谓的站桩的原则。当站桩的原则与人体生命的原则相冲突时,站桩的原则必须服从于生命的原则。无极桩应该只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协调、更平衡,气血更通顺,心气更平和,神识更清晰。让男人变得更像男人,女人变得更像女人。任何使人发生畸形的改变,或以练功的名义让身体承受额外痛苦的原则和方法,都应当坚决予以唾弃。无极桩要成就生命,而不是用生命去成就无极桩。除了本身有病痛、暗伤在调养自愈过程中,会表现出一些病痛的特征外,正常的无极桩就是生命的自我提升,不必承担任何额外的伤痛和劳苦。

无极桩是先天桩,无为法。人真正可以做的东西很少。但是,由于在后天成长的过程中,人不断地远离先天,远离人本身,所以需要在站无极桩的过程中用一些手段、办法消除这些后天影响,返回先天。

无极桩是先天桩,无为法。人真正可以做的东西很少。

但是,由于在后天成长的过程中,人不断地远离先天,远离人本身,所以需要在站无极桩的过程中用一些手段、办法消除这些后天影响,返回先天。

这个过程就是“无为入,有为做,为无为”。“无为入”是什么意思呢?人天生下来本来就是很好的,任何对先天进行改变的方法都是多余的。为什么有些人不练功、不养生都会活得很长,因为他们的日常行为和生活方式更加先天,更顺应自然,不练也比练要好。无极桩最终的目标不是做,而是为了不做,出发点不是为了做什么,而是为了什么都不做。做、练是一种修补行为,修补的总不如天然的好。

“有为做”的前提是“无为入”,目标是“为无为”。之所以要做,是因为后天一些东西离先天越来越远,纯粹的无为已经很难回去,需要通过一些有为的方式去做、去练,才能返回先天。虽然是有为做,但是无极桩并不像其他的武术去练功力,去得功夫,无极桩什么功夫都不练。之所以要有为做,是因为后天出现了一些偏差,需要通过有为的方式调整回去。

有为做的核心思想也是道法自然,要回归生命最本质、最自然、最原初的状态。当然,我们练功修道也要找个正确的姿势,那么人什么时候算为先天呢?没有出生之前的时间内都算是先天。我们先看看未出生的小孩的身形,其脊柱是 "   )”形状的,既然是先天的,没有后天人为的,那么这个形状应该是最有利于小孩生长的,最有利于新陈代谢的。无极桩正是以此形成的一种后天返先天、意形合一、阴阳相调、平衡和谐的内在养生基础功!既然是先天桩,身形就十分讲究了。

要按照这一原则去确立无极桩的一些具体规范,比如说,两脚涌泉为什么要与两肩井同宽,只有这个距离,才能让人的受力最合理,上下气最容易接通。为什么要鼓腰?是因为人的腰椎在婴儿状态是往后鼓的,但是会爬和直立行走后,腰椎就往前突了。后鼓是先天状态,前突是后天状态,要通过站桩将后天状态调整到先天状态。“为无为”就比较好说了,就是通过有为的方式,达到无为的目标。在有为做的过程中,切忌以结果当手段。比如农民种的苹果是红的、甜的,不能按这种目标给苹果树加红色色素和甜味剂。类同于此,比如说放松是站桩的结果,不能把松作为方法来使用。有诗为证

          意领神明升百会,

          松身勾尾裆成环。

          沉肩坠肘鼓命门,

          含胸拔背气归丹。

          ……


        古人描述无极桩的功效是为启动丹田而用,无极桩乃万桩之母,是桩功入门的必修课!无极桩与众不同,虽然都以人体直立的静态方式,但讲究身形的微调,强调命门要穴,敛臀收腹,以骨骼为支点,理顺关节和内脏,重新建立身体的大环境,做到目无所视,耳无所闻,心无所思,与大自然融为一体,逐步进入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入静境界!

站无极桩以自然为法则,以返先天、无为为目标,以有为做为手段,但是有为做必须按照自然的原则、无为的目标来进行。

修行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入静,什么都不想,把一切放空,恢复到元神主事来管理我们的身体,让各种腺体充分分泌,保障身体内部生理构造正常运行。练功的作用是刺激身体内部的自我运行功能,使身体达到阴阳平衡。

无极桩第一步

双脚外侧与肩同宽,双脚平行,脚趾松开,重力落在大脚趾根部和脚后跟内侧,这是四个着力点。膝盖微曲似曲非曲,即先绷紧再放松的状态,有一股力量传到脚上这四点上。

松胯,尾椎骨下坠悬空,双肩放松,双手自然垂于体侧,玉枕上顶,牙齿轻扣,舌抵上颚,身体各个部位放松。

把自我意识放掉,呼吸放掉,肌肉松开,之后把意识向下落,落到脚底,能量就会向双脚集中,两只脚就会发热,此时脚趾平铺,脚上的肌肉也不要用力,脚踝松开,膝盖松开,胯骨松开,整个能量就落到了腿和脚上。

为什么要把意识向下落

大脑需要大量供养来进行逻辑运算,逻辑运算属于后天的意识思维,把意识向下落就是为了把供养大脑的能量撤掉。能量供养少大脑就出现恍惚状态,它的逻辑思维运算速度就降低了,降低之后人的思维模式就变得缓慢,这时候就会显示出元神,来管理身体系统。

站桩到这时候会慢慢感觉把自己放空了,有一个词叫舍己从人,把自己舍掉,从到了大自然中去。

无极而无为,自然而然,松静自然。进入那种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恍恍惚惚,渺渺冥冥的状态,这时候身体的元气、元神和元精三者就运行起来了。

放掉自我的逻辑意识,使元神显现出来。

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回归自然的过程。

如果觉得这个感觉抽象无法把握的话,可以观察一下小婴儿,看看他们的身体形态是怎样的,那就是我们站无极桩的时候要模仿的形态。

无极桩的姿势


像树一样吸收大地的精气


选择一个安静优雅的环境。站的时候,最好的选择在地下,不要在楼上。


站桩首先要做的就是像一棵树一样,两只脚踩在大地上,让大地接受你的气。把你的气跟大地之气相连接,像一个树根一样,从大地吸收到气。


站的时候双脚的方向一定要平行,我们肩膀的肩颈穴的位置垂直下去,正好对应你的两只脚,把主要的力量作用在两条腿上。



膝盖不能弯曲


刚开始站桩的时候,膝盖一定不能弯曲,要让你的膝盖髌骨是一个能活动的状态。


只要膝盖能活动,关节里边的空间就打开了。由于地球有重力,我们身体里的液体会受到重力吸引而向下流动,气血就可以灌输到你的两只脚上去。



两只脚自然放松。


双手放到你的身体的胯前侧。掌心向内,然后打开胸腔,头部也是要微微从下往上抬。


吸气时鼓肚脐

把呼吸道打开,然后吸气,这时候把你的肚脐鼓起来,往前顶,顶到你不能再顶的时候,吸满,然后放松,再呼气。


身体感觉气团

你会感觉有两股气顺着你的腿直接到你的脚心,两只手心有一股气团,脚心有两股气团,脚心会发热,气团会顺着你的小腿像烧的火一样慢慢的往上走。



 血液循环打开


手要放松,不要用力,拇指不要碰到小手指,它们之间是有一个距离的。这时候手会感觉到麻、胀,这说明我们身体的血液供应到手上了,这时候内部的血液循环就打开了,它的循环的过程比普通人就更加的流畅。


心法的价值是最终丢弃所有的心法,心法既是一个需要不断细化的过程,又是一个在不断丢弃的过程,随着身心逐渐步入到无极状态的常态化,所有心法最终都是要丢弃的。所以,心法的价值就是一个拐棍,最终能够丢弃的心法才是有价值的心法。


关于孙氏无极式,孙禄堂先生在其《八卦拳学》第6章中对无极式的状态、练法、规矩、心法都作了详细论述:
起点面正,身子直立,两手下垂,两足为九十度之形式,如图是也。两足尖亦不往里扣,两足后根亦不往外扭。两足如立在空虚之地,动静不能自知也。静为无极体,动为无极用。若言其静,则胸中空空洞,意向思想一无所有,两目将神定住,内无所观,外无所视也。若言其动,则惟顺其天然之性旋转不已,并无伸缩往来节制之意思也。然胸中虽空空洞洞,无意向思想之理,但腹内确有至虚至无之根,而能生出无极之气也。其气似雾,氤氤氲氲黑白不辨,形如湍水,混混沌沌,清浊不分。惟此拳之形式未定,故名谓之无极形式也。此理虽微,但能心思会悟,身体力行到极处,自能知其所以然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