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拾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素心涟漪 2024-05-10 发布于陕西

教学设计

从百草园

三味书屋

且停且忘且随风

且行且歌且从容

01

教学思考

LANGUAGE TIME

  1. 初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本单元是学习默读的第一个单元,以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为主,不宜对阅读速度和深度提出过高的要求。教师可明确默读的基本要求,帮助学生掌握默读的方法。

  2. 通过默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边读边思考,在默读中抓住关键语句和语段,迅速了解课文大意。

  3. 把握文章的基本结构。抓住标题特点和过渡段,梳理行文线索,将课文两部分内容进行对照阅读。

  4. 精读课文重要语段,学习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力,抓住特点、准确生动地描写事物的方法以及遣词造句的精妙,把握私塾先生的形象。

设计简案

LANGUAGE TIME

02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

 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几大部分内容?是按什么顺序来记叙的?(空间)

二、整体感知

快速默读课文,看课文那些段落写了百草园?百草园有什么特点?哪些部分写了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有什么特别之处?把关键信息圈画出来。(PPT出示默读要求和方法提示)

 明确:(1——8)写百草园

          (10——24)写三味书屋

思考讨论:文章是怎样把这两部分内容衔接起来的?第9自然段应划分在哪一部分?

三、阅读分析课文过渡段

1.齐读过渡段。

2.这一段的过渡衔接非常巧妙,属于什么(心理)描写?

3.“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心理?

4. 过渡:蟋蟀、覆盆子、木莲照应了前面那一段的内容?除了这些,百草园还有哪些让“我”依依不舍的呢?

四、研读赏析(1——8自然段)

1.请给第一部分加一个小标题。

预设:《我的乐园——百草园》;《童年的乐园》;《童年趣事》;《绿色童年》

2.为什么百草园是我的乐园,那里到底有什么乐趣?我们不妨穿越时空,回到儿时,用儿童的眼光去发现,你觉得百草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①美丽的景致可以欣赏。(红色词语让学生填空)

②美味的食物可以品尝。

③有趣的动物可以玩耍。

3.学习写景方法

五、仿照课文,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说一段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我”在百草园的生活是快乐的、有趣的、自由自在的,因此,作者把“百草园”称之为儿时的乐园,因此,他对百草园充满了依恋和不舍。我们再来读一读过渡段,注意读出这种依依不舍的情感。

追问1:“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到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最为严厉的书塾。”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口吻来读这一句?(委屈的,抱怨的,极不情愿的)

追问2:“而且”“还”表递进,“最严厉的”对一个小孩子来说,充满了恐惧。

追问3:本段中反复出现了一个词“也许是因为”,“也许”表示猜测,“因为”表示原因,他猜想,被家人送去三味书屋的原因是犯了错,要惩罚他。实际上当然不是,这是儿童的心理,也反映出他极其不愿去三味书屋。

过渡:那么,在三味书屋里的学习生活是不是真的如他想象中的那样可怕呢?

二、研读赏析(10——24自然段)

1.快速阅读课文中描写三味书屋部分,用几个词概括一下三味书屋的生活。

如有学生询问“三味书屋”的含义,可参考教师用书资料链接一

预设:枯燥,乏味的(要行礼,要读书,要习字,先生很严厉,不许问与学习无关的事。

追问:三味书屋的生活有没有乐趣呢?

(1)有机会跑去后园玩。

(2)师生共同读书的乐趣。(老师读书入神的描写)

(3)趁先生读书入神时我们“在指甲上做戏”“画画”。

2.你喜欢这位私塾先生吗?为什么?

喜欢——博学,质朴,方正,宽宥,爱孩子

(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

3.在三味书屋的“我”与在百草园中的“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预设:对生活的热爱,大自然的热爱,对于知识的追求,富有好奇心,天真,快乐,细致地观察生活。

4.“我”对三味书屋怀着怎样的感情?(怀念)

5.回到过渡段,对照到三味书屋之前的心理,给课文写一段结尾,表达“我”对三味书屋的情感。(5分钟小练笔,交流展示)

四、小结(勾连名著阅读)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童年生命成长的两个空间,从这段经历,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和其他所有孩子一样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富有好奇心的童年鲁迅,那么他是怎样成长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他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希望大家以本文的学习为起点,自主阅读《朝花夕拾》。

03

教学反思

LANGUAGE TIME

这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篇较长的课文,也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经典之作,思想内涵丰富,可讲的东西很多,单是教师用书就有19页教学参考资料。曾经有老师把这一课设计了五个课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总想把所有的东西都给学生讲到,但显然这是一厢情愿的想法,毕竟这是鲁迅成年后写的作品,文章里蕴含的许多思想,包括一些很特别的写法,对于十三四岁的七年级孩子来说不容易理解,那么,长文短教,如何取舍就要考验老师的智慧。

教学应以课标为导向,以学生的经验为起点,个人认为,本课教学达到“教学思考”部分的四个要点即可,其他相关内容(比如三味书屋的由来)要不要讲,还是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有学生问到,自然要讲;追问到一定程度,学生“跳起来可以摘到桃子”,也就顺势一讲;有的内容如果学生理解十分困难,启而不发(比如对学校教育的批判、调侃和幽默的写法),那便不讲。贪多会“积食”,一课能有一得,便是好课。但教师要有充分的预设,要对文章的思想内涵、写法特点等了然于胸,才能在课堂上收放自如,真正做到以学定教。

我这节课的设计以过渡段为抓手串起整篇文章的重点内容,让这篇长文教学显得不那么零散,这是我第六次教这篇文章的一点心得。经典,总是常读常新,也要常教常新啊!

【语文拾光】

【语文拾光】《马说》微型课教学设计

【语文拾光】《北冥有鱼》教学设计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语文拾光】《虽有佳肴》微型课教学设计

【语文拾光】《饮酒(其五)》教学设计

《唐诗五首》教学活动及作业创新设计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及反思

《咏雪》教学设计

项目化学习导向下的“新闻活动·探究”单元实践

【语文拾光】《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思考

【语文拾光】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点滴

我们的故事 3

为你写诗——《祖国啊,亲爱的祖国》课堂镜头

读诗(我们的故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