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曰:寒暑燥湿风火,在人合之,奈何?其于万物,何以生化? 岐伯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化生气。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气为柔①,在脏为肝。其性为暄②,其德为和,其用为动,其色为苍,其化为荣,其虫③毛,其政为散,其令宣皮,其变摧拉,其眚④为陨,其味为酸,其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肝,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①柔:柔软。 ②暄:温暖。 ③虫:泛指动物。 ④眚:灾害。 黄帝问:天之寒、暑、燥、湿、风、火六气,与人体是怎样应和的呢?对于万物的生化,又有什么作用呢? 岐伯说:东方应春而生风气,风气能使木类生长,木类能产生酸味,酸味滋养肝脏,肝滋养筋膜,肝气与筋膜和调,其气又能滋养心脏。六气的变化在天为深远变化之道,在人为认识事物的变化规律,在地为万物的生化。地有生化,然后才能生成五味;人能认识事物的规律,然后才能生成智慧,深远无边的宇宙,生成变化莫测的神明,使天地万物运行不息,从而化身五运六气。天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在天应在风,在地应在木,在人体应在筋,在气应在柔和,在脏应在肝。它的性质是温暖,它的德性是平和,它的功用是运动,它的颜色是青苍,它的变化是繁荣,它在动物上是有毛的兽类,它的作用上是升散,它的时令是宣发布舒阳和之气,它的变动为摧折败坏,它的灾害是陨落,它在五味是酸味,他在情志是发怒。发怒过度会损伤肝,悲哀能抑制怒气;风气过度会损伤肝,燥气能克制风气;酸味过度会损伤筋,辛味能克制酸味。 读到今天,终于知道了“怒伤肝”的出处,也记住:发怒过度会伤肝,悲哀能抑制怒气。还记住了:酸味过度会伤筋,人们常说醋是好东西,但吃多了会骨质疏松,看来是源自这一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