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案三四三: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丹参饮合旋覆花汤治愈反复心前区疼痛、心悸、胁肋胀痛案

 新用户6492XJVX 2024-05-15 发布于山西
图片
关键词:叶天士;旋覆花汤;腹部水分穴压痛阳性;刘保和;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勾某,女,86岁。初诊日期2013年06月13日。

主诉:反复发作心前区一过性疼痛、心悸2年。

现病史:患者于2011年初冬出现一过性心前区疼痛伴心悸,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诊为阵发性心房纤颤,予盐酸胺碘酮治疗,患者症状缓解,后因患者心率42次/分而停药。

后患者心前区一过性疼痛反复发作,并伴心悸,曾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予对症治疗,治疗效果不佳。患者曾反复就诊于我院门诊,予倍他乐克、参松养心胶囊、稳心颗粒等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遂就诊于我处。

刻下症:心前区一过性疼痛反复发作,时有心悸,胁肋胀痛,咽痛,口干,口苦,口粘,咳嗽,有痰,痰色白,质稀,食后腹胀,偶有恶心,双膝盖怕冷,晨起脐周腹胀,纳可,眠差,大便稀溏,2-3次/日,小便频数。

查体:腹部水分穴压痛(+),体形消瘦,舌暗,苔黄腻,脉弦细。

既往史:2年前行胆囊结石手术,术后恢复良好。2年前行左眼青光眼术,术后左眼失明。

辅助检查:心电图示:心房纤颤。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说:“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笔者临床体会到瓜蒌薤白半夏汤的主要方证是胸痹之胸闷。本案患者诊为(胸痹)心痛,症见心前区一过性疼痛反复发作,时有心悸,咳嗽,有痰,痰色白,质稀,苔黄腻,脉弦细。符合瓜蒌薤白半夏汤的方证,故方证辨证为瓜蒌薤白半夏汤证。
《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说:“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清代叶天士用旋覆花汤治疗肝络凝瘀一证,加当归、桃仁、柏子仁,笔者在本案中主要是应用了叶氏的经验。笔者认为叶氏旋覆花汤(旋覆花、薤白、茜草、桃仁、柏子仁、当归、郁金)的方证是:脐上水分穴压痛明显,胸前区不适,喜按揉胸前区,按揉后缓解,诸症常觉休息时加重,活动后减轻,舌暗,脉沉涩或弦或弦涩。本案患者心前区一过性疼痛反复发作,胁肋胀痛,咽痛,口干,口苦,腹部水分穴压痛(+),体形消瘦,舌暗,苔黄腻,脉弦细。符合叶氏旋覆花汤的方证,故方证辨证为叶氏旋覆花汤证。


本案患者舌暗,病机辨证当属血瘀阻络,符合丹参饮的病机,故合用之以活血化瘀。

中医诊断:心痛 瓜蒌薤白半夏汤证 叶氏旋覆花汤证 丹参饮证。
西医诊断:1.心律失常 阵发性心房纤颤 2.胆囊结石术后 3.左眼青光眼术后 左眼失明。
治疗:方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叶氏旋覆花汤合丹参饮。
瓜蒌12g,薤白20g,清半夏9g,桂枝15g
旋复花45g(包煎),茜草15g,桃仁10g,当归9g
柏子仁18g,檀香5g,丹参36g,砂仁5g
5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早晚服用。

二诊:患者诉心前区一过性疼痛已2天未发作,偶有心悸,胁肋胀痛感减轻,口干缓解,口粘,饥饿及饭后胃脘胀满,每于打嗝后胃脘胀闷缓解,双侧膝盖怕冷好转,纳可,眠差,大便稀溏,2-3次/日,小便频数。舌暗有瘀斑,苔黄厚腻,脉弦细。

治疗:方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合叶氏旋覆花汤。
厚朴20g,生姜10g,清半夏12g,生甘草10g
太子参18g,旋复花30g(包煎),薤白15g,茜草15g
桃仁10g,柏子仁18g,当归15g,郁金12g
水煎服,日1剂,分2次早晚服用。

3剂后患者诉心前区一过性疼痛、心悸、胁肋胀痛、胃脘胀满感均痊愈,诸症若失。
(一)叶氏旋覆花汤:旋覆花汤出自《金匮要略》,由旋覆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组成。清代叶天士称旋覆花汤为辛润通络法,并用旋覆花汤治疗肝络凝瘀一证,加当归、桃仁、柏子仁。笔者在本案中应用了叶氏的经验。当代老中医刘保和在《刘保和〈西溪书屋夜话录〉讲用与发挥》所说的:叶氏旋覆花汤的主要使用指征是:①脐上水分穴压痛明显;②脉沉涩;③患者诸症常觉休息时加重,活动后减轻,尤以周身沉重、手足憋胀表现更为突出。笔者结合临床认为叶氏旋覆花汤(旋覆花、薤白、茜草、桃仁、柏子仁、当归、郁金)的方证是:脐上水分穴压痛明显,胸前区不适,喜按揉胸前区,按揉后缓解,诸症常觉休息时加重,活动后减轻,舌暗,脉沉涩或弦或弦涩。本案患者心前区一过性疼痛反复发作,胁肋胀痛,咽痛,口干,口苦,腹部水分穴压痛(+),体形消瘦,舌暗,苔黄腻,脉弦细。方证辨证当属叶氏旋覆花汤证,故用之以疏肝活血通络。
(二)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丹参饮: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丹参饮(笔者称之为“天丹汤”)是笔者临床治疗冠心病或心系疾病的一个基本方剂,天丹汤用之临床多有效验。本案患者症见心前区一过性疼痛反复发作,时有心悸,咳嗽,有痰,痰色白,质稀,食后腹胀,偶有恶心,双膝盖怕冷,纳可,眠差,苔黄腻,脉弦细。符合天丹汤的方证,故用之以通阳宣痹化痰。
(三)关于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二诊时,患者饥饿及饭后胃脘胀满,每于打嗝后胃脘胀闷缓解,纳可,大便稀溏,2-3次/日,小便频数。笔者综合分析患者四诊信息,考虑为脾虚气滞腹胀。《伤寒论》说:“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是医圣仲景为脾虚气滞腹胀而设。清代张璐的《张氏医通》说:“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治胃虚呕逆,痞满不食”。本案患者采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旨在理气健脾消腹胀。

叶氏旋覆花汤(旋覆花、薤白、茜草、桃仁、柏子仁、当归、郁金)的方证是:脐上水分穴压痛明显,胸前区不适,喜按揉胸前区,按揉后缓解,诸症常觉休息时加重,活动后减轻,舌暗,脉沉涩或弦或弦涩。
医案来源:《何庆勇经方治疗疑难危重症实录
编辑:学生宋昕宾
校对:学生齐世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