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篇文章很重要,“丹田与脚底”,都是练拳关键要领

 人人好好好人 2024-05-17 发布于山东

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要轻视初学者,一个不懂的人,问出的问题,有时也很深刻。初学者,虽身体还未开发,但心地直爽,脑子或很超前。对待有初心的人,和启迪我们的人,要永远保持尊重,并乐于为他们提供帮助。


文化之精髓,可以被模仿,却从未被超越。我们敬仰古人,崇拜古代先贤,因为从一开始,某个遥远时刻,有一些事情,就已被做到极致,登峰造极。再后来的人,不断学习古人,不停感悟古人,都是在不断接近,不断靠拢的过程。


有信仰的人,内心是勇敢的,充实的,喜悦的。练拳,读书,生活,工作,通过经历和磨难,人最终会洗尽铅华,回归大道。心中有信仰,有底线,懂敬畏的人,灵魂是高贵的,伟大的。

 


打拳时,根据个人需要,速度可快可慢。慢练拳时,松沉内气,如水缓流,节节波动,螺旋传导,蓄势待发。快练拳时,听劲敏感,顾盼轻灵,虚实莫测,一触即发。


状态好时,也可适当加快拳速,往虚灵劲中去体悟,阴阳互通的关系。说到虚灵劲,就不能不提猫步,而真正的猫步,启动点不仅在胯,更在于丹田。丹田活如灵猫,脚底才如捕鼠之猫。


你看金刚捣碓,丹田突然收缩,抽动腹股沟,一下把大腿拎起来,脚底还是松的,随即丹田一松,整个身势一沉,自由落体下坠,一身抱合整劲,通过脚底松沉劲,传给大地。金刚捣碓,不是故意跺脚,而是气沉丹田,进而气沉脚底。

 


打拳时,遇到单鞭,丹田突然一缩,大腿根一腾,瞬间把腿拎起,脚底又轻又快,绝不拖泥带水。又如倒卷肱,退步时,丹田如滚珠,不停向后滚动,脚底既轻且灵,斜线穿插,落步无声,又随时八方灵动。


打拳时,记住一套逻辑,松沉丹田时,贯气于腿,植根于脚底。收缩丹田时,抬腿提腿,控制脚底轻重。旋动丹田时,带动旋胯,进而重心滚动,驾驭脚底虚实。


太极拳这种拳,圈不在手上,圈在肚子里,训练腹腔划圈,进而把小腹揉活,最终摘开腔膜,丹田才如活物,核心才能解放。内旋于丹,下传于腿,通灵于脚。


脚底,就是丹田的一面镜子。打拳时,丹田暗暗揉动,裆劲虚实暗换,脚底时刻都有消息,或轻重缓急,或虚实圈弧,或顿挫碾旋,都是丹田运动的结果,以上这些,要好好体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