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日语第一步:夯实基础、理清构造

 王每二 2024-05-17 发布于上海

学习任何语言都跟学习母语一样,从短到长,从简单到复杂。

日语跟中文相比,有不少差异,这也直接拔高了学日语的难度。这篇文章说说初级阶段跟表达能力直接相关的两点差异。

一是,日语是黏着语,句意的变化可以通过改变词尾来实现,中文要添加其他的词。

中文:我是老师。

日文:先生だ。

中文:我曾经是老师。

日文:先生だった。

中文是通过添加“曾经”一词来表过去,而日语是通过词尾变化实现的。这样的表达还有很多。比如:

中文:看了曾经想看的电影。

日语:見たかった映画を見た。

二是,日语中有助词,助词可以给其前面的词添加某种意义,从而也改变句意。

中文:坐飞机去日本。

日文:飛行機で日本へ行く。

中文的“坐”,日语中是助词“で”体现出来的,而且日语中的助词“へ”是有意义的,而中文中却没有对应的表达。

以上两点是初级阶段说短句的重点和难点。当我们熟悉了短句的表达,再了解了日语句子的基本构造后,就可以开始说长句了。

比如将以上短句窜起来,该如何表达?提示:注意修饰语与被修饰语的关系。

中文:曾经是日语老师的我坐飞机去日本看了曾经想看的电影。(点击空白部分可查看参考译文)

日文:先生だった私は飛行機で日本へ見たかった映画を見に行った。



如果无法理解上文句子的构造、组成,可以看《一个公式理清翻译思路,七条原则塑造日式表达》的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

说日语就是一个重组的过程,但这个过程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和语法。理解它,掌握它,运用它,向自由表达迈进。

我是译者王每二,十年日语学习践行者,

专注研究地道日语的表达、翻译原则。

日拱一卒无有尽 功不唐捐终入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