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家丹士· 小八段锦(治气滞血枯)

 武宗 2024-05-17 发布于北京

天下武功

筋髓功 易筋经之体·洗髓经重生

以武学打开世界·智者不匹夫 武者无懦夫 

小八段锦和外面传的八段锦不一样,它是道家修行者为了配合静功而修炼的动功,也被称为千八攒除疾道功,或者叫做外八段锦(这是和道家的内八段锦坐功相对的)。

八段锦这个名字,其实是“拔锻筋”的另一个说法。因为道家的前辈们练这个功是为了通过伸展和运动来锻炼筋骨和韧带,以此来避免长时间静坐带来的气血瘀滞的问题。但后来人们因为这个功法有八个动作,就错误地叫它八段锦。其实,八段锦不一定要有八个动作,而千八攒这个名字意味着要练一千八百次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按照万籁声在《武术汇宗》里介绍的这个功法来练,早上、中午、晚上各练一次,每次把全部动作做三遍以上,坚持下去效果会非常好。就像书里说的,“练久了可以让骨头关节变得灵活,各种疾病都会消失。”

书里是这样描述的:

这个功法一共有七个主要动作,细分有十个手势。第一个手势是两手托日月,左手心代表太阳,右手心代表月亮,手向上翻观看,这是为了迎接阴阳二气。这是第一个动作,到第二次练的时候,这个动作就可以不用了。它的总谱是这样的:两手托日月,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转辘鲈,龙虎相交。具体的练习顺序是:两手托日月,前朱雀(左右手各一下),左青龙,右白虎,后玄武(左右手各一下),转辘鲈(左右手各一下),龙虎相交,然后收式。

一、起式

两手握成拳头,平放在两个腰眼的位置,就是胯骨尖上,这就是起式。

二、两手托日月式

从前面的起式开始,两个拳头翻转变为两掌,两个掌尖相对。先看左掌心,再看右掌心。这是为了迎接日月的气息。

三、前朱雀式

从前面的式子收回成为起式,先把左掌向前伸,再向左外侧抓拳与左腿成直角后收回原位,右掌也这样做。

四、左青龙式

从起式开始,用掌向左直线击出,然后握成拳收回原位,右拳也这样做(这就是右白虎式)。

五、后玄武式

从起式开始,先左拳变掌向后平推,然后自下而上抓回原位,右拳也这样做,但脚步不动,只转动身体。

六、转辘转式

从起式开始,左拳变掌向前平推,再收回成轮状向下,可以达到左足尖的位置。然后向上抬起与左腿成直角抓拳归回原位,右手也这样做。(注意膝盖不能弯曲)

七、龙虎相交式

从起式开始,两拳变掌向前推开,掌背朝外挥去,然后两掌心向上托起并交叉翻转,再收回原位。

八、收式

从起式开始,双拳变掌向下按压,意念集中在丹田,保持静雅如常。若无其事的样子,就是收式。但在收式之前,如果想多练几次,可以从前朱雀式开始反复练习,不需要再练前面的两手托日月式了。

初学者在练习时,应根据功法及时调整动作,确保姿势正确,避免长时间形成错误习惯。同时,可以配合呼吸和眼神来增强功法效果。动作开始时吸气,动作结束时呼气,眼神跟随运动轨迹。练习时要全神贯注,除了两手托日月式时目光落在掌心上外,其余时间都将目光落在指尖上。调整呼吸要平静均匀,动作要舒缓。这是练习此功法的要点,需要认真体会。长时间练习后,如果收功时感到全身温暖舒适、元气充沛,就说明动作没有太大问题,功法起到了应有的效果。坚持一段时间后,会感觉身体轻盈、睡眠质量也会改善,这时可以把它当作一门必修课来练习。练完之后会感到非常舒适,全身放松并且气感也会逐渐增强。

需要提醒的是:这个功法的动作简洁,但它的效果却非常显著。所以喜欢新奇事物的朋友可能会失望。大道至简,如果信仰不坚定,不能持之以恒地练习,那就太遗憾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