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年去疾功·广渡吐纳术

 武宗 2024-05-19 发布于北京

天下武功

导引法 动静内外调·延年益寿高

以武学打开世界·智者不匹夫 武者无懦夫 

这套功法是宋朝常州天宁寺高僧广渡长老所创,因为它对很多疾病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所以在民间广为流传,历经多个朝代都不曾衰败。整套功法一共有18式,每一式都是独立的,并且每一式都能治疗对应的疾病。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从这18式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来练习。

1.独享天福

这个动作很简单,你可以静静地坐在床沿、公园的凳子上或者湖边的石头上。眼睛半闭,让大脑进入安静的状态,思想要集中。然后调整你的呼吸,让呼吸变得深长、细匀、稳定、悠闲。每分钟呼吸次数最好在10次以下,要感觉到舒适和自然。这就是腹式呼吸法。

这个动作可以治疗肺气肿、三叉神经痛、面瘫和偏瘫。

2.二丹吐纳法

这个方法在古代被称为“服二丹”或“吞二丹”。练习时,要静坐并盘起腿,用两手心捂住膝盖,颈部放松伸直,排除心中的杂念,口轻轻闭上,舌头放在上颚和牙齿之间。上下牙齿相碰36次,等口中津液满了之后,就分三口随着呼气咽下去,会发出咕咚的声音。这样重复5到10遍都可以。你可以在晚上上床后、半夜三更、起床前或其他时间练习这个动作。

这个动作能治疗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扭转和胃下垂。

3.三心相印

静静地坐在床沿或公园的凳子上,髋、膝、踝关节都弯成直角。把两手搓热,然后提起一只脚放在另一侧的膝盖上,一只手捂在膝盖上,另一只手的手心和脚心相对。心里想象着湖心(这就是所谓的“三心相印”),然后顺时针和逆时针各按摩脚心50到100圈。每按摩一圈就吸一次气,然后换另一侧重复这个动作。

这个动作能治疗扁平足、动脉硬化、神经官能症和脑震荡后遗症。

4.内气运行

这个方法也被称为内气吐纳法。练习时要仰卧,全身放松,进入安静的状态。在患肢下面垫两个枕头,思想集中在膻中穴上。把上肢展平,做3到6次深呼吸。然后把两只手重叠,捂在膻中穴上,并以此为起点和终点,沿着两侧的乳房以横8字的形状运转。每转一个8字就呼吸一次,顺时针和逆时针各转50个8字。手掌要始终保持距离皮肤2到3厘米。静息的时候,两臂仍然展平,再做3到6次深呼吸。

这个动作能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静脉曲张和慢性前列腺炎。

5.下行吐纳法

仰卧在床上,让大脑进入安静状态,思想要集中。两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嘴巴微微闭上,先弯曲左下肢,稍微抬起脚,然后呼气(吐气),接着伸直腿,吸气(纳气)。之后换右下肢重复这个动作。呼气和吸气都用鼻子。每分钟调整呼吸5到8次比较好。但如果身体情况不允许,就不要勉强。这个功法要做3到5分钟的导引吐纳,然后再静息。静息的时间最好是30到50秒。

这个方法可以治疗痔核、肛瘘、慢性盆腔炎、子宫脱垂、子宫后倾和不孕症。

6.三吸三呼运气功

这个功法可以坐着或躺着练。如果是仰卧,就把两只胳膊伸直举向头部。眼睛半闭,放松安静地待20秒。然后连续吸气三次,再连续呼气三次。呼吸时应该发出声音,而且呼吸之间不要憋气。这是胸式呼吸的运气法。单独练习这个功法,大约30分钟比较合适。如果在室内练,要开窗通风;如果在室外,要选空气新鲜的地方。坐着练也可以,把两手放在膝盖上就好。

这个方法可以治疗全身性红斑狼疮、白癜风、斑秃、银屑病和神经性皮炎。

7.跷摇吐纳

仰卧在床上,用背、腰和臀部作为支点,头、手和脚交替上下动。头仰起,与肘部平齐,两只胳膊伸直举向头部,同时吸气,这时脚要跷到最高点。当腿放下时,两只胳膊和头跷起,同时呼气。这个动作就像小船在水上颠簸,也像跷跷板一样上下起伏。开始的时候慢些,然后逐渐加快,最后再结合快慢节奏,以慢动作结束。呼吸要配合动作,都用鼻子呼吸。这样练习5到8分钟。

这个方法可以治疗胃下垂、胃扭转、肠梗阻、精索静脉曲张、慢性胆囊炎、内脏结石和痔瘘。

8.提气功

仰卧在床上。两只胳膊伸直举向头部,两只小腿下面垫上2到3个枕头。把注意力集中在下丹田,自然地做腹式呼吸。随着吸气,前后阴部一提一放,就像忍着大小便一样,需要用暗劲,不要让人看出你在用力,这样反复提气15到20次,每组做3到5次。

这个方法能治疗脱肛、痔瘘、肛裂、肛周炎、前列腺肥大、腰痛和女性阴部白斑。

9.伸屈吐纳

站立,两手向前平伸,身体前倾弯腰,让两手掌着地,两掌间的距离稍微比肩宽一点。手掌着地后,两臂伸直,脚尖着地,臀部尽量向上提,这时身体像拱桥一样。然后吸气,身体下坐,两腿分开并弯曲,两臂伸直,让身体呈俯卧状态;再呼气,身体向前倾,使胸、腹与地面平行,然后身体循弧线慢慢向上仰起,抬头塌腰,肘膝关节伸直。这样连续前伸后坐5到15次。

这个方法能治疗肛肠病、白带异常、更年期综合症、腰痛、腿痛、坐骨神经痛和风湿性关节炎。

10.爬龙吐纳

四肢着地,手指和脚趾分开,臀部尽量抬高,脚尖用力一步步向前爬行,呼吸要自然。每爬50到100步可以站起来。或者静坐片刻(1到5分钟),然后反复进行。一般练习时间不少于30分钟。经常练习的人可以在手上套鞋子,用橡皮筋扎紧。

这个方法能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多梦、变质性髋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和跟骨骨刺。

11.趾端飞翔

站立,将一只脚平放在架子上(如栏杆、平台、凳子或石阶上),两臂像翅膀一样展开,呈轮型飞翔状,交替用手指去触碰脚趾,同时配合呼吸。这样反复10到20次。然后换另一只脚重复。在换脚时静息50秒。一般交换2到4次。

这个方法能治疗股四头肌劳损、胫腓骨骨膜炎、腓肠肌痉挛和肥大性关节炎。

12.十字形吐纳

仰卧在床上,全身放松,解开紧身衣物,枕头高度为10厘米。两腿伸直,两臂伸平,呈现出一个十字的形状。安定心神,专注于“气”的意念,舌头轻触上颚,嘴唇轻轻闭合。用鼻子进行深长、细匀、稳定的呼吸,不要急促或强迫自己。要做到自己听不到呼吸声。每分钟呼吸10次,之后逐渐减少呼吸次数。练习时间可以逐渐增加,一般可以练习100到200次呼吸。

这个方法能治疗心肌炎、冠心病、结肠炎、慢性肝炎以及消化道出血后的恢复期。

13.六字诀吐纳

“六字诀”其实是指“湖水平、无风静、旭日升”这六个字,它们代表的是一种意念。练习时,需要静坐并盘起腿,含胸并双手相搭(一只手的手心接触另一只手的手背)。在练习过程中,要减少思虑、断绝欲望,自然呼吸,让身心保持一致。虽然外表看不出什么变化,但内心要保持平静以养神。呼吸要轻微,不喘也不粗重。长时间这样吐纳,会使气脉舒畅。这种“端坐功”是修养精、气、神的功法之一,每次练习一般不少于60分钟。

这个方法能治疗高血压、胸膜炎、肺气肿和心脏病。

14.意气吐纳

松解衣带,仰卧,使用较低的枕头,让自己自然地进入安静状态,眼睛半闭,两只胳膊放在身体两侧。用意念引导呼吸,进行深长、细匀、稳定的呼吸,每分钟呼吸8到10次。一般练习3到5个月后,呼吸频率可以减少到每分钟3到5次(但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完全达到这个水平)。这是胸式和腹式呼吸相结合的吐纳方法。

这个方法能治疗末梢血管疾病、肺结核、慢性咽炎,以及精索静脉曲张、前列腺硬化、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踝关节损伤后遗症。

15.躬身吐纳

站立,两脚分开,距离比肩宽。两手相叠,捂在中丹田上,意念集中在上丹田。身体前屈到80到90度,同时呼气(吐气)直至呼尽,然后缓缓将身体直起,同时吸气(纳气)并感觉脑部得到扩展。这样反复练习5到10分钟。

这个方法能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脓肿、颈椎综合症、肋间神经痛、岔气和闪腰。

16.朝天吐纳

站立,两手背在身后(手心与肾俞穴相对)。身体向后仰,眼睛看天,同时吸气。仰到20到50度时,气吸足,挺胸,但注意不要憋气。然后将身体逐渐复原到直立状态,同时呼尽气。这样反复练习5到15分钟。

这个方法能治疗肝硬化、肝胆肾结石,以及慢性肾盂炎和慢性肾炎。

17.环形吐纳

站立,两脚分开,距离比肩宽。两只胳膊向上伸直,十指交叉并拢,手掌反转。身体作旋转运动,每转一圈呼吸一次。转到前面时呼气(吐气),转到后面时吸气(纳气)。顺时针和逆时针各转10次。

这个方法能治疗肺外结核病、内脏结石、胃扭转以及工业性和职业性肺病。

18.起收吐纳

松静站立,头顶朝向天空(百会朝天),沉肩坠肘,含胸松胯,屈膝圆裆。眼睛似闭非闭,留一线之光向前平视,舌头轻触上颚。保持自然呼吸状态,这样持续10到15分钟。这个姿势既用于开始功法也用于结束功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