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速的诊疗措施

 jabaowang 2024-05-20 发布于北京


心律失常的概念

01

图片

心律失常:便是指心脏电传导系统异常,也就是上述过程异常引起的各种症候,属于心血管疾病中的其中一种。
图片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指连续出现3次以上的房性早搏或房室交界性早搏所组成的异常性心律。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年轻人,其典型其特征是心动过速突发突止,心率显著增快,以突发突止为特点,心率 150~250 次/分,节律规则,QRS 波形态多正常,节律规则,患者往往感到突然出现的心慌、胸闷,持续时间数分钟或数小时,甚至可达数天,又突然停止,停止后症状完全消失,心电图也恢复正常

心脏的解剖结构

02

图片

正常人的心脏在胸骨的后侧偏向左的位置,相当于每个成年人自己拳头的大小,大约重300克。心脏就像一所四居室的房子,左右心房之间和左右心室之间均由间隔隔开,也就是说房和房之间、室和室之间是互不相通的。而心房与心室之间有“门”——瓣膜,这些瓣膜使心房和心室之间形成了“单向通道”,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入心室而不能倒流。心脏不会随着体重的增加而长大,它一旦“长大”就是有病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它是两室两厅——左右心房、左右心室
◆它有四扇门——主动脉瓣、肺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
◆它有墙壁——心房、心室壁(心肌)
◆它有水管——心脏的血管
◆它有铺设电线——心脏的电传导系统

心脏传导过程

03

图片

心脏传导系统主要包括5种特殊的组织:窦房结、房室结、希氏束、左束支及右束支和浦肯野纤维细胞。

图片

我们的心脏之所以能跳动,离不开其指挥部——窦房结的持续“发电”。正常情况下,窦房结会有规律地发电,并通过心肌里的“电路”将电指令依次发送到心房和心室。

当心房或心室接收到电指令后,就会进行一次收缩,之后进入休息期,也就是舒张状态。等到下⼀次电指令传达,再开始新⼀轮的收缩与舒张。这“⼀收⼀张”,就是⼀个心动周期,即⼀次心跳。

图片心脏的传导过程


心电图检查

04

图片

1、心电图导联分为

胸导联、肢体导联、标准导联(Ⅰ、Ⅱ、Ⅲ)

2、心电图导联的连接方式

①肢导联连接法:

右上肢-红线、左上肢-黄线、左下肢-绿线、右下肢-黑线

②胸导联连接法:

V1,胸骨右缘第4肋间。

V2,胸骨左缘第4肋间。

V3,V2与V4两点连线中点。

V4,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

V5,左腋前线同V4水平。

V6,左腋中线同V4水平。

(V1-V6接线按颜色顺序:红、黄、绿、棕、黑、紫)

图片

③标准导联:Ⅰ、Ⅱ、Ⅲ

常规心电图机导联的意义

图片

3、心电图导联的连接方式

纵向每一小格代表0.1mV,横向每一小格代表0.04s。(因为心电图机的灵敏度和走纸速度分别是1mV/cm和25mm/s.)

图片

图片

图片


心律失常的分类

05

图片

包括心脏冲动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顺序的异常。
1)心率过快:窦速、房速、房扑、交界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室上速、室速等。
2)心率过慢:窦性停搏、窦缓、房室传导阻滞等
3)心率过乱:房早、心房颤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交界性早搏、室早、室颤等

病因及诱因

06

图片

主要病因有以下因素:

01

心脏自身因素:主要为各种器质性病变,包括先天性心脏病、预激综合征、心肌炎、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等。

02

全身性因素:包括药物毒性作用、各种原因的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神经与体液调节功能失调。
03
其他因素: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两者张力平衡时心电稳定,而当平衡失调时容易引起心律失常;但心脏以外的器官发生功能或结构病变时,也可导致心律失常,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重度感染、脑卒中等。

诱发因素包括以下因素:

01

感染:感染可能直接或间接地损伤心肌进而致病。
02
不良习惯:如熬夜、饮酒、疲劳等,可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心率加快,导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此外,精神紧张、过度换气等也可诱发本病。
03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可以导致机体代谢增加,心率加快,可引起或加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
04
医源性因素:如心导管检查、心脏手术等,可能导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

临床表现

07

图片

1、心率快,多在 160~250 次/分钟,每次发作可持续不及 1 秒或持续数秒、数分钟,数小时甚至数天,自动或经治疗后终止,部分可反复发作。

2、心悸或胸内有强烈的心跳感。

3、多尿、出汗、呼吸困难。

4、持续时间长可导致严重循环障碍,引起心绞痛、头昏、晕厥,甚至心衰、休克。

5、突然发作又突然停止,在发作停止时,由于恢复窦性心律间歇太长,偶有发生昏厥者。

6、刺激迷走神经末梢,可使 50%~80% 突然中止。

7、心音绝对规则一致,脉搏细速,血压可下降。

临床上常见发作时突然之间心脏像要跳出嗓子眼一样,持续一段时间后突然恢复正常,此时再去医院就诊,检查结果一切正常。这样的症状可反复发作,发作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不发作时不能明确诊断,困扰患者可达数年之久,这很可能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在作祟。


心电图特征

1、心动过速发作时有突发、突止的特点;

2、频率一般在 160-250次/min,节律快而规则;

3、P 波常不易明辨,如可见多为逆行波,QRS 波群形态与时限一般正常。


诊疗措施

08

图片

1、阵发性心动过速的鉴别

图片

       AF为心房颤动,AT为房性心动过速,AVNRT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JET为交界性心动过速,房扑为心房扑动

2、阵发性心动过速的诊疗流程图片

3、治疗措施

3.1通过物理方法刺激迷走神经的治疗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尤其适合不在医院场合发作或没有医生在身边的患者,可以试用下列方法,有可能将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终止。

前提: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心功能、血压正常)。

原理:通过引起迷走神经的反射性刺激,导致乙酰胆碱释放,以减慢心率。

(1)刺激咽部的方法

这种方法比较实用,在发作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以后,通过用手或者是用筷子、调羹等硬物刺激咽部或口腔悬雍垂,引发恶心,刺激迷走神经神经导致心动过速终止,方法简单有效,最常使用。

(2)捏鼻子呼吸法

Valsalva 动作(深吸气后屏气、再用力作呼气动作,维持 10~30 s)室上速紧急治疗的一线方法;

改良后的 Valsava 动作可大大提高复律成功率(半卧位完成 Valsalva 动作,后转为仰卧位并被动抬高下肢)。嘱患者向 10 mL 注射器内呼气,且用力足以移动活塞,可使动作标准化。

(3)按压眼球的方法

按压眼球的方法也简单易行,轻重的把握以轻度不适为度,不可用力过重。

(4) 按摩颈动脉窦

通过按摩颈部动脉窦(按摩颈动脉)的方法,可达到刺激迷走神经的目的,往往也能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颈动脉窦按摩每次时间应限于 5 s,切忌双侧同时按摩。

3.2药物治疗方法

因腺苷起效迅速,复律成功率高。2019 ESC 室上速指南推荐其作为药物治疗首选。次选维拉帕米/地尔硫䓬或 β 受体阻滞剂(短效)。但根据我国药源情况,建议首选维拉帕米或普罗帕酮。

01. 腺苷

用法用量:6~12 mg 快速静脉注射,20~30 s 即可起效。

禁忌症:II 度或 Ⅲ 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使用人工起搏器的患者除外);已知或估计有支气管狭窄或支气管痉挛的肺部疾病患者(如哮喘)。

注意事项

· 房颤、房扑及有旁路传导的患者可能增加异常旁路的下行传导,有引起尖端扭转性室速的危险。对 QT 间期延长的患者,不管是先天性、药物引起或代谢性,应慎用腺苷。

· 外源性腺苷既不在肾脏,也不在肝脏降解,故其作用不受肝或肾功能不全的影响。

02. 非二氢吡啶类 CCB

维拉帕米:首剂 5 mg 静脉注射(> 2 min),10 min 后可重复 1 次。

地尔硫䓬:0.25~0.35 mg/kg 静脉注射(> 3 min)。

禁忌症

· 严重低血压或心源性休克患者;

· II 和 III 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病窦综合征(使用人工起搏器的患者除外);

· 严重充血性心衰患者;

· 有预激旁路前传的心动过速患者。

03. β 受体阻滞剂(短效)

对于减慢心动过速的频率要比终止心动过速更有效。

艾司洛尔:首剂 0.5 mg/kg 静脉注射(1 min),后以 0.05~0.3 mg/kg/min 静滴维持。

美托洛尔:5 mg 静脉注射(> 3 min),5 min 后可重复 1 次。

禁忌症

· 支气管哮喘或有支气管哮喘病史;

· 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病;

· 窦性心动过缓;

· II 和 III 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病窦综合征(使用人工起搏器的患者除外);

· 难治性心功能不全;

· 心源性休克。

04. 普罗帕酮

用法用量:70 mg 稀释后静脉注射(10 min),10~20 min 后可重复 1 次。

禁忌:无起搏器保护的窦房结功能障碍、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双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低血压者。

上述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洋地黄(去乙酰毛花苷 0.4 mg 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2 h 后可重复 1 次,伴心功能不全者首选,不能排除预激综合征者禁用)或胺碘酮(治疗效果有限,且考虑到其毒性和致心律失常作用,2019 ESC 指南未推荐)。

3.3药物治疗方法

如果已经到达医院,并且仍在发作,有条件的医院可以选择经食道电生理超速终止,其优点是不用药物,还能检查大致的病因,并可以马上安排进行射频消融而不用等待药物代谢,因为用药物终止的话,除ATP外,都需要将药物代谢完才能进行手术治疗,否则将影响手术。这种方法有人将其归在电转律范围。

3.4直流电复律

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出现严重心绞痛、低血压、急性心力衰竭表现等)应立即行同步直流电复律能量单向波 100~200 J,双向波 50~100 J。

注:已应用洋地黄者不宜接受电复律治疗,易引发室颤。

3.5.手术治疗

3.5.1射频消融手术

治疗就是把第二条电线打断。把一根导管插到心脏里去,放电刺激,我们叫诱发,或者叫电生理检查,找到闹事的那第二条电线,找到以后在那个地方放电,用电流把那第二条电线(实际是神经)烧死,烧死后它就没有正常功能啦,也就不能传导电流了,实现室上速的根治。

3.5.2 外科手术治疗

目前在一般状况下,不会考虑外科手术治疗,因为可以手术的创伤性大和成功率低,除非该患者由于其他疾病正需要进行心脏外科手术,如果是旁道的话,可以考虑旁道切除术。

室速与室上速的区别

09

图片


室速

室上速

电生理特征

激动由房室结发出

激动由房室结与窦房结之间发出

心电图

① 3个或以上的室早连续出现;

② QRS宽大畸形,时间≧0.12S;

QRS形态可正常或畸形

频率

心室率通常为100~250/

心率通常为140250/

病因

器质性心脏病:冠心病最常见,尤其是AMI;

其他:代谢障碍、电解质紊乱、长QT综合征等偶可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

通常无器质性心脏病表现,不同性别与年龄,均可发生

临床表现

① 非持续性室速(发作持续时间<30秒,能自行终止):   

   ------通常无症状

② 持续性室速(发作持续时间>30秒) ------可出现气促、少尿、低血压、晕厥、心绞痛等

① 心动过速起止突然、持续长短不一

②心悸、晕眩、心绞痛、心衰或休克。取决于心室快慢、持续时间及原有心脏病变程度

危险性

危险性比较大

危险比较小

药物

终止急性发作:

① 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胺、胺碘酮或普罗帕酮

② 洋地黄中毒所致室速:不宜用电复律,可用苯妥因钠、利多卡因。

③ 特发性室速:可选维拉帕米或β阻滞剂静脉注射。

终止急性期发作

① 刺激迷走神经:颈动脉窦按摩,Valsalva动作

② 腺苷[1]与钙通道阻滞剂

③ 洋地黄与β阻滞剂

血流动力学障碍

电除颤

同步直流电复律

注意:

[1]腺苷本药对窦房结有明显抑制作用,因此对房窦综合症窦房结功能不全者及老年人慎用或不用。对本品过敏者、严重慢性气管炎患者、哮喘患者、房室传导阻滞者不宜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