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立夫 ——常吃燕麦-糖尿病如何吃水果

 m175 2024-05-20 发布于黑龙江


陈立夫在自己 100 岁生日的时候——2000 年 9 月 6 日,写出一篇很长的文章,题目是《我怎么会活到 100 岁》。文章在总结他的长寿经验时,自然少不了人人都离不开的饮食养生。他饮食有节,多食果菜,少食肉类,物熟始食,水沸始饮。他的“陈氏燕麦粥谱”在台湾得以推广,并被收入《中华千年食典》。他的名字被写在长寿名人录里。
陈立夫是 20 世纪中国的重要人物之一。他101 年的漫长生涯,被人们划分为两段 :前半生是政治人物,历经蒋介石机要秘书、国民党秘书长、教育部长、立法院副院长等要职,也曾有过在美国养鸡的沉潜 ;后半生潜心研究包括中医药文化在内的中国文化,著作等身,他对中华文化有着诚挚的热爱,他期盼中华文化复兴的殷切情怀,也是当今海峡两岸中国人共同的心声。
走过一世纪的风雨路,陈立夫在《我怎么会活到 100 岁》中坦言,他的身体“并不特别强壮,自 58 岁起,即患糖尿病,亦曾因胆结石及膀胱结石,动过外科手术,其他的病亦曾生过,今居然能活到 100 岁,不亦乐乎。后天的保养是长寿的关键。”
①是养身在动,养心在静 ;
②是饮食有节,起居有时 ;
③是多食果菜,少食肉类 ;
④是物熟始食,水沸始饮 ;
⑤是头部宜凉,足部宜热 ;
⑥是知足常乐,无求乃安 ;
⑦是减少俗务,寻求安宁。
其中的“多食果菜”,曾给患有糖尿病的陈立夫造成困惑,他喜欢吃水果,却一度因为糖尿病而不敢进食。后来,他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含糖量 12% 以下的水果吃,严格把握吃水果的时间,通常是在饭后三小时(上午10 点左右,下午 3 点左右) 吃水果,每次吃水果 20 ~ 25 克,全天不超过 100 克。科学食用水果,并没造成血糖升高,反而使糖尿病得以改善。除了“多食果菜”,体现陈立夫饮食保养的食物,最具代表性的是燕麦。
燕麦,又称莜麦,俗称油麦、玉麦、野麦,是一种谷物,也是自古入药的食物。燕麦性味甘、温。据相关资料记载,食用燕麦益处很多,比如,促进肠胃蠕动,利于排便、排毒,健脾化湿,滑肠催产,止虚汗、止血。《时代》杂志评出的十大健康食品中,燕麦名列第五。大部分谷类经过碾制加工后,营养丰富的麸皮与麦芽也被去除,而燕麦能保留部分麸皮和胚芽。燕麦是牲畜的优质饲料,在药膳大师眼里,燕麦也是人类饮食养生的佳品,“马饲料,养生宝”。在很多名人的保健食谱中,燕麦都是不可少的。
陈立夫的早餐食谱,天天有燕麦:
周一,核桃仁燕麦粥。
周二,牛奶燕麦粥。
周三,枸杞山药燕麦粥。
周四,玉米燕麦粥。
周五,香菇丝瓜燕麦粥。
周六,薏仁燕麦粥。
周日,鸡茸燕麦粥。
陈立夫注重饮食养生,他本人和他夫人都享长寿,成为令人羡慕的“长寿夫妻”。1990 年 8 月 27 日晚上,陈氏家族举行一个盛大宴会,庆祝陈立夫和夫人孙禄卿 90 大寿。很多人前来为他们祝寿。陈立夫以养生之道作为答谢致辞,他说 :“人生活到 90 岁是一件不简单的事,尤其夫妇二人都到 90。我今天答谢诸位第一句话就是'祝诸位全体健康和长寿!’同时要乘此机会报告大家,老年人之'四大需要’,以及达到'四大需要’之要点 :老健,养身在动,养心在静 ;老伴,爱其所同,敬其所异 ;老友,以诚相见,以礼相待 ;老本,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早在上世纪 20、30 年代,陈立夫就坚决支持中医药的生存和发展。1995 年,在陈立夫等人的争取之下,台湾将中医药纳入“全民健保”。陈立夫对中医饮食养生理论坚信不疑,坚定支持。“晚年却以医药学家自许”。他在给郭家梁所著《食医漫谈》撰写的序言中写道:“所幸食谱药典代之相传,尚未全失,且多补充,故国人对于物品之药性,以及药物之食性,几成为家喻户晓之常识,此则为任何国人民所不及也。”(单守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