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忘母亲的那个瞬间丨孙甲春:寒冬的小萝卜

 长河副刊的书架 2024-05-21 发布于山东

清楚地记得,我七岁那年的冬天,天寒地冻。家中的粮食不多了。母亲为了不断炊,到田野中寻找可吃的东西。

那时农村实行生产队,每年两次分粮,多劳多得,劳动力多的家庭自然多分一些,像我家只有母亲和爷爷两个劳动力,每次只能分到少的可怜的粮食,实在是满足不了生活的需要。

在一次劳动中,母亲偶然发现村西北角的河岸上,有一块没有挖干净的萝卜地,有许多剩余的小萝卜。为了不让其他人发现,母亲特意掩盖了一下,以便自己多挖一点……

天蒙蒙亮,呼啸的北风疯狂而起,吹到脸上犹如刀割一般。狂野中空无一人,母亲迎着西北风,顶着天边的启明星,向那块萝卜地走去……

冻土坚硬,一撅头下去仅仅劈开点缝隙,再一撅头才能把萝卜翻出。母亲用粗糙的手狠劲捋下萝卜上的硬土块,冰冷的土块让母亲的手几乎冻僵了,可是,母亲把萝卜捧在手心,如获至宝。

回到家,双手浸在水中清洗那些纤细如人参的小萝卜,一个个红彤彤的,摆放在竹篮里,恰如一个个光鲜的小火炬。

母亲的手上皲裂的伤口流出血丝,她不住地用嘴向伤口哈出温气用来减轻疼痛。记忆中,那个冬天的萝卜稀饭香香的、甜甜的,可是我知道那是母亲用自己的手痛换来的……

艰难困苦的时光总是让人难忘,而幸福温馨的光阴又别样短暂,很多不幸总是不期而遇。

现在母亲已进入耄耋之年,残存的几颗牙齿犹如坚强的战士固守着阵地,而空缺的牙床不能支撑起嘴唇,导致嘴巴瘪了下去,更显苍老。

每当攥着母亲枯瘦的手,往事如烟似云,一幕幕闪过,唯有那年冬天撅萝卜的每一个细节都清晰明了……

许多年过去了,回首往昔,我愈加感念母亲的辛勤付出和谆谆教诲。她不仅给予了我生命,更给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母亲在我的眼中就是一本厚重的书,让我读懂了世间真情和奉献,还有坚韧不拔的生活态度;教育引导我踏实做事,认真做人,实在是让我终生受益。

独立支撑家庭以来,我经历了很多挫折,但没有一件事让我气馁,反而是愈挫愈勇,以至于过天命之年犹能不辍奋进,我真得感谢母亲!

【作者简介】

孙甲春,笔名春天的老柳,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商河县宣传部特聘“城市形象推广大使”。

作品见于《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齐鲁晚报》《济南日报》《齐鲁文学》及《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长江诗歌》等大型诗歌平台。出版诗集《守望泥土》。诗观:让鲜活的生活在诗歌里吟唱。

■作者:孙甲春  ■编辑:王晓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