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读丨一个人的强大,从停止精神“内耗”开始

 小桥流水1i79ra 2024-05-23 发布于河北

夜读丨一个人的强大,从停止精神“内耗”开始


绿标 收听朗读音频

/京博国学

王阳明曾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凡事不破不立。

人活一世,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应该突破的,也是自己。

自强者胜,自胜者强。一个人的强大,从停止精神“内耗”开始。


夜读丨一个人的强大,从停止精神“内耗”开始

不多想,用专注控制焦虑

曾国藩说过:“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这16字,道尽了人生最好的状态:对过去释怀,对将来坦然,对现在尽心。

西汉时期,长信少府夏侯胜因议论诏书被群臣弹劾。丞相长史黄霸仰慕夏侯胜的学识,压章不报,于是两人都被打入死囚。

夏侯胜是饱学儒士,尤其以研究《尚书》经学而名闻当时。在狱中,黄霸请求夏侯胜向他传授经学。

夏侯胜苦笑道:“你我都是临死之人,读经又有何用?”

黄霸正色回答道:“孔子有言,'朝闻道,夕可死矣。’当下学有所得心有所悟,今天就是快乐的,何必管明天呢?”

夏侯胜听了为之一震,二人谈经论道,不胜欣喜。就这样,二人在狱中一教一学,整整度过了三年,直至汉宣帝大赦出狱,两人成为至交。

出狱后,夏侯胜出任谏议大夫,他立即举荐黄霸。不久,黄霸也出任扬州刺史。后来,夏侯胜成了帝师,寿至九十。黄霸则官至丞相,《汉书》评价他:“霸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

“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思不达则事不成。“人活一世,大多数的焦虑,都来自于对昨日的执念和对明天的奢望。

然而,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过多的胡思乱想只会产生严重的精神内耗,反而没有能量去做好事情,做对事情。

清空焦虑,过好今天;清空纠结,把握未来。


夜读丨一个人的强大,从停止精神“内耗”开始

不空想,让行动遇见答案

《淮南子》中有句名言:“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结网。”与其看着鱼儿解眼馋,不如回去织网再回来捕鱼。

行动出结果,努力定人生。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行动,就会收获什么样的结果。

在《南村辍耕录》中记载了一则寓言故事。

古时有一种四足鸟,名为寒号鸟,拥有一身美丽的羽毛,但不会飞行。

秋日,在其他鸟儿筑巢过冬时,它沉迷在自己的美貌之中,心想等等再筑巢也来得及。于是,白天出去玩,晚上回到崖缝睡觉,丝毫不为越冬做准备。

天气转寒,没筑巢的寒号鸟,只能躲在崖缝里直打哆嗦,亮丽的羽毛也脱落光了,它想:“等天气放晴了,我就去做窝。”可待到第二天,气温稍作回升时,就全然忘了昨夜的寒冷。

等到下次变天时,它又嚷到:“等明天就去做窝!”可却从未行动过。

最终,寒号鸟就在这日复一日的“明天”中,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埋葬。

弱者坐待时机,强者制造时机。很多时候,人的失败就是因为思虑过多,犹豫不决,却没有行动。路虽近,不行不到;事虽小,不为不成。

任何伟大的计划和目标,若不付诸行动,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思虑一千次,不如去做一次;犹豫一万次,不如去行动一次。


夜读丨一个人的强大,从停止精神“内耗”开始

不乱想,以平常心做好自己

哲学家叔本华曾说:“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越在意别人的眼光,越会畏畏缩缩;越在乎别人的评价,越会止步不前。一个成熟的人,更愿意取悦自己,按自己的节奏,过自己的人生。

《庄子·逍遥游》里曾提到,在极北之地有一只鲲鹏,它脊长千里,振翅起飞之时,翅膀如同挂在天边的云彩。

鲲鹏借着旋风盘旋而上,向遥远的南方飞去。

路过一片低空时,麻雀看见了它,讥笑着说到:“我一跳就飞起来,不过数丈高就落下来,在蓬蒿丛中盘旋,这也是极好的飞行了。你为什么这么蠢,要到九万里的高空向南飞呢?”

面对麻雀的嘲讽,鲲鹏不为所动,继续翱翔,最终飞到南方天池,获得了真正的自在逍遥。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生活中,很多对事物的做法与决定很难让所有人满意。若我们过于在意外界的审视和非议,最终折磨的只会是自己,同时事情也难以推行下去。

杨绛先生在《一百岁感言》中说:“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对于外界的称赞,我们不必过于激动;对于世人的责难,我们也不必太沮丧。做到不在意外界的闲言碎语,才能心无挂碍,修得一分豁达从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