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讲解:庸工妄作(条文7-12)

 西安Water 2024-05-24 发布于陕西

  上一讲我们解析了条文6,这一讲我们接着看7-12:
  宋本: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
  12、病人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宋本的这6个条文内容和康平本、桂林本也是基本一致。只是在康平本中,第7、8、9、10四条低2格些,第11、12条合为一条。宋本第6条“行其经尽”在康平本中是“行尽其经”。
一、逐条释评
  第7条,开始说“病有XXXX”,虽然这个条文在太阳篇,但并没有指明是太阳病。如果从太阳病的角度来说,“发热恶寒”、“无热恶寒”,共同点是“恶寒”,区别之处是是否存在发热。外感病是否发热,一般规律是,小孩生病容易发热,中老年人生病不容易发热。如果按照内伤疾病来看,更是一片混乱,因为内伤疾病中,仅仅依靠怕冷和发热两个症候,几乎不能指向于任何病因。发于阳或者发于阴,我们之前分析《伤寒论》中的阴阳的时候分析过,阴阳的意象,这个囊括的范围太大,无法确认阴阳在这里到底指的是什么。至于阳数七、阴数六,这个不但没有任何依据,也没有相应的规律。
  对于“发热恶寒”和“无热恶寒”,后世注家对这个问题仍然做了一些解析。主要有4种观点。第一,认为是用来区分病在三阳或者病在三阴,“发热恶寒”病在三阳,“无热恶寒”病在三阴。第二,认为“发热恶寒”是太阳中风,“无热恶寒”是太阳伤寒,这个显然是说不过去的,因为《伤寒论》条文3明确讲“或已发热,或未发热”,说明伤寒一定存在发热。第三种,认为是病情轻重的区别,“发热恶寒”说明人体正气与邪气剧烈抗衡,“无热恶寒”说明程度较轻。第四种,认为是正气强弱的体现,“发热恶寒”说明人体正气比较强,可以和病邪对抗,“无热恶寒”说明人体正气较弱,无法对抗病邪。第四种观点,和我们前面讲的中老年人外感病发热较少这个规律是一致的。实际上,第二种和第四种看法,个人认为稍微合理一些。
  第8条,主要是自愈的时间规律。“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凡是认为存在这个规律的,都是依据《黄帝内经·素问·热论》篇,如“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后边有“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持续了6天,关联了7天,后边的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也是如此。我们前面讲了,《伤寒论》六经传变,不存在日传一经的规律。就是说,即便存在6天或者7天自愈的规律,也不是因为日传一经、挨次传经产生的。太阳病7日以上自愈的原因,是病邪在某一经折腾一个礼拜往往它自己就变弱了,邪气变弱以后正气来复,就可能自愈。太阳病7日以上如果没有自愈,而且有出现阳明病的苗头,就说明出现了太阳和阳明并病,所以才需要针刺足阳明截断继续传变的可能性。
  《黄帝内经·素问·热论》
  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
  岐伯对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yì,咽喉、喉咙),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
  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脏脉,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第9条毫无意义,纯粹是搞数术这帮人想象出来的。十二个地支,子时一阳生,但是子时阴最盛;午时一阴生,但是阳最盛。按地支的意义来说,杜撰这个条文的人应该认为是阳盛的时候寒性外感病就会变弱。实际上,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力,生命现象具有“无常”的特点,人的身体不会像钟表那样运作,临床中也完全没有类似的规律。
  第10条。“风家”,就是受风容易而生病的人,一般营卫不足。“表解”,就是病邪从体表散去。“不了了”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不清爽、不爽快;另一种是余邪未尽。这里的“风”,我认为表达的是外感,而并不专指风邪。就是说,表证在解表之后,还留了点尾巴,最多12天就痊愈了。这个12天,也没有太大意义,只是说慢慢就自愈了。去年(2023年)冬季的感冒发烧,留下来的尾巴,很多人之后几个月都不能自愈,有些人到现在(2024年夏)还一直不太舒服。
  第11条和第12条,“骨髓”和“皮肤”,表达的是内外。就是说,人体的怕冷怕热,是以内为主的,内热就怕热,内寒就怕寒,怕冷和怕热是人的自我感受,而不以体表温度高低为依据。这两个条文在康平本中是合为一条的,而且是第一格写的,说明权重比前4条高一些。中医和西医的差别之一,就是中医承认人的自我感受,患者身体舒服不舒服,自己的感受是第一位的。
  这6个条文没有翻译的价值。
二、庸工枉作
  每当看到这几个条文的时候,我都火冒三丈。《伤寒论》这么经典的东西,竟然被人把这种乌七八糟的内容参杂进来,让人不可思议。我们在之前讲了,识别《伤寒论》条文可靠性的法则,第一,除了名词和表述脉象之外,一切包含“阴”、“阳”的都直接忽略;第二,一切解释原理的内容都可以直接忽略,第三,凡是与数术有关的,也全部忽略。按照这个法则,条文7-12全部可以被过滤掉。也就是说,咱们这一讲,完全可以不讲。
  在任何行业,平庸的人都要占绝大多数。尤其像中医这种,入门难、精通更难的行业,更是如此。我对学习中医打过一个比方,就是说,学习中医这件事,啃中医经典,就像开山凿石,非得有愚公移山的意志力才可以;而学习后世医家,就像捡垃圾,得忍得住恶心,再从浩瀚的垃圾堆里找出非常少的精华。
  这几年,视频软件兴起之后,我们可以感觉到,虽然信息传播的途径非常便利,但是,信息中的垃圾信息又大幅增加,大数据又屏蔽了广泛的信息来源,所以有用的信息总量可能还不如从前。我们看,人们并不会因为通讯便利而了解到更加真实的世界,相反,因为通讯便利,人们会被垃圾信息围堵或者被圈层禁锢。中医也是一样的,中医经典自然没有多少瑕疵,但是,在流传过程中,中医经典一旦经过庸人之手,立即就质量下降。后世注解《伤寒论》的一家多如牛毛,但是你听说过几位医家医术高超?
  关于阴阳数术。我在其它的文章或视频中反复讲到过,我是一位周易爱好者,是非常痴迷的那种,从小就喜欢这类东西,精力旺盛、好奇心又很重,从我13岁第一次翻开周易以来,在后边这将近30年时间中,我把阴阳数术这个大门类里面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摆弄过一遍。所以,我对于“神棍”的思维方式非常熟悉。正因为熟悉,我更加知道这类东西的弊端。对中医来说,数术只有思维方面的借鉴之处,而不能直接把数术和中医关联起来。中医有自身的法则,治病救人这件事不能脱离中医自身的法则。凡是过度依赖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先后天八卦……,去揣度病因、推演预后吉凶,都不靠谱。
  任何一套思辨体系,如果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你自己没有学到家,另一个是,这套东西本身有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是让人领会一套形而上的法则,中国人把它叫“道”。道,就是万事万物的根本法则,一切事物运作的基本秩序。就是说,传统文化学好了,理论上解决一切问题都会很容易,这就是传统文化的过人之处。但是,现实则是另一番景象。
  清代名医黄元御,在《长沙药解》中对“熟地”的评价只有四个字:“庸工枉作”。这一讲,我就借用他的话,作为这一讲的标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