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给中医爱好者的脉诊教学『简单版』(三)

 秋心静水 2024-05-25 发布于意大利
如果大家都会把脉了,我是不是能省点事儿……

写给中医爱好者的脉诊教学『简单版』(一)阅读量突破了1w!

写给中医爱好者的脉诊教学『简单版』(二)》刚刚写完,但是实际上内容刚刚进行到一半。


图片

点击上图→长按→关注我

把脉,是一门技术。

把脉,是一门『易学而难精』的技术。

易学。
花费20%的精力来学习把脉,

以提供80%的脉象信息。

难精。

剩下的20%脉象信息,

哪怕你花费80%的精力来学习,

也不见得能学会。

还得看天赋。

这篇文章的目的,

是让医学小白用最快的速度学会把脉

——也不是学会,

只是能上手。

能上手就行了。

先学会走,再学会跑。

图片


书接上回

3. 局部脉象

局部脉象,是指寸脉局部、关脉局部、尺脉局部的脉象。

比如寸脉弱,关脉和尺脉强;
比如关脉弦而有力,寸脉和尺脉沉弱无力;
比如右关下脉陷,脉势走向到右关脉偏下一点的位置出现断崖式下降,如陷坑中。
这些脉象表现只在局部,

而不是整体。

脉象的位置,

除了寸关尺,还有寸上、尺下。

其实也不止这五个位置,
更细致也可以划分为:

寸上,寸,关上,关,关下,尺,尺下。

其实也不止这七个位置,
还可以根据内中外
(靠近尺侧为内,靠近桡侧为外)划分为:
寸上内,寸上,寸上外,寸内,寸,寸外……

共三七二十一个位置。

图片

这不是在抬杠,
之所以这么划分,
都是有意义的,
只不过初级阶段用不到。
以后经验丰富,
到细微处,

自然有其意义。

因为记起来很麻烦,

所以可以用画图的方式来记载:

  • 哪个位置有问题,就在哪个位置画圈圈;

  • 是什么脉象,就在对应位置写什么脉象;

  • 程度用“ ”来表示,最轻为1个 ,最严重为4个 ;

  • 脉象浮沉需要单独标记;

  • 脉势在两侧用箭头表示;

  • 整体脉象写在最下面。
举几个例子:

图片

上图所记载内容如下:
左寸上咽喉部异常,左关脉弦,左关脉紧,双尺脉弱,右尺下脉滑,右脉整体脉滑,左关脉邪气,右关脉邪气,左寸上邪气。舌红,舌下瘀。感诊:下腹疼痛,足三里寒邪明显。

图片

上图所记载内容如下:
左脉脉势向下,左寸上咽喉部异常,左寸脉弱,左关脉弦,左关脉滑,左关脉邪气,右脉弦滑,因为昨天吃辣的了。

图片

上图所记载内容如下:

左寸脉内侧弦,左脉整体弱,右关脉沉取滑,右尺脉弱,右脉整体弱。

图片

上图所记载内容如下:

左脉整体弱,左尺脉沉取滑,左关脉有邪气,右关脉弦滑,右尺脉中取弱,右尺脉沉取滑,右脉整体弦滑。


例子就举到这儿,

没有精挑细选,

只是随机抽取了这两天的患者,

仅供参考,

大家看看格式就行了。

有的地方看不懂也没关系,

大部分后面会讲到。
图片

3.1 脉象滑涩

脉象滑涩,
我一直不愿意讲
(因为很难描述),
但是又不得不讲

(因为很常见而且也很重要)。

但是,不难学。
因为很常见

——至少滑脉很常见。

常见就不难学。

3.1.1滑脉

滑脉,
课本上的经典描述是
“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圆滑”,
是有力的,

是饱满、充盈、有弹性的。

滑脉,
可以是整体脉象的滑脉,

也可以是局部脉象的滑脉。

比如左关脉滑,说明有肝火,生气了,或者生闷气了。

比如右关脉滑,说明有胃火或者湿热内蕴,口臭苔黄腻。

比如双尺脉滑,说明胞宫气血充盈,有可能是要来月经了。

比如右尺脉沉取滑,说明有肾火,性欲亢盛。

比如寸上内侧脉滑,提示咽部、甲状腺或者颈椎有炎症。

比如寸上外侧脉滑,提示肩膀正在疼。

脉滑,
是一种手底下的感觉,
不好描述。
举了这么多例子,
是希望当你摸到它的时候,
能对上号,

知道这就是滑脉。

其实滑脉的识别度真的很高,
多摸几个人的脉,

你就会发现滑脉的存在。

3.1.2涩脉

涩脉,
课本上的经典描述是“往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

提示血瘀。

我想问:
谁用刀轻轻刮过竹子?
其实可以试一下,
没有竹子,就用木头代替嘛,

或者哪怕用筷子试一试也行。

我第一次清晰地感受到涩脉,
是给一个透析患者把脉。
他在手臂造了一个动静脉瘘,
所以在下游形成了非常明显的湍流。
这种感觉是非常清晰的,
是我以前从未明确的、从未遇到过的。
当时我就觉得这一定就是涩脉了。
明确了涩脉的主观感受之后,
在临床中,
就可以摸到涩脉了,
虽然像造瘘患者那么清晰,

但是至少可以分辨出来了。

但是,
总体上遇到涩脉的情况还是很少的。
虽然涩脉和滑脉是并列的关系,
但是我在临床上摸到的涩脉还是很少的,

远不如滑脉常见。

涩脉,提示血瘀。
但是:
①同样是辨证为血瘀,
舌象和问诊的准确度要高得多,
没必要非得看脉象;
没有在所有血瘀患者的脉象上找到统一的脉象特征
只能说如果遇见了涩脉,
可以提示血瘀;
但是不能说只要是血瘀就一定有涩脉,

或者只要没有涩脉就一定没有血瘀。


这次先写到这里,
后面还有『结脉』『陷脉』『缺脉』『实脉』,
还有『脉象走势』,
我需要再整理整理。
大家常来看看,

应该很快就能发出来。


未完待续

图片

春雨大夫简介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
请在文章底部点击
『赞』『分享』『在看』
图片
让更多人看到这篇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