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墓出土,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藏。拍摄于南京博物院“玉润中华----中国玉器的万年史诗图卷”特展。 ![]() ![]() 一、沁色独特 该玉带钩在地下埋藏过程中,长期与水、土壤以及其他物质相接触。在这样的环境下,玉器自然产生的水或矿物质风化侵蚀玉体,铁、锰等氧化物缓慢地侵入玉器,使其部分或整体的颜色发生变化,加之玉带钩可能与铜等金属物件长期接触,在氧化的气氛下,金属与玉器接触的地方可能发生电解过程,玉带钩表面形成了丰富的沁色。这些沁色不仅增加了玉器的历史厚重感,也为研究古玉沁色成因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 ![]() ![]() ![]() 二、器物独特 1.造型别致:龙首衔环双身的独特造型,龙首回顾作张口惊恐之状,尾部向内翻卷,整体造型生动且富有艺术感。 2.工艺精良:带钩的制作工艺十分精良,琢磨洁净光滑,棱角规矩利落,光泽度极强。这体现了当时玉器制作的高超技艺和精细审美。 3.文化价值高:位于广州市越秀区象岗上的南越王墓,是西汉初年南越王国第二代王,即南越文王赵眜的陵墓,该墓出土战国晚期的玉带钩应为前朝遗存,该器物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制作工艺以及文化特点,是研究战国晚期和西汉早期文化的重要物证。 ![]() 综上所述,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墓出土的战国晚期龙首衔环双身玉带钩不仅具有独特的沁色和精美的造型工艺, 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
|
来自: 睫毛上的风尘 > 《个人原创古玩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