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想看看身体里的情况,能不能给我拍个片子?” 这是我们在医院常听到的一句话。 这里的“片子”包括:B超、CT、增强CT、核磁共振、PET-CT 这些听起来相似的医学影像检查, 到底有什么不同? 哪些情况下该选择哪种检查? ![]() B超:简单快捷的“侦察兵” B超,全称超声波检查,就像一位擅长“隔空探物”的侦察兵。它利用超声波在人体内的反射原理,形成图像,帮助医生观察内脏器官的情况。 特点:无辐射,安全性高,操作简便,价格相对较低。 适用情况:适用于检查甲状腺、肝脏、胆囊、胰腺等器官,以及孕妇的胎儿检查。 注意事项:检查时需涂抹耦合剂,可能会有轻微不适感。 ![]() ![]() CT:全方位的“立体摄影师” 即计算机断层扫描。 CT就像一位全方位的“立体摄影师”,通过多个角度的扫描,获取人体内部的详细图像。 特点:成像速度快,分辨率高,能清晰显示骨骼和软组织。 适用情况:适用于头部、胸部、腹部等部位的检查,尤其是骨折、肿瘤等疾病的诊断。 注意事项:CT检查有一定辐射,目前CT检查所用的均次辐射剂量都是安全的,但是孕妇和儿童应尽量避免。 ![]() 增强CT:CT的“加强版” 可以看作是CT的“加强版”。 它在CT的基础上,通过注射造影剂,使病变部位更加突出,加大病变组织和正常身体组织的密度差异,提高诊断准确性。 特点:造影剂的使用使图像更清晰,有助于发现微小病变。 适用情况:适用于需要更详细观察的疾病,如血管性疾病、肿瘤等。 注意事项:造影剂可能引起过敏反应,有过敏史的患者需提前告知医生。 ![]() ![]() 核磁共振(MRI):精细的“画家” 核磁共振(MRI)则像一位精细的“画家”,它利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绘制出人体内部的详细图像。 特点:无辐射,对软组织的分辨率高,能清晰显示脑部、脊髓、关节等部位。 适用情况:适用于神经系统、关节、肌肉等疾病的检查。 注意事项:MRI检查时间较长,大概需要30分钟,有幽闭恐惧症、需要生命支持的危重患者不适宜。 ![]() ![]() PET-CT:精准的“侦探” 它是一种高端的医学影像检查,就像一位精准的“侦探”。通过注射放射性药物,PET-CT能够显示体内的代谢情况,帮助医生发现疾病的“蛛丝马迹”。 特点:能早期发现和诊断疾病,尤其擅长肿瘤的筛查和评估。 适用情况:适用于肿瘤、心脏病、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评估。 注意事项:放射性药物的使用有一定风险,需严格按照医生指导。 ![]() 每种检查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没有哪一种能完全替代另一种。 在选择检查方法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给出最合适的建议。 |
|
来自: 含弄轩67402502 > 《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