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猪苓汤的方证是:脉浮,发热(日脯时潮热),渴想喝水,小便不利,汗不多或无汗,胫肤干。 泽胶猪茯滑相连, 咳呕心烦渴不眠; 煮好去滓胶后入, 育阴利水把煎全。 猪苓15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 滑石15克阿胶15克(烊化) 煎法:水800毫升,先煮猪苓,茯苓,泽泻,滑石至400毫升,(20分钟左右),去滓入阿胶烊化,分温三服。 注意:泽泻不能久煎, 渴欲饮水:泽泻证 小便不利:茯苓证 阿胶:止血(考虑出血相关问题),对应芤脉。 滑石:以右尺长(代表下焦湿气偏重) 猪苓:烦躁证 体质:阳明体质 1:内热:纳好(阿胶),胃口好 2:血证 3:无汗(出现胫肤干) 4:渴 5:小便不利(出现胫肤肿) 6:发热,傍晚加重,不恶寒,无太阳鼻塞,鼻涕等。 7:大便干结,不畅。 8:胃不和,则寐不安(胃中津液不足)。 9:谵语 舌质:偏红 舌苔:偏干 津伤的表现 脉:右脉大 滑:右尺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