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手司机,总行程已达3500公里时,内心总期待着水平再进一步。 能像那些老司机一样,变道、超车、加速等一气呵成,没有一点拖泥带水。是走还是停,车子始终保持沉稳、流畅。 虽然基本操作我都会,“刹车、油门儿、方向盘结合”的操作就是做不出连贯流畅的动作,需要改变动作必须有调整的过程。 想再进一步太难了。 所有瓶颈问题产生的原因,一定来自底层逻辑的模糊不清。我觉得一定是某个未知的地方,存在驾驶的误区。 刹车、方向盘、座姿等方面但凡能检查的,我都仔仔细细查过了,可就是找不到答案。 最后还是老公坐我车,例行给我“挑毛病”的时候,问我为什么不用油门儿减速。 “一语惊醒梦中人”。想了好几天,最终发现问题出在我不会用油门儿这个点。 关于油门儿的操作,经常听到“松油门儿”“踩油门”这样的说法,但不知里面藏着这么大的“玄机”。 原来老司机们的行云流水般的操作,都是靠油门儿来完成的。 发现自己在油门使用上的短板后,这几天只要一上路,我就开启“练习模式”。 来说说这几天的练习成果吧。 需要停车时,一开始我离老远就完全松开油门,结果和前车拉开了超大距离,引得好多车纷纷朝我前面变道。现在,松油门的时机把握得没有那么夸张了。 刚开始只有决定停车才松油门,现在也敢尝试调节油门儿大小尝试跟车了。 油门用得越多,刹车就用得就越少了。开车比以前轻松了好多,腿脚和身体都不那么累了。 结合方向盘握法的修正,我尝试变道的次数也比以前多了很多,而且也顺畅多了。 经过一番思考与实践,我总结出要控制好油门,关键要做好两点。 一、提前做好预判。 要想多用油门控制速度,就得尽量避免急刹车这种紧急情况。否则突兀的动力改变,会让人措手不及,增加危险发生的概率。 避免急刹关键,就是提前预判,根据预判到即将发生的情况,开始提前调节方向和油门儿来改变行车的方向和速度,为驾驶留出足够的反应和缓冲时间。 如何预判: 1. 全面观察路况:把视线放远至前方100 - 200米,别只盯着前车。 既要看得远又要得宽,时刻清楚自己所处的动态交通环境。 2. 读懂交通信号:包括红绿灯的周期变化、路口的各种标识以及其他车辆的转向灯等,提前做好驾驶决策。 3. 熟悉车辆特性:了解自己车辆的动力响应和制动距离,这样在驾驶时才能更精准地控制油门。 4. 养成防御性驾驶习惯:假设其他交通参与者可能会犯错,提前准备好应对方案,保障行车安全。 驾驶中预判越充分,操作就越从容,安全性、舒适性也就越高,还顺带省了油儿。 二、油门的控制要更细腻。 油门控制的本质在于,想要达到什么速度,就要用相应的力度来收放油门儿。不是只是松开、踩下这么简单的操作。 从行驶状态直接过渡到停止状态的油门控制相对简单一些。 但为了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通过油门控制车速来跟车,就需要更精准的操作了,这种微调的功夫可不是短时间就能练成的。 在油门儿控制不精准的情况下,需要把油门和刹车配合使用。以免有效距离不够时,用刹车来完成。 ![]() 另外,当我把注意力都放在预判和油门控制上的时候,一个新问题出现了,那就是脚感觉“无处安放”。 之前学到的驾驶知识是脚只有两个位置,要么在刹车上,要么在油门上。以前踩油门儿就走,需要减速和停车就踩刹车。 现在脚在油门儿上的时候多了,就很纠结,不知道该把脚放在哪儿合适。从油门儿上挪开吧,又怕刚挪走就立即需要挪回来;不挪走吧,又怕暂时又用不上。而像弹钢琴般频繁的挪移肯定不对劲儿啊。 针对这个新手遇到的微妙问题,我向deepseek请教,得到了以下答案,成功解决了我的焦虑。 ![]() ![]() 提升认识:学会预判,提前松油门儿,减少刹车次数,能减少50%以上的脚部移动需求。 用油门控制速度看似简单,实际上需要长期练习,培养良好的预判能力和对油门的细腻感知。 掌握了这一技巧,驾驶就会变得轻松高效,真正实现“脚部动作像呼吸一样自然,无需刻意思考”。 懂得了油门儿的重要性,这意味这我又将进入一段新的“实习期”。 困惑消除了,有了方向,练起车来更开心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