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点营销 ![]() 如何让对手抄不走你的灵魂 爆款被抄袭 引 言 爆款火不过三天? 老王的奶茶店去年靠一款“糯米糍奶茶”爆红,结果三个月后,隔壁街的店连海报设计都和他一模一样。他气得失眠:“辛辛苦苦研发的产品,怎么就成了别人的嫁衣?” 这故事是不是很熟悉?餐饮行业抄袭成风,但真正的赢家,往往不是第一个“发明爆款”的人,而是最懂“防守+进攻”的玩家。 01 先“锁死”你的爆款:专利和商标是护城河 某品牌早年凭“芝士奶盖茶”一炮而红,但很快被模仿。后来他们干了一件事:把杯盖设计、标志性“开盖喝法”申请了外观专利,连店员推荐的“先倾斜45°喝”都成了品牌标签。 怎么做? 外形专利: 产品造型、包装设计(比如独特的杯子、餐盒)都能申请。 声音商标: 像某气泡水开盖的“啵”声,一听就知道是谁家。 小成本操作: 找代理机构批量申请,能及时卡住抄袭者的脖子。 02 让顾客“认准你”:品牌故事比产品更值钱 王老吉和加多宝打了十年官司,消费者却始终觉得“红罐凉茶”属于王老吉。为什么?因为王老吉早把“怕上火”和品牌历史绑死,用户买的不是凉茶,是安全感。 怎么做? 讲个“人话”故事: 别只说“食材新鲜”,聊聊你为什么凌晨3点去市场挑货。 打造记忆符号: 太二酸菜鱼的“超过四人就餐不接待”,就是靠“反常规”立人设。 用户参与感: 让顾客给你的产品起外号(比如“续命奶茶”),抄袭者永远偷不走情感联结。 03 反向操作:把抄袭者变成你的广告牌 某连锁店面对遍地山寨店,干脆自嘲:“我们现在像被真假美猴王搞疯的唐僧。”结果粉丝自发发起“打假活动”,反而帮品牌刷了一波存在感。 怎么做? 在合法范围内主动“碰瓷”,但不能有不正当竞争或诋毁同行 争议营销: 故意在菜单写“被抄袭TOP3单品”,暗示自己的江湖地位。 借势引流: 联合律师做一场“反抄袭直播”,既普法又立专业人设。 注:争议话题需预判公众反应,避免反噬品牌 04 价格战的高级打法:让对手抄不起 某包子铺通过拆分产品组合(包子+独家蘸料),用低价爆款吸引客流,再靠高毛利附加品提升整体利润,同行抄了包子却做不出蘸料,顾客反而觉得:“原版贵得有道理。” 怎么做? 爆款当诱饵: 用一款低价产品引流,靠搭配品(饮品、小食)赚利润。 分级定价: 基础款走量,升级款(比如加定制包装、联名赠品)拉高格调。 隐形门槛: 比如“仅限会员积分兑换周边”,抄袭者根本玩不起这套体系。 总 结 抄得走产品,未必抄得走人心 餐饮行业没有永远的壁垒,但聪明的老板会把法律武器变成盾牌,用营销细节制造“复制门槛”。记住:顾客最终为“为什么选择你”买单,而不是“你有什么”。 本文提到的品牌根据公开报道撰写,如有侵权请告之删除,其他案例是为说明文章主题的方法论而设计,请勿对号入座。如你对这个方法感兴趣,请仔细分析地域、客群、门店管理等差异,建议先行小范围测试。 ![]() ![]() ![]() ![]() 视频号也有内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