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用薯尖栽培,今天就告诉你详细技术!菜农看过来

 导归极乐九品莲 2025-05-03

叶用薯尖以鲜嫩茎叶作为食用部分,也称为菜用薯,喜肥水耐高温,但不耐霜,病虫害少,其鲜嫩薯尖富含各种维生素、胡萝卜素、膳食纤维、蛋白质和多种矿物质,口感鲜嫩滑爽,既可炒食又可凉拌,深受消费者欢迎。长江流域传统的叶用薯尖栽培一般3月扦插,4月开始采收,10月清园换茬,每667m2产值约3.2万元。近年来开始进行叶用薯尖保护地周年栽培试验示范,叶用薯尖2月下旬至10月上旬均可扦插,11月下旬盖大棚、搭小拱棚,12月上旬开始覆盖无纺布和棚膜保苗越冬,翌年2月底至10月下旬采收鲜嫩薯尖上市,每667m2每年可采收商品薯尖4000~5000kg,武汉市及周边地区近3年薯尖售价较稳定,2~5月售价12元/kg,6月以后售价6元/kg,平均售价9元/kg,每667m2年产值约4万元。现将其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图片

(1)品种选择 

长江流域目前种植的叶用薯尖品种较多,经过多年实践表明,鄂菜薯10号、台农71号、福菜薯18号等叶用薯尖专用品种茎叶鲜嫩、适口性好、生长速度快、抗性强,适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

图片

(2)整地施基肥 

叶用薯尖适应性较强,能在各种类型土壤中栽培,但高产栽培应选择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定植前将田块深翻晾晒,结合整地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3500kg、三元复合肥(氮磷钾含量各15%,下同)50kg,开好三沟后整平畦面。为方便采摘薯尖,畦面宽应控制在1.2~1.5m,沟宽0.4m,沟深0.2m。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块应起深沟做高畦。

图片

(3)合理密植 

长江流域保护地2月下旬至10月上旬均可定植,可根据茬口灵活安排定植时期。选择长势健壮、无病虫害的叶用薯植株,用剪刀剪取约15cm长、具4~5节的茎蔓,并用20%萘乙酸1000倍液浸泡茎蔓基部30min,斜插入土2~3节,必须将插入土内叶柄剪掉,行距0.3m,株距0.2m,每667m2定植约1.1万株。

图片

(4)定植缓苗 

早春抢早栽培应选择晴天上午定植,定植后浇足水,保持土壤湿润,及时搭好小拱棚,并覆盖大棚膜和小拱棚膜,棚膜四周压实,以保持较高的温度和湿度,促根早发快发,利于缓苗。若午后温度高于38℃,应适当揭开棚膜通风降温,一般7d即可缓苗结束。夏季栽培应选择阴天或下午定植,定植后浇足水,搭小拱棚或者直接在大棚上覆盖遮阳网遮阳降温。

图片

(5)肥水管理 

叶用薯尖喜肥水,应早晚用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多雨季节要清沟排渍,防止沤根。追肥应以腐熟农家肥和氮肥为主,缓苗后每667m2可用腐熟稀薄农家有机液肥1000kg或尿素5kg提苗;采收期间,每采摘1次追肥1次,修剪后可结合中耕除草,每667m2追施腐熟有机肥200kg、三元复合肥5kg,注意要待伤口干后再追施肥水。叶用薯尖周年栽培过程中,有条件的可以采用肥水一体化技术追施肥水,即在田间安装喷灌设施,把沼液、水溶性肥用水稀释后早晚喷施,既可大大节约人工,又可提高叶用薯尖商品性和食用品质。

图片

(6)摘心、修剪及采收 

扦插的茎蔓成活后,待长出4~5片新叶时摘心,促发分枝,一般12d左右即可长出3~5根新枝。及时采摘五叶一心、约15cm长的鲜嫩薯尖上市,注意应在早晨露水未干前采摘,此时采摘的薯尖商品性和品质最佳,之后每隔12d左右采摘1次。采收后要定期修剪,剪除底部多余的弱小茎蔓和老残茎叶,只保留3~4个节位的健壮腋芽和基部长出的健壮新梢,改善植株间的通风透光,修剪后及时将残枝败叶清出大棚处理。

图片

(7)叶用薯安全越冬技术 

叶用薯安全越冬方法有两种,薯苗大棚种植越冬和薯种贮藏越冬。一是叶用薯苗大棚越冬:湖北地区需要在三膜(地膜、小拱棚膜和大棚膜)基础上才能安全保苗越冬。二是叶用薯种贮藏越冬:建立留种田,不采摘薯尖,像普通甘薯那样生产薯种。在打霜前挖种并晾晒2~3d,用稻草或麦秆垫底,分层存放。应注意:不能用农膜覆盖;晾晒时,晚间要覆盖薯藤;存放的薯块不能粘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