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阳长期不足,要温肾阳,这是蒲辅周医生讲的 什么叫脾阳长期不足?就是脾胃虚寒的人,如果你砂仁也用了,豆蔻也用了,干姜也用了,甚至花椒都下去了,但脾阳一直恢复不了,还依然消化慢,吃多点就肚子胀,那你就加肾阳的药呀,这就是脾阳长期不足,要温肾阳 长期不足,意思就是一直温不起来,就好像你把党参加量了,但胃气还是恢复不了,那我们就要用人参红参这个意思, 那么温肾阳可以加什么呢?比如附子,肉桂,杜仲,鹿茸,巴戟天等,其实就是加上温肾阳的药,用肾阳之火来帮助脾阳恢复,或者讲用肾阳来帮助脾胃消化,以前好像很少这种讲法,感谢扶阳派出来看到了这一点 比如加附子吧,附子主要作用是通气,在无阳处生阳?什么叫无阳处生阳?就是它通气后,气血就能到达了,气血到,那里就不冷,这不就是无阳处生阳吗?所以风湿骨痛为什么用附子?就是用它的通 比如昨晚我们讲到,脾胃运化不好,就生痰生湿,那我用香砂六君子汤,依然不能解决痰多的问题,那你就可以加点肉桂,附子,当然还可以加干姜,是不是就变成了脾肾同温呢? 如果脾胃虚寒者,我不用四君子汤,直接用理中汤(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然后加附子,细辛,炙黄芪,吴茱萸,这是不是同一个思路呢?还是温肾阳呀, 那为何加细辛,因为很多都是太长时间的寒痰,不持续温阳散寒,也是很难解决的,并不是三子养亲汤加上了,就能把痰化开的,那仲景就不会有瓜蒌薤白半夏汤,而已这个半夏是生半夏,主要就是化痰呀 不同程度的病,就要用不同程度的药,这样才能快速起效,就好像昨晚有个粉丝在评论区说,我脾胃虚寒到处看医生,他们干姜,生姜都放了,就是不加附子,所以吃了很多,作用不大,依然怕冷胃寒,后面我自己加上附子,吃了几剂后,身体就转温了 那为什么他们(医生)不加附子,主要就是怕大家熬不好,其次就是怕担责,反正看不看的好也无所谓,每天照样很多人来找我,没多少人来找我也没事,反正工资上面照发,年龄一到,退休,照样有退休金,所以为什么很多人,想方设法都要挤进去?这福利哪里有 当初我们大家一起做一起吃,那个时候叫做大锅饭,所以很多人都吃不饱,后面帼家就改革了,个人做个人吃,分田到户,结果生活就越来越好了,也就是多劳多得,反正都是自己的活,所以这就是改革呀 没结婚的时候很懒,太阳出来半天高也不起床,结婚后呢,一分家,起的比鸡早,睡的比鸡晚,为什么?一家子要吃呀,不干活吃什么?这不就是改革吗? 方中讲到中药,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超能健康团##清风计划##健康科普大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