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姐是河南人,找我调理已经有几年了。 22年7月,她找我治黄褐斑、失眠、心慌、焦虑、乳腺结节;我认为是肝郁兼血虚,给她用丹栀逍遥散调理3个月左右,气色好看很多,斑淡了,睡眠好了。 23年3月她专门来广州一趟,找我调理头痛、失眠、耳鸣、健忘等问题。我认为是肾虚肝火旺的问题,给她用镇肝熄风汤治疗后,头痛耳鸣等等好了很多。她还专门给我写了感谢信。 24年3月,她月经量大,贫血,免疫力低,找我帮忙。我认为她是中气亏虚导致的问题,因此给她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后,睡眠改善,精神状态好,大便顺畅,身体各方面感受都很不错。 今年2月,她又来找我了。说身上发冷,起鸡皮肤,吃饭后胃胀,大便不成型,拉肚子,肠鸣音咕咕叫;身体很沉重,疲倦;一派虚的表现,同时又容易皮肤过敏,干痒红肿,嘴唇干裂。 这是上热下寒的表现,同时又胃胀肠鸣,则说明上热下寒的主要原因是脾胃这块堵住了;于是用生姜泻心汤,给她交通脾胃上下气机,加大生姜的用量,来化掉脾胃本身的水湿。
因为热证不明显,因此减少了黄芩黄连的用量。 她长期心情郁闷,我把柴胡加上去,相当于小柴胡汤也用了。 另外, 我告诉她,要多唱开心快乐的歌,别唱张信哲的苦情歌。 当然,调节情绪嘛,小橘快乐茶是一定要喝的。 吃药以后,她觉得明显人安定了,没有那么烦躁,身上也不起鸡皮了。 她还告诉我: 肝气郁结的原因,主要是家里的娃上学,鸡飞狗跳的。 不过吃药喝茶加唱歌以后,感觉自己心情舒畅了,有些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也懒得管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 我说,再忍忍吧,等孩子上大学,就会好很多。 英姐说,但愿如此吧,为人父母,这辈子都有操不完的心,哪儿能不肝气郁结呢。 《黄帝内经》说“百病生于气”,人的情志不遂会使脏腑气机不舒。 所以我在门诊调理肝气郁结,吃中药、喝养生茶是一方面,更主要是平时要学会放松心情,多去户外走走走,爬爬山,唱唱歌,把体内郁结的气舒发出来,这样对病情好转有很大帮助。 推荐一下我个人在焦虑的时候,最常听的几首古琴曲: 胡笳十八拍 春江花月夜 梅花三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