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薪几十万的中层,到底在公司干啥了?

 A探索者 2025-05-24

总有人在后台给我留言,问我一个挺普遍的问题:

“老师,为什么感觉我们公司的中层领导,每天好像都没啥事儿?开开会,安排安排任务,催催进度,然后就坐在那里,一点也不像我们基层员工,忙得像陀螺。他们是不是根本不干活啊?”

听到这个问题,我一点也不意外。这几乎是很多公司基层员工都会有的疑惑。

但事实真的就像你看到的这样吗?你的中层领导,是真的不干活,还是你理解的“干活”太片面了?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这事儿啊,得从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说起。

01

那个叫“懒蚂蚁”的秘密

日本北海道大学有位教授,做了个关于蚂蚁的实验。他观察了一个健康的蚁群,发现一个特别奇怪的事儿:

大多数蚂蚁,也就是大概90%的,特别勤快,整天跑来跑去搬食物。但总有那么10%的蚂蚁,看起来特别“闲”,东晃晃西看看,根本不参与搬运工作。

你可能觉得,这10%是混子呗?把它们剔除掉,是不是蚁群效率更高?

结果出乎意料。

当教授故意切断食物来源时,那些之前一直忙碌的蚂蚁,瞬间乱套了,找不到方向。而那10%看起来“闲”的蚂蚁,却能迅速地行动起来,带领大家找到新的食物来源!

这10%的蚂蚁,就被称为“懒蚂蚁”。它们不是真懒,而是在蚁群忙碌的时候,把时间花在了“侦察”、“探索”上,思考更宏观的问题,寻找潜在的风险和机会。

这像不像我们公司里的中层?

当你看到中层领导坐在那里,没像你一样敲代码、写报告、跑客户的时候,他可能正在扮演那个“懒蚂蚁”的角色:在观察、在思考、在规划、在协调。

02

你的“干活”,可能只是工作的一部分

很多人,尤其是基层员工,对“干活”的理解,就停留在“动手”、“忙碌”、“可量化”这些层面。把任务完成了,把指标冲上去了,这叫干活。

没错,这是干活。这是企业里最基础、最看得见的“执行层面的工作”。

但公司的运转,光有执行是不够的。公司里至少有三种不同层面的“活”:

  1. 基层:执行的活。
     把老板和中层布置的任务,具体地完成。比如写代码、做销售、运营账号、生产产品。这个活是具体的、忙碌的,容易被看见。
  2. 中层:管理的活。
     把公司的大方向(高层的)变成团队能理解、能执行的小目标;把小团队的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和信息,向上反馈;协调资源,处理冲突,激发团队士气。这个活,很多是“动脑子”、“沟通协调”、“决策判断”的活,是隐形的、软性的,不容易被外人看见。
  3. 高层:决策的活。
     决定公司往哪儿走,做什么业务,怎么分配资源。这是战略层面的活,更宏观,更长远。

基层看中层,就像只看到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觉得下面没啥。但中层的工作,很多都在“水面下”。

03

中层到底在干啥你没看见的“核心工程”?

来,咱们看看中层那些你没留意的“隐形工作”:

  • 战略翻译官:
     高层说个大方向,中层得把它拆解成具体的、能落地的任务,变成你的KPI,告诉你怎么干。这中间的思考、分解、制定标准,很费脑子。
  • 团队发动机:
     协调团队内外部资源,解决矛盾,让大家心甘情愿地一起往前跑。有时候要“灭火”,有时候要“打气”。
  • 信息枢纽:
     收集一线的真实情况,向上汇报,让老板了解实际进展和问题;同时把公司的最新动态、策略变动,向下传达,确保大家信息同步。
  • 上下级防火墙:
     很多时候,中层要替高层承受压力,消化掉那些不切实际的要求;同时也要为下属争取资源,挡住不合理的指责。
  • 人才培养者:
     指导、辅导、甚至“骂醒”下属,帮助他们成长。一个好的中层,能带出一支虎狼之师。

你看,这些“活”,哪个是坐在那里发呆就能干的?它们不需要你像基层一样每天加班到深夜(虽然很多中层也加班),但需要你持续地思考、沟通和决策。

04

那公司里有没有不干活的中层?有!那种是“蛀虫”

当然,我不是说所有中层都配得上“懒蚂蚁”的比喻。

职场里确实有些中层,是真!的!不!干!活!

这种中层是什么样的?

  • 业务不懂:
     基层遇到的问题,他一问三不知。
  • 甩手掌柜:
     任务往下随便一扔,结果怎么样他不管。
  • 甩锅侠:
     出了问题,第一时间把责任推给下属。
  • 老油条:
     干啥都没激情,得过且过,等着发工资。
  • 信息黑洞:
     上下级信息在他这里就断了,团队一团糟。

这种中层,不是“懒蚂蚁”,他是“蛀虫”,是组织效率的巨大损耗,需要果断处理。

05

怎么判断一个中层是不是真有价值?看三点

别只看他忙不忙,要看他有没有“结果”和“影响”。

  1. 看团队方向是否清晰、目标是否达成:
     他的团队是不是知道每天该干什么?是不是有明确的目标?是不是能持续地完成任务?一个好的中层,能让团队拧成一股绳,奔着目标去。
  2. 看遇到问题他怎么办:
     是冲在前面解决,还是躲在后面?是能给出指导,还是只会批评?
  3. 看团队成员有没有成长:
     跟着这个中层干,你有没有学到东西?团队有没有新人能挑大梁?好的中层,能培养人。

一个有价值的中层,他的忙碌也许你看不到,但他的团队一定是有活力、有目标、能出结果的。

写在最后,

下次你再觉得中层领导“不干活”的时候,不妨换个角度想想:

也许他正在扮演“懒蚂蚁”的角色,在思考你看不到的危机和方向?

也许他正在处理那些“水面下”的关系和信息?

也许他正在为团队争取资源、抵挡压力?

当然,如果你确定他就是个“蛀虫”,那另说。但别因为少数的“蛀虫”,就否定了所有“懒蚂蚁”的价值。

对于基层同学,试着理解中层的视角和压力,多沟通,你会学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对于中层同学,别怕被误解。你的价值不在于忙得晕头转向,而在于你能把团队带向何方,在于你能把高层的意图和基层的执行有效连接。做一个懂业务、会沟通、敢负责、能带人的真中层!

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你对“中层”这个角色,有更立体、更深入的理解。

下次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