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茱萸汤

 学中医书馆 2015-03-07
吴茱萸汤
(甘养辛散法)
汉张仲景《伤寒论》
吴茱萸一升,洗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一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主治】治阳明胃寒,食谷欲呕,及少阴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又厥阴干呕,吐涎沫而头痛者,并主之。
【方论选萃】
明许宏:干呕吐涎沫,头痛,厥阴之寒气上攻也;吐利手足逆冷者,寒气内甚也,烦躁欲死者,阳气内争也;食谷欲呕者,胃寒不受食也。此以三者之症,共用此方者,以吴茱萸能下三阴之逆气为君,生姜能散气为臣,人参、大枣之甘缓,能和调诸气者也,故用之为佐使,以安其中也(《金镜内台方议》)。
清张石顽:凡用吴茱萸汤用三证:一为阳明食谷欲呕;一为少阴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此则干呕吐涎沫头痛。经络证候各殊,而治则一者,总之下焦浊阴之气,上乘于胸中清阳之界,真气反郁在下,不得安其本位,有时欲上不能,但冲动浊气,所以干呕吐涎沫也。头痛者,厥阴之经与督脉会于癫也,食谷欲呕者,浊气在上也,吐利者,虚阳扰乱者。故主吴茱萸汤,以吴茱萸专开豁胸中逆气,兼人参、姜、枣以助胃中清阳,共襄浊阴之功。由是清阳得以上升,而浊阴自必下降矣(《张氏医通》)。
清吕震:此本温胃之方,而亦以通治厥少二阴吐利垂绝之证。盖阳明居中土,食谷欲呕,土受木克,胃气垂败。按吴茱萸本厥阴药,兹以人参、甘草、大枣,奠安中土,而主吴萸温中散寒,以泄土中之木,则呕止而谷可纳。至少阴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此因上下交征,胃气随吐利而将败,而厥阴更得侮其所不胜,病本在肾,病机在脾,而主治在胃。得此剂补火生土,而浊阴自退矣(《伤寒寻源》)。
清吴谦等:少阴厥阴多合病,证同情异而治别也。少阴有吐利,厥阴亦有吐利;少阴有厥逆,厥阴亦有厥逆;少阴有烦躁,厥阴亦有烦躁,此合病而证同者也。少阴之厥有微甚,厥阴之厥有寒热;少阴之烦躁则多躁,厥阴之烦躁则多烦。盖少阴之病多阴盛格阳,故主以四逆之姜、附,逐阴以回阳也;厥阴之病多阴盛郁阳,故主以吴茱萸之辛烈,迅散以通阳也,此情异而治别者也(《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
清尤在泾:食谷欲呕,有中焦与上焦之别。盖中焦多虚寒,而上焦多火逆也。阳明中虚,客寒乘之,食谷则呕,故宜吴茱萸汤以益虚而温胃,若得汤反剧,则仍是上焦火逆之病,宜清降而不宜温养者矣(《伤寒贯珠集》)。
【近代验证】
例一  陈孝伯治头痛案
张某某,女,38岁。初诊(1986年9月23日)。患者头痛三年余,时发时愈。近一月来头痛剧增,偏于左侧,痛剧则引头顶疼痛,呈跳痛或刺痛,中脘冷胀,呕吐涎沫,背部恶寒,时自汗出,四肢欠温,舌苔薄白,脉来沉缓。曾作脑电图,检查正常。测血压120/80mmHg。西医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中医辨证属厥阴寒邪上犯巅顶,阻滞清阳,兼营卫不和之候,治宜暖肝温胃,降逆散寒,兼调营卫。方以吴茱萸汤合桂枝汤加减。处方:
吴茱萸6克  党参15克 红枣5枚  生姜9克  川桂枝6克  炒白芍9克  姜半夏9克  陈皮6克  清炙甘草6克  三剂
二诊:服药后,头痛吐涎沫显减,背部恶寒亦瘥,唯自汗仍多,更见心悸。药已中病。再守原方加煅龙骨30克、煅牡蛎30克。三剂后诸症悉除,以香砂六君子汤调理二周而愈。
例二  郭玉刚治浮肿案
弓某某,女,38岁。1988年6月25日初诊。全身浮肿,面目为甚,恶寒怕风二月余。前医曾以麻黄汤、越婢加术汤类及西药双氢克尿塞等药治疗,不效。近日来,恶寒浮肿加重,面色恍白,周身及四末冷感,神倦乏力,不思饮食,时有呕吐,舌苔薄白,脉细弱,经某某医院检查:T30.75ng/ml,T4 4019ng/ml。西医诊断:粘液性水肿。中医辨证:水肿。脾胃虚寒,浊阴犯胃,阳气内虚,寒邪外侵。宜温胃降逆,助阳祛寒,化浊行水。药用吴茱萸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
吴茱萸9克  人参9克  生姜15克  生麻黄6克  附子(先煎)6克  细辛6克  大枣4枚
2付水煎日尽一料。27日复诊,恶寒去十之有六,呕吐止,欲求食,水肿肢冷如故,药效证减。脾胃虚寒阳气虚弱,浊阴之邪尚恋,气化无以复,守上方加桂枝10克,继服7付,7月6日复诊,恶寒水肿不明显,四末温暖,但无恶风,面色渐红,舌苔薄,质微红,脉弦,阳气得复,脾胃气归,寒浊水湿化解,守上方党参10克易人参,减生姜为3克、细辛3克,加生黄芪12克,白芍10克,再服三剂。7月11日,诸症消失,舌苔薄白,质红,脉缓。放射报告:T3 0.83ng/ml,T443ng/ml,随访2年未见复发。
例三  樊文有治血管神经性头痛案(选自《四川中医》)
王某某,男,46岁,工人,患头痛已十三年,每因生气或感冒而头痛加剧,伴四肢厥逆。某医院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服止痛镇静剂可暂时缓解。诊见:头痛以顶为甚,伴口苦,咽干,目眩,不欲食,干呕肢厥,舌苔白滑,脉弦滑而数。证属寒滞肝脉,疏泄不畅,肝郁化热,移热于胆。
治法:寒温并用,调达枢机。
处方:吴茱萸9克  党参6克  生姜9克  大枣五枚  柴胡9克  黄芩6克  姜半夏9克  蒿本9克  甘草4.5克
服三剂后,头痛大减,能食不呕,口苦咽干已除,舌苔如前,脉弦滑。现少阳证解,标热已罢,应治肝寒为主。方用吴茱萸汤加蒿本,继服六剂,诸证尽除。随访三年未再复发。
【按语】
宋代《圣济总录》吴茱萸汤:吴茱萸洗,炒官桂  厚朴姜汁制  干姜炮  各二两  蜀椒炒去汗  陈皮去白  白术各五钱  为末,每服三钱,水一大壶,生姜三片,同煎至八分,空心去滓温服。治寒气生浊,浊气在上,则生chen胀者。王旭高谓其气厚性轻,芳香开发之品,用以宣布五阳,驱散浊阴;更以白术、厚朴,温中和胃,chen胀立已,真有捷于影响之妙。然较之原方,似侧重于温中散寒一面,不若原方之扶正达邪,标本兼顾耳,学者宜详察焉。
厚朴温中汤
(温中化湿法)
元李杲《内外伤辨惑论》
厚朴姜制  橘皮去白,各一两  甘草炙  草豆蔻仁  茯苓去皮  木香各五钱  干姜七分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匕,水二盏,加生姜三片,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
【主治】脾胃虚寒,心腹胀满,及秋冬客寒犯胃,时作疼痛。
【方论选萃】
清张秉成:夫寒邪之伤人也,为无形之邪,若无有形之痰、血、食积互结,则亦不过为痞满、为呕吐,即疼痛亦不致拒按也,故以厚朴温中散满者为君;凡人之气,得寒则凝而行迟,放以木香、草蔻之芳香辛烈,人脾脏以行诸气;脾恶湿,故用于姜、陈皮以燥之,获冬以渗之;脾欲缓,故以甘草缓之;加生姜者,取其温中散逆除呕也。以上诸药,皆入脾胃,不特可以温中,且能散表,用之贵得其宜耳(《成方便读》)。
【按语】
此治恣食生冷,水寒之湿,戕伤脾阳之方也。方中厚朴苦温化湿,消痞除满,草豆蔻辛温扶脾,除寒燥湿,干姜温中散寒,茯苓、甘草悦脾和中;木香、陈皮醒脾和胃。若果寒湿困脾,呕吐不食,中脘痞满胀痛。舌苔白腻厚浊者,用之始为合辙。只可暂服三、四剂,毋使过之伤其正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