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支教花絮**

 昵称2869234 2010-08-22

**支 教 花 絮**

奉献的浪花

             ----赴磐石支教小组

    支教活动已经过去将近一个月了,但直到现在我还时时地记起它。虽然在那期间大家并没有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情,但我们那20名支教团员阳光开朗、积极进取、乐于奉献的精神和踏踏实实的努力情形时时会不自觉地浮现在眼前,使我情不自禁地拿起笔来,去记录那一朵朵同志们奉献的浪花。

高举支教旗帜

支教队伍出发的那天早晨,市政府和教育局领导前来送行,在教育学院楼前举行了向支教团授旗的仪式。当磐石方面支教团带队同志将旗帜领回来后,第四小组组长刘建军说:“把旗帜交给我负责吧!

从那以后,队伍走到哪里,吉林市下乡送课支教团的旗帜就打到哪里。高高飘扬的旗帜,给团员们带来了鼓舞,使大家时时想起市教育局和领导的嘱托和希望,更加焕发了奉献的精神。

这面印有“吉林市送课下乡支教团”字样的旗帜,我们支教团一直打到返回吉林,在教育局纪委召开的汇报会上,才郑重地交回教育局纪委

 

持证上岗

 

在来到磐石支教的当天下午,第二小组组长、丰满二实验小学的齐维娟老师就和本组的同志商量:到农村学校去,大家都不认识,怎么才能方便哪里的同志和我们相互沟通呢?经过一番研究,大家一致同意齐维娟的提议,决定持证上岗。

她们找到一家美术社,自掏腰包制作了印有吉林市教育局送课下乡支教团及支教老师姓名、单位、学科等字样的标志挂牌,并配上了漂亮的蓝丝带。到学校送课的时候,全组团员统一挂在胸前,起到了很好的和当地教师的沟通作用。每当讲课间隙,当地教师就会按照支教团员佩戴的标志去寻找自己要找的老师,支教团在执教期间,就因为这个支教标志牌,常常被请教的老师们围的密不透风。

现在,听齐维娟老师说,他们组的同志已经都将他们曾经挂在胸前的标志牌珍藏起来,将留作永久的纪念。

 

兰芳和兰圆

 

兰芳和兰圆是一对双胞胎回族姐妹,兰芳是姐姐,全天候教师,在吉林市艺术中学任教;兰圆是妹妹,优秀教师,在吉林七中工作。姐俩不约而同地都参加了吉林市教育局送课下乡支教团,并且都被分配到磐石市支教。

抵达磐石的第一个晚上,为了圆满完成送课任务,姐俩和同去的老师们一起,按照磐石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教科所同志介绍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紧张的准备,一直到半夜才休息。第二天一早就按照分工去了红旗岭镇中学。

在红旗岭镇中学,姐俩的课和专题辅导受到了来自磐石东片各学校老师们的热烈欢迎。但到了吃饭的时候,却出现了难题:整个红旗岭镇也找不到一家回族饭店。面对学校领导的为难,姐俩笑笑说:“不用麻烦了,我们自己解决”……

为了不给接受送课的学校添麻烦,在完成当天送课任务后,她俩决定连夜返回磐石。

坐在返程的公共汽车上,忙活了一天的姐俩虽然又累又饿,但当她们想到刚才课堂上来自各地农村学校教师的一阵又一阵掌声、想起刚收的结对徒弟临别时依依不舍的目光,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

第二天早上,带队同志拨通了小兰姐俩的房间电话,告诉他们磐石进修学校的田副校长在楼下等他们,要领她俩到回族饭店去用早餐。她俩却笑着回答:“我们已经吃完了。”

原来,小姐俩虽然年龄不大,但下乡送课已经多次了,非常熟悉情况。为了少给当地添麻烦,这次他们自带了一些干粮,遇到条件不方便,就自己解决伙食问题。

 

焦艳民的手提电脑

这次送课下乡,第三小组组长、吉林市江机中学的焦艳民老师背了一台手提电脑。当时天气很热,很不方便携带。有的同志说,拿它太累了。

焦艳民说,可能用得着。

果不其然,到了磐石,听完磐石同志的情况介绍,大家在准备课程的时候,有的课件需要重新审视一遍,有的急需查一些资料……这时才发现电脑没在身边,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焦艳民老师。于是,焦艳民的电脑很快派上了用场。他耐心热情地接待着一位又一位求助老师,直到夜里很晚了,才开始备自己的课。

 

多收了好几倍的徒弟

 

第一小组是到烟筒山支教的,由一实验小学的王鸿雁老师带队。当时按照教育局的部署,如果当地有要求,支教老师可以收1-2名徒弟。到了磐石,教育局的李虹副局长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磐石每位支教老师至少要收我们3名徒弟。

可令这个小组没有想到的是,由于他们的课讲得太受欢迎了,报名想当徒弟的人远远超出了大家的预料和承担能力。没有办法,只好和烟筒山中心小学领导商量,经过学校反复做工作,并且采取选拔推荐的形式,确定每位支教老师收3名徒弟。这件事情刚刚定下来,其它到烟筒山来听课的学校不干了,他们说,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特殊待遇。没有办法,只好再扩大一些范围……

最后,等到举行师徒结对仪式的时候,每位支教老师身旁都围满了年轻徒弟,最少的6位,最多的8人……

回来的路上统计了一下,我们这支支教团20人收了将近100名结对徒弟,比原计划超出了好几倍。支教老师们说,虽然收的徒弟越多负担越重,但如果为当地带出了过硬的好老师,不但是一份贡献,也是一种幸福。

 

完成任务再走

 

支教第一天,吉林九中的辛老师就接到了单位的电话,说清理拖欠教师的工资,需要她本人马上回去签字。她听了以后很着急。但是,当时各农村学校的生物老师都已集中上来了。她想,这次支教的就她一位是教生物的,不能撂下渴望进修提高的老师们不管。于是,她什么也没说,默默地留了下来,一直到圆满完成支教任务,才和大家一起返回吉林市。

据说,还有很多同志是这种情况。但大家谁也不说,都和辛老师是一样的想法,首先要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

 

象上面那样的奉献花絮太多了,比如,为了讲好地二天的课,有的支教老师一直备课到凌晨2点;为了让来学习的农村老师多学一点,有的小组主动延长课时、提前上课,甚至为了不耽误讲课,有的老师顾不得吃午饭……可惜,我和支教老师们相处的时间太短了,因此难以一一记述那些平凡而又感人的事迹。但是,我相信,大家全心全意为农村教育发展、教师队伍提高忘我奉献的精神,就是那永远盛开的鲜花。

**支 教 心 得 体 会**

              

在支教中成长

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校  岳晓霞

200879是学校放假的第一天,然而由于学校710要召开拼音教学研讨会,会前要做一些准备工作,早上我冒着大雨从城西赶往学校的东校区,接着任务后就开始进入工作状态,经过三个小时的忙碌,终于可以告一段落时,接到了学校秦主任的通知,要求明天去支教。听说是去支教,我的心突然激动起来。四年前到舒兰上营镇支教的场景一下就浮现在眼前,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乡村教师乐于奉献的精神让我至今都不曾忘怀,并一直激励着我不断的执着前行。

今天当我再次接到这个任务时,我不仅是激动,忽然之间觉得这是自己一种神圣的责任。尤其是四川发生地震以来,我也一直被灾区教师的感人事迹所感染着、震撼着,内心中也常有一种赴灾区支教的渴望,虽然没有机会达成,但今天能有这样的一个机会让我去我市的外五县支教我也深感荣幸和自豪,因为我觉得这不仅是一种肯定,一种任务,更是一种使命。

结束了手头的工作后已经是中午时分,然而为了能有更好的支教效果,我竟然忘记了吃午饭而直奔总校的办公室,做起支教的准备。整理出低中高个年段的精彩课例7节,教学录像5节,专题报告3个及相关的演示文稿。准备好这些后当我揉揉酸痛的眼睛,关闭电脑的电源时已经是五点多了,此时在课外班学习的女儿打来电话,才让我想起来该接孩子了。放下电话匆匆忙忙的赶到女儿的课外班,才发现只剩下女儿一个人了。带着一丝愧疚把女儿领到了小吃部吃了一口饭就匆匆赶回家备课。

710早不到七点我就赶到教育学院,在这里聆听了教育局佟局长、局纪检委杨书记、高伟副书记、教科所邵所长的教诲后,九点我们踏上了开往桦甸的汽车。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来到了桦甸。吃过午饭后在范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和桦甸的负责领导一起交流第二天支教的相关事宜。会后结合各负责人的要求,我们每位教师开始了认真的准备。伴着一夜的风声雨声我们用心在为明天的活动准备着。

早上七点钟,我们五个去往榆木的教师在进修学校石老师的带领下坐着两辆出租车,行驶在泥泞的路上,中途因我所坐的车发动机皮带突然折了而等候了十几分钟,就这样在八点一刻终于赶到了榆木中心校,此时榆木中心校的张校长早已等候在那里,来自于不同地方的三所学校的九十多位教师也从四面八方赶来了,十分钟准备后我就开始了我的自己的报告。由于这九十多位教师来自于不同学科,为了他们都能有所收获,我与谈们交流了教师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做法以及数学学科教学中的热点问题,一个多小时的交流,老师们意犹未尽,我更是忘我的投入,报告停止时才感觉到后背已经湿透了。片刻的休息后我与数学教师作了进一步的交流,老师们提出了许多教学实际问题,我则是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时间和学习耐心而又真心的和他们交流着,此时此刻我恨不得把我所知道的一切都说出来,真希望能给他们带去一点点帮助,近四十分钟的座谈转眼间结束了,为了能更好的把这次活动开展的更有实效性,我与所在学校的三位数学教师结成对子,互留了电话和qq号以便今后联系方便。一上午接近三个小时的支教就要结束了,我知道这不是终点,恰恰是一个起点,是促进我市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起点,是城乡教师携手为教育服务,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一个起点……

感谢支教生活,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感谢支教生活,让我们进一步明白精神的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这段支教生活经历,也将永远激励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追求卓越。

 

心 灵 的 震 撼

吉林市第五中学  杜丽虹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伟大。

七月九日,吉林市下了一场罕见大雨,把我的心情弄得极遭,这时,我接到通知,让我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第一届百名优秀教师送课下乡活动,支教对我们每个老师来说,都是一次磨练,毕竟它打破了原有的生活规律,要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我当然存在抵触情绪。

七月十日,全市一百名优秀教师来到市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动员报告,布置工作日程,我才渐渐感到,组织选择了我,我就一定要全力以赴,不折不扣地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回报学校对我的信任。因此,我不断在心里告诫自己,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一定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我们又在楼下进行百名教师送课下乡启动仪式,然后我们踏上征程,纷纷赴往支教地区。我被分到舒兰市法特乡一所中学支教,担任二组组长。经过三个多小时车程,终于到达目的地。虽然事先已有精神准备,但是,当我来到舒兰五中时,还是不禁为城乡教育的差异感慨万千。这里的操场风吹一层灰,雨后一路泥,教室里的桌椅非常简陋。我们住在学生公寓,吃饭在学校食堂,没有空调,甚至没有洗脸水,条件十分简陋,生活上遇到很多困难和不便。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工作才显得更有意义。我想,这里的工作和生活经历,会成为我一生中值得骄傲的乐章。

我们受到热情接待,舒兰五中曲校长和舒兰教师进修学校于校长,对我们支教老师的关心是无微不至的。首先曲校长简单介绍当地教师队伍情况,他们学校已经有十年没有新进的教师,另外,有许多优秀的教师外流,造成教师队伍老化,甚至有的教师一人教四个不同的科目,尤其英语教学更是薄弱,每次期末考试学生平均分都是60分以下,我感到无比震惊和不可思议。此时,我的心灵又一次受到震撼,农村教育的发展,需要支教教师;人人平等受教育的愿望,需要大家共同来实现。身为教师的我知道教师的职责,更深知支教工作任重而道远;身为母亲的我知道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我们一组共有五位教师,有两位初中教师,三位小学教师。出发前,初中教师接到的任务是准备三节说课,而小学教师接到的任务是准备三节面对学生讲课。所以,我们两位初中教师只带一本书和说课稿件,小学教师带来挂图和教具。曲校长请求初中教师给农村学生上一节课,小学学生已经放假,只能给小学教师说课,正好与我们准备的内容相反,但是听完曲校长的介绍,看着他们真诚而又渴盼的目光,我们无法拒绝,我们本着一切满足对方的需求,再大的苦难我们也会克服。于是,我们欣然接受了这场挑战,匆忙吃过晚饭后,不顾一路疲劳,回到住处,各自准备材料。

我为初一学生上一节英语课,当地学生的基础薄弱、知识面窄,初一年级许多学生对计算机还非常陌生,英语基础几乎是零起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成了我必须面临的问题。为了能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我连夜制作精美课件;为了吸引学生兴趣,我采用色彩艳丽的卡通图片为背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直观教学,我采用生动的动画效果。在一遍又一遍演示确定无误的情况下,我才放心地回到寝室,这时已是夜里12点。我还要为这节课整体组织做准备,我在后半夜一点之后才睡。我们其他几位教师也是如此,为了圆满地完成这项工作,都在后半夜才休息。

第二天,我们初中教师顺利地上完了两节公开课,得到当地教师和领导的一致好评,学生们依依不舍地与我们道别。小学教师们的说课也极其成功,当地教师有许多问题,迫切地需要我们帮助他们解决。我们还积极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教师教学理念的培训中,与中心校教师结成“师徒”,定期相互听课研讨。不仅如此,还决定经常指导学校里的青年教师,坚持听课、评课,共同就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反思、交流体会。在这次支教生活中,最感动我的是学生的笑脸,你不会从他们的脸上读到功利的影子,他们的眼神是清澈而透明的,唯一能联想的词只有“单纯”。简单的东西往往最美,现代都市人在追求个人成功的同时是否也该反省自己丢失了什么,其实不就是那一颗“赤子之心”么。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这似乎已成为一种奢求,但在这些学生身上,我感受到了这份“赤子之心”。在我以后的工作中,在激烈的竞争中维持一份平和的心境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里带给我心境上的提升将会使我在未来的日子里受益匪浅。也许我做的不足以改变他们的一生,但至少能用这种方式温暖孩子的心灵,让他们瞭望外面的世界,对未来充满期待。这三天来,我们工作着,学习着,感动着,收获着。就像我们支教时告诉朋友们的一句话一样,“用三天的时间,我去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     

蓦然回首,我的内心感到了一种充实和宁静。在不断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今天,我怀着热情,怀着奉献来到了舒兰这块热土。支教为我与舒兰五中的教师提供了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更为我提供了锻炼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

香甜可口的饭菜,干净整洁的宿舍,一句句关心和问候的话语,无不凝聚着领导的关心和同事的友爱。他们用自己的淳朴和热情欢迎着我们,使我感到如归般的温暖。孩子们天真的笑脸,充满求知欲望的眼神令我为之感动。所在学校老师数十年如一日扎根农村教育的奉献精神更是让我找到了学习的坐标。我的心灵再一次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我为我以前狭隘的思想而感到羞耻和惭愧。

支教的生活就像一杯清茶,没有华丽的色泽和醇厚的味道,淡淡的清香却让人回味无穷,同时也洗涤了我的灵魂。人生几何,岁月匆匆!感谢生活让我有这种经历。如果现在就让我说支教的感受,我会说:“简单并快乐着,平淡并享受着,付出并收获着!”

 

爱的教育和升华

吉林市第七中学   杨丹英

题记:为什么我的眼里长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爱的召唤

暑假伊始,吉林市教育局行风办公室召集吉林市百名优秀教师展开送课下乡支教活动,活动轰轰烈烈,令全市瞩目,市政府、市教育局领导对此次活动非常看重并寄予厚望。我有幸参加此次支教活动,临行前,我们接受组织培训,各级领导的讲话语重心长,高伟同志说:“乡村教师对支教教师如饥似渴,翘首以待。送课教师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希望送课教师不辱使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组织的召唤,作为一名教师从没感到这么光荣过,我一定把这次活动作为2008年最有意义的一件大事,也必将是我教学生涯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就这样我们一行百名教师被分成五组,分别被安排到市下属五个县市乡镇中小学送课。仪式之后,我们登上专车奔赴各自的目的地。迎着朝阳,走进群山环绕的一个个山村。

我被分配到桦甸市组,踏上征程后,汽车穿梭在崇山峻岭中,一路上风光无限,我却思绪万千,因为经常下乡送课,所以我对支教地区有一些印象,他们的教学条件是有限的,同样是年纪相仿的学生,却有着不同的学习经历。我的思绪起伏,心情无法平静,想到自己的使命,也感到了隐隐的压力,我掂掂手中的书本,心里在想:“我该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支教学校?”

爱的奉献

这是我第二次来桦甸,去年夏天我去长白山路过这里并受到朋友最热情的款待,所以我对这儿的感觉是格外亲切。到了驻地,用过午餐,我们的带队范振东老师组织支教老师和桦甸进修学校各科教研员座谈开会,了解情况,沟通细节,以确保送课的最大实效性。大家提到了很多关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方面的问题和困惑,提到有关校本教材、建构主义理论、新课程理念如何在教学中实施等问题。范老师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是:把自己从教生涯中最精彩的东西呈现给支教学校。接下来是紧张的备课……

第二天一早,我们小组驱车前往桦甸二中,它坐落在辉发河畔,学校四周是群山和庄稼地,它湮没在一片绿色之间,这是一所刚刚由四所中学合并的完全中学,部分校舍在维修之中,校前的路是今年赶刚修好的。魏校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刘校长、徐主任全程听课并陪同。我们在讲课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二中的老师们听得非常专注和认真,他们还不时地做着记录,他们的虔诚深深地感动了我。每节课后我们都做现场互动和交流,在交流中我除了解释和回答他们的问题外还了解到,农村中学普遍师资力量不够,某些科缺乏专业老师,如外语;另外在教学软硬件上,他们远没有我们丰富。学生外语水平和能力偏低,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看到这些乡村教师,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他们是我的质朴的教育教学同仁,他们生于厮,长于厮,教于厮。和我们相比,他们没有优越的工作环境,缺少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没有一流的生源储备,没有更多的外出学习的机会。但他们却每天都在做着和我们相同的事业,耕耘在三尺讲台间。是他们承担着农村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任,是他们肩扛着中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大旗!他们没有表白,但我们却能感觉到他们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那就是无怨无悔,不离不弃!我在心里向他们致敬!他们让我在这里受到教育和提升,感谢他们!感谢这次支教活动!如果说我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的话,那应该是我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

 

舒兰法特支教之旅

昌邑区逸文实验小学  邵云鹤

“要把麻烦减到最小,把任务完成好,条件也许不好,但我们热情要高。”这是在出发前领导对我们此行的要求。

上了客车,经过一上午的颠簸,我们终于到了舒兰市进修学校,年轻有为的王局长向我们介绍了舒兰市的教育情况。然后我们二十个人就被分为五组,分赴自己支教的地点。我则被分到法特的舒兰五中。又是一路的奔波,当汽车停稳,我们从车上下来,看到的是宽敞的大门,整洁的校园。走进会议室,舒兰五中的曲校长和带队的进修于校长和我们一起研讨了这两天的活动方案。虽然一路上奔波十分辛苦,但农村新鲜的空气,淳朴的民情使我们越发兴致勃勃。

曲校长请来了法特中心校的林主任,在交流中,林主任提出,希望我们能讲讲习作能力的培养,因为孩子们在写作文时总是千篇一律,很让他们苦恼。这一要求让我们很高兴,因为在农村,老师们居然如此重视学生的习作教学,而在吉林市刚刚举行完的习作教学研讨更为我们此次的支教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研究完工作,已是晚上五点钟了,吃过晚饭,我们开始进入工作状态,备课的备课,做课件的做课件,写讲稿的写讲稿。我们虽然辛苦,但我们发现舒兰五中的校长和老师们比我们还辛苦,曲校长干脆以校为家,已经住在学校两个星期了,这个礼拜,因为我们的到来,他又无法回家了。微机室的老师一直陪着做课件,之后又把第二天的设备调试好,一直工作到深夜。还有一件事值得一提的事是,我们正在公寓里备课的时候,突然灯不亮了,当时已是晚上十点多钟,我们老师为了不给学校添麻烦,就站在走廊里备课,结果被曲校长知道后,一个电话,就把学校负责的老师请到了学校。为了我们的安全着想,学校里一位男老师十一点多钟,帮我们锁好了楼门,第二天早上四点多,又悄悄来帮我们把楼门打开了……老师都在默默地,毫无怨言地工作着,我们想向他们说两句感谢的话,可是他们却说:“你们比我们还辛苦,这些都是应该做的。”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却为这些老师感动着,也正是他们这种品质,使我们想到,要努力、努力、再努力!一定要把自己的任务完成好,不辜负舒兰老师们的期望,不辜负经检委和市学院领导们的期望,不能给吉林市的老师们丢脸。在五中安静整洁的学生公寓里,205206两个房间灯火闪亮……

第二天,我们很早就起床了,可是当我们到窗前一看,五中的孩子们已经来到学校了,三五成群地在校园里散步,等着我们讲课。看到学生,老师们立即来了精神。初中的两位老师做了两节现场课,而我们三个小学的老师因为学生已放假,所以就对老师们说课。王春霞老师结合《搭石》、《怀乡的孩子》来讲解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教学的区别,从阅读的角度进行了指导。钱巍老师结合《用数对方式确定位置》一课来谈了自己对新课标的理解。而我则结合《童年趣事》一课来讲述了习作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老师们对实际能用得上的东西很感兴趣,他们很关注我们平时是怎样做的。所以我便将习作与识字、阅读的关系,以及平时我是怎样在教学中将它们结合起来的讲得很具体。同时,我们也提出了希望,就是希望这里的老师们也将自己的经验与我们交流分享,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在下午的交流研讨中,老师们讨论得很热烈,纷纷向我们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习作教学的课堂效率,如何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两方面。我们强调了平时的积累,告诉老师要注重平时的日记,强调习作课的生动性和启发性。钱老师则结合自己的经验谈了如何从小事做起,培养学生认真的习惯。时间就从我们身边一分一秒地过去,不知不觉又到了黄昏,大家余兴未尽,都有些依依不舍的感觉。

又是一度夕阳红。在静谧的校园里,住在学生宿舍,我们似乎找到了一种回归的感觉,回归到了学生时代,心灵也越发的纯净了。老师们的求知欲望,老师们的工作热情,使我们再次认识到教育工作是如此的有意义和价值,是如此的神圣。其实我们知道,我们并不是什么专家和学者,我们只是河里的一滴水,我们愿意和大家一起汇聚成河,来浇灌教育事业这片沃土。

第三天,我们的组长,吉林五中的杜老师进行了讲座,然后举行了“一对一结对子”的拜师活动,一上午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就要告别法特了,就要告别这片热情的土地了。来的时候,本来我们有些舍不得自己闲适的假期,本来有很多琐事难以丢下,本来是那么急着想回家。可是现在,却有些依依不舍了。整洁的校园,绿茵茵的田野,热情的领导,淳朴的老师,都如同一只只温暖的手,拉着我的手,牵着我的心,使我不愿迈出离开的脚步。

这一时刻,突然想起舒兰进修学校的于校长,在我们来时的一句玩笑话:“你们人可以走,但心一定要留下。”我觉得,我的心真的留下了,留给了这里的人们,留给了这片土地。这里的人们用他们的勤勉,在鞭策着我,使我不敢在今后的工作中有丝毫的怠慢。我要加快步伐,要加快进步的速度,我要让自己更快地成长起来,成熟起来,好有更多的经验和快乐与他们分享。

潺潺小溪涓涓流淌

      ——送课下乡活动感受

吉林市龙潭区江机二校    唐军

 

送课下乡的活动结束了,总似一犹未尽。沉尽在真实、美好中,似一杯茶,淡淡的香,又似潺潺小溪涓涓流淌,永不干涸。

为了更深入开展我省的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探求解决课堂教学实际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进一步推动边远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吉林市教育局和市纪检委于2008710组织了省、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十佳教师、全天候教师等百名优秀中小学教师开展了“支教送课下乡”的教学交流活动。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的优秀代表我怀着一份忐忑和激动参加了这次支教活动,并被分配到蛟河市支教团的第二小组。蛟河市教育局党委高度重视此次活动,缜密部署,合理搭配,使得我市教委与纪委对此次活动的精心策划得以严谨而有序进行,从而使得三日的“送课”活动进行得顺利而圆满。

在送课中感悟真实,在交流中领悟真知,送课-------搭建了我构建新知的平台。

天北镇九年制学校位处于蛟河市偏远地区,从教师们的热烈掌声中,从校长的激情讲话中,从上级领导的赞许目光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了那份浓浓的纯情、乡情和真情。因学生放假,我们六个学科的每位老师天北镇的老师们作了三小节的教学说课,没有了学生只有同行,我们更多了一分自如和轻松,更多了一分倾情和投入,我们不能辜负同行眼睛里的那份欣喜、那份迫切和渴望。

我带来的是小学音乐学科的教学资源,分别是《我是少年阿凡提》、《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手拉手,祖国更美丽》,三节不同风格类型的说课内容。通过教学环节描述和课件的演示,使在场的音乐教师耳目一新,他们从心底认可了我带去的这道音乐大餐。音乐诠释的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没有了音乐的世界是没有生命的,我用我的课向同行们证实了我对音乐的理解,从而使同行们更深入的明确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明确了新课标所倡导的新理念。

课后我们进行了互动式的研讨和面对面的交流,为他们解答了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效地促进了同行教师们在音乐学科领域中的探究与学习过程。现场研讨气氛非常热烈,参与的教师情绪空前高涨,大家都觉得找到了课堂的实效性、可操作性。“感觉找到了”,我的感觉找到了,同行的感觉找到了,我们成了最幸福和快乐的人。

在送课中体会教育,在拜师中追求卓越,送课-------储备我人师的更多快乐。

身为省骨干的我深知此次送课下乡的重任,为提升自身的教研能力,发挥本学科带头人的辐射作用,签署了与校方的“拜师”协议。当场与天北镇的两名进步的音乐教师签下了“师徒协议”书,制定了协议目标,达成以下共识:1、课改研究要务实,求个性,不搞花架子;2、要有针对性地读书上网,用有关先进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3、以新课改的课题研究带动课改实验的实施;4、发挥自己在地方的辐射引领作用,为本地区的课改服务;5、及时反思、总结,找出自己的差距,使之成为成功的新起点。

记得当我们佩带着鲜艳的光荣花在讲台上合影留念时,我的脑海里曾想起了那首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心头涌动的是阵阵不安,我能行么?我能做好么?瞬间,是大家激励的掌声和不停闪烁的镜头使我又找回了“自信”。淡定中更感到心底的那份沉重,我想这就是一种责任:“师之底蕴丰厚,育之大才有望”。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只有在日积月累中积淀,“多学习,勤思考;多看书,勤动脑;多请教,勤实践”,用满腔的热忱爱教育,用前詹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才无愧人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细品这一切都源于我们对教育工作的一份挚爱,是挚爱引领我们在书中去陶冶,在书中去碰撞,在书中去体会,以最大的信心去改进,用创新的理念在实践中修练内功。只有确保自己站在教育的最前沿,你才可以无愧的说“我的学生是最棒的”。

在送课中成熟,在反思中促进,送课-------成为我双赢的乐点

反思送课活动,我会觉得我送去了三堂课,却带回来更多的思索与动力,我想这是我汲氧的过程,这是我收获的过程。通过送课下乡活动的砺炼,我将继续利用网络学习平台不断完善自身的业务理论水平,积累教学案例,做好校本研修工作。

 

感动 与 激励

丰满区第二实验小学  齐维娟

突然接到市里的通知——下乡送课,还自以为是在丰满的土地上,然而却被组织派往磐石的明城镇。

当我们下乡支教的四位教师一踏上明城小学的校园时,就被这里浓浓的学习氛围所感染。校园里到处有教师的身影,听这里的领导介绍他们早晨八点就都从各个地方来齐了,一直在等待着我们。于是我们马上投入到工作中。

首先由市二实验的刘老师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方法,结合二年级的一篇课堂教学实例《大熊猫出国》进行辅导。会场里挤满了人,但却没有一点声音。刘老师生动的教学实例加以切实可行的方法深深地吸引着前来学习的老师们。中途我有几次起来调电脑或是做事,都被教师的精神感动着。

这里的会场极其简陋:由学生的单人桌、椅摆成,没有华丽的装饰,只有简单的摆设。虽是铝合金的窗户,但只能开三十厘米的空间进行空气的流通。然而室内没有一丝风,一进屋,就感觉到一股令人窒息的热浪扑来。老师们边写边用纸为自己扇着风,没有抱怨的声音,只有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

我和带队的老师用水洒地,这是我们能为听课学习的老师们唯一降暑的好办法了。

室外的温度在提升,会场的温度也在急剧上升,老师们的学习热情也达到了“白热化”的境地。

我的《方法与窍门,让解决问题从难到易》有关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的介绍,更让老师们受益匪浅。数学领域中,解决问题是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们易错处。要是方法得当,学生爱学,老师也爱教。

我并没从更多的理论讲起,采用解题与方法的概述相结合进行,便于他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运用。比如:大屏幕出示行程问题的题,我告诉老师们这样的题牢记公式(s=vt),还要画图理解。

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距离是100千米,甲每小时行6千米,乙每小时行4千米。甲带着一只狗,狗每小时行10千米。这只狗同甲一道出发,碰到乙的时候,它就掉头朝甲这边走,碰到甲时又往乙那边走,直到两人相遇时,这只狗一共走了多少千米?

画图说明后,抓住狗跑的时间正好是俩人相遇的时间,用一个好记的办法:第三者时间=相遇的时间等。他们觉得简单多了。

老师们还跟着我一起做有关倍的问题、盈亏问题、年龄问题等,忘记手里扇的扇,任由汗水的流淌。就连一位五岁的孩子也参与到我们的教学中,会场里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齐刷刷的聚集在讲台前,手中的笔不停地挥洒着。带队的陈老师,正好是数学教研员,也加入学习的行列,用笔记着,用心听着。若是我的速度稍快些,或是有些题稍难些,她都主动站起来问问下边的老师是否有困难,有时也让我多重复几遍。

虽然我早已汗流浃背,但是我不想停下来。因为,我们的老师没有停下来,他们渴求知识的双眼激励着我不断地讲解,不断地给予。其实他们每天都在这样的环境中备受煎熬,他们工作的辛苦与艰难是无法用语言来赘述的。与他们身处同环境才觉得自己的优势所在。我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工作岗位,还有什么理由不认真对待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并且一定要完成上级领导交给我的使命,要向竹筒倒豆子一样,要多少给多少,或倾囊所有。

若不是十几年前的分配将我留在了市里的一所区实验的学校,我也会和在座的老师一样是某一所小镇或是村小的老师。同样是“老师”,环境差距却是这样大,学习机会却是这样的不同。然而,这里的老师却用行动教育了我——把握学习机会,认真倾听,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用质朴的行动让我深深为以前不珍惜学习的机会而愧疚,用渴求知识的双眼激励着我继续在教育这块沃土不断求新创意,积累更多的智慧,形成更多的经验,不断丰富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