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鼓励性语言1

 昵称3682588 2010-10-01

创新教学中,数学教师的激励性语言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课堂教学是教师施教、学生求知的途径,更是创新发展的主渠道。在创新教学中,数学教师的语言除了具有科学性、逻辑性、教育性、趣味性等外,语言的激励性显得更为重要。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何为“激励性语言”,我认为是:以肯定学生想得好,做得好,说得好,或激励学生大胆去想,去做,去说为目的的具有感染力的语言。在创新教学中,如何使用它呢?

一、直接激励法——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培植创新的土壤。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在每一个人的心底都蕴藏着得到别人赞誉的一种需要”。诚然,对小学生也不例外,况且,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需要赞誉的“期望值”更高。在教学中,当学生想得好,做得好、说得好,教师就可使用“真好、不错、了不起、真棒、真聪明”等语言激励他们,来肯定部分或全体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成功或进步。使他们渴求成功,需要赞誉的心理得到满足,促使创新的火花自我萌发。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复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学生做题,回答都很正确,教师不失时机地激励说:同学们对前一节内容学得“真不错”!今天我们有信心学好新知识吗?学生会异口同声回答:“有”!“我们在前面所学的基础上,你还能用更新的方法去学习吗?学生肯定地说:“能”。这时,学生在老师的激励下,一下子表现得精神饱满,个个跃跃欲试,主动创新自学,探索“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间接激励法——开启创造性思维,闪现“创新火花。”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同时又是激励者。学生在自主探索知识的过程中,遇到困惑,畏缩不前,这时教师的激励性语言——“谁来试一试?”“老师相信你们都能行!”“看,谁的办法最多,最好!最具有创造性!”...... 这样的语言就是一种启动思维的“催化剂”,必然会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闪现出“我要学习,我要创新”的火花。如在“分解质因数”教学中,学生学到了分解质因数的意义后,教师激励学生自己提问题(说):“提问题最能体现某位同学爱不爱动脑筋,思维活跃不活跃,灵敏不灵敏,现在谁来把握这次机会!”随后,一位学生主动站起来提问:把合数30分解质因数写成30=2×3×5,能不能写成2×3×5=30,这时,教室里静悄悄的,学生默等老师的回答,而老师微微一笑说:“是啊,到底能不能呢?老师相信大家自己能解决这个问题!”这时学生们纷纷讨论,各抒己见,学习气氛异常的热烈。学生甲说:“能,因为它们都是等式,既然是等式,等式的左边就等于右边,30=2×3×5,就可写成:2×3×5=30”。学生乙理直气壮地反驳说:“不能。它们虽是等式,但意义不同,30=2×3×5表示把一个合数30分解成三个质数235相乘的形式,符合“分解质因数”的意义,而2×3×5=30表示235这三个因数相乘的积等于30”。“回答得多好!”,老师表扬了后者,同学们也报以热烈的掌声。为此,当堂作业中没有出现“分解质因数”的错误做法。可见,在全新自主学习中,教师的激励性语言有着不可忽视的作。总之,不管是什么形式的激励性语言,不但要做到鲜明生动,还要倾注充沛、真挚的感情。这样才能启动学生的创新心灵,打开思维的闸门,迸发出一次次求知的火花,使学生一次次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