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讲义》——子罕第九(10):孔子说颜回

 nice83 2011-03-17
 
 

李里《论语讲义》——子罕第九(10):孔子说颜回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705b800100gyqw.html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语”这里作动词,读yù,告诉的意思。告诉了他人生大道,而他不懒惰、不懈怠地去履行人生大道,这样的人大概只有颜回一个吧。这句话很有意味,和前面的那句话结合起来看,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孔子只称赞颜回一个人好学。为什么呢?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语之不惰者”,只有颜回一个人。第二篇《为政》篇里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孔子和颜回说了一天的话,颜回一句话也不说,也不违背,好像是个傻子一样,为什么?是颜回在深入地体会孔子所讲的道,“语之而不惰”。因为他能深入地体会,所以他能如法奉持。为什么颜回能真正得道?因为他坚信不疑,第一他有信;第二,因为他信,所以他才能够对孔子讲的道理解得深入,理解得深入他才能够修持得精进。一般的弟子,三千弟子,各式各样的人都有。有聪明的听了一半——我懂了——结果,似懂非懂,听理论都似懂非懂,实践就更打折扣,一层折扣、两层折扣、三层折扣,打下去就不剩下多少了。而颜回不然,如法奉持,一点都不打折扣,老师怎么说,就身体力行怎么去做。

 

 

    “语之而不惰”,朱子对这个解释得很好:“颜子闻夫子之言,而心解力行,造次、颠沛未尝违之。如万物得时雨之润。发荣滋长,何有于惰?此群弟子所不及也。”他说颜回听老师的话,认真理解,身体力行,即使在造次、颠沛之间,也没有一丝违背。颜回对于孔子之道的把握,就像万物得到春雨的滋润,草木滋长,你叫它不长都不行。前两天我住的那个小院门口的那块田还是一片荒草,这两天春雨一下,一片青幽幽的了。你给它说,小草你不要长,过两天再长,这两天我不高兴你长,过两天要来客人你再长——不可能,它得了春雨就要长。颜回就是如此,他得了夫子的教诲,他就要去力行,你叫他不行都不可能。他怎么会惰呢?老师讲的道对他来讲太有益了,他就像小草得了雨水一样。因为雨水对小草太有用了,是它的营养,颜回对孔子的道体会得深刻,所以他觉得太受用了,每一句拿来都受益无穷,所以叫他不用都不可能。放着这么好的东西叫我不用,那怎么行呢?那不可能。就好比夏天,热得不得了,给我一杯酸梅汤放在桌上,叫我不喝都不可能,它解我的渴,必须要喝。夫子之道就犹如夏天的这一杯酸梅汤,不喝都不行。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谓”就是说,评论。孔子评论颜渊。为什么要说“惜乎”呢?因为颜回三十二岁就去世了,早逝,孔子感到可惜。我只看到他前进,精进不怠,对道、对学习精进不怠,一时一刻都不停止,我只看见他勇猛前进,从来没有看见他停止过。正因为如此,对颜回的早逝,孔子感到可惜。因为颜回太好了,孔子才觉得可惜。总是很好的东西,我们才可惜。而颜回早逝或也正由于他只知其进,不知其退,太用功了。故学习与养身二者皆不能偏废,劳逸结合,不然就会过犹不及。

 

 

    附朱熹《论语集注》: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语,去声。与,平声。惰,懈怠也。范氏曰:“颜子闻夫子之言,而心解力行,造次颠沛未尝违之。如万物得时雨之润,发荣滋长,何有于惰,此群弟子所不及也。”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进止二字,说见上章。颜子既死而孔子惜之,言其方进而未已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