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课发言(目标达成)

 一路顺风666 2012-03-20
2011-03-21 21:11

     

我们知道,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通过语言的学习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为基础的。

本课中,吴老师着重设计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对于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目标也有一定的体现。

下面我从教师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对本课的教学作一观察分析。

知识目标的预设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词汇目标,二是句型目标。词汇学习的预设目标为学会听读、运用新的单词broken, pocket, heavy, light等。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吴老师设计了五个教学活动。一是复习旧词活动。复习了与本课本关联的颜色类词汇,如red, green, yellow, pink, orange, blue, purple, black等词的认读复习。二是检查预习活动。吴老师在课前布置给学生的预习作业中,出示了一定数量的与本课学习相关联的词汇,通过检查预习情况,促进了学生对旧知识的提取与复习,为新内容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是反义词的练习活动。通过口说手练、师生拍生、生生拍手等小活动,使学生对反义词有了比较熟练的掌握。四是创设情景学习新词活动。吴老师创设了情景,在情景中介入并学习了pocket, easy, broken等生词。这也体现了在“用中学”这一教学特点。五是对话学习中学习次生词。在对话的学习中,吴老师在学生现有的对知识掌握的基础上,与学生一齐找到并学习了次生词,即学生以前接触过,但并未掌握的词汇。如nice, you, your, black等词的学习。在第一个活动中,学生复习旧词的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认知反映表现为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由集体到个体对所出示的单词,做好很好的复习。这个活动中,有  人参与了活动,参与率为  ;   得以表演展示,展示率   ;在第二个活动,检查预习活动中,学生能够集体比较顺利地读出教师在预习卡上出列的单词,小组内进行了预习检查,有  人有机会向大家展示其预习成果,展示率为   。在第三个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饶有兴趣地以多种形式练习了反义词,特别是同桌二人拍手练习反义词,更让学生充满了兴趣,这个活动,学生参与率高,有   学生得以向大家展示,展示率为   。在第四个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了本节课的生词,并在教师的引导下练习了生词。掌握情况         。在第五个活动中,学生主动提出自己不认识的单词,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学习掌握了这部分次生词。(学生表现情况)            。结合五个教学环节的学生展示率和现场活动中学生的表现情况,可以认定,词汇教学目标达成率为   。

知识目标的第二个分目标是句型目标。本课中吴老师设定的句型目标为掌握描述事物特征的句型It’s big and light. 等,掌握新句型It’s got…。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吴老师设计了四个活动。一是已学句型的运用。教师通过让学生描述自己的书包,让学生充分运用了It’s big and light.这一句型,并能运用了刚才所学的单词big, small, yellow, red等旧词。在这一活动中,学生的认知反映表现为: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熟练地运用旧句型对自己的物品特征进行描述。所有学生以组内描述的方式,都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了,有   学生得以展示,展示率为   。第二个活动为,在应用中学习新句型It’s got….。在学生描述吴老师所带书包中,比较自然地导入学习了新的句型it’s got…。并在学中练习运用了这个句型。这个环节中“学中用,用中学”的小学英语教学特点表现比较明显。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认知表现,可以用一句我们经常说的Tell me and I forget. Teach me and I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learn.学生在用中学到了新句型,在学中练习运用了新句型。在这个活动中,有   学生展示自我,展示率为  。第三个活动,根据对话内容,判断句子描述是否正确。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可以自己的理解对句子进行了判断,其中    人进行了个体展示,展示率为    。第四个活动对话学习中练习使用新句型。学生的认知表现为,在情景中练习句型的使用。通过对以上四个活动的分析,学生的认知表现及个体展示率的分析,可以判断,句型目标的成达情况为    。

本课的能力目标为:能在创设的情境中描述物品的特征并表达自己的看法。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吴老师设计了五个教学活动。一是描述自己的书包,这里主要运用是学生以前学过,并已经掌握的It’s big. It’s yellow.等句型。学生的认知反映表现为很快弄懂老师的指令要求,能在小组内进行对自己书包进行特征描述,并有   学生得以向大家展示,展示率为  。第二个活动请  组学生到台前去描述教师准备的书包。在这个活动中,学生能够比较准确地抓住教师提供书包的特征进行描述,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了新句型,对书包进行更进一步地描述。第三个活动,教师提供图片,大家对情景中出现的各类书包进行描述。学生的认知表现为,大部分学生能够用已经掌握的简单句型进行描述,而对于刚才刚学过的新句型,则需在老师的帮助下,才能有较好地进行描述。第四个活动是小组练习、表演对话。这个活动最后,有  同学能够对对话进行展示。掌握率为  。第五个活动则是对自己为朋友准备的礼物进行描述。学生能够脱离书包这一特定物,对其他物品、图片一定描述,说明学生对新学句型是理解式的掌握的。通过对以上五个活动的分析,参考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率、展示率以及现场学生其他表现,可以认定能力目标的达成情况为  。

本课的情感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吴老师将这一目标落实到了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如,吴老师在课堂上注重让学生的个体展示,有到台前向大家展示的个体展示,也有组内互相表达的个体展示,这都比较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小组学习、互赠礼物等环节也较好地体现了合作意识的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这部分情感,比较难于量化考究,但看课堂深厚的学习气氛、学生扬起的灿烂笑脸,可以判断,情感目标基本实现。

本课的还对学习策略、文化意识教学目标有一定的体现。如学生预习中培养了自学能力和学习策略,各个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了学生交际策略,在学习中与他人合作、向老师提问等基本策略的培养,也有抓住事特征、准确把握事物的优缺点进行合理化选择的文化意识培养。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节课两节课的事,也很难做出量化的评价,只能模糊地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地培养,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根据各目标的达成情况,本课较好地完成了预设目标。特别是根据预目标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活动,让学生在循序渐进地活动中完成预设目标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同时,在活动中体现出来“学中用,用中学”的小学英语教学特点,值得我们在每堂课堂贯彻落实。同时,也要看到,学生在能力目标的达成方面,百分比还是比较低的,建议能力目标的落实方面,加大练习的范围、提供多层次、多角度的活动,让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有展示自我、提高自我的机会,从而提高整个班级学生的英语水平,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