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持愉快十要诀

 苏西的玫瑰家园 2012-09-27

 保持愉快十要诀

 

       每个人体内都有一种最有助于健康的力量,这就是愉快的情绪。愉快的情绪是保证健康生活的首要条件。在日常生活中怎样保持愉快的情绪呢?如果能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心理保健,就能心旷神怡、精神愉快,从而能健康、美好地生活。
  一、淡泊名利。在日常生活中,名利不是说不要,而是说不能把它看得太重,不能为名利而不择手段,不讲道德。正确的态度是“看事业重如山,视名利淡如水”。如果一个人在名利上斤斤计较,冥思苦想,那么他永远不会坦然,永远不会摆脱烦恼。
  二、勤奋工作。凡是不热爱自己工作的人,工作时就会产生一种厌烦、刻板及重复的不愉快的情绪,引发的各种疾病可能也会接踵而至。相反,热爱自己工作的人,领略到本身工作的意义,引以为乐,那么工作起来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把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就会摆脱烦恼。同时,工作较多的人,常因事多而没有时间“多愁”。勤奋工作,积极进取,可以预防消极情绪带来的烦恼和痛苦。
  三、自我安慰。一个人若善于在忧愁时能做到自我安慰,往好处想,此时就可化忧为乐,促进身心愉快。忧愁与欢乐共存,欢乐往往能取代忧愁,关键在于怎样处理二者的关系。只要牢记“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的名言就不会遇到难题时愁眉紧锁,寝食不安;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往好处想,善于自我安慰,就能自得其乐,喜笑颜开。
  四、广交益友。与朋友保持联系,发展友谊,有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要注意经常联络、维系和培养感情,尤其是多交一些诚实、真挚的朋友,对保持和促进愉快乐观的情绪很有益。
  五、留有余地。合理地制定学习和工作计划,并付诸实施,就可减少忙乱的心理负担,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有利于保持乐观昂扬的情绪。但订计划不能满打满算,应留有余地,以致不会因由于某些意外,原因而无法完成时造成失望,产生悲观情绪。
  六、宽厚待人。为人处事要尽可能去理解他人,体谅他人,不能求全责备,斤斤计较。特别是和自己关系密切的人,更应放宽责备的尺度。在他们出现过失时,应避免发怒。因在这种情况下发怒,不仅无济于事,而且常常会失去控制而导致关系恶化,使双方产生不愉快的情绪。
  七、乐于奉献。一个人如果光想得到,不想失去,就会造成不必要的精神负担,到头来只能失去的更多。相反,如果你经常帮助比你不幸或困难的人,一定能体会到比等待别人帮助有更大的快乐。乐于奉献,乐于助人,胸怀坦荡,心境豁达,就会免除不必要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使自己有一个愉快的精神世界。
  八、兴趣广泛。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如果能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事业,就会感到生活是美好的,心里自然充满快乐。同时在生活中培养一两项业余爱好,使自己业余生活更充实,更丰富多采。
  九、坚持锻炼。“生命在于运动”,应经常积极地参加各种各样的体育锻炼,从运动场上求健康,从健康中得到快乐。体育锻炼不仅能强身健体,而且会使人振奋精神,心情愉快,富有青春活力。
  十、消除疑虑。世界上最痛苦的人,就是那些常以为自己的身体有大毛病的人。为了消除疑虑,可请医生做一次彻底检查,偶有怀疑,不妨检查更勤些更仔细些。一经证实自己健康无病,就要愉快地生活,不要被一些无关紧要的小毛病纠缠不休,使自己不能自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