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州小记:柳侯祠

 良辰美景奈何天 2013-04-01

柳州小记:柳侯祠

  

柳侯祠

柳州的山水比漓江要粗犷一些,加上沿江的十多座桥,则显出一种雄浑了。秀丽而粗犷,喧嚣而宁静,阴柔而雄浑,正是柳州的特点。这片南国山水中,蕴藏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让人感觉到厚重和坚实。尤其是街边的榕树,粗壮的枝杆,婀娜的树冠,遮起的阴凉,增添了很多阴柔之气,与阳刚气息浓厚的大桥、雄武的山峦,构成了一幅阴阳平衡的图景。

柳州是一座文化之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巨匠柳宗元当年就在这里逝世。踏进柳侯祠,在绿树掩映下,柳宗元的衣冠墓静卧着,接受着人们的拜祭。

柳宗元纪念馆详尽介绍了他的生平。他是一个神童式的人物,天赋极高,才识渊博。虽然活了不到50岁,却在文学上创造了光辉的业绩,尤其在诗歌、散文、游记做出了突出贡献。他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上游记写作第一人,他的游记情深意远、疏淡峻洁,被视为中国古代游记的巅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与韩愈、欧阳修、苏轼被后人评为中国文学史上的文章写作四大家。

柳侯祠内最著名的是三绝碑,柳宗元和韩愈是好友,同为文坛领袖,柳宗元去世后,韩愈作《柳州罗池庙碑》以祭之,到了北宋年间,苏轼读其文,吟其诗,叹其事,思其人,大为感怀,挥笔书下该诗,于南宋年间由柳州本地匠人刻成碑。碑文书法雄奇深厚,刀笔恣肆狂放,被世人推为东坡书法第一碑。该碑集中国文学史上的韩文、苏书、柳事于一身,故称“三绝碑”。因句首“荔子丹兮蕉黄”,也称“荔子碑”。

柳宗元在柳州工作了四年,兴文教、释奴婢、修城郭、植树木、移风易俗、政声颇著,公元819年病逝于柳州任上,享年49岁。

走出柳侯祠,后面是一片空地,有十几株大榕树,树干很粗,需要两人合抱,树冠更是巨大,像一把巨伞,为游人遮起了阴凉。

我们坐在石凳上,咀嚼着柳宗元的人生故事。

柳宗元生于中唐时期,国运衰落,亲身经历了藩镇割据带来的危害,31岁入仕,虽官阶低微,但以文知名,和韩愈一起与上层人士交游广阔,深刻了解政权弊端,有强烈的政治改革动机。后与王叔文结识,与刘禹锡等人,在皇帝支持下,进行了永贞革新,影响巨大。这场以反对宦官和藩镇势力为目标的改革,终因实力差距过大,历时半年即以失败告终。柳宗元被贬湖南的永州任司马,同去的母亲病逝,在永州他寄情山水,写出了一系列山水游记。政敌继续打击他,又被贬为更为边远的柳州刺史,最终在任上病逝。一代文坛巨星,年未过半百,便陨落了。

其实那场变革,在今天看来是必败无疑的,皇帝已到无人可用地步,只能任用几位中层官员,朝中重臣无人参与变革,非不愿意,主要是实力差距太大。宦官有藩镇做后盾,内外勾结,已把皇权驾空,要消灭宦官力量,无异于飞蛾投火。结果就是皇帝被软禁,被迫退位,参与改革的朝臣被流放。

政治权力角逐是充满凶险的游戏,由各方力量相互制约、共同牵制,才能实现平衡,任何打破平衡的改革,都可能引来杀身之祸。中国历史上的历次改革,保守派绝大多数都是胜利者,这可能是政治运作的保守性特征决定的。

极少数获得成功的改革运动,都是在尊重既得利益集团,由强人推动,依靠暴力机器支撑,通过妥协谈判,而获得成功的。

天色有些暗淡了,我们散步到罗湖之侧,柳宗元当年也曾在这方水域边漫步。他去世后的遗愿,就是在罗湖之侧建一所馆堂,这个愿望由他的学生代为实现了,后世常有人到此纪念这位文学家、政治家。

罗湖的水掩映在树影中,发出了亮光,送来浓郁的阴柔气息。

我突然想,阴阳平衡才是长久之道。柳宗元少年英才、少年得志,可谓阳气太重,应以阴气敛之,才能平衡。但是少年得志者,意气过于风发,大多不知道收敛,很多都是结局惨淡。

世间万物都讲求阴阳平衡,阴阳失调,就会出现问题,这是世间的基本规律吧。很多拥有权力者,时间久了,逃脱制约,独行武断,阳气过重,最终可能是害了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