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虎解曝晒方案
懒妈实验室 文/图 月止圆 “立秋后,少食寒凉”。虽然老人家如此告诫,但是每次中午外出,回家后就只想着降温。又想吃雪糕,又不想在每次例假时忍耐坠痛。那就看看我怎么吃吧! 个人描述: 懒妈一枚,轻易不动手,但是一动手就不仅解决"吃"问题,还能将它升华为"智慧"!经常走点"野路子"做菜弄吃,自称对食物、食材和调味,有天然的领悟力。 自制双莓酸乳酪 第1款推荐 “和水泥”加浇头 因为太爱吃这种双莓酸乳酪杯,所以我是一定要盯紧沿路的伊利雪糕柜。只要一来货必定扫了所有存货回家。有次嫌杯子难刮干净,我想将它倒出来吃,又觉得一个似乎吃不够,就在大碗里倒出两个雪糕杯,然后就发现了秘密:这种乳酪杯被勺子打散的同时,把封装时打进雪糕的空气压出来,略搅拌就开始“起胶”,让我想起街头买的冰乳酪杯,也是这样的:很容易化开,味道界于雪糕和酸奶酪之间。而这种乳酪杯都是有浇头的,可以加果干、巧克力、彩色糖果等。于是,我也想到要给它做浇头。起胶后的雪糕味道其实不够酸,果酱也可以再多些浓郁及颗粒感。 不计成本的果酱 打定主意,我马上去准备双莓。之前在进口零食店里发现有美国蓝莓干,还有一种台湾牌子的红莓干,看了看价钱,做零嘴吃太贵了,不舍得买。这下正好来了机会,找到试吃的理由。自己煮果酱并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尤其是在没有空调的厨房里,必须要时刻守着锅。为了缩短站在灶边的时间,我用滚水泡了20分钟的果干,然后再开煮,一边煮一边用汤勺压果实,果然十分钟不到,果酱就能收货啦。红、蓝莓果干都要40元左右一罐,我各取了一半的分量煮果酱,算上每个4元的雪糕杯,我总共扫了6个,吃一个名牌雪糕单球的价格可以做一盒符合我标准的加料双莓酸奶酸乳酪家庭装,你觉得到底值不值呢? 在果酱摊凉的时候,我已经在“和水泥”了,每次见我在搅拌雪糕,我老公都笑我:“你这是在和白水泥吗?!你用雪糕做雪糕,算不上什么……”呵呵,冷言冷语伴冷饮嘛,随他!让我再加点“泥浆”———酸奶搅和于一炉,再痴痴笑着把昂贵果酱浇在面上,再搅拌我的粉红色“水泥”,在他冷眼的注视下,每吃一口都发出幸福的“嗯嗯声”。 怀旧酸梅汤“呵返” 第2款推荐 密集吃雪糕,每到例假就后悔自己逞一时之爽快。还是忍口为妙。怎么想起酸梅汤呢,有次在超市等交款,见前面的人搬了一罐酸梅汤家庭装,我心想,这么重扛回家,不如去对面博济药店买材料呢。有小塑料袋装的乌梅和甘草,每袋乌梅3-4颗,随吃随买多轻便。顺便买上大块的医用纱布,回家马上就能做。 做法很简单,但要注重细节,我看我妈做过,那时候我五六岁,盛夏时节,正盼着喝当时最时髦的“桔子精”冲水,但是妈妈却老是“供应”自制酸梅汤,后来我才知道它的保健作用:乌梅能去热烦,山楂补脾调经,甘草能除五脏六腑寒热邪气,陈皮理气。寒凉生冷诱发的种种不适,可经酸梅汤调适。 老广初喝酸梅汤会不解,为什么有“烟熏火燎”的味道,实际上乌梅由青梅制作,先在灶边烤,再用草木灰水浸透再蒸熟再烘干,直至黑如墨斗,与我们平常吃的蜜饯乌梅完全是两码事。想“焦火”味道不那么重,将乌梅用温水泡,再滤出,可让味道减淡一些。从根本上去除这独特味道不可能,只要喝适口了,又开始对这味道迷恋。同时分别泡上甘草和陈皮。如果你只有山楂干的话,也要泡水先。 唯一麻烦的是要刮陈皮白瓤,要像顺德师傅蒸鱼一样,完全不留任何白衣的陈皮丝(我懒得洗砧板,所以用厨房剪剪成丝)。把医用纱布展开抖一抖,再铺到干净的桌子上,纵横两块,把所有材料打捞了放在纱布中心位置上,用棉线扎口就能煮了。图中显示的分量是两人份的,煮得越久味道越浓,每次煮完,我就热热地喝一碗,发一身汗,顿时也觉得“神清+身轻”气爽了,跟买现成的饮料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哦。 (版权归"金羊网-羊城晚报"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或致电020-8713358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