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枝汤

 林中雨露 2013-05-02
桂枝汤

方名:桂枝汤

出处:《伤寒论》

分类:解表剂-辛温解表

组成:桂枝(9克) 芍药(9克) 生姜(9克) 大枣(3枚) 甘草(6克)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本方不单可用于外感风寒的表虚证,对病后、产后、体弱而致营卫不和。证见时发热自汗出,兼有微恶风寒等,都可酌情使用。(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热、产后及病后的低热、妊娠呕吐、多形红斑、冻疮、荨(qian)麻疹等属营卫不和者。)

禁忌:表实无汗者,常与麻黄相须为用,如麻黄汤。[1]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者,均当忌服,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方解:风寒伤人肌表,原应恶寒发热而无汗,今汗自出而发热,恶风不解,且有鼻鸣、干呕,是腠理不固,卫气外泄,营阴不得内守,肺胃失和之故,所以是表虚证。究其病机,是风寒外感,卫强营弱,即《伤寒论》第五十三条所说:“以卫气不共营气谐和故尔。”风寒在表,当用辛温发散以解表,但本方证属表虚,腠理不固,且卫强营弱,所以既用桂枝为君药,解肌发表,散外感风寒,又用芍药为臣,益阴敛营。桂、芍相合,一治卫强,一治营弱,合则调和营卫,是相须为用。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解肌,又能暖胃止呕。大枣甘平,既能益气补中,又能滋脾生津。姜、枣相合,还可以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而调和营卫,所以并为佐药。炙甘草之用有二:一为佐药,益气和中,合桂枝以解肌,合芍药以益阴;一为使药,调和诸药。所以本方虽只有五味药,但配伍严谨,散中有补,正如柯琴在《伤寒论附翼》中赞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

化裁:恶风寒较甚者,宜加防风荆芥、淡豆鼓疏散风寒;体质素虚者,可加黄芪益气,以扶正祛邪;兼见咳喘者,宜加杏仁、苏子、桔梗宣肺止咳平喘。

附方: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加桂汤、桂枝加芍药汤

附注:本方为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基础方,又是调和营卫、调和阴阳治法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

本方特点:“桂芍等量”
1.本伍严谨面有层次:方中以桂,芍散邪敛汗,调整肌表之营卫;以姜、枣益脾畅胃,调脾胃之营卫 更以甘草合桂、姜扶卫气,合芍、枣助营气,且两调于表里营卫之间。
2.服法讲究:首行是药煎取汁,“适寒温”服之,“服已须臾,啜热稀粥”,借水谷之精气,充养中焦,不但易为酿汗,更可使外邪速去面不致复感。同时“温覆令一时许”,是避风助汗之意。待其“遍身絷絷,微似有汗”,是肺胃之气已和,津液得通,营卫和谐,腠理复固,固谓“益佳”。
 
方歌:
(一)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用。
(二)桂枝汤方治中风,发热汗出又恶风,芍姜草枣啜热粥,调和营卫建奇功。
(三)头痛项强汗憎风,桂芍生姜三两同,枣十二枚甘二两,解肌还借粥之功。(陈修园《长沙方歌括》)
(四)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桂麻相合明各半,太阳如疟此为功。

        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1枚,以上五味,用水约500毫升,煎取200毫升,第二煎用水350毫升,煎取200毫升,两次共煎取药汁约400毫升,分为两次温服。服药后约半小时,喝热稀粥一小碗,盖被令全身微汗出。如过3~4小时,仍无汗出,再取药如前。如仍不出微汗,则再煎一剂,缩短服药的间隔时间,药服法如前,直至出微汗而病解。如服一次即微汗出而病解,则停服后面的药。注意,出汗时不可令大汗出如水洗,如此则病必不除。一定要令全身漐漐微汗出,病方能解。这是使用桂枝汤须要注意的事情。

本方主要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证见头痛发热,自汗出,恶风寒,鼻鸣干呕,舌苔薄白,脉浮兼缓和之象。

外感风寒表虚证,是因风寒之邪从皮表侵入人体,但由于营卫不和,阳不能卫外,营不能内守,故自汗出而病不解。外邪搏于肌表而致头痛、发热、脉浮。肺主一身之表,肌表受邪,肺气不宣故鼻鸣。胃气不和故干呕。用此方解肌、疏风、调和营卫,其汗自止,诸症自愈。

本方用桂枝辛温可入透营分,和营散邪为主药;辅以白芍护营固里。二药同用,一散一收,营和则邪外出,邪出则卫自密,营卫调和,则汗自止。佐以生姜辛散以助桂枝达邪外出,大枣味甘以助白芍和营养阴;使以甘草甘缓调和百药,使诸药共达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效。
 
   桂枝汤是《伤寒论》开首第一方。中医常用“有是证便用是药”这句话来提示方证对应的原则,中医所着眼的是方证是否对应,而不注意患者所患的为何种疾病,因为病名是无穷尽的,不断变化着的,而作为机体病理变化状态的“证”是相对不变的。以不变应万变,正体现了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精神。在桂枝汤的临床应用中同样体现出这个原则。
    桂枝汤证由三类症状组成:
    1.自汗,恶风,发热或自觉热感
    2.上冲感,动悸,肌肉痉挛拘急
    3.脉浮,或虚,或缓,或数,或大而无力,舌质淡红或暗淡,苔薄白。

    自汗,是指自动出汗,虽气候不炎热,也不运动,也未服发汗药物而依然汗出者。恶风,指对风冷过敏,在温暖的居室或多加衣服可以缓解;发热,可以是体温升高,也可以是自我感觉周身发热。以上三种症状单独出现时,不能说是桂枝汤证,但三者同时出现时,对诊断桂枝汤证的意义极大。症状2是精神神经功能虚性兴奋的表现。上冲感包括昏晕、烘热、面红、失眠、多梦、胸腹有气上冲感、脐腹部的搏动感等症状;肌 肉痉挛拘急包括胃肠痉挛性的疼痛、腹直肌拘急、四肢肌肉拘急疼痛等症状。脉浮,指脉搏轻按即得,十分明显,临床可以发现,体型偏瘦的患者一般多出现这种脉象。桂枝汤证的脉象不仅浮,而且常并见缓象,即和缓不数,或并见虚像,即按之少力或无力,有时也可见虚数脉象。

    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桂枝汤证是表虚证的典型表现。表与里相对,虚与实相对。表里是指病位。病在身体躯壳为表,汗腺、皮肤及皮下组织、关节、上呼吸道的病变多表现为表证,症状为发热、恶风寒、无汗或汗出异常、身体痛、脉浮、苔薄等。病在内脏为里,消化、心血管、内分泌、血液、中枢神经等系统的病变多表现为里证,症状为便秘或腹泻腹痛、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身热口渴或肢冷畏寒、脉沉、苔厚舌红等。可见,桂枝汤证为表证。

    虚实是病势,即机体抵抗力与平衡调节力的动态分析。从整体而言,虚指正气虚,机体的抵抗力低下,生理功能减退;实指邪气盛,病邪的毒力盛,机体抵抗力也不弱。但就局部而言,虚指空虚,分泌太过,收敛不足;实指充实,收敛有余,分泌不足。形象地说,大门开着,人们可以自由进出,这种状态为虚;大门紧闭,风吹不进,人走不出,这种状态为实。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体也有许多各种各样的“门”,如魄门、贲门、肛门……这些门,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时开时闭,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一旦有病,有些门的开合失调,或常开,或常闭。开者虚,闭者实。魄门常“开”则多汗、过汗、自汗,故为表虚;魄门常“闭”则无汗、恶寒、皮肤干燥,故为表实。肛门常“开”则大便泄泻、稀溏、脱肛,为里虚;肛门常“闭”则大便秘结,数日一解、腹痛拒按,故为里实。桂枝汤证恶风,自汗,发热,故为表虚证。

    从临床应用及单味药理分析和推测,桂枝汤具有解热、抗变态反应、抗炎、镇痛、镇静、健胃等作用,特别应说明的是,桂枝汤对机体的作用决不是单一的、局部的,而是调整包括神经、血管、免疫系统在内的机体的整体功能。这就是中医所说的“调和营卫”。营者,营养全身的精微之阴气;卫者,机体防御、卫外的阳气。营卫调和,则机体强健,不易患病,汗出正常;反之,则自汗,盗汗,恶风,怯冷,易感冒,易致病。可见,营卫两气,相当于机体的调节系统与防御系统,在维持机体的健康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调和营卫的桂枝汤的重要作用也随之可见了。所以,桂枝汤常作为调理方,广泛应用于各科临床。
    ——《伤寒论》记载:“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临床所见,发热性疾患多见桂枝汤证。无论是感染性疾病的发热,还是非感染性发热,或是不明原因的长期发热,也无论是低热还是高热,只要有桂枝汤证均可使用本方。现代名医岳美中先生曾治疗一位14岁的少女,发热半年余,体温高达40℃,多方治疗无效。以其发热恶风,时有汗出,脉浮缓,渴不多饮,二便自调,舌苔淡黄色,用桂枝汤原方依法服之,3剂而愈  。林氏总结原因不明的68例低热症中,有5例经用抗生素及解热剂无效,以桂枝汤治愈娌’。

    ——出汗异常的疾患也常见桂枝汤证。《伤寒论》记载:“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而不愈者,……宜桂枝汤。”桂枝汤可治疗自汗、盗汗、局限性多汗、头汗、黄汗。对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有效。
    ——桂枝汤证尚出现于一些心血管疾患,如心肌炎、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心悸、阵发性心动过速、无脉症等。由于此类疾患的治疗方法比较多,使用桂枝汤者应注意鉴别。除心动悸的症状以外,自汗、恶风、失眠多梦、舌质暗淡等症状是常见的。笔者的经验,患者的体形多属“桂枝体质”,红胖者、黄胖者慎用。
    ——桂枝汤证还常出现在许多皮肤病的病程中。顾氏治疗多形红斑、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症、冬季皮肤炎、冻疮、蛇皮癣等多种皮肤病,只要出现舌苔薄白,脉浮缓或浮滑者,均用本方为主收效。’。笔者也有类似经验,但在适应证的选择上,除舌脉之外,尚有体形白瘦,平素好感冒、易出汗及遇风冷更甚等特点。同时,由于皮肤病的病种较多,病变复杂,临床应用桂枝汤大多加味或合方。
    ——《伤寒论》中记载桂枝汤证有“鼻鸣”一证,临床所见,恶风自汗的患者多为过敏性体质,故其中不少是过敏性鼻炎,或过敏性哮喘患者。笔者以桂枝汤加细辛,或加附子治疗以上疾病见清涕多或稀痰多,舌苔白滑者,常能收效。有人报告用本方加葶苈子、蝉蜕治疗20例过敏性鼻炎,除2例结果不明,4例复发外,其余14例全部治愈“’。
    ——有报告用桂枝汤治疗妊娠恶阻64例,疗效满意。其中单用桂枝汤的54例,其余为加半夏、人参、干姜者∞’。还有报告桂枝汤治疗本病见效快,一般3剂症减,7剂治愈∞’。妊娠恶阻多见恶风、干呕,与《伤寒论》桂枝汤证的“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相似,但舌质红、苔黄腻者不宜。

    桂枝汤的加味方很多。加附子,名桂枝加附子汤,治疗桂枝汤证见关节剧痛、冷汗多者;加厚朴、杏仁,名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桂枝汤证见胸满腹胀、咳嗽、喘息、痰多者;加大黄,名桂枝加大黄汤,治疗桂枝体质的便秘;加黄芪,名桂枝加黄芪汤,治疗自汗、盗汗、黄汗见浮肿、小便不利者;加人参,名新加汤,治疗汗多、心悸、头昏、食欲不振者;加葛根,名桂枝加葛根汤,治疗桂枝汤证伴见项背拘急或下痢者。所以,桂枝汤的应用范围是相当广的。
    根据前人的应用经验,桂枝汤服用后,宜喝热粥,并覆被取汗以助药力,忌食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此外,对肥满之人,或发热恶寒无汗者,或发热、烦躁、口渴引饮、舌红、苔干或黄腻者当忌用或慎用。
 
 
【读伤寒】桂枝汤方解

桂枝汤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五味药组成。

它包含三个小方:①桂枝甘草汤;②芍药甘草汤;③姜枣汤。

①  桂枝甘草汤

“发汗过多,其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伤寒论》

方证:汗多、心下悸、按之缓解。

②  芍药甘草汤

“脚挛急……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伤寒论》

“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 ——《伤寒论》

方证:脚挛急、痉挛痛。

③  姜枣汤

《伤寒论》无单独使用,但却是民间养胃、驱寒的验方

方证:恶寒、恶心、呕吐、咳逆、胃部不适、食欲不振而不渴。

桂枝汤是以上三个小方的复方,那桂枝汤应该包含以上三方的方证,即:汗多、心下悸(按之缓解 )、痉挛痛、恶寒、恶心、呕吐、咳逆、胃部不适、食欲不振而不渴等,但复方也不是简单的方证相加,复方以后药味重新组合会产生新的方证。《伤寒论》使用桂枝汤治疗的桂枝汤证如下:

桂枝汤证:

1、“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者,桂枝汤主之。”

3、“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4、“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5、“太阳病,外证未解者,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主之。”

6、“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主之。”

7、“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

8、“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9、“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

10、“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和谐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11、“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主之。”

12、“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13、“伤寒发汗解,半日许,复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主之。”

14、“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15、“下利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宜桂枝汤发汗。”

16、“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17、“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18、“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19、“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20、“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四逆汤,攻表桂枝汤。”

21、“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总结《伤寒论》中的桂枝汤证:自汗、汗多、恶寒、恶风、头痛、身体痛、发热、烦、呕、吐、气上冲、便清、脉浮、脉浮弱、脉洪大、脉浮数、脉迟、脉浮虚等。

这些证候可以归纳为:

汗:自汗、汗多、大汗出——桂枝甘草汤证

痛:头痛、身体痛——芍药甘草汤证

气:呕、吐、气上冲——桂枝甘草汤、姜枣汤证

寒热:恶寒、恶风、发热、烦——桂枝甘草汤、姜枣汤证

便:便清自调——寒证

脉:脉浮、脉迟、脉浮弱、脉浮虚、脉洪大、脉浮数——表证

阴阳:“阳浮而阴弱”、“卫气强而营气弱”、“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和谐故尔”——病机

对脉象的理解:

桂枝汤证的脉象有脉浮、脉迟、脉浮弱、脉浮虚、脉洪大、脉浮数等,脉浮、脉迟、脉浮弱、脉浮虚,好理解都是表虚证,脉洪大、脉浮数这两个脉象要根据其他证候来鉴别,凡是属于营弱卫强、营卫不和者,都可与桂枝汤。如:《伤寒论》中的“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这个证候与白虎加人参汤证如何鉴别?要点在于有无“大烦渴不解”,并不是见有大汗出,脉洪大而口渴者,就一定是白虎加人参汤证,若大汗出、脉洪大,兼有无大烦、恶风、便清的虚寒证,就是桂枝汤证,如误用白虎加人参汤,其人必下利。再如“伤寒发汗解,半日许,复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主之。”, “伤寒发汗解” , 这是个太阳伤寒表实证,发了汗以后,风寒表实证已经解除了, “半日许,复烦” ,这里的烦应该指头痛、发热,而不是烦躁,又出现了发热,这显然是余邪未尽,又重新聚集起来所造成的一种证候,汗后,病证没有完全解除, “可更发汗” ,那就可以再发汗。这个时候虽然发热、脉浮数,可发汗,但不能够再用麻黄汤,只适合用桂枝汤,因为有过一次发汗,正气已经受挫了。即:表证,汗、下后,正气受挫,表邪未解者,用桂枝汤。


---更年期的出汗,汗出异常
汗出异常的病很多,对女性来讲,多见于更年期的出汗。女性一到更年期,由于月经将要停止来潮,雌激素分泌减少,内分泌系统的长期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系统面临着重新洗牌。

身体调节能力强的人不会有明显症状出现,但若调节能力不好,就可能导致内分泌系统的紊乱,出现许多症状,叫做“更年期综合症”,有些症状甚至莫可名状。更年期综合症中最突出、集中表现出的症状就是烘热出汗,汗出后又有明显怕冷,一天中会来个好几阵,如果没有内热的话,桂枝汤是治疗此病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剂,因为张仲景对“时发热汗出而不愈”类的疾病,就是选用桂枝汤治疗的。

 另外,给大家推荐个食疗的方法,也可以帮助缓解更年期的症状。

1、清蒸枸杞甲鱼:甲鱼一只去内脏,将枸杞子45克放入甲鱼腹中,然后加葱、姜、糖、酒等,放火上清蒸后服食。用于更年期烘热出汗。

2、香甜合欢粥:合欢花30克(干品),或50克(鲜品),粳米50克,红糖适量。将合欢花、粳米、红糖同放锅内加水500毫升,用文火煮至粥熟即可。每晚于临睡前1小时空腹温热食用。用于更年期烦躁易怒、忧郁、健忘失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