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滋腎養肝通經湯治療糖尿病性閉經

 事不宜急缓则圆 2013-12-15

滋腎養肝通經湯治療糖尿病性閉經

糖尿病性閉經,是糖尿病的併發症之一,屬於難治性病証。中國廣州市職業病防治院黃笑芝醫生,經過長期觀察研究,採用自擬滋腎養肝通經湯治療本病25例,取得比較滿意的效果,總有效率達八成。茲摘編如下。

該組病例共25例,均為糖尿病合併有閉經的患者,並排除因妊娠期、哺乳期暫時停經、自然絕經、刮宮術創傷、藥物影響、結核病、多囊卵巢綜合徵、閉經溢乳綜合徵、卵巢早衰等引起的閉經。年齡最小28歲,最大39歲,均為已婚。

Ⅰ型糖尿病患者2例,Ⅱ型糖尿病患者23例。閉經時間最短8個月,最長3年。合併有高血壓病5例,高脂血症12例,周圍神經炎14例。全部病例均正在分別接受糖尿病中西藥物治療;部分患者曾使用過人工周期療法治療無效。

臨床症狀:

面色無華,疲倦乏力,氣短懶言,眩暈耳鳴,視物模糊,口乾多飲,四肢麻痹,腰膝痠軟,下腹重墜,或有隱痛,夜尿頻多。月經多見初起稀少、不定期,漸至閉止。舌淡紅、少苔,脈細弱。空腹血糖均超過7.8mmol / L,最高達18.6mmol / L。

治療方法:

對患者進行糖尿病教育,並根據血糖、尿糖控制飲食。患者原己使用的治療糖尿病藥物如 胰島素、美比達、達美康、消渴丸等均繼續使用,根據病情逐步減少用量至維持量。給予自擬滋腎養肝通經湯治療,藥用熟地、雞血籐各30g,山茱萸、枸杞子、 菟絲子、女貞子各15g,龜板(先煎)山藥各20g,牛膝、當歸、桃仁、白芍各12g。

加減:氣虛者加黃蓍、黨參;虛煩少寐者加柏子仁、酸棗仁;腹脹重墜者改用當歸尾,加赤芍、紅花;月經初通後視經水情況,酌情增減補肝腎及通經祛瘀藥。以上方藥,每天1劑,水煎服。治療1個月為1療程,3~6個療程後統計療效。

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臨床治愈(症狀消失,大部分時間空腹血糖<8.2mmol / L;月經恢復正常周期,停藥後維持3個月經周期以上)11例,有效(治療後症狀明顯減輕,空腹血糖<8.2mmol/L,餐後2小時血 糖<10.0mmol/L,月經恢复來潮,周期尚未正常)9例,無效(治療3~6個療程症狀無明顯改善,血下降未達上述標準;月經未見來潮)5例。 臨床治愈病例中治療2個療程6例,3個療程2例,4個療程1例,5個療程2例。總有效率為80%。

糖尿病性閉經,中醫學分屬"消渴"、"閉經"範疇。消渴早期多見氣陰兩虛,肺胃燥熱。但罹病日久,窮必及腎,肝腎虧損,精血不足,不能上承耳目,併發向內障、雀盲、耳聾等病証;肝腎精血無以下注胞宮,則為閉經。

事實上,消渴也有從腎論治。如《金匱要略》即有"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一斗,腎氣丸主之"的記載。此為習慣上所謂的"下消"是也。當然,下消一病,不僅見於男子,女子亦有。

對於閉經的病因,《金匱要略》認為"因虛、積冷、結氣,為諸經水斷絕",首次提出了因虛致閉的理論。基於上述認識,制定以滋養肝腎為主,活血通經為輔的大法。

滋腎養肝通經湯,是黃醫生在臨床上經多年驗証總結而成。該方以熟地黃、山茱萸、枸杞子、菟絲子、女貞子、龜板滋補肝腎,充養沖任;以牛膝、當歸、桃仁、雞血籐活血養血,化瘀通經;白芍、淮山藥舒肝健脾以資化源。

諸藥合用,使腎精填,肝陰充,瘀滯化,沖脈盛,任脈通,血海滿則經水復潮。當然飲食控制,維持量降糖藥的服用,仍屬必要。

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病,且有增多趨勢。起病時大多無症狀可見,而被忽視。反倒是因併發症、兼有病的出現,尋根溯源,才發現原發病是糖尿病。閉經在臨床上並非少見,發病原因甚多,糖尿病也是其中之一,不可忽視。

相關資料與參考文獻:

  1. 黃笑芝.滋腎養肝通經湯治療糖尿病性閉經25例療效觀察.新中醫,1999,6:15

  2. 李克光.金匱要略講義.上海:科技出版社.19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