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漫谈(对仗)

 水月清华 2013-12-31
我讲的,是我个人的理论和观点。仅做参考。
      我不断地提到二个字---就是“虚实”。这二字给人的感觉有些弄玄的印象,什么是虚什么是实呢?这本就不是一个很容易确定的问题,以虚实的视角去看诗,如何能理解诗词的本质所在呢?又如何帮助我们提高诗词写作的水平呢?拨开迷雾,其实仅仅隔着一层纸。理论上说不清的,我们可以去感受,感受不清晰的我们可以看例子,通过写作实践,自然能了解到,“虚实”的理论观,其实是贯穿在整个诗学体系中的。前人没有明确地这么提过,却在自觉或不自觉的过程中运用了虚实变化的法则。我们今天说到的对仗,实际上就要具体地运用我所说到的“虚实观”了。
      前时给朋友讲对仗,我用了一个例子,过去皇帝身旁,要分成二列仪仗队伍的,一列是文官,一列是武官,左文右武,才能拱壁江山。这以文对武的形式,其实就是一种“对仗”---实际上“对仗”一词也是这么来的。
文人用嘴,说的是思想和策略,武人用兵,落实的是真刀和实枪。这二者是皇帝缺一不可的左膀右臂,广义上讲也是江山社稷的支柱。文武各自的特点,也可以看做是“虚”和“实”的不同特点。再看一些传说中的行中帐,领兵的坐中间,两旁也各常自站着一队人,但都是各个营盘的小头目,一色的武士。这样的排列形式则不能称为对仗,用诗学上的话讲,这叫“合掌”。
      那到底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才叫对仗呢?我们学诗时,在说对联的时候,基本概念是这样的---平仄相对,词性相同,上仄下平(句脚),上列特点使上下句相对,谓之“对”,而上下二句意思要有关联,谓之为“联”,也就是形上要对应,意上要关联,方为“对联”。
      对仗的概念和对联差不多,但不完全一样。和对仗有一个相近的修辞语叫“对偶”,也有对的意思,但对仗也不完全等于“对偶”。相关的各自名词理解,我们稍后另篇再说,或者去查询相关的基础教材,在这里不详细论述了。我们现在预设的前提是对“对仗”有个基本概念的认识(至少是读过名词解释),我们要重点说的是诗学里的关于对仗的理解和运用。
      对仗的原则,首先在形式上,平仄是要对立的。这里说的平仄,当然是指音节点而言,比如七言句中的第二四六字。这在诗里,只要合律一般都不成问题的。平仄对立,我们重视的是声调的上下错落和平衡。因为对仗句有一定的相对的独立性,比如七言律诗里的对仗,单抽出常常可以当做诗钟的。因此,平仄上也尽量整齐,对仗的工稳性是其主要特点。
      这种工稳性,使得诗词的表现常常具有结构上的稳定性。诗词贵在飘逸灵动,但灵动和飘逸主要是指的是构思和意境,而非指着形式上的散乱和无序。在有序的形式下体现灵动,则避免了因过度的追求灵动而导致的散乱。对仗,实际上就起到这样的稳定作用。
      在七律里,对仗是主要诗学元素,一般的要求是七律的四联当中,中间二联尽量的去对仗(不绝对的)。实际上,我们不要认为是因为体裁上要求这样,所以我们才去对仗,而是为了表现七律的工稳性,而去实现的一个手段。
      工稳是七律体裁的主要特征,结构上起承转合,体现的是层层递进和转折的动态特点,时而飘逸的诗思又欲不羁放肆。但是在对仗的框架下,让它们变得有序起来,那么,飘动的音符就会形成有序节的旋律而不是噪音了。
      尤其是相对于绝句而言,七律字是多的,字多则易杂易乱,所以,使之有序性工稳性,是艺术上的必然要求。为什么多要在七律的中间二联对仗呢?主要原因就是表现主体的工稳性。
      七律的对仗也可以放在其他联上,比如颔联不对而首联对,这样的形式有个有趣的名称叫“偷春格”。也有单单颈联对仗而其余三联不对的,这叫“蜂腰格”。有前三联都对仗的,也有四联皆对的。名称叫什么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诗意构思,利用对仗具有的沉稳工整的形式,巧妙地设计好在哪处表现它。
善用对仗,就是要善于利用它所具有的特点来为自己的诗意服务。实际上,全篇无一对仗,也不能说就不是七律。格律上对平仄粘对的要求是最基本的硬件要求,不可或缺的,而对仗多属于诗句意上的表现,虽然也是形式之一,却不是死板的必备硬件之一。
      对仗在五律上也是需要的。一般也是在中间二联使用。但是和七律不同的是,五言律的起句,一般是以仄脚收音为正格,所以,首联上对仗也是常见而且适合的。
      对于五律,在平仄上的要求尺度反而更宽一些。常常有一些拗救句或特拗句的存在。请注意,这样在平仄上“拗”的现象,其实正是五律的特点之一。正规正格地平仄排列,反而少了五律特有的体味。尤其是在起句和第七句上,我们所见到的前人作品,多是采用“平平仄平仄”这样的特拗。甚至采用“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这样的特殊拗救形式。至于“仄平平仄平”这样的“孤平”自救,以及“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这样的对句救也是履见不鲜的。
      实际上,这对诗句的灵活使用,尤其是对仗句的灵活运用很有帮助,因为所采用的平仄选择更灵活了。五律句短,平仄相间时特别适合对仗,在做景物描写时,把多彩丰富的景物归到对仗句中,会使诗句韵味十足,自然而不失节奏。
      在填词的时候,也常有对仗的问题。要注意的是,词里的对仗和近体诗是不尽相同的。要求的略为宽松。有时甚至不要求上仄脚下平脚,着重于意对而非工对。词里善用对仗,实际上对词的作用更为重要,词为长短句,在形式上就不整齐,看来有些凌乱的感觉。那么,对仗的存在,就有乱中镇定的作用。于词而言,一般原则是“逢双即对”。也就是,不论其平仄谱如何限定的,见到双句,能对则对。但要注意的是“灵活”二字。比如《临江仙》牌,双调,上下二片的煞尾都是二个五字句,那么,可以考虑一个对,一个不对,或者一个工对,一个宽对。任何形式上的表现,都要根据文意来布局和安排。
      至于怎么对仗,初学者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合掌”,也就是对仗的二句中,所表现的意思基本是一样的,尽管所用辞语不同,但意思没大区别。这就是所谓的“合掌”。所以,我的建议就是运用我说的“虚实理论”,将上下句分成虚实的关系,有意识地这样安排就容易了,不仅可以使对仗灵活生动,虚实错落,还可以避免合掌的出现。
      我在谈章法的时候,说到了“起承转合”。实际上,起和承多为“实”的范畴,而转与合则可以看做是“虚”的成分。那么章法的意义,从某种角度看,也是虚实间的转换和过度。
      景物景象以及事件过程等的描写,都是客观层面上的描写,我们把这样的客观性,可以看成是“实”,而在转合的时候,多数情况下是着重于情感情思想象等层面的描写,我们把这类主观意象为主的写法称之为“虚”。实际上,所谓的诗词之本质,就是这样的虚实融合体。那么,我们也可以同样以这样的视角来看待对仗。
      对仗句服从于整体结构的安排,这是大前提。但是,对仗句本身也有自己的节奏在的。也有一种虚实的关系存在。我们要认清这点,才更容易掌握它并使用它。多数情况下,上句就往“实”里写,而下句则在“虚”上描。也就是说,上句尽量做客观的(如景物实在)描写,下句则可以融进人的思想(感受、想象、比拟、夸张等)的主观因素。甚至上句写景象,下句写人象,都可以分出这种虚实的关系。按这个思路去设计对仗句,则不仅避免了合掌的出现,还可以在大结构的背景下,构建出小的节奏背景,使诗意丰富蕴藉,精彩灵动起来。也就是说,在大的虚实布局下,构建小的虚实节奏。
      我们可以随便找几个古人律诗里的对仗句,体会一下这种虚实的关系:
响遏行云横碧落,清和冷月到帘栊----《闻笛》赵 嘏(颔联)
叶浮嫩绿酒初熟,橙切香黄蟹正肥----《冬景》刘克庄(颔联)
黄金甲锁雷霆印,红锦韬缠日月符----《送天师》甯献王(颔联)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花》林 逋(颔联)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梅花》林 逋(颈联)
天上晓行骑只鹤,人间夜宿解双凫----《送天师》甯献王(颈联)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与朱山人》杜 甫(颈联)
这是随机找到的几个前人对仗句。稍加品读,就可以看的出,上下二句其实都是具有从“实”到“虚”的转换的。在做对仗句的时候,这种虚实间的层次要分的开,这是首要注重的,也是前提因素,然后再去考虑具体的对仗形式。
      对仗的形式的分类很多。大多属于技巧上的。《文心雕龙》里列出言对、事对、正对、反对这四类。《诗苑类格上》则提出,唐代上官游韶谓诗有六对,即正名对、同类对、连珠对、双声对、叠韵对、双拟对等。还有各种参考资料都不难找到。只对仗的方法方式就好多种。列如“实字对”“虚字对”“错综对”“连珠对”“人物对”“鸟兽对”“数目对”“隔句对”“互成对”“流水对”“问答对”“借韵对”“虚实对”“交股对”“逆挽对”……等等等等。
      现在只是对其中的一种说一下----“流水对”。为什么要说这个呢?因为至少个人感觉,流水对具有一种灵活的形式,如果使用好了,会使诗意灵动生趣,而且,使用流水对也很容易就避开了那个常见的对仗之病---合掌。“流水对”是什么特点呢?其实就是上下句说的是“一句话”,上句没说完,下句接着说。二句之说一个意思,因为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在时序等因素上就错落开了。意思好明白,写的时候其实却不很好掌握。我们先看几个例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杜甫)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孟浩然)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杜甫)
门外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王维)
      流水对有如下几个特点,掌握了就容易写的好了。首先,要注意善于使用关联词。实际上,没有关联词就没有流水对的存在。这种关联词有时是名的,有时是暗的。比如这个“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用“唯”领字,就起到了关联的作用。再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里的“欲”字也有这作用,这类的还有“……,可……”“……,却……”“虽……”。再看子美的这个“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即从……便下。关联词的作用对“流水对”很重要。比如将这句“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的前二字去掉,则为“终夜长开眼,平生未展眉”就不成为流水对了。流水对之所以能流起来了,关联词起到很大作用。
      所谓关联词,其实不在词本身,而在于这种关联的关系。若是用动作本身的连贯性表现出来,不用关联词也形成“流水对”了。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有撕关联词没写出,其实是暗含在其中了(被省略)。因为诗词的特点是精练,所以省略些词性的语法成分是诗体之特点。
      即使写流水对,也不要忘了前面所说的虚实变化。从实到虚,是一般规律,认识其道理,掌握其用法,善莫大焉。
                                                                                                                                (作者:黑水诗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