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教育中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智夫勤 2014-03-31

当今的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对话”已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状态。教学是传承社会精神文化的主阵地,因此,“对话”教学是教育的与时俱进,是教师和学生两类主体“交互作用”形成的“师生学习共同体”。师生学习共同体是对单向的、线性的“Telling——Listening”式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反思与超越,是一种非线性的、立体的教学形式,是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学组织。 
     
一、师生分离:传统教学的流弊 
     
传统的教学理论始于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第一次以心理学为基础,构建了形式阶段教学法。形式阶段教学法是关于课堂教学阶段的一种理论,赫尔巴特曾把教学过程划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形式阶段,他的学生齐勒把第一个阶段的“明了”,再分为“分析”与“综合”两个阶段,于是形成了“五阶段教学法”,齐勒的学生莱因又把这五个阶段重新命名为预备、提示、联想、总括和应用。 
     
五阶段教学法在清末民国初对中国教育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应用中,也显示出了自身的特点和特长。其最大的特点是程序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建国后对我国教育学影响最大的是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凯洛夫的《教育学》其实是霍尔巴特教学理论的简单化和操作化的产物。其中关于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的“三中心论”,教学过程由“准备、复习导入、教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家庭作业”组成的“五环节说”;教学本质的“特殊认识论”观点,直观性、可接受性等“六大教学原则”,以讲授法为核心的“九大教学法”等已被我国教师熟记于心并内化为一种教学观念,外化为了教学行为习惯。 
     
传统教学理论是一种工具主义教育理论,工具主义教育理论把教学视为为儿童未来完满的生活作准备的工具,工具主义教学理论把教学过程理解为一种技术过程,它把课堂看成车间、作坊,试图用一种完美的技术来控制这个空间,以提高教学效率。它通过对教师教学行为方式的技术设计来控制学生的活动,学生实质上受到双重控制,一是知识的控制,一是教师的控制,而教师也受到教学法专家的控制。正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先生“只会教书,只会拿一本书要儿童来读它,记它,把那活泼的小孩做个书架子、字纸篓子。先生好像是书架子字纸篓子的制造家,学校好像是书架子字纸篓子的制造厂”。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法控制的机器,学生是知识和教师控制的机器,师生之间是一种“我—他”关系,师生之间的交往在课堂上变成了物与物的机械互动,课堂成了卢梭所说的心灵的“屠宰场”。在这种师生心灵相分离,并且双方心灵倍受折磨的教育场域,何谈教师的专业成长?何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呢? 
   
“素质教育”在我国高喊了几十年,新一轮课程改革也由如火如荼的宣传和实验阶段进入全面推进阶段,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巨大惯性,据我们观察,新课程的理念只在“综合实验课程”中有所体现,而学科教学还是采取比较稳妥的传统的方法。广大教师如何走出“传统教育”的怪圈子,师生如何由“分离”走向“对话”,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二、师生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的本质要求 
     
师生学习共同体是指由具有共同信念、共同目标的学生与教师共同构成的团体。在知识共享和师生相互支持的基础上,通过师生对话、协作、反思等活动,师生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的人际关系,最终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超越,是师生关系由“我—它”关系向“我—你”关系的转变。师生学习共体的构建是对传统的“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缸水”背景下“传话式”教学方式的反思,“传话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凭借从师范院校获得的“一缸水”进行单向的、线性的“授-受”式教学。师生学习共同体强调师生共“做”的心理机制,教师在“做”中“教”,在“教”中“学”;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非线性的、立体型的教学本质的要求。 
     
三、师生学习共同体: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学机制 
     
教学是一个有序的自组织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主要包括教师、学生和教材文本三个要素。教学过程中的这三个要素分别代表着三个世界,即成年人世界、学生世界和教材文本世界。教学过程就是以教材文本世界为依托的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过程,在这个学习共同体中,首先要实现成年人世界与文本世界的对话,做到这一点,不仅要求成年人——教师具有与文本相关的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知识,驾御文本的能力,而且要求教师具有内化文本、创生文本的能力。其次要实现成年人世界与学生世界的对话,在这方面,除了要求教师具有与上述文本相关的知识与能力外,教师还要有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具有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资本和能力,另外教师还必须具有极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审美情操和敬业精神。三是实现学生世界与教材文本世界的对话,教材文本世界是社会精神文化世界的表现形式,这种社会精神文化世界是一代代人共同创造的产物,这是一种高度概括的人类生存能力,这种人类生存能力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沉淀,并外化为社会的知识经验,这种知识经验的不断丰富和系统化,逐渐形成了我们称之为哲学、艺术、科学等多种符号体系。学生的学习就是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社会的精神文化世界实现对话的过程,通过这种对话,实现学生两个方面能力的增强,即对外处理客观世界的能力(知识、技能等),对内自我意义世界(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心理素质等)建构的能力。 
      
因此,教学是通过师生学习共同体中互补互需的良性运行机制,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的。师生学习共同体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通过共同体在教中学,在学中教,不断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学生必须通过共同体受教,通过共同体主动地学,不断实现自身“对外”、“对内”两方面能力的增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成长,着手于师生的共同成长,教师的成长必须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在落实学生的成长中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四、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策略 
     
1.构建民主的师生关系。传统的教学是忽视“人”的教学,学生被视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新观念则把人看作具有独特竞争力的知识结点。意味着教学从知识的传接走向知识的构建,对学生来说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发生在师生共同体的知识的生成。师生共同体意味着师生关系的人性化。只有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学习共同体才能得以构建。 
     
2.构建共同体的学习情境。情境认知理论的研究表明,学习是情境的认知,知识的学习离不开运用知识的情境。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教师的学习是与其工作相融合的,是基于改进自己教学的学习,是针对自己教学问题的学习,是着眼于学生发展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是以其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是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创造的学习,基于合作的学习。因此,师生应共创教学情境,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使主要以“文本”的形式表现的“社会精神文化世界”与学生个体的“经验世界”实现“对话”;使意义之溪在师生的心灵之间流淌。师生在共同参与的“真实”情境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做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真正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3.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是师生共同体中所有成员都认可和追求的景象,即共同的奋斗目标。师生学习共同体意味着对一个活动系统的参与,其参与者共享着理解,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以及他们的所作所为在他们的生活中意味着什么,对共同体的意义是什么等。构建师生共同体的共同愿景,首先,要培养自我超越的学习者。对每节课的教学过程,教师和每位学生都要明确自己内心的真实愿望,我应该怎么做?我应有哪些收获?有了清晰的愿景才有可能振奋精神不断促进自己的成长和不断超越自我。其次,要培养主动的学习者。共同的愿景要建立在师生全员参与并沟通探讨的基础上,是师生真心向往并愿意为之奋斗的目标,共同体要有具体目标、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使共同体成员既能看到前途的美好,又能看到实现的可能性。 
     
4.构建师生共同成长的学习氛围。师生学习共同体的良性运转,教师的作用十分关键,对于教师来说,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如果教师不求上进,满足于自己的已有知识,就难于完成历史赋予的重任。其次要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提供广泛的可能性。要做到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教师要由关注教材、关注教案转向关注学生、倾听学生和发现学生,教师要成为教学过程中生成信息的“重组者”。 
   
师生学习共同体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学习型组织,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反思与超越,师生学习共同体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为,亦是“对话时代”在教学领域的回应。传统的“教书匠”式的教师已难以适应历史的重托,教师只有在师生学习共同体中不断学习与学生共同成长,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来源:中国校长网 阅读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