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可能是曹操《短歌行》里,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句子。喝酒似乎可以不分场合,团聚要喝,离别同样饮,高兴时候用它助兴,烦恼时,麻醉自己。 魏晋名士多嗜酒,他们大多怀着那个特殊时代的忧郁之感,也留下了许多饮酒诗。陶渊明就有不少。许多诗人都离不开酒。唐代的李白就更无需多说,是“诗仙”,也是“酒仙”,难以想象,没有酒相伴的日子,李白衣袖底下,能否生出那样豪迈动人的诗句。 东北人喝酒普遍很豪放,用碗干的不在少数。在广州时,有一次和几个东北人谈生意,早时听闻他们是不喝过瘾不谈工作。我方先找几个不太会喝酒的人,以五十多度的白酒轮流敬之,待他们觉得有些酒劲时,再由两个量大之人提来两瓶喝上一口就感觉喉咙会冒烟似的,67度的衡水老白干,几个大汉当场醉倒。醒来之后,他们连连感叹,“我们是假声势,你们才是真酒鬼”。 江浙地带多黄酒。黄酒是以糯米为原料,经发酵而成。据说绍兴有一种习俗,家里生了女儿后,要为其埋一瓶黄酒在打了标记的地里,待女儿出嫁那一天,才掘出来。经过岁月的酝酿,黄酒吸收了日月精华,天地灵气,开坛时,香气扑鼻,颜色十分漂亮,味道也很醇厚。此酒也叫女儿红。 啤酒相对温柔太多。也由于度数低,难以喝醉,将肚子撑得很大,长成“啤酒肚”。我觉得黑啤的后劲更大,喝时丝毫没有感觉,待睡到半夜,同样的量就让我头晕目眩,持续了两天。有人不习惯啤酒的味道,形容为潲水。隔壁王二媳妇经常骂她丈夫灌“猫尿水水”。 白酒、黄酒、啤酒和红酒,都能入菜,其味各有千秋。黄酒度数适中,用它入菜,以达到去腥增香的目的,比普通料酒更醇美。白酒较烈,多用于极腥臊之物,比如烹煮肥肠。传说,第一个用啤酒做菜的人,是航行在海上时,发现淡水用完,便取啤酒代替,结果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啤酒菜有很多,啤酒虾,啤酒鸭,啤酒鸡等等。论鸡肉而言,用黄酒更加适宜。红酒一般烹饪比较高级一些的菜,多用在西式料理,喝红酒,吃牛排。 ![]() 飘香鸭,吸收了各种香料的味道,又结合了红酒的香醇,最后加上青椒和小米辣的复合香辣味,使整个菜吃起来满口生香,回味悠长。 【所用料】 土瘦鸭半只800克 红酒200ml 泡发笋干150克 大葱半根 大蒜6粒 青椒10个 鲜小米辣5个 八角2粒 花椒1汤匙 干辣椒半把 酱油2汤匙 丁香5粒 桂皮1块 香叶5片 生姜1大块 菜油3汤匙 蚝油1汤匙 盐适量 【这样做】 ![]() 1、将洗净后斩块的鸭肉入冷水里煮开,汆水1分钟后捞出。 2、在清水里洗干净,沥水。 3、大葱切长段,笋干切小段。 4、青椒和鲜红小米辣切小段,姜切片,大蒜对剖成两粒。 5、炒锅里烧油,等油把白泡烧掉后关火,稍凉后将大蒜放入以小火煎黄,单独捞出。 6、放花椒,继续用小火炒香。 ![]() 7、接着下入干辣椒、葱段、香叶、姜片、丁香、桂皮、八角炒香。 8、下入鸭肉炒匀,调入红酒。 9、注入没住鸭肉的开水,调入蚝油和酱油,炒匀。 10、改中火烧开后,加盖以小小火焖烧1小时。 11、开盖后,汁水约剩下一半,加入笋干,试味后,调入适量盐,以中火收汁。 12、汁水将干时,放入青椒、鲜小米辣椒段和最先煎过的蒜头,炒匀出香味,关火。 【小贴士】 1、普通鸭肉烧此菜也香,只是有点油腻,炒时要少放油。 2、红酒烧鸭,成菜颜色有点暗,但味道很香。丁香不能加太多,四五粒就好了。 3、笋干不定论某一种,鲜笋也可以,冬笋的话要加点盐泡,再汆下水去苦味。 4、加盖焖烧,用小小火,就是锅里咕嘟冒泡状。一般焖1小时,鸭肉熟透。 5、最后加青红椒一是为了增加辣的层次,二是色彩上的差异,也可以不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