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微学精讲【11】;第02章

 快乐的森林 2014-07-02

《道德经》第五讲:对待篇

02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题记】

 

对待,指对待双方相比较而存在,皆对待而成立。老子这章讲,万物都有他的对待的物,如:善与恶、是与非、美与丑、高与下、长与短,等等。正因为万物对待而千差万别,所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以超越对待,德化百姓。

 

【正文】

 

天下:

皆知美之为美,斯①恶矣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相盈②

音声相和③

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

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为始④

 

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

是以不去

 

【注释】

 

:这样。

:充满。

[hè] 应和。

:干涉。

 

【直译】

 

天下人

都知道什么才算得上美,这就有了丑

都知道什么才算得上善,这就有了不善

 

有无相待而互生

难易相待而互成

长短相待而互形

高下相待而互盈

音声相待而互和

前后相待而互随

 

所以圣人

做的是无为的事情

行的是不言的教诲

任凭万物自由发展而不干涉

生养了万物而不占为己有

做了事情而不以此为凭恃

功成了而不自居有功

正因为不自居有功

所以他的功劳不会失去

 《道德经》微学精讲【28】 <wbr>第02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绎读】

 

天下天下人

 

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都知道什么才算得上美,这就有了丑。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都知道什么才算得上善,这就有了不善。

 

善,是善于的意思,好象有的人灵巧,有的人笨拙。不善于做某个事情。

 

怎么理解这两句话呢?老子效法自然,他的道理来自于自然、社会、人类生活,没有纯思辨的东西,可以还原到生活之中去理解。

 

这就好像是一群人在一起,自然就有高矮、胖瘦、美丑等比较,自然心里有数,原来有些人长得好看些,有些人善于做一些事情。知道有美,也就同时知道了什么是丑;知道什么是善,也就同时知道了什么是不善。美与丑、善于不善,是同时并存,相互对待而成立的。失去一方,对待另一方也就自然不存在,不成立。

 

有了这两个显而易见的道理铺垫之後,老子开始展开说理。

 

有无相生有无相待而互生

 

有,为基本粒子;无,为混沌元气。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基本粒子构成万物,混沌元气产生基本粒子。基本粒子被混沌包围,但是时间很短,又回到混沌之中,复归于混沌,所以是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难易相待而互成

 

难和易相互成就,好比是为难于其易。

 

长短相形长短相待而互形

 

因为相比较才有了长短的概念。

 

高下相盈高下相待而互盈

 

盈,一种说法是通假于“呈”。高下相盈,指相比较而呈现出来高下,类似长短相形

 

一种说法,就是本意,充盈的意思。高往下注水,下面才能充盈。但是也因为高者清空自己,进入空灵,自然就源源不断又充盈了。所以,高下相互充盈之说成立。与其他句子如:高以下为基洼则盈相互印证,此说更合于《道德经》本意。

 

音声相和音声相待而互和

 

“听之不闻名曰希大音希声”,表明,音为耳朵听不见的声,声为耳朵能听见的波。当一个人说话的时候,既发出能听见的声,同时也伴随着听不见的音,类似心声,音声相互应和。

 

前后相随前后相待而互随

 

人多了必然会出现前面有带路的,后面有追随的。前面为领袖,后面为百姓。但是没有追随的百姓,前面的领袖也不成立,所以是互随。

 

圣人看到了人间万物与人类都是这样有着各种差异。讲前面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是为了落到最后的“前后相随”。因为圣人治国主要是百姓,百姓管理好了天地也就稳定了。

 

那如何应对这种差异呢?分别对治吗?那是忙不过来的。

 

是以圣人所以圣人

 

为了超越这种对待。

                       

处无为之事做的是无为的事情

 

为无为,在无的层面去为。无,为氣。庄子曰:通天下一氣耳。天下万物在氣的层面是一体的,所以无为,才能作用于万物,无所不为。

 

行不言之教行的是不言的教诲

 

圣人教化百姓,不是去一个一个说话、教育,那是忙不过来的。所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修自己。圣人安静了,百姓也自然安静;圣人朴素了,百姓也自然朴素。不言之教,其实就是无形的感应、感化,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

 

万物作焉而不为始任凭万物自由发展而不干涉

 

生而不有生养了万物而不占为己有

 

为而不恃做了事情而不以此为凭恃

 

功成而弗居功成了而不自居有功

 

以上是玄德的定义。圣人仿效大道无私,自然也具备玄德。

 

夫唯不居正因为圣人不居功

 

是以不去所以他的功劳不会失去

 

无私反而成其私。圣人的功绩被百姓记在心里,不会失去。

 

【思考】

 

除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六个对待,您还能想出来别的对待吗?并尝试填空以下。

阴阳相(  

男女相(  

大小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