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城周刊丨行走上塘河

 真友书屋 2014-09-24


/刘见华

上塘河,杭州运河的始祖,它在几百年的热闹之后曾经寂静又肮脏。现在,它依然寂静,却终于重回洗衣的时光了。

这才是隋炀帝的运河

从打铁关溯上塘河而上,过绍兴路,远离了运河,浑浊的水渐渐清澈起来。两旁高耸的居民楼立在河岸,加上河边的水草和树林,一切似乎是一个公园。

翻开杭州地图,除了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在杭州城北,这条上塘河蜿蜒至临平、长安镇直至海宁,入了钱塘江。今天的运河,只能是它的“子孙辈”,它才是正宗的隋炀帝的大运河。

汉书《地理志》载:秦始皇十二年(公元前234年)为运军粮和食盐,开竣运河“陵水道”,即现在的上塘河。唐朝贞观八年(公元657年)于海宁筑长安坝而成上河。“绿杨分影入长堤”“水塍新筑稻秧畦”,这是唐代诗人张祐笔下杭州城东北的田野风景。

宋代上塘河亦称浙西运河,由于当时汤村(今乔司)一带均为盐场,食盐的运输全靠上塘河,因此上塘河也叫运盐河。特别是南宋定都杭州后,上塘河“公家漕粮,源源北运,私行商旅,往来不绝”。在今余杭星桥镇的上塘河边设有班荆馆,为朝廷官驿,金国等北方使者入临安京城前,必先歇此听诏。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大诗人陆游离京后也曾住在那里,“六月二日,过赤岸班荆馆小休亭。班荆者,北使宿顿及赐燕之地,距临安三十六里。”诗人在他的《入蜀记》中为我们留下了这些描述,那是一个“急雨、颇凉”的晚上。

元朝时马可·波罗入杭,也是从这里过来。就在他之后不久,元朝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张士诚发民20万开浚塘栖武林头至杭州江涨桥的新运河后,运河才舍弃海宁长安、临平的上塘河旧道,改从崇德石门经塘栖而达杭州。上塘河的航道作用开始下降。

即便如此,清朝康熙、乾隆两帝南巡,走的还是上塘河。当然,部分原因是,两个皇帝都要去海宁看望陈阁老,并顺带观潮,再往来杭城。

1985年以前,从丁桥向西,可以驾舟直通位于杭城中心的东河尽头;向东,经临平、许村、长安到盐官可以进入钱塘江,也能从长安等有水坝的地方,下坝去嘉兴、苏州,循京杭大运河直抵北京。1985年开始,京杭大运河直通钱塘江的工程使艮山门施家桥河段被京杭大运河借用,并开挖、拓宽了艮山门至三堡的新河道,到19892月,三堡船闸建成通航,京杭大运河完成了和钱塘江的沟通。上塘河,也因为不是与京杭大运河同一个水系不能全程通航。

翻坝到钱塘

有了今天的大运河后,上塘河北与钱塘江、大运河相连,在一个个名为“坝”的地方,用人力绞车使船只翻越泥坝进入运河。有些坝,今天转换为升船机和水闸。

石灰坝、善贤坝、皋亭坝,这些名字,就和船只翻坝过河有关。连接运河和上塘河的水位有落差,于是筑坝相隔,用粘土夯实。但这样一来,船只过往就成了麻烦。除了绞车,有的坝上也安排68人的拔坝工,用手中带有铁钩的拔杆扎牢船帮,唱着“哼呦哼呦”的号子,将船只拖过水坝。当年坝上有绞车,有亭子,皋亭积雪,成了当地一大胜景。后来随着水运的没落,这些坝风景不再,绞车也被拆了。

上达临平,“河底通河”则是另外一处水利遗迹。上塘河之底有一石笕,南接曹家渠,北达龙王塘,使曹家渠水可泻于下河,而不与上塘河纠缠。俗称“河里河”的石笕实是一项有价值的水利工程,笕的南边建有石闸,视水满浅以启闭。800多年来,历代都对该设施进行整修,至今仍有遗迹。它和临平的桂芳桥、龙兴桥一起,保护了历史的真实,也保护了生活的延续。

重回洗衣的时代

在皋亭坝旁边,有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岛。说是小岛,其实是由石块围成的一个土墩,上面稀落种着一棵大树和几棵小树。

上塘河原本也是一条人工开凿的河道,怎么会有这么一个土墩?镇里的王静怡老人说,当时人们出行大多要在坝口倒换船只。后来,离皋亭村不远的王家村利用民间集资从上塘河边导出了一条新的河道,也就是现在的东新河,用开河道挖出的淤泥堆在上塘河与东新河的交汇处,便形成了这个小岛。

由于这条河道的开挖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因此这个小岛便被当地人称为“风水墩”。当年风水墩上,居然还建了座小亭子,供人们烧香还愿,还有附近村民大老远赶来这里烧香求福。

这也仅是传闻,另一个说法就是,这地方叫分水墩,很简单,就是两条河的分叉。

曾经,年轻的、年老的女人们,在河边的石板阶梯蹲着,洗菜、淘米、洗衣。现在,这些景象也在慢慢恢复,虽然不是那么完全。王静怡和老伴就在河边洗衣服,“淘米洗菜还是脏了点”,但这已经是“很难得”了。

上河与下河

上塘河干流,起自杭城市中心的施家桥运河口,东北流经半山、临平,在双林施家堰进海宁境内,直至盐官镇止,全长48公里,其中在杭州市境内2807公里。它俗称上河,而京杭大运河就俗称下河。

长期以来,这里没有西湖的婉约细致,也没有钱塘江的奔腾汹涌,在整个杭州城里,它甚至是有些破败的一处地方。这印象来自附近半山的大厂房,来自污染严重的重化工业,与西湖相比,这是杭州灰头土脸的一面。

过了沈半路与石祥路的十字路口,继续沿沈半路往北走200多米,河边是一座长着野草的古桥——欢喜永宁桥。这个喜庆的名字是从“李王桥”改过来的,《杭州府志》载:“永宁桥在堰东北七里,旧为渡曰李王渡,乾隆三十五年创建石梁跨在河南北。” 长47米、宽6.5米、高7.5米的桥中间嵌有一块圆形石板,图案为江南水乡的荷,桥梁上安有石狮8只。这是杭州城区内保存不多的单孔古石桥。

河上还可以见到白鹭掠过水面。白鹭是候鸟,对环境的要求很高,对噪音和人为干扰十分敏感。它们能在这里出现,说明这里算是一个不错的栖息地了。

再往上,临平还有桂芳桥、龙兴桥。桂芳桥是一座“桥里桥”,相传东西向的桥先建,桥下有闸门可启闭,用于泄上塘之水于下塘。稍后河南侧人丁兴旺、渐成集市,建了如今南北向的拱桥,并将其桥墩建在东西向桥之上,故称“桥墩复桥”,俗名“桥里桥”。上世纪80年代,临平扩建东大街时,对桂芳桥修葺,将东西向桥改小。1991年维修时,在桥顶建攒尖顶重檐桥亭,复制“重修桂芳桥记”碑于亭内,修复如初。

桂芳桥之东的龙兴桥,始建年代不详,宋天禧年间(公元10171021年)修缮,绍兴十二年(1142年),宋高宗迎皇太后于此,赐名“龙兴”。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重建。

水浅则现的古纤道

曾经上塘河水满时,时不时可见竹排、木筏顺流而下,运载大米油盐、南北杂货、煤炭水泥的船只扬帆前进,有船工摇撸还有船夫背纤。海宁市国土资源局的施明洲曾撰文回忆,后来木帆船变成了水泥船,摇撸背纤的苦力变成了用柴油发动机作动力的机帆船。还有由一艘驳轮拖着十几条木船组成的一个个船队在河上航行,船老大站在船头的驾驶舱里,手握方向盘,不时拉响“呜、呜”的汽笛,还用喇叭高声吆喝别的船只注意避让,俨然是一副上塘河老大的模样。而当上塘河水干涸时,河上停满了滞留的船只,有时一停就是十天半月,船工们在船头用砖头搭灶烧饭,在后舱睡觉。等到钱塘江放水或天下大雨上塘河涨水后,船只才能继续开行。

如今,在石祥路与临丁路交叉口的上塘河边,那些船夫背纤的纤道,会在水浅时露出来,一块块的青石板在水里若隐若现,踩在青石板上,水刚好没过人的脚背。

约厚40厘米、1.5米长的纤道石板,搭成小道沿着桥墩而过,延伸出十多米的距离,再远处,却依旧是被水淹没着。桥洞壁上留下一道道凹陷的横印,是纤绳长期摩擦所留下的深浅不一的纤痕。老人冯方仁回忆,由于水流平缓,以前都得用纤绳拉着这些运输船只过去。

“我们小时候那会儿,纤道还有30多米长,以前有60来米”,冯方仁说,由于早年间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不强,纤道多次遭受破坏,不少青石板都被拿去造房子,原先连接纤道的桥也被破坏殆尽了。

牛拖船换成了水上巴士

与纤道相对应的,是当年活跃在上塘河上的牛拖船,这是上塘河独特的风景。

施明洲说,牛拖的船一般有六七艘,但船相对较小且为平底,头尾为小方头。一档牛拖船由两人操作,一人在船头驾牛牵船指引方向;另一人手拿竹篙前后行走,看管船的转弯抹角,防止船只碰岸碰桥。在水浅的地方,牛拖着船在水中行走;水深时,牛拖着船游泳而行;遇到搁浅时,就只好将船一只只分开,拖到深水处再并档前行。

水牛在河中喘着粗气浮游着,将清澈的河水踩搅得浊水翻腾。满载货物的船队鱼贯行驶在河面上,船队的领船置有船篷,船老大一手扶桨,一手手持一根长鞭。船只多时两头牛并驾齐驱,长长的鞭子不时抽打在牛背上,还会伴有船老大的吆喝声。

牛拖船起源于清朝末年、民国初年,至今有100多年历史了。据记载,到1949年临平还有10多档牛拖船,1956年成立临平高级木帆船运输社时,还有6档牛拖船入社。直到20世纪70年代,牛拖船才最终消失在人们视野中。

从打铁关到永宁桥,不再具有航运价值的上塘河,取代牛拖船的,如今是水上公交在运营。上塘河的行船,相对要风平浪静得多。平静的河面上,几只不知名的白色水鸟挥动翅膀,飞过来,又飞过去。几个浙江工业大学的学生坐在船的最后一排,谈论着他们在俄罗斯的旅行,孩子们则称呼司机为“船长”。“船长”说,隶属于运河集团的上塘河水上巴士价格“亲民”了,3元的票价只是象征性的。相比于运河水上巴士,这里客流量更为稀少,入不敷出。本来的路线是从打铁关到华中路,现在也缩短了。它现在是上塘河唯一的“航运”了。

但不管这些,几个大学生在到终点后,还要再返回来,再体验一把上塘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