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安琪:美国作家该认识世界

 洋州客 2014-10-10

[摘要]国际写作中心现在另外设置一个单元,就是让美国作家去外面认识世界,这也是应该的。就像小布什从来没去过外国,所以他的世界观太狭窄,突然间对伊拉克喊打,源自他坐在美国像只井底之蛙。

保罗称赞聂华苓:头脑性感 身子聪明

陈安琪

保罗称赞聂华苓:头脑性感 身子聪明

聂华苓

陈安琪导演花费3年时间往来两岸三地与美国,以记录“世界文学组织之母”聂华苓跌宕起伏的人生。

因与聂华苓女儿王晓薇是初中同学,陈安琪导演很小便与“聂阿姨”熟识。在六十年代她又听随建议留学爱荷华,并以客串民歌手身份加入“国际写作计划”的余兴表演环节,见证当年作家们游湖朗诵、讨论的胜景,因此亦与保罗安格尔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直到返回香港后忙于奔波与工作,关系渐渐疏远。

时隔三十多年,陈安琪导演偶然在书房整理文件的时候,翻出保罗安格尔在1980年生前给她写的一封信,文字授权书准予她拍摄关于个人生平的纪录片。

爱荷华写作中心计划邀请美国作家出门“看世界”

腾讯文化:国际写作计划如今还在继续吗?因为什么缘故中止过对中国这边的邀请?

陈安琪:听说国际写作计划有停止过10年,因为聂华苓退出后换了一个总监。那个总监说对中国作家没有兴趣,就一直没有邀请中国作家。

腾讯文化:是哪10年?

陈安琪:那个十年是……余华出现以前,1990-2000年。当时写作中心并没有关闭,只是没有中国作家被邀请去。后来换了一个总监才重新对中国作家燃气兴趣,并邀请聂华苓出来做荣誉顾问。每次有中国作家推荐的时候,中心都会询问聂华苓的意见,她会根据他们的作品来做决定,看当年邀请哪些作家去,直到现在仍然是他们的名誉顾问。

现在另外设置一个单元,就是让美国作家去外面认识世界,这也是应该的。就像小布什从来没去过外国,所以他的世界观太狭窄,突然间对伊拉克喊打,源自他坐在美国像只井底之蛙,心想我美国多大多有威风,他也不会怜恤其他国家,也没有去了解其他国家的问题,反正一不对头,就拿弹炮去攻击。这一点是非常需要避免的。所以我从来都觉得,一个人如果可以多接触到不同文化和种族,那他对世界会有新的认识和观点,一定会对这个世界产生好的影响,有包容性。

保罗称赞聂华苓:头脑性感 身子聪明

腾讯文化:保罗追求聂女士时说过:“你跟我想象中的一样,头脑性感,身子聪明!”对女人来说这是一种高贵的赞美。你怎么看待他们两人的感情?

陈安琪:我只可以从我个人来观察,他们两位都是喜欢有才华的人。彼此之间,聂华苓对保罗来说是位非常有头脑的女性,保罗当然也是非常有头脑有幽默感的。

另外在感性方面,他们两位都有自己人格魅力,这个魅力可以说是“性感”,这是完美的结合。我们大家都渴望这种外观美好、内在才华洋溢非常有魅力的爱情,他们倆都具备这种因素,所以很合得来。

我记得有位朋友说聂华苓其实不喜欢很笨的人,就是那种庸愚的人,她不喜欢。我相信要是她碰到的是这种男人,肯定不会被他吸引,就是这么间单。

腾讯文化:保罗的离世对聂女士来说,表面看来是很平静的,但直到十多年后的2009年,我去采访,保罗和聂华苓的房间依然保持原貌,她每天经历过的琐细杂事都会去保罗墓碑前倾诉。我们能想象到聂女士独处时的情景吗?

陈安琪:(保罗·安格尔去世)那时候我工作非常忙,飞来飞去在拍电影和广告片(台湾、大陆、东南亚)。所以有一阵子我和聂华苓之间没有联络,后来我记得是聂华苓大女儿经过香港,上我家去,我才知道保罗·安格尔去世了,他们也没有通知我,因为我是小辈。所以大人都去了,比如林怀民他们有去保罗的葬礼。

我真的是决定拍聂华苓的纪录片才重返爱荷华,我几乎有30年没回去过,也不知道为什么,人就是这样子。但回去也是一见如故,所以有时候不一定说非得怎么样,有这个缘分就是有缘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突然间拍了这部纪录片,而且是拍了聂华苓这么一位出色的女性,这还是缘分。

我那时候回去的心情也很兴奋很复杂,不知道会看到什么,就是我片子开头那段所述。我希望自己和观众一起来揭晓“聂华苓”这个人物。我在重返的时候慢慢将这些东西像洋葱一样拨开,然后去看到她真正的内心,那就是聂华苓的世界。

保罗安格尔是1991年去世的,10年以后聂华苓才开始写她的自传。她在回忆录里也没怎么说,只说“就这样啊,他就这样去了。然后我就这样生活下去了…”

我问她怎么面对这个时光?她说“就这样面对啊,就活着啊。”她真的没有怎么披露内心,我相信她那时候是非常难受,但她没有让外面人看到内心的痛苦,她不是这样的人。她就是蛮要强的一个女人,性格就是不能呈现懦弱的一面,她可能讨厌懦弱吧……

所以她没有跟别人讲,但朋友都知道。很感动的是,台湾的一帮作家有次特别带她去云南旅行,特别要把她抓出去,让她离开爱荷华,但她不肯离开。

保罗·安格尔突然就走了,但他们的书房一点都没有动,依然保持保罗当天离开爱荷华上飞机时候的所有摆放和陈设,连日历都没有碰动过,都停留在保罗离开那天的情景。那个是没有变的,她也不想变。因为她就是靠这个去怀念,仿佛保罗还在那里一样。她二女儿晓薇有时候也说“感觉保罗·安格尔还在屋子里面”,这也很奇妙。

腾讯文化:聂华苓好像将自己裹在一个时空胶囊里,拒绝所有人进入她的领地,一定要保持原样。她本人说过:离开爱荷华的处所我就会死掉。您拍摄这整部纪录片下来,您个人觉得她这辈子是幸福的,还是幸运呢?

陈安琪:聂华苓自己觉得很幸福,这就已经够了。

因为她讲过,一生最重要的两个人,一位是她母亲,一位是保罗·安格尔。我们都觉得保罗多多少少是改变了她一生的人,如果那一天没有去余光中的晚宴(她说她有犹豫过,不想去,因为心情不好)就不会碰到保罗·安格尔,她一生就有不一样的故事,也许是不一样的结局。但是她碰到了他,就一霎那,改变了她命运的方向。这也很神奇,也是缘分吧。而她觉得自己很幸福。

当然保罗去世以后,她有段时间生活很难受。但聂华苓身边有很多朋友,很喜欢她、很想念她,回去看她(潘耀明、林怀民)。聂华苓说林怀民在美国很繁忙的舞蹈巡演过程中,都会特别停留爱荷华一天去探望她。这些朋友都是很有情义的,在我看来她也真是蛮幸福的。

人还要有什么?人一定会老,我们都要经历生老病死,一定有的,这是人之常情,没关系一定要的,以她的心境我觉得这样很好。

有一次我打电话给她,说“聂阿姨,我把片子带去北京了。”她好开心哦!还让给朋友挨个捎带问候。88岁的人脑子还清醒得不得了。我是非常喜欢聂阿姨,这个大家都知道的,哈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