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爱润心 德行天下

 文渊论教 2014-10-14

    申洪英,女,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实验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从教30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先后资助60多名贫困学生实现了人生梦想。在她的带领下,岱岳实验中学掀起了爱心传递的高潮,形成了鲜明的爱心教育特色,学校成为了一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综合评估连续十几年名列全区前茅。她先后获得中国奥运火炬手、中国百名优秀母亲、全国百名科研创新校长、山东省党代表、山东省十大新闻人物、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三八红旗手、山东省2011年度教育创新人物、齐鲁巾帼十杰等荣誉称号。曾主编了《守望梦想》、《教育随笔》,并在《中国教育学刊》、《基础教育参考》上发表多篇文章。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实验中学通过开展爱心传递、课堂与课程改革、建立心灵档案、布置德育作业等一系列举措,使爱心的种子生根、开花并结出累累硕果。“学校博古架上琳琅满目的物品无一丢失;教室门口花架上的鲜花四季常开无人摘取;校园每个树穴里美丽的雨花石无人捡走;学校的无人售货文具橱一直无人售货,所有商品明码标价,学生把钱放进投币箱……”从朴素的文字中升起一缕缕闪着温馨的光泽。如同惊蛰的时节来临,刻下春天的明媚。从对话中不难看出,申洪英校长不但是一位富有仁爱之心的人,还是一位敏于观察、勤于思考、智领未来的人。她对“爱心立校、爱心立行、爱心立人”书写是一种超越和飞翔,为教育管理、德育建设等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产。

    陶继新先生思域广阔,洞察深邃,理寓高远。仔细品味陶老师寄语其中的字字句句,恰似琴弦流淌跃动的音符,在钢琴黑白相间中弹奏出睿智哲思的回响。特别是最后一键被陶先生按下,把音律高高扬起,缭绕在读者的脑海里——激发起觉醒的灵魂,“汇聚一股巨大的爱心能量”,从而让“社会更加美好”。

    传播爱心,文化育人

    教师成长,享受幸福质疑释疑,变革课堂开发课程,丰盈生命心灵档案,德育作业爱心教育,收获硕果

    【申洪英】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做爱心教育。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爱不只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品德、一种能力。我们有一批老教师一直致力于爱心教育,有的教师已经资助学生100余人,在他们的爱心引导下,我校出现了爱心接力的高潮,形成了鲜明的爱心教育特色。

    【陶继新】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而当他的弟子樊迟问什么是仁时,他回答说:“爱人。”看来,您所做的爱心教育,不但是教育的至高境界,也是一个人最高贵的品质。您就是一个很有爱心的校长,您的爱的事迹让我们感动不已。而且,在您的爱的感召下,你们学校也涌现出了一批有爱心的老师。有了爱,就有了教育,而且有了好的教育,而学生,则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他们在感受到了爱的滋养,且会将这种爱在自己的生命中绵延,让人生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幸福。

    【申洪英】您说得太有道理了。最大的受益者真的是学生。我们的爱心教育就是想培养充满爱心、传播爱心的孩子,我一直认为正如歌词所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所以,我们确立了以爱心为核心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校训等也都以爱心作为基础。我们的办学理念是爱心立校、爱心立行、爱心立人;培养目标是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有爱心的人;校训是大爱润心,德行天下。由于我们持之以恒地践行爱心教育,培养了一批批有爱心、有责任感的学生。他们升入高中或大学表现出的爱心让我们很感动,也看到了爱心教育的效果。例如,已毕业升入高一的学生张松在来信中说:“在实验中学时感触极深的是校园内处处充满着的爱心,无论是老师对同学的爱,还是学生对老师的爱,都使生活在校园里的人十分温暖,接受爱的同时,我也学会了爱,爱国家、爱社会、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他人……”

    【陶继新】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校训等,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要素;而精神文化,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精神文化一旦内化到学生的心里,外化出来就会是一道又一道绚丽的风景。张松同学尽管只是这些风景中的一个景点,却可以让我们窥斑见豹,照见你们更多学生的美德佳行。所以,特别欣赏你们的校训:“大爱润心,德行天下。”大爱滋润于心,就一定会德行天下。当下的学生,就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要想让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需要有大爱之心与德行天下的人才。《中庸》有言:“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心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只有从小培养有大爱之心的学生,将来才能成就有德行天下的大才。

    【申洪英】正如您之前所说,“精神文化,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我们在注重“爱心”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爱心”精神文化的建设。例如,良好的校风、团队的凝聚力、人际关系的融洽、环境的舒畅、师生的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等。精神文化则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它体现的是学校的一种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会同化为统一的步调,会聚成强大的团队,成为学校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动力。这一些都会从学校的一草一木、每园每景中体现出来,更从每个教师的眼睛、面容、内心和灵魂中无声无息地散发出来。我们从物质文化建设到精神文化建设,建立了具有“爱心”内涵的学校文化磁场,通过这个“磁场”的势能约束行为,通过这个“磁场”的引力凝聚智慧,通过这个“磁场”的辐射激励师生,通过这个“磁场”的影响促进爱心不断传递和延续。

    【陶继新】爱具有巨大的生命能量,当如您这样拥有大爱之心的人施放出爱心的时候,就会在学生与老师那里得到回应。当更多的爱心凝聚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形成如您所说的“磁场”。如果说有人开始时的爱心美德还是“学而时习之”,甚至是“勉强而行之”的话,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内在的心理需求,就会变成一种自觉行为与道德习惯。当学校里有了这种爱的氛围与环境后,这种场又会反作用于人,让人更有爱心,更有德行。

    【申洪英】我们在建设爱心校园的时候,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进行了高度的融合,首先进行了“爱心”物质文化建设。为了让学生时时处处受到爱心文化的熏陶,我们积极营造了“爱心”文化氛围,让文化氛围起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我们建立了“爱心长廊”、“爱心苑”、“爱心广场”、“爱之隅”……我们将墙壁文化分成了“大爱于行”和“大爱无疆”两部分,让师生们在爱的思想熏陶感染下,时时处处践行爱的理念,爱家庭、爱学校、爱社会、爱国家。以此延伸到“大爱无疆”,爱科学、爱艺术、爱自然、爱生命,让学生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东西。让爱充盈生命,让爱丰富人生,让爱绽放光彩,让爱伴随着每一名师生幸福工作、快乐成长。

    【陶继新】物质文化也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缺之不可。物质是一种载体,当赋予其文化因素之后,就有了特殊的意义。所以,富有优质文化的环境,可以熏陶人,也可以改变人。这对于中小学生尤其重要,对他们的教育,不能太多玄妙的思辨,而更多应是形象的感染。他们身处具有爱的形象化的物质环境中,就会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就有了爱的心怀。

    教师成长,享受幸福

    【申洪英】要想培养有爱心的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支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我们首先制定了爱心老师的标准和要求,老师们在每一项工作中都按爱心教师的要求和标准去做。我们把培养老师的爱心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首先,做校长的对老师要有爱心。所以,我强化人本关怀,提升文化管理内涵。我树立“教师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的理念,关心教师关心到细微处,让来自关爱的力量促使教师工作能量的极大释放。

    我们倡导合作文化,独辟文化管理蹊径。倡导“能够与人合作是一种美德,善于与人合作是一种能力”的观念,广泛开展合作学习、合作教研、合作教育,实现了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我们注重教师培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在管理中,我注重抓住人性中极强的部分,就是个人希望实现自身价值,快速发展的精神要求。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抓住人性中最软的部分,即人的内心最渴望得到关注、肯定、欣赏和鼓励的感情要求。也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培养欣赏心理,让教师学会欣赏别人。

    真正的教育是发自教育者内心的,是充满激情的,是享受着工作的乐趣和幸福的。因此,无论学校工作多忙,我都鼓励老师们挤时间,参与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在多彩的生活中增添自己的生活乐趣,闲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缺少的。

    【陶继新】爱心不只是内蕴于心里,更要有行动的支撑。您的爱发乎心底,见乎行动。您关心教师关心到细微处,是您的心里就有爱老师的心。其实,每个老师都有一双火眼金睛,校长对他们爱与不爱,老师们都会看得一清二楚。所以,他们随时可以感受到您的大爱之心,并会在这种大爱中享受心灵的愉悦。教师的爱心与愉悦,又会传递给他们的学生,让学生也有了这种爱心与愉悦。于是,师生也就有了快乐,有了幸福。

    倡导合作文化是一种爱,而且是一种高层次的爱。因为在一些学校,教师与教师之间竞争多于和谐,甚至不能成人之美,反而成人之恶。这样,老师们就不可能快乐,工作也不可能高效。爱他们,就要让他们知道合作不只对于他人有利,对自己也是有利的。优质的合作,甚至可以抵达“中和”的境界。“至中和”,则“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绝大多数老师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提供与搭建教师成长的舞台,这种潜能就有可能喷薄而出。当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长,生命价值得到实现的时候,就会更加积极向上,更加快乐幸福。如果这个时候校长予以即时的关注、肯定、欣赏与鼓励,不但可以提升老师们的幸福指数,还会激发他们继续向上的热情。

    教师的幸福与否,与其身心健康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师需要努力工作,也需要生活乐趣。在其感受到所从事工作的意义价值后,再让他们的身心健康,老师们的生命质量就会真正高起来。校长的大爱之心,不是以牺牲教师的健康为代价的,而是在鼓励老师们努力工作的时候,同时也让他们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也有一个快乐的心境。这种爱,高尚之中又多了几份温馨与情调。

    【申洪英】您说的太好了,“每个老师都有一双火眼金睛,校长对他们爱与不爱,都会看得一清二楚。”这些年我真正感受到了我爱老师,老师更爱我。我和老师之间形成了亲如兄弟姐妹的和谐关系,把学校建设成温暖的家,这也是我最引以为豪的事情,这种和谐的关系也一直感动着我,温暖着我。我一直提倡老师舒心工作,幸福生活,不做蜡烛做太阳,照亮学生,辉煌自己。现在,诗意的生活、激情的教育、丰富的活动,已经充分缓解了我校教师工作和学习的压力,“我工作、我美丽、我健康、我快乐”的理念已根植于老师们心中。“工作着并幸福着”、“忙碌着并快乐着”已成为岱岳实验中学老师的真实写照。

    爱心和快乐是可以传递的,只有有爱心的、快乐的教师才能培养快乐的学生,当教师以乐观开朗、积极向上、充满阳光的心态走进教室时,就会把阳光播撒在学生的心田,就会把快乐和爱心传递给学生,就能健康育人、快乐人育、成功育人。

    【陶继新】“蜡烛成灰泪始干”尽管精神可嘉,却不免有些悲壮。如您所说,教师要做太阳,照亮自己的同时,还要照亮学生,辉煌自己。所以,教师不是教书匠,不是苦行僧,而是不断地发展自己、超越自己的有识之士。况且,他们的发展,带来的不只是自己的辉煌,还有学生的发展。因为只有教师发展了,学生才能更好地发展。

    教师的爱心与快乐会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学生也会在这种传递中更好地发展;教师如果牢骚满腹、抱怨不断,则会传递出负能量,不但会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更会对他们的心理与人格造成危害。所以,真有大爱之心的教师,心态也一定是积极的。

    质疑释疑,变革课堂

    【申洪英】培养有爱心的学生,主阵地在课堂。把学生培养成会主动学习、有质疑释疑能力、有创新精神的小公民,是更高层次的爱。所以,我们对课堂进行了颠覆式的改革,即“358质疑释疑”课堂,所谓的“颠覆式”课堂是把原来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变为“学生质疑,学生合作,学生探究,学生释疑”。

    我们课改的指导思想是“学贵有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358”就是“三案五疑八环节”(简称“358”)的课堂教学改革,“三案”——分别为预习导案、自助餐学案、自助餐达标案,着力解决学生分层次教学的问题,做到了学习优秀生吃饱、后进生吃好,易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消化和吸收。“五疑”分别为个性质疑——合作解疑——质疑聚合——学生释疑——教师释疑,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参与的学习精神。“八环节”——即自主预习,个性质疑、小组合作解疑(生生释疑)、质疑聚合、聚疑释疑(生释疑、师释疑)、自助餐练习提升、反思交流、自助餐达标自测八个课堂教学环节。就是充分利用学生质疑的支点,使学生通过预习导案产生个性质疑,小组合作尝试解决个性质疑,各小组无法解决的质疑在黑板上予以聚疑,聚合的质疑学生释疑,学生不能解决的质疑教师出手释疑。整个课堂学生在愉悦、质疑、探究、创造中进行。让课堂既拥有“炉边谈话”般的温馨和真诚,又有让学生从无疑到生疑,生疑到析疑,析疑到释疑的脑力激荡过程。让课堂播撒幸福的阳光,洋溢生命的温暖,释放生命的灿烂。

    【陶继新】“358质疑释疑”课堂的特征是变知识传授性的教学为思维扩张性的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基点的。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独霸课堂,学生只是被动的听客,其思维大多处于封闭状态,学习的效率与效益十分低下,学生原有的创造力逐渐地被扼杀。在你们的“358”课堂上,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其思维处于开放状态,激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让他们在每堂课上都能演绎出生命的精彩。

    孔子之所以主张“因材施教”,就是考虑到了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点。“三案”突出了分层次教学,这有利于各个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深得“因材施教”的妙道。学生程度不一,当是一种必然,而且永远都不可能走到同一个层次上。分而教之,或分而学之,才能产生更大的效益。

    “五疑”与“八环节”都强调了“疑”字,这对打开学生的思维极有益处。于是,学生之学之思之疑,就有了更多的向度。久而久之,学生就不会对固化的知识与老师的现成答案等“逆来顺受”,而是要问个“为什么”以及何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思维的解放,会让学生的学习事半而功倍,以至形成一种扩张思维的习惯,进而形成一种创新性的思维品质,这对他们能在未来的生命历程中做出一番大的事业将会大有助益。

     开发课程,丰盈生命

    【申洪英】一所学校要培养有仁爱之心、责任之心的学生,必须有固定的课程作为支撑。让学生体美劳等各方面共同发展,则是我们对学生更高层次的大爱,所以我们开设了四十多门校本课程,取得显著成效的有如下五门。

    爱心教育课程。早在2007年,我们就精心打造爱心教育课程,从宏观进行调控,制定方案,落实计划,开设课程,安排专人授课,从日常生活入手,从点滴小事入手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我们全体教师都坚定了这样一个信念:把积存在心中的爱都传递出去,给学生、给亲人、给社会。世间万物,一切都会流失,只有爱才能永远流传。老师把爱传递给学生,学生把爱传递给家长,家长把爱传递给社会,整个社会更加和谐与美好。

    【陶继新】爱心教育课程很有特点,是你们学校的创造。课程是彰显学校特色的重要载体,有了这一载体,爱心教育不但更有保障,也会更加深入人心。更为可贵的是,你们的爱心课程不是纯然“拿来”的,更多是根据你们学校师生践行爱心教育的实例编写而成的。很多事例就在师生中间,触手可及,易于学习。其中一些非常经典的爱心故事,读后让人终生难忘。这种铭记下来的不只是故事,还有故事之中流泻出来的大爱精神,还有由这种大爱精神化成的学生的行动。于是,就有了更多的爱心传递,也有了更多的爱心故事,也有了以后修订爱心教育课程的更加鲜活的素材。

    【申洪英】有了爱就有了责任,为此我们培养孩子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我们将责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开展了一系列责任教育活动。一是从早上到校到下午离校对学生进行一系列责任教育。二是从初一入校到初三毕业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我们精心打造入校课程,精心构思离校课程。此外,开展一系列活动加强对学生的责任教育,全校师生喊响一个口号:班级荣辱,我的责任!学校兴衰,我的责任!国家兴亡,我的责任!全体师生把口号践行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把责任内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

    【陶继新】责任是爱心的必然结晶。有了爱心,就会对他所爱的人、事、物等格外关注,就有了如何让自己的所爱越来越好的愿望与行动。这种顺势而成的责任,往往能根植于学生的心里,进而内化成一种责任意识的。而责任感的增强,又会在无形中升华爱的意义,以至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为一的美妙状态。由此产生的入校课程与离校课程,无疑是爱与责任的高品位统一。这样,爱校、爱老师、爱同学、爱集体等就不再是一个虚幻的口号,而且还可以具化成一种自觉自愿的行动。孔子说:“力行近乎仁。”行动的意义不止于行动,还会形成一种思想观念,还会生成一种品质,从而让爱与责任“更上一层楼”。

    【申洪英】2007年刚当校长时,过春节毕业的学生来看望我,第一伙来的是刚上大一的学生,问他们在学校的感受如何,他们竟然说,在学校有活动时,像傻子,不会唱、不会跳、不会弹、不会奏。第二伙来看我的是大四的学生,问他们找的工作如何时,有的同学说,因面试太紧张,没有得高分而与理想的工作失之交臂。他们的回答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苦苦地思索着,怎样让学生全面发展。从那时起,我们就开设了经典诵读课和艺术教育课。

    【陶继新】春节期间学生拜望您时所说的话语,在其他校长与老师那里也有可能会听到,可是,他们为什么没有像您一样产生如此大的心灵震动呢?原因也许不是一方面的,可是,您的爱心无时无处不在却是一个重要原因。您不但希望当下在校学生的幸福,还在关注他们走出校门之后是否更加幸福。没有大爱之心,是不可能如此而想的。而开设经典诵读课和艺术教育课,就不只是让学生在学校里生活与学习得更加快乐,更有意义,而且指向了他们生命的未来。是的,大爱之人绝对不会急功近利的,是一定要为学生终生幸福考虑的。

    【申洪英】经典诵读课程。中国的古典诗文博大精深,它传承的是中华传统文明,承载的是五千年文明的脉络,能够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学生的经典诵读活动,开设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我们精心编制了经典诵读教材,严格要求学生背诵大量的经典诗篇,精心挑选诵读篇目,将历史长河中闪烁着人性光芒的智慧连点成线,连线成面,每周一节经典诵读课,每学期两次比赛,学生人人上台、个个展示,学生的诵读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升。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学生人人诵读经典诗文、个个亲近经典文化,不仅影响了行为和习惯,提高了记忆力,还陶冶了情操,提升了品位,锻炼了胆量,并且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德育,我们坚信诵读的孩子不学坏!

    【陶继新】您对经典文化的理解相当深刻,因为经典文化是经过大浪淘沙、时光流逝,仍然定格在有思想与文化品格人的心里的丰富的精神产品,它不但可以让人生成智慧,还会让人品格高尚。因为经典文化之中,大多流淌着千年不变的真善美。学生在诵读之中,其中的真善美就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走进他们的心田,时间一长,还会内化成自己的品质。9月9日总书记在北师大看望一线教师时说:“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9月24日,他又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讲道:“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这些经典之言,令我们振奋不已。而你们很早以前就开设了经典诵读课程,可谓远见卓识啊!中小学生时代是记忆的黄金时段,其重要特点是记得快,忘得慢。这个时候不让他们大量诵读记忆,“嵌在学生脑子里”,长大再背诵记忆的时候,就会出现“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的尴尬。因为记忆还有一个规律,那就是年龄越大,记得越慢而忘得越快。小时候将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就等于为他们栽种下一颗可以长成参天大树的种子,当下未必显现出特别大的功效,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定会破土而出,不断成长起来的。

    【申洪英】艺术教育课程。我校是一所城乡接合部的学校,学生有三分之二以上来自农村,他们没有良好的艺术教育氛围。我们在六年级开设口琴课、七年级开设葫芦丝课、八年级开设笛子课,九年级利用走班让学生选学,做到了让每一个从岱岳中学走出去的孩子都可以掌握至少三门乐器。学校成立乐器、合唱、话剧等社团,举办艺术节,进行才艺展示。形式多样的艺术教育培养了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了高尚的情操,提升了艺术素养。我们的艺术教育不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专长为目的,不是以造就音乐家为己任,而是培养未来能过上幸福生活的普通人。当他们在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面对日出日落,风霜雨雪,能够增加一点情趣,能够增加一些诗意,我们的艺术教育就是功德无量的!

    【陶继新】孔子的教学总纲只有十二个字,其中就有三个字是“游于艺”,他本人也是一个音乐大师。因为他知道,音乐不但可以丰富人的美感,还可以提升人的境界。因为好的音乐之中,也内涵着高品位的思想。他在齐地听《韶》乐的时候,就曾“三月不知肉味”,且万分感慨地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中国第一篇教育学的论著《学记》则说:“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是的,艺术课程的开设,在让学生掌握几门艺术特长的同时,也缓解了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甚至让其他学科的课堂学习变得高效与快乐。更重要的是,这种艺术修养,还不只是有利于当下的学习与生活,还会丰富学生一生的艺术品质,让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申洪英】很多人都在抱怨中国人创新能力不强,不能获得诺贝尔奖,我认为,作为基层的教育工作者,这种指责和抱怨是没有用的,不如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为此我们从2009年开始,将“科技创新课”引入课堂,开发了“科技创新课程设计”校本教材。我们建成了科技体验馆、科技探究室、科技创新室、海洋馆、航空体验馆等。高标准的海洋科技馆,让学生流连于海洋生物标本的神秘;机器人制作室,让孩子们体验学习现代科技的快乐。学生可以自由快乐地走进科技活动室,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略科技魅力。

    【陶继新】中国人的创新能力之所以不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没有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实,孩子从出生那一天就,就有一种“天问”情结,在幼儿园的时候,这种“天问”思维还仍然在飞翔。可是,当进入小学中学之后,过重的课业负担,教师“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的课堂教学,则折断了学生“天问”的翅膀。你们将“科技创新课”引入课堂,开发“科技创新课程设计”校本教材,建设众多适于学生科技创新的馆所,则让孩子们的创新思维飞扬起来。很多孩子都有创造的欲望,也可以创造出属于他自己的科技作品。当这些作品得到认可与欣赏的时候,就更能激发其创造的热情。当长久的热情转化为一种思维品质后,不就拥有了创新能力了吗?如果每所学校都这样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未来中国人的创新能力还不强吗?

    心灵档案,德育作业

    【申洪英】我们在培养仁爱之心的学生时,以课堂为主阵地,课程为支撑,还采取了多种措施打造。除了一系列的常规性教育以外,我们充分利用了《心灵成长档案》作为载体,主要内容有以下几项:积小善成大德;小故事大道理;每日反思十问;“五个一”卡;自我规范“十个一”;“新三好”标准等,让学生每天记录在册,构筑起了做人的道德防线,净化了学生的心灵。

    【陶继新】欣赏你们的《心灵成长档案》,它不但记载了学生生命的成长过程,也成了他们不断成长的一个加油站。“积小善成大德”教育活动就很有意义。《周易》有言:“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益而弗去也。”以致出现“罪大而不掩,恶大而不可解”的结局。其实,现在一些青年人走向犯罪的道路,大多是从不为小善,不去小恶开始的。你们让学生积小善,就是让他们成大德,诚所谓“善不积,不足以成名”也。“小故事大道理”符合学生的心理,孩子们对小故事很感兴趣,多能在小故事中无意识地接受到好的教育。每周升旗时的一个小故事,聚集在一起就是很多小故事。这会在无形中强化学生做好人好事的记忆,并会外化成自己的行动。“五个一”卡、“每日反思十问”与“新三好”标准则可以对学生进行不同层面的强化,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一种自觉,自觉行为的结果,就是让学生“有不善未曾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这种强化次数越多,就越能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当良好习惯养成后,学生也就有了较高的人生境界。父母联谊制的实施,不但密切了师生关系,也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做到“亲其师”而“信其道”,并会让学生少走弯路,更好地成长。

    【申洪英】我们对德育作业也进行了创新,将作业细化为“常规性作业”、“思想性作业”、“阅读性作业”、“实践性作业”。例如,我们的实践性作业,有一日实践作业,一学期实践作业、假期实践作业和亲子实践作业。我们的德育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陶继新】你们的德育作业很有创意,也很有效果。现在学校德育质量之所以不高的原因之一,就是德育脱离实践。而没有实践的德育是没有根的,是不可能产生真正作用的。孔子的教育哲学,更多是实践哲学。他重实践,轻言说。所以,就有了一系列这方面的语录,比如:“君子欲讷于言而敏行。”“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因为这个大教育家知道,所有的思想道德教育,如果离开了实践,都是不可能有效实现的。山东省教育部门领导就特别强调实践德育的价值,他在这方面有一系列的论述,而且很有见地。你们进行实践性作业的探索,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果,真的是可喜可贺!

    爱心教育,收获硕果

    【申洪英】我们在爱心教育的历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爱心教育结出了累累硕果。学校博古架上琳琅满目的物品无一丢失,教室门口花架上的鲜花四季常开无人摘取,校园每个树穴里美丽的雨花石无人捡走,学校的无人售货文具橱一直无人售货,所有商品明码标价,学生把钱放进投币箱,无人看管,无人监督,这便是爱心教育成果的最好体现,也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最愿意看到的教育效果。人人好习惯,时时有爱心,天天有进步,处处都和谐,个个都幸福,已成为我校学生的生活常态。真正验证了学校是一个求真的地方,是一个长善的地方,是一个生美的地方,更是一个集聚爱心的地方。

    【陶继新】因为你们早已种下了学生爱心的种子,生根、开花与结果,也就有了必然。而我更看重的是还不止于当下这些硕果,而是未来更大的收获。这些学生走向高中、大学乃至社会上后,就不只是一颗有爱心的种子,还会汇聚成一股巨大的爱心能量,它会不断地绵延与扩展,让更多的人拥有爱心,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  

    (陶继新 申洪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