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教中心”到“学中心”

 生活-快乐 2014-10-21

从“教中心”到“学中心”

(2014-08-12 15:32:29)

从“教中心”到“学中心”

高效课堂的教学理论,完全是汲取了传统教学理论的精华而形成的。它排斥的是“教中心”、“师中心”的保守陈腐,围绕“学中心”、“生中心”而建构形成的教学实践体系。因而被称为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

 

一、高效课堂的意义: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

 

什么是教学?

 

我们可以从教学的“定向性”上加以揣摩。“教学”即“教”与“学”的组合。综观世界上对教学的论述,我们大致可以确认的是:教学的发生是由教师引起、维持、组织,由学生通过认知、合作、对话、交流来完成的。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唯有学生才能成为决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充其量只能提供外在的影响力。因此,正确的教育研究方向一定是指向学与学生的,反之,一定误入歧途。教育和教育学的革命性恰恰就是在这里寻找突破,这也是高效课堂应运而生的价值所在。

其实,所谓教学无非是研究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的问题。

 

古今中外有许多教学理论,其中必须提到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他认为学习即“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学生的行为是受行为结果影响的,倘若一种行为得不到强化,它就会消失。学习过程的有效进程有赖于3个条件:小步骤呈现学习材料;对学习者的反应立即给予反馈;学习者自定步调学习。斯金纳认为,传统教学法违背了上述3个条件。

 

斯金纳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斯金纳箱”,他发展了巴甫洛夫和桑代克的研究,揭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规律。他设计的用来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实验装置“斯金纳箱”,被世界各国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广泛采用。他根据对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强化作用的研究发明了“教学机器”并设计了“程序教学”方案,对美国教育产生过深刻影响,被誉为“教学机器之父”。

 

与此对照的是,认知教学理论批评行为主义是在研究“空洞的理论”。认知教学理论使教学摆脱了行为主义的消极影响,从重视教材知识结构和学习结果转移到重视认知结构、学习的内部认知加工过程、学习策略和思维策略的培养上来,提出了过程中心(认知过程中心)、结构中心(认知结构中心)和学生中心(主动生成学习)的教学思想。

 

他们认为,环境只是提供潜在的刺激,至于刺激是否受到注意或被加工,取决于学习者内在的心理结构。所谓心理结构,是指学习者知觉、概括自然社会和人类社会的方式。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认为,教学理论必须考虑3件事:学生的本体、知识的本质、知识获得过程的性质。布鲁纳还认为,学习包括3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习得、转换、评价。

 

情感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向上的,积极向上的动力来自于自身不同层次的需要,人在不断满足自身不同需要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因此,他主张教育的目标要与个人的需要相一致。罗杰斯有很多名言,如“人要教育,狗才需要训练”、“好的人生,它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状态;它是一个方向,而不是一个终点”,等等。

 

罗杰斯认为最好的教育就像最好的疗效,目标是“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在罗杰斯看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一个引领者的作用。通过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促进学生成长。罗杰斯按照某种意义的连续,把学习分成无意义学习和意义学习。无意义学习只与心有关,发生在颈部以上;意义学习不是那种仅仅涉及事实累积的学习,而是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式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建构主义强调“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四大要素。他们的教学观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而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然后出现新的假设。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就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它是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这就是两种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的分歧点,由此而发展出两种对立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由于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当代最新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这就使建构主义理论日益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国内外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需要说明的是,高效课堂的教学理论,完全是汲取了传统教学理论的精华而形成的。它排斥的是“教中心”、“师中心”的保守陈腐,围绕“学中心”、“生中心”而建构形成的教学实践体系。因而被称为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

 

这里所讲的教学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背景下的教学概念,一般所指的高效课堂是一个狭义的教学概念。

 

什么是课堂?凡是有学习发生的地方就是课堂。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里的一切空间、场所都能让学习发生,这样的课堂被称为“大课堂”。但狭义的课堂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发生在教室里的教学活动。

 

二、高效课堂的核心:师生角色

 

高效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师生角色,它包括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即教师是谁、学生是谁。

 

教师角色: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也不是知识的化身,而是一个发动学习的人,简单概括即教师不是二传手,而是发动学习“一传”的人。教师要紧扣教育目的实施教学,如果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全人”而不是会走路的“两条腿的书柜”。因此,教师必须具有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并以此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这不是牺牲自己成就学生,更不是牺牲学生成就自己。教师必须有使命感,为未来世界培养公民,而不是成为应试教育的帮凶。

 

在今天,一个不积极课改的教师,很难说他有师德。

 

某些传统“名师”为什么反课改?一个被旧教育宠爱的人,不仅本能地想保留它,而且几乎是不可避免地丧失了客观评价它的能力。他们的思想被包上了“硬壳”,即使他们中有真诚善良的人,但因把全部经历“奉献”给了他们认定的教育,也便丧失了重燃真理之火的能力。

 

学生角色: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也不是被人用来完成某种企图的工具,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上天赋予了他某种神秘的意义,他首先是为自己而活,其次他要完成肩负的使命。他原本具足圆满,是一个“天才”,但他仍需要接受教师的指导,接受团队、组织、生态对他的祝福和影响,用各种不断变化的经历去磨砺自己的意志,去发现自己的不同,去展现自己的力量,乃至于改变这个时代。

 

谁也不可以低估一个孩子!

 

三、高效课堂的关键:师生关系

 

当师生之间作为“矛盾体”而存在,他们之间能否“共融”?答案是肯定的。但传统教学很难让师生共生共融,教与学的对立,决定了师与生的对立。如果说有共融情景的出现,那只是在某种共同需要的前提下,或者说是升学目的的压制下而不得不保持一致。

 

那么,师生之间究竟应该如何建构和谐的、相互支撑的、共同发展的关系呢?

 

这就要回到彼此的角色上来认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发动者。角色的界定意味着彼此疆域、行为和关系的界定,跨越了这个界定就等于“越轨”和“失位”,也意味着对彼此的侵占和伤害,甚至意味着“不道德”。角色论告诉我们,教师必须恪守自己的言行,做自己该做的事,而不是无限赋予自己以职业的“威权”,干涉、干扰学生的生活,乃至成为儿童的幽灵、梦魇。教师必须坚决捍卫儿童的世界,“放任”儿童,使其自然成长。与此同时,教师要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学生一起成长。

 

那么,教育又是如何实现的呢?

 

其实,教育是通过委托教师领受任务,然后教师再通过把任务派送给学生而完成的。以此来看,师生关系是真正的“契约关系”。它必须是一个平等、尊重、合作、协商的过程,一言以蔽之,即围绕角色建构正常关系,否则,便属于非正常关系,传统的师生关系就属于不正常关系。因此,好的师生关系一定是共生共融的,没有谁比谁更重要。如果没有学生,教师的存在则没有意义,同样,如果没有教师,学生将失去教师对其成长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