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大夫普及正宗中医绝学3

 学中医书馆 2015-01-06
杨大夫五十一讲(头痛)
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昨天呢,讲到了第50条了。这个50条,他说,人感冒之后,应当发汗。但是呢,医生一定要心细,去摸一下脉,如果左手尺脉很微弱,也不要发汗。因为尺脉代表阴,代表血,尺脉弱,说明血少了,不能发汗。张仲景论脉,一般指左手,寸为寸口,为阳,尺为阴脉,这是阴阳观念。
伤寒论第51条,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这一条呢,他是说,阴阳俱浮,也就是说,寸关尺都是浮脉,才行,不是说单纯的寸脉浮,要寸关尺都是浮的,才可以发汗,用麻黄汤。
伤寒论第52条,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脉浮的,跳的非常快,这个时候应该是没有汗,发高烧,很怕冷的证状。浮而数,说明气血充足,体质很好,只是外面受寒了,毛孔关闭了,汗出不去了。病人气血充足,你用麻黄汤发汗,不会出问题的,伤一点津液没关系的。
伤寒论第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供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他说,病人身上有一点点汗,这是正常的。我们前面讲人体健康的六大标准时讲过,正常人是有微汗出的。身上很干躁,没汗,那是心脏病。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和故尔。这句话是说,本来是荣卫和,但他时有汗,时没汗,时热时冷,这个还是有点不正常。
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这个是说,荣就血,卫就是气,血在血管中流动,气是在血管外缠绕旋转,这是中医的气血运行理论概念。荣卫和则愈,就是血管中的血和血管外的气,互相协调,他身上的汗才正常,不会是一阵有,一阵没有,一阵冷,一阵子热。宜桂枝汤,就是遇到身上微汗不正常的人,还是用桂枝汤。他这里要说的是,桂枝汤里的桂枝,能让心脏加强功能,动脉血流加速,白芍呢,让静脉加速流动,快速流回心脏。这个动脉和静脉加速了,气血旺盛了,这个阴阳就协调了。加速了功能,生姜,大枣,炙甘草,是用来补充胃肠津液的,津液充足了,血才充足。你光单方面加速人体功能不行,还要有充足的物质基础。我们群里一部分人就是,他身上有时有汗,有时没汗,有时冷,有时不冷,特别是生了小孩的女性,会更容易出现这种现象,你用桂枝汤就可以了当然,能不能用桂枝汤,还要经过诊断才行。如果你有肝病,那要先把肝病治好,再用桂枝汤调和阴阳,调和荣卫,病就会彻底治愈了。
伤寒论第54条,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他说了,病人没有肝病,肾病,心脏病,但是呢,他有时会发烧,流汗,长期不好,这是荣卫不和造成的。怎么办呢?要尽早用发汗的药让他发汗,就好了,还是用桂枝汤。我们有的人呢,经常犯感冒,不犯感冒的时候,他也是有时感到身上热,出汗。西医说是免疫力不足。 这种人呢,你喝桂枝汤就行了,它能提高你的免疫功能,喝一段时间后,就不易犯感冒的。
伤寒论笫55条,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老师说,人感冒了,脉浮,又跳的飞快,比数还快,没有喝发汗的药,所以,现在呢,他鼻子流血了,就是外寒束到皮肤了,毛孔打不开,热量散发不出去,这时热气上冲从鼻孔出来,引起血管爆裂而流鼻血的人,他鼻子出气都是很热的。按说,鼻子流血了,他烧就会退好多,但是他皮肤毛孔没有打开,还是不正常,热退不完。所以,这时,再让他喝麻黄汤,麻黄把肺泡打开,把皮肤毛孔打开,热就会从身体里面出来,发烧就好了。中医在治疗痤疮时,一般要加少量的麻黄,它可以把毛孔打开,有利于病理物质顺利排出。
伤寒论第56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一云大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老师说,人感冒了,是伤寒证,脉浮数,身痛,怕冷,身上没有汗,有很多天没大便了,头痛有热者,用承气汤。没有大便,又头痛,说明胃肠里的食物在发酵,热气往上走,出不去,闷的头痛,这时用承气汤解决,让他大便拉下来,头就不痛了。承气汤,由大黄,芒硝,厚朴,枳实,四味药组成,我们后面会讲这个方子的,它是一个通泄大便的方子,很强的一个方子。 关于中医治头痛的方法,我们这个脑门痛,这是因为大便不通顺造成的,用承气汤解决。偏头痛呢,是胆经有热,用小柴胡汤解决。整个头都痛,用葛根汤解决。这个用药原理,前面都讲的很详细了,这里不多说,大家可以去思考。

伤寒论第57条,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老师说,人感冒了,证状是伤寒证,不是桂枝证。伤寒证是没有汗的,身上发烧,怕冷,没有汗的。病人喝了麻黄汤,汗出来了,烧也退了,毛孔也打开了。但是呢,他过了半天,就是十二个小时后,又出现心烦的现象了。我们知道是里面又热起来了,胃呀,肺呀,又肿胀了,呼吸不顺才心烦。怎么办呢?再让他发汗即可,但不是用麻黄汤了,是用桂枝汤。因为他己发汗过了,毛孔已开了,外寒解除了,现在是里热还没有全部出去。桂枝汤呢,可加速人体动脉和静脉循环,调和营卫,提升免疫功能,身体循环一加速,热就由里向外散掉了。所以这个桂枝汤非常的好。麻黄汤,主要是开毛孔,把热往外散,桂枝汤主要是调荣卫,加速体循环。

伤寒论第58条,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老师说,人感冒了,医生开了药,让他发汗,或者让他吐,或者让他拉大便,或者让他流鼻血,或者让他流了很多的汗,汗为津液。
不管治疗过程中出现怎样的状况,在治疗过后,阴阳自和者,你就不用再吃药了,他自己会好的。什么是阴阳自和呢?就是病人现在想吃饭了,胃口来了,身上不发烧了,也不冷了,脉也不浮了,呈现常脉了。这时可能他还有很多证状没有去除,可能身上还是不舒服,不想说话,不想走路,但是,现在要不要再吃药呢?不要了,他自己会好。我们之前讲的生命的自主调节功能,现在用上了。只要阴阴平衡,人体一切疾病会自愈。中医治病的原理很简单,就是一个调节阴阴平衡。我们学习了这么长时间了,学的是什么呢?就是一个阴阳调节的方法。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感谢大家的关注。
再见!
杨大夫五十二讲(静脉曲张新加汤)
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传承中医,聆听中国上古时代的养生智慧,每晚,《伤寒论》解读,与大家见面。昨天呢,讲到了伤寒论58条,现在接着学习。
伤寒论第59条,
大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厂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老师说了,这个人感冒了,医生开错药了,喝了之后拉肚子了,拉了很久。本来感冒是不可以拉肚子的,不可下,张仲景已经强调过很多遍了。但是医生开错药了,拉的很厉害,伤津液了。医生知道错了,又接着开了发汗的药,病人喝后呢,又发汗了,外寒退了,但是呢,大家想一想,现在呢,津液肯定不足了。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你怎样知道他伤了津液呢?问他小便怎样,他说一天没有小解了,这就是伤津液了。这个时候怎么办呢?他说,你不要再治他了,不要再让他喝药了,等他小便有了,正常了,就好了。所以,这个时候,不要让他喝药了,吃些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去吹风,在家休养一下就好了。 小便少的人就是缺津液,少血。我们身边的胖子,你观察一下,他每次小便都很少,就是缺津液,缺血。身上有很多水,但那是寒水,是废水。胖人,那他血少,人的体温是在血里,所以胖子都寒,易感冒。
伤寒论第60条,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老师说,人感冒后,拉肚子了,又喝了医生开的桂枝汤,发汗了。这时肯定是津液流失严重,身上血少了,缺热力了,身上会到处感到寒冷,他的脉也应该是很微细的,因为血少啊。所以然者,就是为什么会这样呢?以内外俱虚故也。内为阴,为血,为营,为荣。外为阳,为气,为卫。内外俱虚,就是气血不足了,阴阳两虚,不足了。
伤寒论第61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燥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吧,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他说,病人感冒之后呢,拉肚子了,又喝药发汗了,昼日烦躁不得眠,就是白天不正常,夜而安静。也不吐呕,也不渴,也不冷,也不发烧,脉象呢,很微弱。前面他讲了,下之后又发汗,有的没小便,有的身上很冷,是怎么一回事。现在呢,他又说,病人白天不正常,晚上却非常正常,这又是怎样一回事呢?那么,中医的阴阳学说认为,白天为阳,夜晚为阴。现在呢,是白天不正常,是阳虚掉了。如果是阴虚掉了的话,那他是白天正常,夜晚不正常。有的哮喘病人,多数是晚上加重,那是阴虚,如果白天加重,那是阳虚。现在呢,是阳虚掉了,因为下利,拉肚子,气往下走,阳在上,阳不足了。这个津液流失太多了。我们也有的朋友呢,他白天睡不着,晚上睡的却好,这就是阳虚。那要如何解决这个阳虚呢?用干姜附子汤。干姜10克,生附子10克。关于伤寒论的用药剂量,前面讲过多次了,过去那个年代很落后,没有度量衡,用药都是手抓,用多少,凭感觉。真正合理的用药剂量,应以现代中药学标准来用。这个干姜是热性的,大家都吃过,吃后呢,肚子热哄哄的,热力很足。生姜就不同,生姜吃了热全身,到处窜,干姜不是。 那么,这个生附子有啥作用呢,前面都讲过了,它也是一个很热的药,功能是强心阳,让心脏膊动更有力。干姜,生附子,是很热的药,那个炮附子就不同了,炮附子强肾阳,走表,固表止汗。作用不同啊。人喝了这个干姜附子汤呢,他胃里立即热起来了,胃气呢,向脾输送,这个脾呢,也热起来了,所以这个汤药呢,又是一个升脾阳的药。 我们在治疗糖尿病的时候,会把这个干姜附子汤加进了,目的就是升脾阳。糖尿病人的脾都不工作了,升脾阳,让它工作,就要用干姜附子。胃气经脾,再上输于肺,肺阳也升起来了。 中医认为,心肺同为上焦,关系密切,心肺相因,肺阳足了,会减轻心脏的负担。因为肺的一张一缩,是靠心脏来带动的。这个干姜附子汤,把脾胃,心肺的功能都加强了,让阳气提升了。阳气足,人白天就相安无事。现 在呢,张仲景没有用甘草。为什么不用甘草呢?前面我们讲过,甘草能凋节心脏功能,能调节胃肠功能,它的调节作用是不让器官组织强烈的变动。所以,中医说,甘草缓中,它能让体内剧烈的变化缓和下来。现在呢,是阳气不足,因为阳气为生命的根本,阳气不足,很有可能会出现危险情况。我们之前讲过的桂枝去芍药汤,为什么要去芍药呢?就是为了固守阳气,防止出现紧急情况。甘草缓中,能让药力缓慢发挥。而现在呢,我们要扶阳,不能慢,所以不用甘草了。

伤寒论第62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这个新加汤,就是桂枝汤,另外加了人参一,芍药用量加倍。
我们有很多朋友呢,想学中医,又担心不好记方子。通过我们的学习,大家也看到了,中医方剂并不难学,就是几味药,调整一下,功用就不同了,关键是你要明白医理,知道发生病证是怎么一回事,如何去用药。张仲景在伤寒论里都讲得很明白,告诉你了。所以呢,中医并不难学,更不是玄学,关键是你能否用心学。这个新加汤,就这么简单,桂枝汤加了一味人参,芍药加倍用量。他说,人感冒了,喝了发汗的桂枝汤,汗也出了,烧也退了,但是呢,他现在身上还是痛,怎么回事呢?一摸他的脉,沉,迟。为什么为沉呢?血不足了呀,脉管没血呀。为什么为迟呢?静脉血管堵塞了,有瘀血了,不通畅了。身上痛,一是气血不足,二是血循环不畅,脉迟。我们再来看张仲景如何用药。用的还是桂枝汤。大家都知道,这个桂枝汤,是调节阴阳平衡的,提升人体免疫功能的。同时补充肠胃津液,让血充足的一个方子。那为什么要用人参呢?人参在中医里就是大补胃肠津液的,在严重缺血缺津液时要用人参。 张仲景所谓的补药,就是,生姜,大枣,甘草,人参就是大补了。别的补药一概不用的。那为什么要把芍药加倍用量呢?因为他静脉堵了,肝也堵了,这个芍药是疏肝的,能把肝脏疏通,能把静脉血管打通,让静脉血及时流回心脏。这样呢,脉就不迟了。
我们有的朋友呢,他有这个静脉曲张,你用这个新加汤就解决了。 凡是治疗肝病,必用芍药,如果你连芍药都不知道用,肝病治不好的。我们群里也有得什么月子病的,身上到处痛,你用这个新加汤,也一定效果不错。中医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方子,可以治疗很多病,连三甲医院治不了的病也治了。中医很奇怪,对不懂中医的人来说,他不会相信的,他会质疑你,难道你是神医吗?
治病,不需要神医,只要把中医入门知识《伤寒论》学好,那就足够了,让那些三甲医院的专家无地自容。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明晚,我们再接着学习。
再见!朋友们。
杨大夫五十三讲(哮喘麻杏石甘汤、腹胀)
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中医经方讲座。上一节,我们讲了新加汤,现在接着往下讲。
伤寒论第63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老师说了,病人感冒后,吃了发汗药桂枝汤了,汗也出了,烧也退了,可能还没好彻底。但是呢,现在病人不发烧了,但还是流汗,并且出现了哮喘的现象。怎么办呢?这个哮喘,并且在流汗,可以用麻杏石甘汤。可能有些人不知道哮喘是个啥样子,因为没见过,但我见过。哮喘发作时,不能躺下睡觉的,只能坐着,呼吸很困难,头仰胸突不停,很难受。老师为了让我们更容易理解,专门告诉我们,病人还在流汗。为什么会发生哮喘呢?首先是流汗过多了,伤了津液,导致血容量减少了,心脏供血不足了。心脏不能正常工作了,那个肺呢,又是由心脏供血来带动的,现在肺也不能正常工作了,又导致肺中又有积水。所以,中医诊病时,会注意到一个现象的出现,会引发一系列的反应的。现在这个哮喘,就是因为流汗过多造成的。这么这个哮喘病,不光是因为心脏供血不足,还有肾虚的原因。前面讲过桂枝加附子汤,用附子强肾固表止汗。现在病人还是在流汗,说明肾也虚掉了。下面我们看这个哮喘怎么来治。咳与喘是一个病,轻时咳,重时喘。所以,感冒后咳嗽不停,也是用这个方法。麻杏石甘汤的组成是,麻黄12克,杏仁60克,炙甘草7克,生石膏20克.。
麻黄的作用,是把肺泡打开,把肺中支气管打开,有利于肺中气流畅通,起平喘作用,同时把身体肌肉中的废水通过小便排出来。杏仁,润肺补肺,降肺气,调节肺部气机,同时补充肺中废水排除后的营养不足,使肺功能增强。炙甘草呢,补充胃肠津液用的,调节肠胃功能,增强吸收,加强排污,让大便下行,病人才能有饥饿感,胃气恢复。为什么要用生石膏呢?生石膏清热,解肌,发汗。因为病人之前曾感冒发烧,现在烧虽退了,但他还在出汗,说明还有里热,现在这个喘,跟里面有热也有关系。因为发烧时间久了,他的胃和肺都己经肿起来了。才喘的厉害。现在用生石膏把里热清掉,里热没有了,他也不会流汗的。中医很重视流汗的,汗流过多,会出现危证,会死人的。所以,生石膏喝下去呢,里热退掉了,他不出汗了,同时,肿起来的胃和肺也消肿了,呼吸畅通了。这个生石膏,它能解肌发汗,这个汗是体内的废水,不是正常的津液。并且它还能有补充津液的作用。现在用这个方子,麻黄把体内废水排掉,并扩张肿中支气管,使体内环境大为改善,杏仁补肺又调肺,生石膏清热又生津,又解肌肉痉挛,灸甘草调胃肠气机,补津液,这个咳喘就解决了。可能有人会担心,用了麻黄会不会流汗很多呀?不会的,前面我们讲过,体温高,一用麻黄就流汗,现在有生石膏把体温降下来,他才不会流汗的。
所以,中医的用药方法很科学,不是乱用的。很多时候是寒药与热药并用,升药与降药同时用,不矛盾的。学会了伤寒论,这其中和奥妙自会明白。麻黄与生石膏搭配用,是中医里很重要的方法。关于生石膏的用量,现在是不很发烧,微烧,用20克就行了。大青龙汤是高烧用的,生石膏可用到40一50克。大青龙汤是治高烧又咳喘的方子。一般情况下,哮喘病人的胃口都是不好的。胃口好的,就吃麻杏石甘汤,胃口不好的,吃大青龙汤。因为大青龙汤里有桂枝汤,这个桂枝汤是健脾整胃的,调阴阳,生胃津。

伤寒论第64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之,桂枝甘草汤主之。
现在呢,这个病人感冒,喝了桂枝汤,可能喝的太多了,出汗过多了,伤津液了,血少了,心脏供血不足了,叉手自冒心,就是很难过,心跳很乱,呼吸憋气,心脏象被人抓了一样难受。心下悸,就是肚脐上方在跳动,受心脏乱跳影响的反应。欲得按者,就是病人想让别人按住他的肚子,这样稳一些,会舒服些。现在看来,是供血不足,心脏出大问题了,要救急,要救命呀。
这个时候用桂枝甘草汤。桂枝15克,炙甘草7克。
在这种危急状态下,桂枝才用15克,所以大家要注意了,有的医生开方桂枝30克,用量不能那么大的。这个桂枝,是加强心脏功用的,防止心脏停止跳动。炙甘草呢,调节胃肠,同时对心脏有修复作用,补充津液。所以,这是中医心脏病救急的一个方法。

伤寒论第65条,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这一条是说,感冒发汗后,病人小肚子乱跳,气往上冲,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那么,为什么会小肚子乱跳呢?因为发汗太多了,上面的身体虚掉了,津液没有了,干了。上面太干,要把下面的水往上吸。看一下方子的组成吧。茯苓20克,桂枝15克,炙甘草7克,大枣40克。我们看一下这个方子是怎么回事。这个方子就是把桂枝汤的芍药换成茯苓了。为什么要把芍药拿掉呢? 我们前面学习过桂枝去芍药汤。就是在心脏危急时要把芍药拿掉,防止血液过多流向静脉,以保护心脏。
所以,现在我们学习到出现心脏危急时,同样不可用芍药。为什么要用茯苓呢?以前我们学习过,茯苓可以把胃肠中的水通过小便导出去。同时呢,茯苓还可强心安神,增强心脏功能。现在要把胃肠里多余的废水排出去,这样可以减轻心脏的负担。现在呢,甘草,大枣补胃肠津液,加强胄肠功能,桂枝增强心脏功能,让胸腔热起来,津液蒸腾起来,阳气充足起来,这个奔豚才缓和下来。这是一个救急的方子,其中的道理,需要大家去思考。


伤寒论第66条,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现在呢,老师又说了,病人发汗后,感冒好了,但是又出现了肚子涨满的现象,怎么办呀?临来上,胀满有两种,一个是实胀,一个是虚胀。实胀呢,就是好多天不大便了,食物不消化,不下行,用承气汤解决。承气汤,前面讲过,是通大便的。病人实胀,他肚子很硬,不让你去摸的,摸下就痛。这个虚胀呢,胃胀都是气,下不去,里面是空的,用手敲,蹦蹦响,你用手摸,他很舒服。肝硬化腹水的病人,他会虚胀的,要用这个方子解决。那么,为什么会虚胀呢?就是因为胃肠没津液了,小肠又变细了,食物和气不能下行。前面我们讲过,胖子也是津液不足,尿才少,他身上水多,并不是津液多了,他身上的水是废水。同样,现在他肚子里满满的,都是垃圾废物,正是因为津液不足才这样。 这个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厚朴是宽肠下气的,让胃肠变粗,废物下行,生姜,甘草,人参,大补津液。这样,这个虚胀就解决了。我曾用此方治一肝硬化腹水患者,疗效很好。
今天就学习到这里,朋友们,晚安。
杨大夫五十四讲(芍药甘草附子汤)
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现在,我们接着学习伤寒论。通过以前好学习,我们学到了什么呢?我们学到了很多的中医方法。从我们学习的方剂来看,这些方剂都是干什么的呢?都是调节人体的寒与热,升与降的,调节人体水分的循环的,调节饮食,调节大小便。所以,中医并不是很神秘的,是一个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门科学。在这之前,我们知道了心的调节方法,以及危急时刻如何保护心脏的方法,如何去发汗,如何去利尿,如何治疗咳嗽与哮喘的方法。昨天,我们又学习了排除胃肠积气,通利大便,调和阴阳,健脾胃的这个厚朴生姜甘草人参半夏汤。我们己经学了不少的知识了。以后呢,如何调肝,如何调肾,都会学习到的。所以,中医的方法,就是一个调节法。目前学习的依然是太阳病。为什么叫太阳病呢?其实,就是人体寒热的变化与水的循环的一系列变化规律。大自然中有太阳,人体内有心脏。寒与热,以及水的运动,都是太阳在掌控,在人体内呢,也就是由心脏在管控。没有了太阳,世界会一片黑暗,什么都看不到,一切的变化与运动将会停止的。所以,伤寒论开篇即以太阳病立名立说。条文中一次又一次的强调医生要守护心脏,保护心脏功能正常,医者不可粗心大意。

伤寒论笫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 白朮 甘草(各二两,炙)
他说,人受寒感冒了,本来应该用桂枝汤或麻黄汤发汗,但是医生开错药了,病人上吐下泻了。心下逆满,就是肚子很胀,又痛了。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这个脉沉,就是快摸不到了,太弱了,紧,就是又弦,又快。现在说明阴血严重不足了。这说明津液流失太重了,血太少了,己经很危急了。心脏由于供血不足,它也会跳动不正常,但现在脉沉紧,说明心脏跳动很微弱了,紧为寒,因为血少才寒冷。人体热量是藏在血中的。血少了,才寒,脉才紧,非常的快。当人体胸腔正气不足的时候,下焦的气会往上走,来救急救危,所以,会气上冲胸,感觉有气往上冲。发汗则动经,就是如果再发汗的话,那么经脉里的血也会缺乏的,千万不可再发汗呀,因为前面上吐下泻伤津耗血太多了。身为振振摇者,就是如果再发汗,他走路站立都不行,因为血干了,没有了。这个脑血栓,帕金森综合证,中风偏瘫,实际就是他身上血不足才那样子的。起则头眩,气血没有了,坐着还好些,站起来就不行,会头晕。头晕,也是因为血少了,气血不足了。在这种复杂危险的情况下,中医要如何下方呢?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茯苓20克,桂枝10克,白术7克,炙甘草7克。
我们学习到这个方子的时候,第一感觉是这个方子不太好记,但是呢,转念一想,这个方子很好记。前面我们学习过桂枝甘草汤,危急情况下救心脏。那么,这个方子呢,就是桂枝甘草汤另外加了白术和茯苓。这下就好记了。我们学习方剂子,最重要的是你必须把麻黄汤和桂枝汤,葛根汤记熟,其它的方子就很容易理解了,不需要死记硬背。 其它的方子你要理解方义,是怎样的原理,如何治病的,不要死记它。桂枝甘草是救急心脏的,白术茯苓是利脾胃肠中水分的。这里不是说心下逆满吗,就是胃肠有水才满。逆,就是痛,难受,说明胃里水太多,胀的痛。可能有人会问,会不会是气胀呀?会不会是大便堵到了?如果气胀,按着会很舒服,不会痛的。那他之前是经历了上吐下泻了,自然是胃肠中没有大便了。所以,这时,胃肠中肯定是水啦。桂枝甘草守护心脏,调节胃肠,白术茯苓去湿利水,这样病情转危为安。稍后再精心调养一番,就康复了。

伤寒论笫68条,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芍药 甘草(各三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这一条是说,人感冒了,喝了发汗的药,汗也出来了,高烧退了。病不解,就是发烧没有全部解除,身上还是难受。反恶寒者,就是现在病人发汗后却特别怕冷。 在喝药之前,病人发烧,那是因为人体有自主调节功能,把里面的热量往外走,去驱寒水,蒸发寒水。
但是现在呢,汗出了,寒水己驱除了,人体不会再让里热往外散了。但是,他现在还冷呀。为什么这样? 我们正常的人体是不怕冷的。
这时的冷,是里面虚掉了。 所以,与喝药之前的冷,不是一回事。现在没有外寒证了,感冒好了,还是冷。这是因为虚掉了,津液流失,血少了。用芍药甘草附子汤解决。这个方子就是芍药甘草汤,另加一味炮附子。 这个芍药甘草汤,前面我们讲过了。现在大家看一下,甘草的用量比较大,它能调节胃肠功能,促进消化吸收,让肠内废物及时往下排送,让胃气恢复,有胃气,进饮食,才能康复。同时呢,炙甘草能修复受损的心脏,加强心脏功能。这个芍药甘草汤,在临床上,对治疗静脉曲张,妇女经期腹痛,下肢膝盖疼痛,血管瘤,效果非常的好。芍药甘草汤,可以治疗腿脚不能伸。行走不便。这个前面都讲过。那么,现在,又另加一味炮附子。炮附子干什么用的?它能滋肾水,强肾阳,让命门火旺盛起来,对人体起一个温煦的作用,让人体温暖起来。同时固表止汗,防止津液流失。这三味药组合起来,灸甘草加强心脏功能,调肠胃,芍药疏导肝脏通利静脉,让血循环旺盛起来。炮附子强肾固表收汗固脱,身体会慢慢恢复过来的。我们群里有好人有什么月子病呀,有的手脚冰冷呀,你用这个方子喝,那肯定有收获的。在这个方子中,没有用桂枝汤的桂枝和大枣,为什么不用呀?因为桂枝的功能太强了,病人流汗伤津太严重,用了桂枝,有可能会又出汗,所以不能用,炙甘草用量加大就行了。因为太虚了,大枣很粘的,可能会消化不了。所以不用大枣。人体很虚的时候,宜缓取疗效,不可求急。待病人胃气回复后,吃些易消化的食物,让身体慢慢康复。所以,真正的中医,治病是不用补药的,只要胃气正常,正常饮食,人体不会虚的。所以,中医的理念,第一是守护心脏不出危险,第二是通调胃气,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朋友们,再见。
晚安。
杨大夫五十五讲(五苓散)
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伤寒论第69条,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茯苓(四两) 人参(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他说,病人感冒后,喝了发汗的药,没有好,医生又开了下泻的药,让他拉肚子,便于退烧,但是呢,病还是不好呀,并且更严重了,烦躁的很,心慌心烦。怎么办呢?用茯苓四逆汤来治。那么,现在呢,我们来看,又发汗,又下泻,现在肯定津液流失严重了。但现在出现烦躁了。为什么会烦躁呢?因为,发汗,下泻,现在血少了,血稠了,他现在呢,太阳病没好,肯定会怕冷了。那么,血稠会出现什么情况呢?第6条时,我们讲过,血稠了,他会身上发热的,语言难出,舌强,小便失控,手脚失控,颠痫,等等。所以,现在,他又怕冷,身上又热,很难受了。再加上心脏供血不足,还会心慌,头晕。四逆者,就是手脚冰冷,不想动。为什么,人会手脚冰冷呀,那是心脏供血不足了,不能把血送向远处了。所以,这时候,主要解决的是烦燥和手脚冰冷。那么,这个茯苓四逆汤就是四逆汤,另外加一味茯苓。
四逆汤是治手脚冰冷,全身冰冷的,这个把怕冷解决了。四逆汤的方义,前面讲过了,这里不再细说。那么,为什么又要加茯苓呢?
前面都讲过了,茯苓可以把胃肠中的水通过小便导出来,同时有养心安神的作用。茯苓在中医里面,最重要的作用是去烦躁,凡烦躁者,必用茯苓。所以,这个方子,以茯苓为主药。另外加了人参,因为人参也是养心安神,大补胃肠津液的,有利于疾病尽快康复。只要病不严重,一般是不用人参的。这里又发汗,又下泻,伤津过度,用人参补津液。
茯苓四逆汤方;茯苓20克,人参5克,生附子10克,炙甘草7克,生姜5克。
前面说错了啊,这个茯苓四逆汤,人参,甘草,生姜,是大补津液的,现在不用大栆了,因为现在太虚了,可能大栆大粘,不易消化,又容易造成血稠,所以换大枣为人参。生附子是强心阳的,让心脏功能强大起来,比桂枝力量大,让里面热起来,这样就不怕冷了。茯苓排体内浊水,又除心烦。所以,这个方子是,茯苓除心烦,生附子增热去寒,调阴阳平衡,因为现在里面凉了,人参,甘草,生姜,补津液,调胃肠。
伤寒论第70条,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他说,感冒喝药出汗了,身上怕冷,就是津液不足,血少了,人体热量是藏在血里的。现在说的是汗出后,发烧退了,又怕冷,虚,实际就是津液不足,血少了。当然,临床上你要辨别清楚,病人虚,是否有实证存在呢?虚实并病,去实为先。临床上,很多时候是虚证和实证同时存在,那要以去实为主。老师又说了,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就是如果病人不怕冷,但身上却很热,这个是实证。
实证呢,有很多种,如肝实,肾实,肺实,等。但这里说的是感冒后出现的证状,不是指肺,肾,肝的问题。
现在还是在太阳病里面这一块。现在是身上发热,不怕冷,看来不是太阳病了,太阳病要怕冷的。前面讲过,这个但热不冷,通常是阳明病,也就是胃肠病。阳明发热,一般是阳明经热和腑热。经热的时候,他胃里没有东西,热在经络上,腑热就是食物在胃肠没有排出去,发酵了,热非常的盛。如果是经热,用白虎加人参汤。腑热呢,可以用调胃承气汤,把大便导出去就行了。调胃承气汤,作用原理,前面已讲过,这里不多说。
伤寒论第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猪苓(十八铢,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朮(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去皮)
现在是说,感冒了,发汗药喝多了,出了太多的汗,胃里面很干,烦躁得睡不着觉了。他又喊口渴,要喝水。你要少少的给他一点水喝,不要太多了。因为太虚了,喝水多了会下不去,停在胃里,出现心动悸,胃动悸,这样就不好了。你要让他少少的饮食,等胃气恢复,病就自然好了。不需要用补药的。如果用了补药,他消化不了,那病也会加重的。中药都是比较不好消化的,虚不受补啊。若脉浮,小便不利,就是说他还有感冒没好,才脉浮,肯定他会发烧的,怕冷的,这时小便又没有了,因为津液干了呀。微热消渴者,就是身上发烧,但不是很烧,可以理解成他不发烧吧,这样方便我们理解。消渴,就是有口渴感,但喝了水还是不停的渴,喝水不管用了。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这里,我们可以联想到现在的糖尿病人,他就是口渴,喝水也不管用。这是怎么一回事?他说,五苓散,主之。就是这种病,小便很少,又口渴,喝水也不管用,消渴,就是喝了又渴。用五苓散来治。这个五苓散是中医里的重要方剂,你别的方剂不能死在记住,但这个方子一定要死死记牢。五苓散的临床应用,与桂枝汤一样重要。如果这个方子你不会用,你治病肯定不行的。
五苓散方剂组成,猪苓l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桂枝10克,白术10克。
关于伤寒论的剂量问题,我们不要去争议,前面多次强调过了,只要疗效好就行了。因为流传过程复杂,剂量要按现代中药学来参考。那么,人为什么会出现口渴不止,喝水也不管用呢?张仲景把这个问题放在70条里面了,他前面先说发汗过多,胃干了,津液严重不足了。这就是口渴的第一个原因,当然还有第二个原因。现在我们来看,首先用了桂枝加强心脏功能,让人体热起来,阳气足起来。当烈日当空时,下面的水,会往上走,胃中津液被蒸发而上行,往心肺方向,往皮肤方向行走。白术,把脾胃中的水收集起来,由茯苓把这个水向小便输送。那泽泻又是干什么用的呢?桂枝把水送向皮肤,然后泽泻又把皮肤那里的水往下降,往脾胃走。猪苓又是干什么的呢?猪苓专门利下焦多余的废水,包括肝,肾中的废水。这个方子里,泽泻,茯苓,猪苓,都是利水下行的,而桂枝是升水的。这个方子,充分说明了人体内水循环的规律,所以非常重要。这个方子专治小便少,还有消渴。当水循环正常时,体内蒸汽很充足,不会胃干,口渴的。这个方子,治疗虚胖,减肥作用非常的好。治疗糖尿病,要用到这个方子。有的人总是头上冒汗,身上冒汗,象水洗的一样,五苓散喝了,很快会三五天解决掉,我曾治过一人,三天汗就没有了。
今天,就学习到这里,朋友们,再见。
晚安。
杨大夫五十六讲(茯苓甘草汤)

 朋友们,大家晚上好。现在,我们接看学习伤寒论。昨天,我们学习到了中医各方五苓散。这个方剂非常重要,可以治疗很多疑难杂证。糖尿病,要用到这个方子,临床上,脑积水,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肺气肿,等都是用这个方子来治。晕车晕船,也是用它来治,因为它能把中焦的水湿利掉。这个晕车,就是胸腔中横隔膜中有水,气机不顺导致的。减肥瘦身一样很好,因为它是一个升阳利水的方子。从这个方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体内水循环的规律。作为医生,你不懂人体气机循环规律,那么,就没法治病的。


    伤寒论第72条,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老师说,人感冒了,喝了发汗的药,汗出来了,烧也退了一些,脉浮数,浮说明感冒没好,数是还有热没退。现在呢,心里又烦了,口又渴的很。怎么回事呢?烦,为什么烦?发烧时间久了,这个胃,肺,肝,都肿起来了。心慌气短,肯定烦死了,可能还会肚子胀,肝区痛的,路都不想走。他又渴的很,说明胃都烧干了,那肯定是肿起来了,烧成这样子。怎么办呢?还是用五苓散来解决。
五苓散由桂枝,白术,泽泻,茯苓,猪苓组成。桂枝强心阳,增热,加强体循环,同时蒸发水往上升。泽泻,把上面的水,皮肤外层的水往胃中收过来,这个胃就不干了。白术把脾湿收集起来,由茯苓把水往小便送。猪苓专去肝肾中的水湿,通过小便导出去。所以,人体水循环一正常,这个口渴就消失了。水循环正常,还可以退烧,去肿,除烦。临来上,这个感冒,如果不能用桂枝汤的时候,可以用葛根黄芩黄连汤,同样也可以用五苓散来解决。
    伤寒论第73条,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汗出后口渴,用五苓散,这个前面都是刚讲过了。那么,还有一种情况,他病好了,不想喝水,甚至喝水就吐。怎么会这样?如何解决呢?那肯定是胃中有积水了,有可能是发汗后口渴,一下子喝水多了,胃肠吸收不了,也有可能是小便不利,水停胃肠了,可能肚子有涨感。茯苓甘草汤组成,茯苓10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生姜10克。
 这个方子一出来,大家一看就明白了,这还是一个升阳利水的方子。甘草,生姜,是补充胃肠津液的。桂枝升心阳,气化水上行,茯苓把胃中废水往小便导送。他不渴,说明胃肠有废水积聚,那么,为什么会胃肠会有废水呢?因为胃肠津液不足,虚掉了,吸收功能不正常了,补充了胃肠的津液,胃肠功能恢复了。补充的是人体所需要的津液,阴,即是血。排出去的是不需要的废水。坏的跑掉了,好的来了,人体功能才会向好的方面发展。坏的去了,好的来了,胃肠功能恢复了,他就有一点点口渴感,可以喝一点水,你也不可以让他喝很多的。为什么不可喝很多?前面讲过了,要少少与之,才可以。所以,临床上我们也会碰到有的人,他整天不口渴,喝一点水,反倒不舒服,这样的病人,用茯苓甘草汤解决。
    伤寒论第74条,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中风发热,就是发烧,身上怕风吹,有汗。六七日不能而烦,就是很多天不好,心里很烦。因为发烧时间长了,肝,肺,胃都肿了,心慌胸闷血稠了,才烦。有表里证,就是他不光有太阳表证,而且还有里证。如何理解里证呢?外为阳,里为阴。里,就是阴。里证,就是阴证。五脏为阴,六腑为阳。所以,现在是五脏问题了。肾为少阴,脾为太阴,肝为厥阴。那么,现在,有可能因为发烧很多天了,脾,肾,肝,都己肿起来了,有这个可能的。这个肿,它也会发热的,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发炎了。中医讲热,西医说炎,意思大体相同,但又有不同之处。我们中医说有热,有炎证,但去医院一检查,医生说没有炎证,因为中医和西医的着眼点不同的,概念不同的。观点完全不一样,有区别的。我们不可以把中医理念与西医理念扯到一起。临床实践中,西医的病人很多天退不了烧。来找中医,中药一喝,烧退了。中医和西医不一回事,各有所长,不能混为一谈。现在呢,表证,里证都有了,就是有感冒,同时又有肺炎,或者别的炎证了,渴欲饮水,就是很口渴,想渴水。水入则吐者,但是呢,他喝了水又要吐出来,说明什么呢?说明脾不能吸收了,脾肿大了。
临床上,发烧很多天,往往会肝脾肿大,可以这么理解,肝,脾,都有炎证了。但有的人喜欢抬杠,他说,我去医院检查,肝上没有炎证呀。 中医和西医不同的,有的病人很痛苦,去医院花了很多钱去检查,结果医生告诉他,一切正常。正常不正常,只有自已知道,中医也知道。这个口渴得很,喝了水又要吐出来,中医叫水逆。那咋样个整呢?用五苓散来解决。
我前面就说了五苓散的用途非常的广,现在这么严重的病,同样可以解决。那么,这一条,他说有表里证,也就是病人有感冒,同时又有肝脾胃肿大的现象,五苓散上去,把这两个问题同时解决掉了。所以,中医好方法很神奇,让人难以置信。五苓散方剂的作用原理,我已说过两遍了,不需要再说了。五苓散是中医升阳利水的方法,它能让体内水循环恢复常态。
大家知道,这个机器,发动机,只要它水循环正常,发动机就不会高温的。人体也是一样,只要水循环正常,人体温度也会恢复常温。人体恢复常温,感冒可以自愈。人体恢复常温,肺炎,胰腺炎,肝炎,肾炎,前列腺炎,骨质增生,等等疑难病,都会不治而愈。所以,中医在治疗疑难病时,一定会把五苓散的方义加进去。如果你方子里没有这个方义,那肯定是疗效不行的。所以,我说到这里,大家有很多是念过中医院校的,你会不会开方治病,现在自己已经很明白了。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就讲到这里,我们明晚继续学习正统中医学。再见
杨大夫五十七讲(喘、失眠)
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我们继续学习这个《伤寒论》。这个五苓散方,是中医临床重要方剂,希望大家把它记牢。医生会不会开方,他方子一拿来,如果里面没有五苓散的话,那他的疗效就值得怀疑了。因为这是一个调节水循环的方子,水路归顺,他气路,血路也会跟着顺的。中医治病的方法就是调节法,把体内气机理顺,达到康复目的的,治病不是靠补药来补的。

伤寒论第75条,未持脉时,病人手叉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这个条文是说,医生不需要去经过诊脉,有时也能知道病是怎么一回事。如果病人很难过,心慌胸闷气短,心跳加剧,就是叉手自冒心,
老师对学生说,你可以让病人咳漱几下看一看,如果他咳漱不出来,这个病人肯定会耳聋的,听不到任何声音的。现在呢,老师又教给了我们一个治疗耳聋的方法了。叉手自冒心,那是因为流汗伤津过多而导致血液不足而造成的。所以,老师这里告诉我们,耳聋的原因是津液不足,血不足而造成的。会不会有别的原因呢?也可能会有胃肠水湿的原因在里面。这个不用怕,我们有五苓散可以解决它。
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也。老师告诉我们,耳聋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发汗太多,汗流过多了,太虚弱了,才导致耳聋。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水,亦喘。这个是说,如果病人发汗太多,你应让他少少喝水才行,一下子喝水多了,他会喘气的。为什么为喘气?因为发汗多了,胃中津液没有了,连水也消化吸收不了啦,喝了水会停在胃中,,他不能受水了,也说明胃,脾,肺津液严重缺失了,功能非常的弱。当喝下水后,又下不去,档在中焦,因为我们的肺,它一张一收,其运动与全身紧密联系在一起,现在胄已经动不了啦,那个肺的功能也无法正常收扩,这样空气不能正常进入肺,他才又喘气的。当然啦,如果现在他哮喘了,我们知道是水停中焦了,用五苓散即可解决。引发哮喘的原因很多,前面学习过的,发高烧哮喘,用大青龙汤,低烧哮喘用麻杏石甘汤。寒喘,用的是小青龙汤。这个水喘呢?用五苓散。所以,同样哮喘,中医用药完全不同的。中医一个方子可以治疗很多种病,不相信中医的人,他说中医是骗子。其实中医就是骗子,同样是哮喘,要用不同的方子,说给谁听,谁也不相信,所以就成了骗子了。饮水多了,就喘,灌他水,还是喘,这个要用五苓散才对的。

伤寒论第76条,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方之,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侬,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好,那这个75条之前几个条文,讲的是如何调理水循环的事情。现在开始说睡不着觉的事情了。老师说了,有的病人发汗后,喝水吃药都要吐,这是怎么回事呢?为逆,就是被医生治坏了。如果再发汗的话,病人会上吐下泻,病情更加剧。所以,张仲景告诉我们,当病人体质太差,血不足时,不可以发汗的,可以用葛根黄芩黄连汤,或者小柴胡汤,或者五苓散来解决,具体用药应根据证状来决定,不是让你去化验,化验不了的。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就是说病人吃了发汗的药没好,医生又开错药了,开了泻药,让病人拉肚子,这样达到退烧的目的,由于津液流失过多,病人会很虚,很烦,甚至连觉也睡不成了。这里呢,老师告诉我们了,失眠是因为津液不足,血不足造成的。知道了疾病的发病机制,我们才能正确地去治疗,才会放果好。治病不是你喝多少药就能治好,关键的是用对药才行。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就是严重的时候,病人翻来覆去睡不着。心中懊侬,心里烦得不想活了。怎么来治呢?用栀子豉汤。栀子豉汤组成是,栀子20克,香豉10克。那么,这个栀子,是干什么的呢?那些有经验的医生写出的方子,一般都会有栀子的。这药非常的常用。栀子的作用非常广泛,它能清上焦心肺的热,这个热,是虚热,是因为虚而产生的热,不是实热。生石膏是清实热的。虚热,就是功能紊乱产生的热,西医说的是内分泌失调。所以,栀子能够对人体器官的虚弱状态产生双向调节功能,能够调节内分泌功能,对中医临床意义重大。栀子对三焦气化功能作用非常好,能通利三焦,就是可以疏通人体内油网膜里的气化通道。
中医的三焦系统,西医叫淋巴系统。我一说淋巴,大家都知道重不重要了。所以,治疗淋巴系统疾病,必须用栀子。 我们中医上面,凡是疑难杂证,淋巴系统肯定不正常,你不会用栀子,说明你就不会治病。由于栀子对人体器官的双向调节作用,在治疗肝病时,必不可少,因为它能清除虚热。 这个肝炎,西医讲炎,中医讲热,意思相近,但理念不同。
中医的肝炎,看重的是虚热,西医的肝炎,看重的是病毒,理念完全不同。
再来说香豉,就是把豆豉炒香。这个豆豉,可以滋肾水,补肾阴的作用,同时有发汗解表,清心除烦的功效。所以,这个栀子豉汤,能够清虚热,除烦,补肾水,是治疗失眠的良方,临床效果非常好。 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少气,就是短气,呼吸困难。为什么会呼吸困难短气?因为心脏功能不好了,带不动肺了。肺的扩与收,主要是由心脏供血来带动的,心脏一旦停止跳动,呼吸也会立即停止。
为什么心脏功能不强呢?因为供血不足,缺血了。所以,这里又加了一味炙甘草。这个炙甘草,前面讲过,它能修复受损的心脏功能,补充胃肠津液,让血液充足了。同时调节胃肠功能,使胃肠气机通顺。炙甘草是一味非常好用的药,不要不敢用。
炙甘草用量,你用7克,10克都可以。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就是说,病人太虚弱了,失眠了,而且不停呕吐,用这个方子。
栀子20克,生姜15克,香豉10克。中医里面治反胃呕吐,一般是用生姜和半夏。那么,这里只用生姜,不用半夏。为什么不用半夏?因为半夏有利水作用,现在津液流失严重了,就不可以用半夏了。生姜发散除寒,降逆安冲,和胃。
今天就讲到这里,感谢大家的关注与共同学习。
再见。
杨大夫五十八讲(栀子豉汤)
大家晚上好,今天继续学习伤寒论。
伤寒论第77条,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这个栀子和豆豉,量呢,基本上是等量的。他说,这个人感冒了,吃了发汗的药,也汗出了,但是,医生又开了泻下的药,让他拉肚子。为什么要开泻药呢?我们前面多次讲过了,感冒的人只能先发汗,病没好不可用泻药的。但是现在呢,说的是汗出感冒好差不多了,但很多天没大便了,医生才开了泻药。而烦热,这里是说,他现在不是感冒问题了,感冒,太阳病,是怕泠的。现在不怕冷,不存在感冒的问题了。现在是有内热了。烦,为什么会烦?前面讲过了,一是里面肿了,一是津液干了。因为又发汗,又下泻,肯定津液没有了,干了会烦的。现在又说他有热,内热,免不了里面多少会有肿的现象。这样一说,大家就明白了,他一定很烦了。胸中窒者,他里面真的肿了,透不过气来,呼吸困难了,心慌了。这时还是用栀子豉汤。临床上面,当病人生病很多天了,医生一检查,肝脾肿大了。所以,这个时候,是要清理肝脾的内热为主。前面讲过,这个栀子是清心肺热的。但是,这一条,老师告诉我们,栀子可以清肝脾上的热。所以,栀子临床上非常的常用,中医在治疗肝炎的时候,这个栀子豉汤,一个星期就可以让肝炎转阴。所以,这个栀子豉汤,清内热非常的好。内热除掉,同时,这个栀子对内脏有双向调节功能,心脏,肺上面的热同时解掉,心烦,呼吸困难,解决了。
伤寒论第78条,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伤寒,就是发高烧,非常怕冷。五六天,就是说很多天了,沒好。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就是医生没有开发汗药,开了泻下的药了,拉肚子拉了很多。他没发汗,感冒不会好,又拉肚子,伤津液了,气血往下走了。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这个心中,指的是胃,就是说胃痛了,一阵一阵的。现在是感冒没好,又肚子痛了。根据以前我们所讲的中医理念,现在津液没有了,是不能再发汗了。怎么办呢?用这个栀子豉汤。那么,他为什么会胃痛呢?如果胃中没有津液了,它会粘到一起,会痛的。如果胃肿了,它也痛,己经很多天病没好,它就会肿的,和肝脾肿大一样的。这里说是结痛,可能是肿了,因为一直在发烧,会肿的。栀子把胃中热清掉,肿消掉,豆豉滋肾水,发微汗解表。这个问题是这样解决的。
伤寒论第79条,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这个是说,感冒没好,结果吃了下泻的药,拉肚子了。心烦腹满,心烦,是因为津液不足了,拉肚子造成的。腹满,就是肚子胀胀的,饭吃不下的。腹满,有实满,有虚满,因为刚刚拉过肚子,就不存在实满了。现在是虚满,肚子胃肠里都是气,下不去了。为什么下不去呢?胃肠里面又没有东西的,因为前面下过,拉过了。卧起不安者,胀的太厉害了,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他受不了啦。用栀子厚朴汤来解决。
组成,栀子15克,厚朴15克,枳实15克。
那么,现在是要解决感冒,同时又胀气的问题。所以,我们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们前面所学的方子,很多是治疗急危重证的,这个同样也是。就是这几样中药,把这么严重的病解决了。心烦腹满,说明津液缺失严重了,里面又肿了,才心烦好要死。为何会腹满?其实还是因为胃胀缺少津液才胀的。我们看老师如何来用药。现在是感冒没好,下后,至少还会虚热,余热,用栀子来清这个热,同时清心脏的虚热,宁心除烦。厚朴,枳实,干什么用呢?厚朴,宽肠下气,能让小肠增粗,让气下行,让人放几个屁出来,他胃肠中的气就排掉了。枳实,同样是宽肠的作用,帮助厚朴宽肠,把肠子打开了,肠中的津液也会自然生出来的。枳实,不光是宽肠的作用,它还能把心脏心管打开,把肺管打开,把肾的血管打开,所以,枳实是一个很重要的中药。厚朴,枳实,紧密配合,能把人体内的垃圾毒素排解出来。中医治疗凝难病时,必用厚朴,枳实这两味药。中医在治疗各种癌证时,必用厚朴和枳实。因为枳实可以把各个管道疏通扩张开来,再通过厚朴的理气调气作用,把癌证的血毒透出来,再排出去。
伤寒论第80条,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这一条说的是,感冒,得的是伤寒证,发高烧,怕冷,身上没有汗。医生却给他吃药丸,让他拉肚子拉了很久,肯定津液虚脱了。现在的问题是,感冒没好,心里烦。怎么办?己经拉肚子很严重了,津液虚脱了,但现在肯定是不能再发汗的。再发汗,命就危险了。这时呢?用栀子来清热,同时除烦。因为不发汗,所以就不用生姜,大枣,甘草来补津液。为什么又要用干姜呢?因为医生用了泻下的药,凡下药都是苦寒的,很凉的药。 所以,他现在胃很凉了,现在用干姜来温胃,暖胃。干姜是热药,热而不走,胃中热起来,不往外扩散。胃中暖和起来,病人就不会再拉肚子了。现在是不光不能发汗,而且要防止再拉肚子,所以用干姜来暖胃,防止再拉肚子。
栀子干姜汤组成,栀子15克,干姜10克。
伤寒论第81条,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这里是说,医生在用栀子豉汤时应注意,凡是以前经常拉肚子的人,不要喝这个方子。因为栀子是凉性的,会引胃凉的,拉肚子的人,他本身就胃寒凉,那喝这个方子会更凉,拉的会更厉害。要引起医生的注意啦。

今天就学习到这里,明晚继续学习。
再见。
杨大夫五十九讲(真武汤)
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昨天,我们讲到了《伤寒论》第81条了,老师说,凡是经常拉肚子的人,不可以服栀子豉汤的。因为,这个方子是针对解决人体虚热的一个方子,是给体质虚的人用的。这个是清虚热的方子,因为虚,才产生的热。既然他虚,又拉肚子,说明他胃寒。所以,他是虚寒体质,不宜应用此方。栀子其实并不寒,只是虚寒体质引起拉肚子了,那是再也不要遇到凉药了,尽量不用。
伤寒论笫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眴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这里是说,人感冒了,喝了发汗的药,汗也出了,但是没有好,仍在发烧,并且肚脐周围乱跳,头晕,走路乱摇摆,想倒下,这时候用真武汤。那么,病人汗出没有好,说明他身体太虚弱了,气血不足,津液不足了。现在他还发热,是太阳病发热吗?不是的,这里是虚热。
他说仍发热,就是还有热,不是大热。发汗过后是不会有大热的。但这个发热,不是本条文的重点,重点是肚子在跳,手脚乱摆摇,站不稳。为什么会肚子乱跳呢?那是因为胄肠里有很多水。为什么会头晕呢?那是因为人体内中隔膜有水,导致上下气机不通,气血不行上行,水湿又降不下来,所以才头晕。为什么会手脚发抖,走路不稳想摔倒呢?那是因为太虚了,气血不足,阳气虚脱了。所以,在这种严重的病情发生的时候,我们要首先去利他的水,回他的阳气,以防发生不治身亡。
真武汤组成,茯苓10克,芍药10克,生姜l0克,白术7克,炮附子10克。
这个方子一出来,我们就看到了,白术收湿,把水湿往一个方向收,从肌肉里提出来,茯苓把水从小便利出去,解决了水的问题。炮附子呢,强肾阳,固表止汗。止汗,有防脱的作用。津液外流虚脱。附子强肾阳,能让下焦热起来,能增强人体生理机能,有助于水的汽化和导出。因为有热能,水就下行迅速。如果寒冷,水就会被冻着,走不了。生姜辛温发散,能让身体热起来,能调节胃肠功能,补充津液,降逆,安冲,利水。为什么要用芍药?现在是病人手脚乱摇,用芍药来舒筯活络的。这个芍药,在本草里面,它的作用就是通血痹,主治血液循环不畅的,它能疏通肝脏,疏通静脉血管,让静脉循环流畅。女性朋友经常会有痛经这个问题,就是因为静脉循环不好造成的,所以有当归芍药的专治妇女痛经。这个方子很有名气的。还有一个妇科上的子宫内膜异位证,其实就是妇女子宫里面有瘀血块。同样会用到当归芍药汤来解决。这个真武汤里面,还有一点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那就是附子和白术这两味药。我们讲过多次,白术收湿。你不要小看这个收湿。中医里面经常讲湿浊,这个浊,就是体内垃圾,体内毒素。前面,我们曾经讲过,癌症,就是人体内垃圾毒责聚集点,积到一处形成了癌症。那么,白术在抽提人体组织器官里面的水湿的时侯,同样会把里面的浊往外抽提,这样就有了控制癌肿发展的功效了。附子强肾阳,增强人体生理机能,所以,附子与白术配合,对治疗癌肿有重要意义。前面讲过的厚朴,枳实,葛根,这些都是对治疗癌肿的有效药物。芍药疏筯脉,炮附子强肾阳,这个组合可以让病人走路稳起来,腿脚能伸。所以,这个真武汤,就是一个利水,同时回阳的方子。临床上我们如何运用这个真武汤呢?病人来了,他说头晕,我们知道他有水湿,可以用。有的人,什么病没有,就是不能吃饭,很瘦,我们知道他胃有水湿,利掉了,他就能吃饭了。有水湿时,他连水都不想喝。有的人腰膝酸软,腰不痛,酸的,腿是凉的,膝盖关节痛,我们知道他腰肢有水湿,都可以用真武汤来解决。还有,有的人又咳嗽,又下利拉肚子,我们同样可以用真武汤来解决。拉肚子,是中下焦寒冷。咳嗽,很多时候是肺胃有寒水,寒水去,咳嗽停。这里说的是寒咳,不是热咳。

伤寒论第83条,咽喉干躁者,不可发汗。
老师说了,凡是喉咙痛痒的人,感冒了,是不可以发汗的。这个情况,我们很早以前也讲过,不能发汗,要用滋阴清热的方法解决。我们人体的咽喉,是三条阴经所经过的地方,三阴,指肾,肝,脾。如果出现了喉咙痛的现象,这可能是肾肝脾上有热造成的。 所以,感冒了,病人又有喉咙痛的现象,这个不是伤寒,不是中风,而是温病。如果不发烧,不是温病,发烧又流汗,不怕冷,这是温病。 如果不发烧,是内热。
无论是温病,还是内热,三阴郁热,都要用清热滋阴的方法,而不是发汗法。喉咙痛,本身津液没有了,阴不足了,再发汗,更痛。

伤寒论第84条,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
这一条,这个淋家,就是有淋病的人,不能发汗,发汗有可能会拉血出来。中医讲的淋家,不是指现在的淋病。 尿路有结石,为石淋,
小便白白的,稠稠的,可能是尿糖,尿蛋白,或病菌感染,这个叫膏琳。小便尿血,叫血淋,也叫热淋。凡是有小便问题的人,他平时身体就很虚了,津液严重不足了,血很稠了。如果你再发汗,血会更稠,当血中水份很少时,血浆很稠时,人体会发烧的,这个在伤寒论第6条就己讲过了。如果你再发汗,体温会更高,血更稠,血管遇热会破裂,所以就会出现尿血的现象,便血。我们前面在讲麻黄汤时讲过,小孩子流鼻血,那是因为他身上毛孔没打开,汗没出来,热往上冲,血管遇热流鼻血,用麻黄汤解决。现在呢,是说小便有问题的人不能再发汗。怎么办呢?要用清热活血利尿的方法去解决。比如,猪苓汤,后面我们会讲到的。

伤寒论第85条,疮家,身虽疼痛,不可发汗,发汗则痉。
这里是说,长疮的人,不可以发汗的,如果发了汗,他会四肢蜷缩,有生命危险的。人为什么会生疮呢?人体皮肤出现各种疾病,其实都是体内器官发生病变所造成的。临床上,生疮的人,他会有肝脾肿大的现象,咽干口苦,肺热咳嗽。这个疮家,是内热,不是外感,内热必须用清热法,不可以发汗的。有内热的人,他晚上睡觉会流汗,手也会流汗不停,所以津液丧失很多了,如果再发汗,血会更稠,会出现伤寒论第6条里所讲的那些证状。所以,围绕出汗,围绕下泻法,仲师一再强调多遍,意指我们后学者,一定要明白仲师的中医的思路,思想及灵魂。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明晚,继续学习。
再见。朋友们。
杨大夫六十讲(禹余梁丸)
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通过以上的学习,大家学到了非常丰富的中医知识。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是怎么一回事,大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中医并不神秘,不是玄学,不是不可以复制的。中医并不神秘,不是玄学,不是不可以复制的。大家也看到了,中医的用药方法,有时是一个方子可以治疗很多种疾病。有时,一种疾病,可以用不同的药方来治,这个关键是你要明白病理,又要明白药理。当你知道每一味中药的用途之后,可以随意去组方。不了解中医的人,他说,你什么病都用一个方子,是乱来。其实,不是的,是他对中医不了解而己。一个病,同时也可以不用以前用的药,换成别的药,一样可以治好。关键是你要明白病机,明白中药的用途。我们很多朋友,用了很多的精力去学习中药,但回到我们这个课堂后,才发现,他学的尽是些错误的理论,才知道自己走错了路。伤寒论,这部伟大的巨著,让我们不再走弯路,让中医学习者用最少的精力学到最好的最真的中医知识。前面呢,在讲真武汤的临床应用时,少了一句很重要的话题,那就是目前多发的老年前列腺肥大问题,真武汤一样非常的好,这个炮附子强肾阳,白芍疏通静脉血管,白术抽湿提脓,可以用来治疗这个前列腺肥大的问题。我们在学习伤寒论时,一定要结合临来实际,把仲景思想熔入到临床实际当中。在这之前,有很多疑难杂证的发病机理都讲过了,希望大家要用心温习前面的课程。学完伤寒论,治愈癌症不是难题。

伤寒论第86条,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这个86条,老师说,衄家,就是经常流鼻血的人。如果他感冒了,也不可以发汗的。如果发汗了,他额头上会感觉很空,会头晕,下陷感觉。脉紧急,紧就是跳的很快,紧,有力,更快。这个脉跳得很快,而有力,说明有内热,如果脉是浮的,浮数,那是外寒。现在脉不浮,急紧,就是数。张仲景讲脉很简单,只论浮沉迟数四个字。急紧,是有内热,不是感冒了,不是太阳病了,但老师把这些病放到太阳病里来讲,是方便归类,让学者思路清晰,不至于混乱。急紧脉,说明有内热,血热了。前面我们也讲过,人的温度是藏在血中的,当人经常流鼻血时,血量会减少,会血虚,血稠。现在的热,就是因为血少了,又发了汗,血稠了,才血热。直视不能眴,就是他眼珠直直地看东西,不转圈,不灵活了。这个实际就现在的那个精神分裂证了,癫痫,就是因为血稠,津液不足。明白了病机,你就知道应该如何去治疗这是癫痫了,严重时,会进一步发展成羊角疯。不得眠,血虚,心脏供血不足,会心悸,心慌,烦乱。心主神明,人的精神状态是由心脏来管的。血热了,心也会发热。发热,会伤津耗阴。心脏阴血不足,津不足,会失眠,睡不着觉。

伤寒论第87条,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

亡血,就是指大便下血,尿血,或者妇女月经流血过多的人,或者是因为某种疾病导致贫血的人。贫血的人,你不能发汗的,他感冒了,你去让他吃发汗的药,汗出了,他也不会病好,会身体很怕冷的。因为伤津液了。中医认为,血汗同源。伤津即伤血。人为什么会怕冷?就是因为血不足了。血不足很严重的时候,会手脚发抖,不能控制自己。这个西医讲的帕金森综合证,中医认为就是血少了,不足了。所以,完全可以治好的。

伤寒论第88条,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
汗家,就是经常出汗的人,如果生病感冒,喝了发汗的药,发了很多汗,可能是药喝太多了吧。这个伤汗过多,会血少,心脏供血不足,心里会七上八下的,很乱。小便已阴疼,就是小便过后会下阴疼,男女都会有这种情况的。这个下阴疼,我今年就遇到二例这样的病例。
为什么会这样?都是因为久病伤阴,体内津液不足造成的。这个禹余粮方,由于伤寒论在流传过程中,这个方子丟失了。这里呢,补充一个方子,供大家参考。
禹余粮15克,人参10克,附子20克,五味子6克,茯苓10克,干姜10克。
五味子滋肾水,炮附子强肾阳,固表止汗,不让他再流汗了。茯苓利尿,养心安神除烦。干姜温胃回上焦阳气。人参补充脾胃津液。这样,上中下三焦兼顾。

伤寒论第89条,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
病人有寒,就是说这个人平时非常怕冷,因为身上血少才会冷。贫血的人,你再用发汗法,让他发汗,他胃中会更冷。因为我们前面讲过,因为外感寒水才会用发汗法把寒水驱除掉。发汗时是热从里面往外走,汗出后会感到里面很冷,因为热走掉了,出去了。胃中冷,必吐蛔,就是说有蛔虫的人,当胃里面很凉的时候,蛔虫因为受不了这个寒冷,会从胃中经口跑出来。蛔虫的生存温度和人体体温相同的,里面太冷了,它会跑出来。

伤寒论第90条,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这一条是说,冶病时,本来应该发汗,医生却开大泻的药让病人拉肚子,这样会加重病情的。如果医生先用发汗法给病人去发汗,病人的病情是不会严重的。有的病人,本来应该先用泻药让他拉肚子,而医生却开发汗药让病人发汗,这样病情也会加重的。如果先用下法让他拉肚子,他病不会发展更坏的。这一条,就是对前面条文的总结。是要先发汗,还是先下泻,千万不能搞颠倒,医生要根据病情做出正确的判断。原则上,这个太阳病,是先发汗,感冒好了之后再解决大便的问题。但临床上的病情是复杂的,不是纸上谈兵的。临床上的病人,很多是多种疾病缠于一身的。 当病人感冒很多天没好,又很多天没大便了,往往是要发汗与下泻要同时进行,药开到一块的。作为医生,脑子不可太僵化。张仲景教我们治病的方法,同时也告诉我们,要临证灵活掌握。

伤寒论第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这一条是说,人感冒了,医生开错药了,开了下泻的寒凉药,病人喝了药拉肚子不止,拉的东西是没有经过消化的食物。说明胃太寒了,里面冷掉了,为什么会身痛?因为里面没热力了,身体肌肉里的废水不能通过汗发出来,才疼痛。所以,这个时候要救里,救里用什么药呢?四逆汤呀。附子,干姜,炙甘草。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这里是说,后背疼,是因为后背有寒水,身太寒了,汗不能发出去,才后背疼,这时我们要观察一下他的小便,小便是清的,说明是体寒,不是有内热。如果有内热,他小便是黄的。有内热的人,要先清内热,不能发汗的。 这时他小便是清的,说明没有内热,可以发汗,用桂枝汤发汗解表,驱寒,蒸水,把寒水蒸发出去。如果有内热的话,他小便会发黄,要清热,才行。 所以,临来上,诊病要细心。其实也并不复杂。中医讲的是什么?就是寒热,大小便,吃饭睡觉,水循环,这些方面。所以临床上,问上几句话,病机就清楚了,针对病机去用药,病人很快就会康复的。

今天就到这里,朋友们,晚安。
再见。
杨大夫六十讲(禹余梁丸)
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通过以上的学习,大家学到了非常丰富的中医知识。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是怎么一回事,大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中医并不神秘,不是玄学,不是不可以复制的。中医并不神秘,不是玄学,不是不可以复制的。大家也看到了,中医的用药方法,有时是一个方子可以治疗很多种疾病。有时,一种疾病,可以用不同的药方来治,这个关键是你要明白病理,又要明白药理。当你知道每一味中药的用途之后,可以随意去组方。不了解中医的人,他说,你什么病都用一个方子,是乱来。其实,不是的,是他对中医不了解而己。一个病,同时也可以不用以前用的药,换成别的药,一样可以治好。关键是你要明白病机,明白中药的用途。我们很多朋友,用了很多的精力去学习中药,但回到我们这个课堂后,才发现,他学的尽是些错误的理论,才知道自己走错了路。伤寒论,这部伟大的巨著,让我们不再走弯路,让中医学习者用最少的精力学到最好的最真的中医知识。前面呢,在讲真武汤的临床应用时,少了一句很重要的话题,那就是目前多发的老年前列腺肥大问题,真武汤一样非常的好,这个炮附子强肾阳,白芍疏通静脉血管,白术抽湿提脓,可以用来治疗这个前列腺肥大的问题。我们在学习伤寒论时,一定要结合临来实际,把仲景思想熔入到临床实际当中。在这之前,有很多疑难杂证的发病机理都讲过了,希望大家要用心温习前面的课程。学完伤寒论,治愈癌症不是难题。

伤寒论第86条,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这个86条,老师说,衄家,就是经常流鼻血的人。如果他感冒了,也不可以发汗的。如果发汗了,他额头上会感觉很空,会头晕,下陷感觉。脉紧急,紧就是跳的很快,紧,有力,更快。这个脉跳得很快,而有力,说明有内热,如果脉是浮的,浮数,那是外寒。现在脉不浮,急紧,就是数。张仲景讲脉很简单,只论浮沉迟数四个字。急紧,是有内热,不是感冒了,不是太阳病了,但老师把这些病放到太阳病里来讲,是方便归类,让学者思路清晰,不至于混乱。急紧脉,说明有内热,血热了。前面我们也讲过,人的温度是藏在血中的,当人经常流鼻血时,血量会减少,会血虚,血稠。现在的热,就是因为血少了,又发了汗,血稠了,才血热。直视不能眴,就是他眼珠直直地看东西,不转圈,不灵活了。这个实际就现在的那个精神分裂证了,癫痫,就是因为血稠,津液不足。明白了病机,你就知道应该如何去治疗这是癫痫了,严重时,会进一步发展成羊角疯。不得眠,血虚,心脏供血不足,会心悸,心慌,烦乱。心主神明,人的精神状态是由心脏来管的。血热了,心也会发热。发热,会伤津耗阴。心脏阴血不足,津不足,会失眠,睡不着觉。

伤寒论第87条,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

亡血,就是指大便下血,尿血,或者妇女月经流血过多的人,或者是因为某种疾病导致贫血的人。贫血的人,你不能发汗的,他感冒了,你去让他吃发汗的药,汗出了,他也不会病好,会身体很怕冷的。因为伤津液了。中医认为,血汗同源。伤津即伤血。人为什么会怕冷?就是因为血不足了。血不足很严重的时候,会手脚发抖,不能控制自己。这个西医讲的帕金森综合证,中医认为就是血少了,不足了。所以,完全可以治好的。

伤寒论第88条,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
汗家,就是经常出汗的人,如果生病感冒,喝了发汗的药,发了很多汗,可能是药喝太多了吧。这个伤汗过多,会血少,心脏供血不足,心里会七上八下的,很乱。小便已阴疼,就是小便过后会下阴疼,男女都会有这种情况的。这个下阴疼,我今年就遇到二例这样的病例。
为什么会这样?都是因为久病伤阴,体内津液不足造成的。这个禹余粮方,由于伤寒论在流传过程中,这个方子丟失了。这里呢,补充一个方子,供大家参考。
禹余粮15克,人参10克,附子20克,五味子6克,茯苓10克,干姜10克。
五味子滋肾水,炮附子强肾阳,固表止汗,不让他再流汗了。茯苓利尿,养心安神除烦。干姜温胃回上焦阳气。人参补充脾胃津液。这样,上中下三焦兼顾。

伤寒论第89条,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
病人有寒,就是说这个人平时非常怕冷,因为身上血少才会冷。贫血的人,你再用发汗法,让他发汗,他胃中会更冷。因为我们前面讲过,因为外感寒水才会用发汗法把寒水驱除掉。发汗时是热从里面往外走,汗出后会感到里面很冷,因为热走掉了,出去了。胃中冷,必吐蛔,就是说有蛔虫的人,当胃里面很凉的时候,蛔虫因为受不了这个寒冷,会从胃中经口跑出来。蛔虫的生存温度和人体体温相同的,里面太冷了,它会跑出来。

伤寒论第90条,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这一条是说,冶病时,本来应该发汗,医生却开大泻的药让病人拉肚子,这样会加重病情的。如果医生先用发汗法给病人去发汗,病人的病情是不会严重的。有的病人,本来应该先用泻药让他拉肚子,而医生却开发汗药让病人发汗,这样病情也会加重的。如果先用下法让他拉肚子,他病不会发展更坏的。这一条,就是对前面条文的总结。是要先发汗,还是先下泻,千万不能搞颠倒,医生要根据病情做出正确的判断。原则上,这个太阳病,是先发汗,感冒好了之后再解决大便的问题。但临床上的病情是复杂的,不是纸上谈兵的。临床上的病人,很多是多种疾病缠于一身的。 当病人感冒很多天没好,又很多天没大便了,往往是要发汗与下泻要同时进行,药开到一块的。作为医生,脑子不可太僵化。张仲景教我们治病的方法,同时也告诉我们,要临证灵活掌握。

伤寒论第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这一条是说,人感冒了,医生开错药了,开了下泻的寒凉药,病人喝了药拉肚子不止,拉的东西是没有经过消化的食物。说明胃太寒了,里面冷掉了,为什么会身痛?因为里面没热力了,身体肌肉里的废水不能通过汗发出来,才疼痛。所以,这个时候要救里,救里用什么药呢?四逆汤呀。附子,干姜,炙甘草。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这里是说,后背疼,是因为后背有寒水,身太寒了,汗不能发出去,才后背疼,这时我们要观察一下他的小便,小便是清的,说明是体寒,不是有内热。如果有内热,他小便是黄的。有内热的人,要先清内热,不能发汗的。 这时他小便是清的,说明没有内热,可以发汗,用桂枝汤发汗解表,驱寒,蒸水,把寒水蒸发出去。如果有内热的话,他小便会发黄,要清热,才行。 所以,临来上,诊病要细心。其实也并不复杂。中医讲的是什么?就是寒热,大小便,吃饭睡觉,水循环,这些方面。所以临床上,问上几句话,病机就清楚了,针对病机去用药,病人很快就会康复的。

今天就到这里,朋友们,晚安。
再见。
杨大夫六十一讲
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现在,我们继续学习中医经典伤寒论。
伤寒论第92条,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
这里说病人发热头痛,就是感冒了,通常是伤寒证,脉浮数。但是现在,病人证状变化了,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了。现在的脉,不是浮,而是沉。沉脉,就是按到底才找到脉跳。现在的脉非常微弱,血管中没有血了,血不充足了,贫血了。如果病不好,身上又痛,这个是缺血了,没有力量发汗了,寒水在身上发不出去,才疼痛。当救其里,现在呢,虽然感冒没好,但身体里面缺血了,少津液了,这个时候,里虚是重点了。如果你要给病人发汗,根本就发不出来汗的,没有津液可供发汗。这个时候,要先解决自身的问题,让他身体恢复起来,再去发汗。所以,临床上,医生要详细观察病情,再作出决定,不要生搬硬套,要灵活掌握。那个地方最严重,先解决哪里的问题,要分清主次才行。当身体很虚的时候,用四逆汤。
四逆汤组成,炙甘草15克,干姜10克,生附片15克。
所谓四逆,就是手脚四肢冰冷。四逆汤是治疗四肢冰冷的方子。这里把炙甘草放在最前面,说明这个方子里面,炙甘草是最重要的。炙甘草可以修复受损的心脏,同时对胃肠有双向调节功能,补充胃肠津液。干姜,可以让胃温暖起来,胃暖和了,可以开胃进食,干姜与炙甘草合用,让胃肠热起来,病人胃气恢复,饮食大增,他身上缺津少血的问题就解决了。胃热起来后,饮食经脾吸收,再输向肺,这样,脾阳,肺阳都回复了,功能提高了。这里用生附子,生附子是温里的,温胃,强心,加强心脏功能的。我们平常,胃寒的人是不想吃饭的。
但有的人他吃饭很厉害,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胃热,才饭量特别大。所以这个四逆汤喝下去,胃口大开,饮食大增,贫血的问题很快得到解决。中医对于体质虚弱的人,贫血的人,治疗方法不是让病人去吃补药的,是通过增加饮食来解决的。吃再多的补药,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吃饭,才是最好的补药。等病人饮食增加,气血充足了,再去发汗,让感冒治愈。

伤寒论第93条,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里未和,然后复下之。

这一条是说,人感冒了,医生看他很多天不大便,先开泻药,病没好,接着又用发汗药。又下泻,又发汗,病没好,这时津液严重不足了,血少了,血稠了。表里俱虚,就是现在汗也出不来了,外寒去不掉了,表虚了。里虚,就是血少了,里面也冷,现在是病人非常怕冷,汗又出不来,没有热力。其人因致冒,就是因为里外都冷,头会晕。冒家汗出自愈。就是说头晕的人,汗出透了,就不会头晕了。头晕的人,往往是血少了,里面虚掉了,平时没有汗的。如何才能让他出汗呢?先用四逆汤把胃口打开,等身体恢复了,再用桂枝汤。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身体血液充足了,再用桂枝汤调和营卫,就好了。桂枝汤的生姜大枣甘草补胃肠津液,使血脉旺盛,白芍疏通血管,桂枝增强卫气,阳气,环绕血管旋转,这样营卫强,固表能力才强。里未和,然后复下之。就是说,如果他胃肠还有不通顺的地方,再用下法将其疏通。如果胃中有积气,我们用厚朴生姜人参甘草半夏汤。如果胃肠有宿便,我们用调胃承气汤。如果胃肠有积水,我们用五苓散,或真武汤来解决。

伤寒论第94条,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

这里说,感冒没好,脉阴阳俱停,就是现在病人的脉,从左手的寸到左手的关尺,都感觉不到跳动了,病人太虚了。必先振栗,他会非常冷,冷得发抖。只能像前面所说,先用四逆汤让他身体恢复,然后再用桂枝汤发汗,病才能好。但阳脉微者,这是说寸部微弱,关尺不弱,说明阴血还充足,你可以用桂枝汤来发汗,病就好了。这里说的是血还足,只是心阳不足,桂枝是强心阳的,用桂枝汤发汗即可。
但阴脉微,下之而解。这是说,肾脉很微弱了。心脉还是不微弱。肾主二便,如果肾脉很微弱,他会小便很少,大便干结,这时可以先通利他的大便。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如果医生决定要通利他的大便,可以用调胃承气汤。 这个调胃承气汤,由炙甘草,酒大黄,芒硝组成,是下法中力量最弱的一个方子。大黄经酒制过,力量变得缓慢。不要用太强的下泻的方子,不然,病人刚喝药,还没走到厕所就拉裤子上了,这样会伤津液的。 所以,这一条对病情的分析很细微,临床医生应细心观察病情,精确用药。

伤寒论第95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这一条说的是,病人感冒了,发烧,身上有汗,不是微汗,汗比较多。一般的情况,太阳中风是微热,发烧不强,微烧,微汗。现在不是微烧,比较热的了,汗也比较多,但是感冒却不好。通常情况下,是汗出而解了,但现在情况却不同了。荣弱卫强,荣弱就是血少了,不足了,津液不足了。我们知道,津液不足时,血稠了,体温会升高的,所以现在发烧,不是微烧那种。卫强,卫就是气,在血管外旋转的阳气。阳气太旺盛,也就是心脏功能偏强了,体温也会高。阳气旺盛,毛孔会大开,所以流汗比较多。故使汗出,这个阳气太旺,才导致出汗。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什么是邪风呢?血虚则生风,现在是荣弱,就是血不足,血虚了,才会怕冷怕风,固表力不强。加上阳气又旺,才流汗更多。那么现在,就是要解决这个发烧与流汗的问题,不能让他流汗。那我们如何来判定他是荣弱卫强呢?可以从脉上来判断。卫为阳,为心脉,荣为阴,为肾脉。所以这时,他心脉旺盛,肾脉微弱。我们就判定他荣弱卫强了。那么,平时的感冒的脉象,寸关尺,六部都是浮数的,或浮缓,慢。但现在,他肾脉会微的,不会是浮的。血不足了,肾脉浮不起来的。现在,这种情况下,感冒流汗又发烧,不好,我们不能让他再发汗,用桂枝汤来调和营卫,气血。桂枝汤里的生姜大枣甘草补胃肠津液,让血不再稠,体温会降下来的。
芍药加速血管中血流速度,让血循环加速,桂枝加强心脏功能,让阳气足,卫气旺,卫气环绕血管加速旋转,增强了卫气。总之,血液循环加强的,人的免疫调节功能增强了,固表能力也加强了,这个流汗,得以解决,得到控制。临床上,我们还可以再加一味炮附子,固表能力会更强。这里他说用桂枝汤,是要让我们知道,桂枝汤是一个调和阴阳,调和荣 卫的一个方子。所以大家一定要用心理解桂枝汤的神秘妙用,妙法。
今天就学习到这里,再见。
杨大夫六十二讲(小柴胡汤)
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昨天,我们讲了伤寒论第95条,这一条是说,病人感冒发烧还要流汗,不好。这是因为血虚血少,心脏阳气过旺,阴阳不平衡造成的。
用桂枝汤就可以解决了。所以说,桂枝汤是一个调和阴阳的方子,人体功能一加速,不平衡的地方也平衡了。这里,也说明了中医的阳主阴从的观念,卫主荣从的荣卫观点。
我们接着看下一条。
伤寒论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用小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中风,就是说病人刚生病是伤寒证,身上没有汗,发高烧,特别怕冷。可是过了很多天,病没好,证状变化了,转化成了中风证,身上有汗,不是很高烧,怕风。往来寒热,就是病人的感觉是有时冷,有时热。为什么会这样呢?他有时冷,这个是是太阳病,感冒的事情。凡是感冒,不管是伤寒证或中风证,都有怕冷的感觉,伤寒证怕冷的更厉害。前面我们都讲过了,这个太阳病是外热里寒的,感觉怕冷。现在呢,是寒热往来,有时怕冷,有时怕热。怕冷,是感冒的问题。那么怕热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怕热,是里面有热,是内热,是里面的器官在发烧,在发炎了。所以,现在呢,病人不仅有感冒,同时还有内热了。两个问题同时存在了。那么,一般情况下,体内有内热会发生在哪个器官呢?胸胁苦满,就是前胸和胁肋感觉很胀满,很难受。嘿嘿不欲饮食,劝他吃饭,他也不吃,吃不下,因为里面都肿胀了,没空间了。心烦喜呕,为什么会心烦?发烧伤津液会烦,里面肿了,透不过气来,呼吸困难了,才心烦。喜呕,胃里有停水才会有想呕吐的感觉。或胸中烦而不呕,也可能是里面肿了,但没有停水,不会有反胃呕吐现象。或渴,胃里面在发烧,就会咽干口渴。或腹中痛,为什么会腹中痛?因为里面有炎证了,发烧,也会痛。或胁下痞硬,有可能医生用指诊按病人胁下,可感觉到有肿大的硬块,通常中医会说这是肝脾肿大了。或心下悸,也有可能病人肚子有跳动的感觉,那是因为胃肠间有停水了,没有通过小便排出去。小便不利,这里就说了,小便没有了,很少了,腹中胃肠会有停水。或不渴,因为胃肠有停水,胃中会比较凉,所以就不会渴。身有微热,尽管胃肠比较凉不发热,但他身上还是有热。或咳者,因为里面肿了,肺中透不过气来,会咳。胃中有水,上行入肺,影响呼吸,也会咳。
小柴胡汤主之。在这种情况下,病人有感冒,同时又有内热,胃中又有停水的情况下,用小柴胡汤来解决。这个小柴胡汤,是中医的最重要方剂之一。中医里的重点方剂,我们己经学了一半了,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大青龙,小青龙,五苓散,真武汤,四逆汤,小柴胡。重点方剂不到二十个,所以中医不是很难学的一门学问。
小柴胡汤组成,柴胡15克,黄芩10克,人参10克,半夏15克,炙甘草10克,生姜10克,大枣30克。
这个方子一出来,我们就看到是怎么一回事了。生姜,大枣,甘草,人参,这个是大补胃肠津液用的。张仲景一般情况下不用人参的,病情严重时才用人参大补胃中元气。半夏是利水用的,专门利胃肠中停水。人参,生姜,大枣,甘草,是针对感冒用的。柴胡,黄芩清内热,半夏把胃肠停水利掉,半夏利水又上呕降冲逆。人参,生姜,大枣,甘草,是针对感冒用的。柴胡,黄芩清内热,半夏把胃肠停水利掉,半夏利水又上呕降冲逆。我们在应用这个方剂时,如果病人口渴,那你就不要用半夏了,用了半夏,口会更渴。关于柴胡这味药,中医里面非常常用,它能够疏通淋巴系统,开胸膈之塞,退寒热,解烦渴。这个药物功效,希望大家认真思考,为什么它能通利淋巴,也就是中医讲的三焦系统,为什么它能退寒热,为什么会解烦渴。所以柴胡的作用非常广泛。西医讲淋巴,中医讲三焦,也就是我们人体里面的那个肥油,包裹在五脏六腑外面,通连全身的那个油网膜,这个小柴胡汤,是针对三个证状而来的,感冒,内热,胃肠停水。这里我们要把这个内热讲一下,因为临床上非常实用。中医在诊病时,有一半以上的病人有内热,口干口苦,眼睛有红血丝,怕热,流汗,乏力,甚至天长日久会引起肾亏,导致男子阳萎早泄,女子宫冷不育。所以,这个内热,是我们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类疾病。牛皮癣,白癜风,以及其它一些难治性疾病,绝大多数是由内热引起的。临床最常见,危害又最严重。所以,这个柴胡和黄芩,也就最常用了。黄芩苦寒,清火郁。中国当代名老中医,有相当一部份人,一张小柴胡汤加减治百病,也成了中医界的一段佳话。有的医生一辈子就用一张方子,硬是成为一代名医。所以,你明白了中医的原理了,很多病用的都是一个方子。我在临床上开方子,大家也看到了,很多病用的就是一张方子。有的人说我是骗子,什么病都是一个方子。说心里话,我没有骗别人,只是有的人对中医不了解罢了。 关于这个淋巴系统,我还是要说一下,这个中医叫三焦系统,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它通连全身,对全身各个组织器官起到一个调节与管理的作用,它是人体内上下左右内外的气机通道,寒与热,水与气,都要经过这里进行交换。它就象一个城市的交通道路一样,你说重要不重要。中医在诊断疾病时,告诉病人脾胃不和,中焦湿热,肝胆湿热,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淋巴不正常了,发热了,发炎了,是这个意思。那么,这个三焦,它与胆是相通连的,三焦有热,实际也就是胆热,胆囊炎了。这个一系列的调节功能失常,西医叫内分泌失调。为什么病人会胸胁苦满呢?他整个淋巴系统发炎了,肿大了,胀起来了。这个柴胡,黄芩把淋系统的热浊疏解掉,热退,肿消。临床上的腮腺炎,甲亢,甲状腺肿大,西医要开刀割掉,中医不用,清一下热就解决了,没有那么复杂,没有那么可怕的。
关于小柴胡汤的使用加减法,这个不是张仲景原文,是后人加上去的,我们来看一下。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一枚。这个是说,病人有热,他心里烦,但不呕,说明胃中没有停水,可以不用半夏去利水,也可以不用人参补津液,因为胃没有被水淹,没那么严重,不用人参也可以,这个栝楼实呢,是去胃中下方结实的。是起散结作用的,胃癌时要用栝楼实。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另加栝楼根四两。如果他渴,说明是胃中没有停水,干躁了,可以不用半夏去利水,用人参,栝楼根来补津液。这个栝楼根和实,作用完全不一样啊。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中医认为,少腹属肝,小肚子痛,是肝循环不好造成的。黄芩走大小肠,会让小腹更凉,更痛,所以要拿掉。重用芍药即可疏通肝脏而止痛,小腹。。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就学习到这里。
再见。
杨大夫六十三讲
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上一节,我们讲到了小柴胡汤的加减应用,没讲完,现在接着讲。这个加减应用不是张仲景原文,是后人加上去的,但也是很重要的。
因为它体现了中医的用药方法。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腹中痛,是因为有寒,有水湿,血脉不通。黄芩是比较寒的,用了会腹部更寒,会更痛,所以要拿掉不用。中医说,少腹属肝,小肚子痛与肝脉有关糸,所以用白芍疏肝润肝,通血脉。妇女痛经要用当归芍药散,就是疏肝理肝通血脉的。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就是肋胁处摸到硬块了,就是通常说的肝脾肿大了。这个时候不能用大枣的。因为肝脏肿大了,肝中血管拥堵了,大枣很粘,这个很粘的东西会堵塞肝脏血管,肝脏会更严重。我们有的朋友一吃大枣就上火,为什么呢?他一说出口,我们就知道他有肝病。大枣虽好,但不是每个人吃了都好。加牡蛎,为何要加牡蛎呢?牡蛎有软肝散结的作用。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如果病人肚子乱跳动,说明胃肠里面有水,小便走不掉了,没小便了。为什么会小便不利?因为胃肠太寒了,水是寒的,用黄芩会更寒,所以不用黄芩了。加茯苓四两,这时可以重用茯苓来利小便。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若不渴,就是你给他水,他也不喝,喝不下,说明胃中冷掉了,有停水了,你用人参就没有意义了,人参补津液,增湿留水,所以不能用。如果他口渴,当然可以用人参来补胃肠津液了。用桂枝三两,升阳增热化气,桂枝上去,心和胃都暖和起来了,胃中水会蒸发掉。用了桂枝,身上会热起来,会出汗,盖上被子让他出个小汗就好了。这里说温覆,就是药汤要喝热的,才有利出汗。不要喝冷的药汤。若咳者,去人参,生姜,大栆,加五味子半什,干姜二两。这里又讲到咳嗽的治疗了。平时的不很严重的咳漱,这个中医是认为肺有寒,肺气不降造成的。那么,为什么会肺寒呢?我们讲过多遍了,人的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输于肺,这个是人体营养输送通道。如果胃是热的,肺也会热起来。为何肺寒咳嗽?因为胃寒了。胃中寒,胃就活动不起来,很僵硬了,胃中的水也不能下行从小便出。所以这时,不能补津液了,不用人参,大枣,生姜了。用五味子和干姜。用干姜把胃热起来,肺也跟着热起来了,寒退了。五味子,滋肾水,降肺气,肺气下行输布津液,就不会咳。张仲景治疗咳嗽,喜欢用细辛,干姜,五味子。细辛也是更热的药,专门去胃寒。这个小柴胡汤的用药原理非常重要,希望大家认真思考,加强理解。


伤寒论第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博,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
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也,以法治之。
血弱气尽,就是气血不足了,贫血了。因为气血都是藏在血中的。腠理开,就是皮肤毛孔和肌肉都松开了。邪气因入。中医讲正邪,正,是指体内的气,邪,指体外的气。体外的气进入体内了,会打乱人体内部的秩序。与正气相博,结于胁下。正邪交争,因为正气不足,敌人闯进来了,结于胁下,这个邪气集中在胁下,会在肝区这个地方有硬块。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我们人体内的气机,正气,它是一个高级智能系统,具有排异的本能,它会自主性地抗拒外敌入侵的。为什么往来寒热呢?为什么会一会冷一会热呢?因为身体很虚弱了,才会发冷。因为外邪入肝了,肝脏会发热,所以会发热。人生病时的轻重程度是变化着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当肝热不重时,表现为身上冷。当肝热严重时,身上表现为热。他不想吃饭了,为什么不想吃饭了?中医认为肝胆互为表理,肝有热邪,胆也同样有热邪。前面讲过,胆与人体三焦是通连的,这时三焦也热了。胃肿了,他吃不下饭的。脏腑相连,其痛必下。这个是说,人体的五脏六腑都是相连的,肝胃肺有热,这个热也会下行传导,可能会出现腹痛,屁股痛,腰腿痛。邪高痛大,故使呕也。邪高,是说肺为至高,中医把肺说成华盖,肺为华盖,为最高。当肺受外邪入侵时,胃也会受牵连,也会发热,会肿,吃不下饭。用小柴胡汤,这种外邪侵入人体内部产生了肿胀发热,用小柴胡汤解决。柴胡,黄芩退热邪,人参,生姜,甘草,大枣,大补胃肠津液。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也,以法治之。喝了柴胡汤,病人好了,忽冷忽热的现象没有了。但现在病人口渴明显,不停的口渴,要根据病情用药来调治。他说,口渴是阳明的问题了。阳明,就是指胃肠。如果病人但热不寒,身上发热但不怕冷,这时会口渴,用人参白虎汤。如果几天没大便了,胃肠也会发热,会口渴,这个用承气汤通大便即可。如果病人不发热而口渴,小便少,用五苓散解决。


伤寒论第98条,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这里是说,生病很多天了,脉是浮的,感冒没好呀。但又迟又弱,身体气血不足了,很虚了。恶风寒,病很重呀。手足温,病人手脚却发热,这说明胃上有热,传到手脚上了。医生误认为有大便堵塞了,所以开了泻药,拉肚子拉了好几遍,伤津液太严重了。不解食,因为泻药都是凉的,胃中无津又寒冷,不能蠕动了,所以不能吃饭了。为什么会胁下满痛呢?因为下泻,气血下行,外邪由皮肤入肺,再大行入肝了,肝脾肿大了,才满痛,又胀又痛。面目及身黄,当人体严重缺血时,皮肤会很黄,透过皮肤看到的血液也是黄的了。这是严重缺血的表现,会全身无力的。颈项强,这是感冒的证状。小便难者,因为小便少,身上有水湿,才颈项强。与小柴胡汤,后必下重。如果这时医生给病人开了柴胡汤,他喝后会出现下重的现象,就是老想解大便,解不出来,因为大肠也太虚了。可能还会脱肛。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病人口渴但又不能喝水,入水即吐,那是因为胃太寒了。柴胡汤是寒药,他胃寒严重,再喝柴胡汤,会更寒。本身己经太虚了,身上都缺血发黄了,尽管有内热,这时也不能清热了。食谷者哕。就是你再让他吃饭,他会打呃,会吐出来。因为胃太寒凉了。让医生搞成这样子。

今天就学习到这里,朋友们,晚安。
再见。
杨大夫六十四讲(小建中汤)
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昨天,我们讲到了伤寒论第98条了,这一条,最后他说食谷者哕,就是病人太虚弱了,吃了就会吐出来,会打呃。这个时候呢,我们医生可以给他开茯苓四逆汤喝,先不要喝柴胡汤了,因为这个汤是寒凉的。喝了会更凉。太虚了,身体就会凉,不可用凉药了。
伤寒论第99条,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这里是说,感冒很多天了,还是发烧,还是怕风怕冷,脖子僵硬,这是感冒没有好。胁下满,就是肝脾肿大了,热入少阳胆了,热入三焦淋巴系统了,这个是少阳证,少阳就是胆。现在是太阳证和少阳证同时出现了。手足温而渴者,为什么会手足温呢?我们正常人的手脚,你是感觉不到凉,热,温的。这里说手足温,就是比正常人要热一点了。为什么会发热?这个手脚的热是从胃来的。说明胃上有热了。我们临床上的中医,在诊脉之前,要先摸一下病人手的正反面,观察是热是凉,同时还要摸一大胳膊,看是热是凉,这是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如果病人手和胳膊是凉的,我们知道他胃是寒的。如果病人手和胳膊是热的,我们知道他胃上有热。现在说病人手足温而渴者,就是病人胃上有热了,才口渴。所以这一条文,讲的是太阳,少阳,阳明都有病了,中医上说是三阳并病。临床上的病人,病情都是比较复杂的,往往很多病纠缠于一身。现在的三阳并病,太阳为外感,为虚证。少阳,阳明为实证。内热,都属于实证。中医方法是,虚实并病,去实为先。所以,现在他感冒,你不要急着去发汗了。先把内热清掉才行。所以,现在还是先用柴胡汤清热。里热除掉之后再发汗解太阳感冒。是不是一定要这样呢?我们前面讲过了,如果病人太虚了,你还是不可以清内热的。这里让你用柴胡汤清热,是一般情况下这样去做。特殊情况下还要灵活运用。

伤寒论第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漏,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就是说病人感冒没好,阳脉涩,就是心脉,左手寸部脉象很微弱了,跳动又乱,不均匀的。就是病人阳气很虚了。阴脉弦,中医论脉,弦为寒,数为热。阴脉弦,就是左手肾脉,尺部,有点弦,跳的欢了,说明肾气不足了。现在的脉象己说明阴阳两虚了,身寒体冷了。法当腹中急痛,因为他身体寒凉,太严重了,会小肚子痛的,因为静脉血管遇冷己不循环了,水也不能气化,这个是因寒而痛。先与小建中汤,这个小建中汤,实际就是桂枝汤,把芍药加倍量来用。另外加了一味胶饴,就是麦芽糖。这里还是说,病人太虚了,还是用桂枝汤来去虚寒。因为腹痛,所以才芍药加倍。芍药能疏通静脉,加强循环。桂枝汤本来就是一个提升阳气的方子,病人喝了,会胃口大开进饮食。
倍用芍药,病人胃口会更好。胶饴是甘味的,入脾,可以建脾,助胃口。所以,这个小建中汤,就是一个大开胃口的方子。病人大进饮食,体力大增,虚寒也就除掉了。所以,我们有的朋友不能吃饭,你可以用这个小建中汤来开胃口,饮食进,身体自会强壮。真正的中医,从来是不开任何补药的。吃饭,才是最好的补药。如果小建中汤喝了,腹痛会解决了。体寒脉涩也会解决了,病人体虚也会解决了。但是,他感冒发热很久,就是发烧不退,又不虚,怎么回事呢?可能是外邪入里了,有内热,那么就再用小柴胡汤来清热就可以了。昨天呢,有一郑州的网友反映,孩子经常发烧,又不感冒,医院检查一切正常,住院半月也不给药。这就是典型的内热了,用小柴胡汤就解决了。

伤寒论第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这里是说,病人有感冒,这个太阳证,但同时又有柴胡汤的适应证状。什么是柴胡证?笫一,往来寒热,病人一会热,一会冷。第二,胸胁苦满。第三,嘿嘿不欲饮食。第四,心烦喜呕。凡是病人感冒,又同时具备上述其中一个证者,都可以认定为柴胡汤证,用柴胡汤即可。柴胡证四个特征,只要有一个出现,其它三个证状不出现,即可认定为柴胡证。为什么要这样认定,前面都讲过很多了,不用再细说了,大家可以去思考。不必俱悉,就是没有必要证状全部出现你才可认定。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如果病人是有里热,本应清热,但医生开错药了,开了下泻的药了,病人会伤津液,会更虚。若柴胡证不罢者,他拉肚子后里热还是没去掉。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这时医生还可以再给病人喝柴胡汤,病人喝后会体力大增,身上有热力,虚寒去掉了。却复发热汗出而解。这个柴胡汤,它是清热的,同时又是补虚的一个才子,双重功效。柴胡,黄芩,清里热,人参,生姜,大枣,炙甘草,大补胃肠津液。有内热,又同时很虚寒的人,喝了它,连续喝,热也清了,虚寒也去掉了。连续喝,病人内热除掉,体力大增,正气足了,才有汗出,感冒也就好了。现在的小孩发烧感冒,因为小孩正处于成长期,发育不健全,感冒时不宜发汗,小柴胡汤是良方。妇女在来月经时又遇上感冒,也不宜发汗的,用小柴胡汤来解决。妇女在来月经时又遇上感冒,也不宜发汗的,用小柴胡汤来解决。所以,小柴胡汤好临床应用非常广泛,有好老中医用它加减应用,一张方子干了一辈子。
这就是中医的奥妙。百病,离不开虚寒和内热,中医就是这么简单。

伤寒论第102条,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这个是说,感冒两三天没好,现在心慌,心烦了。为什么会心慌心烦呢?因为血不足了,心脏供血不足了,心乱跳,肯定烦了。 用小建中汤把病人胃口打开,大进饮食,气血足了,正气足了,这个感冒也就好了。


伤寒论第103条,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在,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这里是说病人感冒了,十多天了,没好,医生开错药了,开了下泻的药,拉肚子拉了很多天。这时呢,病人虚脱掉了,津液丧失完了,由于时间太久,外邪肯定入里了,形成了柴胡汤证了,外寒里热的证状。又过了四五天,柴胡证好证状还有,这时,你给他开小柴胡汤喝就对了,即补虚,又清热。 呕不止,心下急,就是病人还是不能吃饭,入水即吐,心下急,就是肚子痛的厉害,胃肠里有大便没有排出去,又胀又痛,郁郁微烦,因为不拉大便,肚子胀痛,心里烦急呀。为未解也。就是说他现在茶饭不入,肚子胀,病还是没好呀。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这个时候你可以给病人开大柴胡汤,燥屎拉下来就好了。看来这个大柴胡汤是一个既清热,又补虚,又排大便的一个方子。
从这个方义来看,大柴胡汤用于现代减肥,还是很不错的。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就学习到这里。
朋友们,明晚再见。
杨大夫六十五讲(大柴胡汤)
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昨天讲到了伤寒论第103条,现在接着分享。这一条,说的是感冒十多天没好,外邪内侵,引起内热了,结果医生连续开泻药,把病人搞得太虚了。病没好,外感内热同时存在,这时还是用小柴胡,即补虚,又清热。但是呢,现在病情恶化了,茶饭不入了,入水即吐。怎么办呢?可以用大柴胡汤来通大便。为什么会入水即吐?因为胃肠里面有大便堵到了。所以,这个大柴胡汤,是一个清内热,又通大便的一个方子。现代人用这个方子减肥瘦身是不错了。有人会担心会不会产生副作用呢?不会的,中医组方是非常科学严谨的。有人说,是药三分毒,有没有必要如此担心呢?完全没有这个必要的。我们以前讲过很多方子,有没有毒呢?没有啊。
大柴胡汤组成,柴胡15克,黄芩10克,芍药10克,半夏8克,生姜15克,枳实10克,炙大枣30克。
这个方子的组成,医界有争议,通常认为是有大黄6克。
那么,我们来看这个方子的组成。这个方子,实际就是小柴胡汤的加减临床应用。把小柴胡汤原方中的人参,炙甘草拿掉了,另外加了芍药,枳实,大黄。为什么要把人参,炙甘草拿掉呢?因为现在,胃肠堵起了,这个是实证,不是虚证,临床上虚实一定要分清。人参,炙甘草是补胃肠津液的,是起补虚作用的。现在呢?少阳证还在,大便又堵起,水饭不入,这是完全的实证了,不可以补的,只能泻,所以把人参,炙甘草拿掉。现在呢?少阳证还在,大便又堵起,水饭不入,这是完全的实证了,不可以补的,只能泻,所以把人参,炙甘草拿掉。小柴胡汤里面清热利水的成分留着,为什么加芍药呢?因为腹胀满,小腹静脉血管受阻塞,会腹痛,用芍药是去腹痛缓急用的。另外用了枳实和大黄。枳实的作用,我们前两都讲过了,它和厚朴一样起宽肠下气的作用。病人生病很多天,饮食不多,肠子会收缩变细的。
厚朴是宽小肠,枳实是宽大肠。枳实同样可以把心脏,肺中的血管扩宽,让其中存留的毒素排解出来。所以中医在临床治疗各种肿瘤癌证时,枳实必不可少。因为它把管道扩松了,这个管道里会自动产生津液。枳实在扩大肠时同样可以让大肠津液增多,有利于大便排解。
用大黄,能够增强胃肠的蠕动功能,让大便下行。这里用大枣量比较大,取大枣中粘液质丰厚,起润肠通便作用。这个大柴胡汤就是一个既清内热又通大便的一个方子。而小柴胡是一个既清内热又解外感的一个方子,大家仔细区分开来,方便记忆。

伤寒论第104条,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这一条是说,病人感冒发烧两个星期不好,少阳证出来了,外邪入里了,引起内热了,三焦淋巴都发炎了,肝脾肿大,又胀又痛,不想吃饭,想吐。这个是典型的小柴胡汤证了。日脯所发潮热,就是半下午天快黑之前病人身上出汗又发热,手脚都发热冒汗。出现这种情说时,中医认为是胃肠阳明有热。已而微利,就是说发热一阵子过后,病人有些拉肚子,轻微的拉。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就是说,现在是小柴胡汤证,本来是不可以让他下利的。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就是说现在病人拉肚子,是医生开了泻药造成的,这种治疗方法是错误的。按正常的方法,清内热,解外感,病人不会拉肚子的。潮热者,实也。病人半下午发热流汗,是胃肠堵起了,是实证。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应该先用小柴胡汤把感冒治好,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就是先治感冒,然后再解决大便的问题。这个是中医治病的大原则。感冒同时又有大便堵塞的问题,应该先发汗治感冒,同时清内热,然后再通大便。如果搞错了,搞反了,感冒没好,你就开泻药,气血会下行,外邪会从皮肤入肺,再向内入,病情会更加严重的。这个柴胡加芒硝汤,实际就是小柴胡汤加一味芒硝6克,你不要用量太大呀,芒硝对胃有刺激性,象放盐一样放一点就行了。那么,这个方子很好呀,我们前面经常讲到感冒和大便不通如何解决的事情,现在这个方子出来了,既解外感,又通大便。你不要专门去开一个下泻的方子让病人喝。治外感和内实热同时进行就可以了。
这个芒硝是凉性的,能清热消炎,临床外科手术应用非常广泛。与大黄混合使用,芒硝4份,大黄1份,用于敷创伤,消炎退肿非常好。
芒硝放在人体上,很快就熔化,熔点低,吸水性又强。芒硝在通大便的过程中,主要是起散结作用,能把坚硬的燥屎打开,使其变软,利于排出。同时它能增强肠液的分泌。这个柴胡加芒硝汤临床应用非常重要,特别是农村发生猪瘟,这个方子针对烂肠瘟,疗效非常好,有机会的时候大家可以试一下。这个方子就是解决发烧与大便干硬的一个方子。非常好。

伤寒论笫105条,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这里是说,人感冒两个星期没好,病人胡言乱语,这是因为胃肠有大便堵起不通造成的,浊气上攻,神经错乱。这种情况出现时,医生应该立即开泻药把病人大便通下来。若小便利,大便当硬,如果小便太多,大便会变成又干又硬的。因为水走小便,不走大肠,分配不均衡了。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就是说现在病人脉象正常了,但他却在拉肚子,为什么会这样呢?肯定是医生开错药才下利的,开错药了,治疗失误了。若自下利者,脉当厥微,如果真是病人自已拉肚子,没有喝泻药,病人的脉肯定是非常微弱的。我们知道,拉肚子是因为胃太寒了,身体会虚寒,脉会微弱。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但是现在,病人的脉是正常的,现在他胡言乱语,这个是胃肠不通,是实证,应该用调胃承气汤。这个条文讲的是感冒很久了,病人说胡话,摸东摸西找不到地方,迷糊了。这种证状出现,医生就知道是肠中有燥屎,干得象羊粪一样。怎么办呢?调胃承气汤解决。芒硝把燥屎打散开来,变软,大黄增加肠蠕动能力,让大便往外排。为什么要重用炙甘草?因为它能补充胃肠津液,对胃肠功能有双向调节功能。所以用灸甘草调节胃肠,不要让它太冲动。屎要慢慢解才好。

今晚,我们就分享到这里,欢迎大家每晚关注,参与。
再见。
杨大夫六十六讲(桃核承气汤)
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前面刚讲过这个柴胡加芒硝汤和调胃承气汤。这里面有一味芒硝,是中医常用药,非常的重要。芒硝味咸,能软坚散结,凡是咸味的中药,都有这个功能。中医在治疗大肠癌时,也会用上一点芒硝,它能把肠肌中的硬块化软,有利于毒素排出。
下面讲述新的条文。

伤寒论第106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这里是说,病人感冒一直没好,时间久了,外邪内入了,从皮肤,从肺先入,进入三焦淋巴系统,再到膀胱。膀胱是人体储存尿液的地方,中医讲,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出焉。所以这里津液气化的地方,有用的在这被吸收,没用的,在这将会暂时储存,然后排出。现在这个地方有热结了,会肿起来,会充血。其人如狂,就是他这个地方气化失职了,人会很难受,坐卧不安。为什么会这样烦呢?前面刚说过,他是三焦,胆,先有热,然后再传过来的。所以现在,他不光是下腹膀胱这个地方难受,他同时还会有胁下满的问题。如此这般,他才烦的想发狂。血自下,下者愈。如果病人出现尿血,或便血,这血出来后,热就会退,就好了。血自下,下者愈。如果病人出现尿血,或便血,这血出来后,热就会退,就好了。其外不解者,尚末可攻,当先解其外。如果他感冒还没好,这时不要去攻下,应先把感冒治好,然后再攻下。感冒先治好,再攻下,把热结攻下来,血流出来就好了。外解己,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感冒好了之后,他下腹部还是很硬,紧绷绷的,这时就可以攻下了。宜核桃承气汤,就是用核桃承气汤来收下就可以了。这一个条文讲的是膀胱有瘀血的治疗方法。
桃核承气汤组成,桃仁30克,大黄10克,桂枝8克,炙甘草8克,芒硝8克。
这个方子就是调胃承气汤,另外加了桂枝和桃仁。现在是要攻下,把瘀血攻下来,中医的方法是用攻下法。调胃承气汤把胃肠通道打开,胃气下行通顺。为什么要用桃仁和桂枝呢?现在我们又学习到了桃仁这一味中医要药了。桃仁专门破血,行血化瘀,所以这个方子里挑仁用量最大。临床上在治疗妇科子宫内膜异位,妇科肿瘤,都要重用桃仁,来化除瘀血。那怎样知道病人身上有瘀血呢?
我们可以看她的舌,舌色是紫的。我们还可以看她的手,她手指甲盖下面的肉是紫色的,我们就知道她瘀血很重了。为何用桂枝呢?桂枝加强心脏功能,如强血循环。从这一方子可以看出,中医治疗瘀血,各种肿瘤的方法,是下他的大便,活血化瘀,加速循环,这三个方法同时进行来解决的。这个方法,在临床上意义重大,是治疗各种疑难杂证的重要手段。

伤寒论第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这里是说,人感冒十来天了没有好,医生又开了泻药让他拉肚子,现在胸部胀满了,病人心烦,非常害怕。生病没好,一拉肚子,气血下行了,外邪也跟着从外面进入里面了,引起三焦系统发热,肺也肿胀了,心也肿胀了。因为中医认为三焦与心包互为表里,三焦有热了,心包也会生热。因为病久了,小柴胡汤证肯定会出现,现在是肝脾肿大,心肺又肿大,很严重的了。所以病人心烦,很害怕。如果他不拉肚子,不吃泻药,不会这么严重的。小便不利,谵语,因为肺也肿了,肺泡会扩不开,上面不开,下面水就不利。中医里面有一句话叫做开鬼门,洁净腑,去菀陈痤。就是说从上面把肺泡打开,水就会下行,体内的垃圾才能排出。从这一句话,我们可以想象到,凡肥胖之人,他小便很少的,体内垃圾自然很多了。所以胖子外表看上去很健康,其实不然。为何谵语?为何在说胡话?这是因为病久了,外邪入内产生内热了,水道循环又不通利,胃肠里面有燥屎不下去了,浊气上攻,致脑神经错乱了。一身尽重,不可转侧,他现在胸满,胁下满,又胃肠满,整个身子象肿了似的,转个身子都困难,这样严重的病情,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来解决。这个病叫什么病呢?我们中医不喜欢起病名,也不好起病名,跟西医不一样。按西医的说法,现在应该是肺气肿,心包积液,肠梗阻了。中医不立病名,是根据证状来分析病机,合理用药,一个方子下去,很多问题都一块解决了。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柴胡15克,龙骨,黄芩,生姜,铅丹,人参,桂枝,茯苓,各6克,半夏8克,大黄6克,牡蛎6克,大枣20克
我们来看这个方子的组成。柴胡,黄芩,清热疏肝。茯苓,半夏利尿。桂枝,生姜,人参,大枣,这个是桂枝汤去芍药了。这个桂枝汤是针对感冒没好才用的,为什么把芍药拿掉呢?因为病久了,又狠狠地拉肚子了,津液亏缺严重了,血少了,现在是大补胃肠津液,让血充足,开胃口,守护心脏,不让血液过多流向静脉,所以不用芍药了。大黄,是用来通便用的。龙骨,牡蛎,铅丹,是用来安神镇惊用的。
这个方子好复杂呀,以前我们学的方子都很简单的。这个方子,清热疏肝,解外感,利尿,通便,镇惊安神,五种功效合于一身。这个方子,清热疏肝,解外感,利尿,通便,镇惊安神,五种功效合于一身。关于龙骨和牡蛎,中医临床用于镇惊安神,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作用是,它们都具有潜阳收敛的作用。当病人津液丧失过多时,我们可以用龙骨来安神。当病人有遗尿,遗精的时候,也会心烦,我们可以用牡蛎。临床上,龙骨牡蛎是同时用的,伤津液过多时,重用龙骨,当失精过多时,我们重用牡蛎。我们从这一个方子可以看到中医的治病方法及原理。希望大家课后认真分析,思考中医的治病方法。理解了这个方子的原理,你就理解了中医。所以希望大家认真学习这一条文。


今天,分享中医,解读中医,就暂切到这里,明晚,我们继续。
再见。
杨大夫六十七讲(期门)
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美丽的中医,神奇的中华古之明,欢迎大家每晚关注我们这个古中医讲座。说曹操,曹操就到,昨天课后有网友求救,她的妈妈己经狂呼乱叫几天了,打安眠针后才得以入睡。这个就是典型的柴胡加牡蛎汤证。病人胡言乱语,发狂,就是因为胃肠不通,大便不顺才造成的,又加上有内热。如果是女性,她还会有子宫瘀血的问题,西医叫子宫内膜异位证。所以在过去,农村会有一些神婆,一犯病就说见鬼见神了,其实不是鬼神,是病。是大便不通,子宫瘀血造成的。我们最近在讲这个柴胡汤,就是以柴胡为主的。我们最近在讲这个柴胡汤,就是以柴胡为主的。柴胡味苦,主心腹,去肠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柴胡为中医要药,疏肝清热,散结实。这于这种发狂的人,如何来治呢?清热,疏肝,补津液,通大便,活血化瘀,镇惊安神,要用这些方法。昨天一问患者家属,果然两天不吃不喝,没大便了。

伤寒论第108条,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这一条是说,病人感冒没好,大便堵起了,茶饭不入了,肚子胀胀的,很难受。现在病人在说胡话了,我们就知道是胄肠不通了。这里说寸口脉浮紧,就是左手寸脉,心脉是浮的,又是紧的。正常的感冒,脉是浮数,跳的比较快,一分钟80下的样子,也可能90或100下。但现在的脉的特点,不是数,而是紧,跳的很强劲有力,跳的很欢。我们前面在讲脉诊时就讲过了,当心脉跳的有力时,超出常脉,那是肝上有热,有肝炎。现在呢,就是说病人生病时间久了,外邪入里,先从肺,再入三焦淋巴,再入胆,再入肝。现在外邪已进入肝脏了。
现在他说胡话,我们知道胃肠不通了,再一看脉,知道外邪入肝。为什么会腹满呢?胃肠燥屎是一方面,肝脾,淋巴肿大也是原因。关于中医内科疾病的划分,心主胸,凡胸部附近出现问题,原因在心。所以,这个肩周炎,乳腺增生的发病原因在于心脏。肚脐周围属脾,下腹属肝。这个腹满,是脾和肝的问题。脾和肝都有问题了,才腹满。那这两个脏器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是谁先谁后发病呢?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从临床经验上看,都是肝先发病,再传给脾。常常是脾又再传给肺。所以,中医临来医生,当知道病人有肺炎时,脉都不用摸了,就知道他脾上有炎证,脾胃有热。同时也会知道病人肝上有炎证,肝上有热。所以中医在治疗肺炎时,他必须开有肝炎的药。这些都是内热的传变规律。所以,中医有木克土,木刑金之说就是说,肝生病了,会引起脾胃疾病,也会引起肺病。现在说的腹满,是肝脾生病了,那根本原因还是在肝上。名曰纵,就是肝病会引起一系列的疾病。刺期门,用针来刺期门穴,把肝热泻掉,把瘀血放一些出来,排一下毒气。

伤寒论第109条,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
这里是说病人得了感冒伤寒证,怕冷,发高烧,39度以上,身上没有汗,身上会酸痛。大渴欲饮水,就是口干厉害,喝了水还是渴。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前面学伤寒条文时,病人没汗,也不会口渴的。但现在情况变了,他口渴的非常厉害了。但是他这里说了,啬啬恶寒,不是一般的寒了,是身体内外都凉掉了。正常的感冒发烧,病人会外面发烧,里面呢,集中产热往外走,把寒水驱出去。现在呢,里面凉掉了,心脏没热力了,胃也凉掉了,象冰一样,不能汽化水分了,所以才口干,舌下没有津液,喝水也解决不了问题的,胃太寒了。我们前面讲过多遍,胃与肺的关系,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输于肺。胃是寒冷的,他的肺也会寒冷。所以现在,病人的肺也凉掉了,肺主皮毛,肺寒,皮肤毛孔会关闭。连肺也凉掉了,所以现在病人里外都是非常寒冷的,没温度了。其腹必满,为什么会满呢?胃肠太凉,他会拉稀,不会大便干燥的。但是,我们前面学习过,人体内水份的运行规律,水是从肺,再到胃,再到膀胱,小便出去。现在呢,肺胃都凉掉了,水不运行了,甚至严重到口干舌燥了,喝水也没用了。水在腹中走不动了,这个腹满是水满。所以这里就说了,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如果现在病人身上有汗了,说明胃己经热了,胃气有了,心也有热力了,才能出汗。汗出了,上面肺泡开张了,水才往下行,才有小便。对于这种胃寒的病人,我们可以让他喝一些热稀饭,少少与之,不可一下子喝太多,更不可以给他很多的水喝,更不可让他喝冷水。此肝乘肺也,这里是说病人特别冷,肺也冷掉了,造成这种肺寒的原因还是肝脏引起的。 肺寒,是由胃寒引起的。那胃寒又是怎样引起的呢?这个胃寒是肝引起的,因为肝不正常工作了,才导致胃功能大降,不蠕动了,就没热力了,胃寒了。中医说,木克土,就是当肝生病时会抑制胃肠功能,引起胃肠疾病。现在,有很多胃病患者久治不愈,为什么?这个胃病的原因在肝。从这两个条文,我们可以看出,很多疾病,都是由肝病引起的。所以,中医治疗各种疑难病,必须治肝。因为很多病,发病的根源在肝脏。名曰横,就是肝病会引起肺病,因为肝和肺都是大中形状的,所以这个传变过程叫做横。上一条是肝乘脾,脾是长形的,所以肝病会引起脾胃病,叫纵。现在出现这个证状,根源在肝,所以还是刺期门穴,泻肝热,排肝毒。从以上两条可以看出,疑难杂证从肝治,针药并用为好。那么,这么肝病是从何而来呢?感冒不好身体虚弱时,外面的贼风会乘虚而入,由肺进入淋巴,进入胆,再进入肝,引发肝病。贼风,病邪,就是西医讲的致病菌和病毒。

伤寒论第110条,太阳病二日,反燥,反熨其背,而大汗出,火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澹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淝,足下恶风,大便硬,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行故也这里是说病人感冒几天了,反躁,就是病已入里了,津液不足,里面有肿胀问题了,才烦躁。因为没有药,医生采用火疗法,烧块砖瓦在身上烫,让他发汗。正常的感冒治法是增强体质让病人自汗才对。现在呢,用火疗法让病人出了大汗,这时津液亏虚会更加严重的,会血稠的。伤寒论第6条讲过,血稠会引起一系列的严重疾病的。胃中津液本来不足,又发大汗,所以外面的热又进来了,胃中水竭,胃干掉了。躁烦,身体缺津液会烦。必发谵语,病人肯定会胡言乱语,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胃干掉了,没有津液,那个大便会很干,会堵到胃肠里面,浊气上冲,致大脑神经错乱,病人胡说八道,连家人也不认识了。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就学习到这里,感谢大家的关注与分享。
再见。
杨大夫六十八讲(桂枝去芍药加牡蛎龙骨救逆汤)

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中华千古文明,照亮了东方,照亮了世界,今晚,让我们再一次走进中国人上古时代的养生智慧。上一节课,我们讲到了伤寒论第110条。这个108条,109条,文字虽少,但意义深远。张仲景告诉我们,人生病时间一长,外邪会入里,进入肝脏,然后会引起一系列的病变。
他这里讲这个一横一纵,就是上下左右,肝病会引起全身疾病。所以,医生在遇到各种难治性疾病时,你别忘了肝病的存在,这也为我们治疗各种疑杂证指明了方向。
现在接着说这个110条,他说,人感冒几天没好,烦躁了,医生用烧热的瓦片烫他的背,让他发汗,结果真的出了很多汗。因为瓦片太热了,热往里走,胃也干掉了,没津液了。大便不通了,所以又说胡话,神志不清。十余日后,病人情况改变了,振栗,就是感觉很冷,又恢复到以前感冒时的状态了,发烧,怕冷,无汗。说明身体况状恢复了。自下利者,就是说病人现在来大便了,说明胃气己经恢复,可以吃饭了。当然啦,大便通利,他就不会再胡言乱语了,此为欲解也。也就是说,现在病情回头了,快好了。这时你可以给他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让他吃,少少与之,不可给他吃太多的。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就是说他下半身没有汗,为什么呢?他说了,病人现在想解小便,但是没有。因为身体里面没有津液了,血稠了,没有尿,也会下半身无汗的。反呕,就是胄肠没津液了,胃虚掉了,不想吃东西,吃了也想吐,水也不想喝,喝了想吐,胃太虚了。欲失溲,就是有时想尿裤子,尿失禁。现在也有很多老年人,慢性前列腺增生,尿失禁。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在学习伤寒论第6条时己经讲过了,这是因为血稠的原因。足下恶风,就是病人脚很凉,怕风吹。为什么会脚凉呢?我们前面讲过,手脚的温度是由胃气传过来的。现在胃气弱了,胃也凉掉了,所以才手脚凉,怕风。大便硬,因为胃肠津液没有了,大便会很干躁,很硬的。小便当数而反不数,按理说他大便很干,应该是水走小便,不走大肠,本该小便多,而现在小便也不多,说明身体里面血太稠,无津液了。及不多,既便是有,也不多,很少。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就是如果医生看到病人来大便了,就会知道病人会有点头痛。为什么?因为胃气下行了,结果上面虚掉了,气往下走了,人又太虚,会有头痛的现象。虚了,血脉不通,会头痛的。既然大便下行了,也说明胃气己经恢复,所以他手脚会温暖起来。因为谷气下流了。我们临来上遇到好风湿病人,他手脚都是凉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胃寒,胃中津液不足,还会有口干喉咙痛的现象发生。所以,这一条也告诉了我们风湿病,前列腺增生的发病机理,临来意义是很深远广泛的。
再看下一条,

伤寒论第111条,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先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 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澹语,甚则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来,小便利者,其人可冶。
这一条文比较长啊。太阳病中风,就是感冒发烧怕风,一般的烧,伤寒证才是高烧。中风证,身上是有汗的,脉是浮缓的,说明体质较差。以火劫发汗,医生又用热疗法让病人出大汗,这样津液丧失严重了,血又稠了。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本来是应该喝桂枝汤把里面热起来,然后热往外走,把汗出流出来,寒去掉,就好了。可现在呢,没喝桂枝汤,外面用火疗,结果热往里面走了,搞乱了,气血乱了方向了。失其常度,由于治疗失误,病没好,反而加重了。失其常度,由于治疗失误,病没好,反而加重了。两阳相熏灼,其身必发黄。本来他外面在发烧,你又用热疗,会出汗,又没有用补津液的药,所以血中津液没有了,透过皮肤可以看到血的颜色是发黄的。临来上,黄疸肝笑的病人,他皮肤发黄,我们一看便知,他身体津液没有了,血稠了。阳盛则欲衄,就是如果身体里面太热,热泄不出去,没有汗的话,热会上行造成肺热,鼻子也热,鼻中血管受热破裂,才会流鼻血。阴虚小便难,中医讲阴阳,阳为气,血为阴。阴虚小便难,就是血中津液没了,小便就会没有了。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气血没有了,人会瘦得皮包骨头。但头汗出,剂颈而还。气血不足的人,他头上会出汗,脖子以上,油汗会比较多。这个脂溢性脱发的人,他头上汗是比较多的,那是因为气血不足了。腹满微喘,气血虚的人才会腹满,因为津液少,大便不顺,阻在肠子里,会便秘,会有痔疮。气血不足,津液少,他小便会很少。很多胖子,他小便每次只有一点点,因为他血不足。胖子身上水多,但那是废水,因为血虚,不能汽化,留在身体里,那个水完全不是津液。微喘,因为身上有废水涌堵,影响呼吸,走路快了,他就喘不过气来。 口干咽烂,胃中没有津液,会口干,也会嗓子痛,严重时会形成咽炎,梅核气。所以这个慢性咽炎不太好治,不是一治就好的。或不大便,气血虚的人会便秘。久则谵语,当气血虚的人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大便不通利,会得这个精神病,胡说八道。大街上的精神病人,就是这样的,他胡言乱语,我们知道是他气血不足了,大便不通利了,才这样子,所以可以治好的。甚者至哕,严重的时候会打呃,吃东西要吐出来,平时总是喜欢吐,精神病人就是这样子。手足躁扰,捻衣摸床,严重时他手脚不能自控,到处乱走,迷迷糊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这里是说,治疗精神失常的病人,要以利小便为治疗方向。只要他小便一天一夜有五六次,每次三百毫升,这个精神病人就会好的。
有了小便充足,就证明他津液足够了,血也充足了。所以,伤寒论的每一个条文,都是非常精彩的。

伤寒论第112条,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这里是说人感冒了,医生又用火疗法,让病人出了大汗,津液流失过多,血都干掉了,病人坐卧不安,成了惊狂之人了。为什么会如此严重?迫劫之,就是用太热的东西来熨背,结果背上都起水泡了,这么严重的。因为背上受强烈的热刺激,被烫伤了,所以这时人体胃肠津液会自主往外行走,来降这个高温。所以津液从体内来到皮肤上形成了水泡。前一段时间,就有网友反映,每次去火疗馆做完之后,身上会起水泡,服务员说这是排毒反应。其实不是的,是操作失误,受到强烈热刺激造成的。因为胃肠津液向外走,这个就失其常度了,津液会在体内走出正常的通道,形成了痰。所以,这个方子里用了蜀漆这味药,是专门清痰的一味药。
桂枝去芍药加牡蛎龙骨救逆汤组成,桂枝10克,炙甘草7克,生姜10克,大枣30克,牡蛎18克,蜀漆10克,龙骨15克。
这里用桂枝汤来扶正气,增强抵抗力。为何去芍药?因为现在津液不足了,血少了,不要让血往静脉走过多,以此来增强心脏供血能力,增强心脏功能,产热,发汗,让热往外走。以前呢,受热伤了,热往里走,乱套了。现在要恢复气血流向方向,让身体恢复常态。龙骨,牡蛎,镇惊安神。这两味药有收敛潜阳的作用,能够把向外行走的津液往里收。津液收回来,烫伤的水泡会消掉,伤处不易形成疤痕。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再见。
杨大夫六十九讲
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昨天讲到了伤寒论第112条了这里出来了一个桂枝去芍药加龙骨牡蛎救逆汤,
这个方子也很重要,它是中医治疗烧伤烫伤的一个代表方剂。是一个急救的方子,方义用药原理,昨天讲过了,今天不再重复了。

伤寒论第113条,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这里是说病人的证状象感冒了,发热,怕冷,身上痛。还有一个,就是伤寒证没有汗。但是呢,病人的脉象却不是弦紧的,正常的感冒,应该是脉浮数,弦紧,人体正气充足,抵抗外寒,他脉应该是浮紧的。但是现在脉却很弱,浮不起来,也没力量弦紧,说明气血不足了,体质很差了。弱者必渴,病人脉很弱,那是血少的表现。血少,胃中津液就不足,会口干,想喝水,喝了还是渴。其实这里说的这个证状,就是现在糖尿病人的证状。糖尿病人都是脉很的,口渴,喝了水还是渴。被火者必谵语,就是这种贫血的人,感冒之后,再用热疗法去烫他的背,病人会出汗,津液会更缺失,胃肠干掉了,大便会不通,浊气会进入血液,进入大脑,造成神经错乱,胡言乱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就是说脉弱的人得了感冒,只有吃了麻黄汤或桂枝汤,他身上才能热起来,脉才能够浮起来,才能把汗发出来,汗出才能病好。如果他身体热不起来,他的脉也浮不起来,也没有汗能出来,病不会好的。要想让他有汗出,必须要喝桂枝汤,生姜,大葱都不行的,因为它不能补津液。那么,这一条也告诉了我们现代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伤寒论第114条,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曰火邪。
这里是说,人感冒了,医生不给他喝桂枝汤,却用火来烤他,让他出汗。结果呢,不得汗,用火烤也没把病人汗发出来,说明病人血少,津液不足了。其人必躁,心脏因为供血不足才会心情烦躁。到经不解,必清血。过去的医生认为感冒一个星期为一个周期,病情会传遍六经,一天走一个经,其实这只是一个说法,实际上不一定的。一个星期这个样子,病不好,有可能病人会鼻子,或口,或小便,或大便,有血流出来。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病人血少,血稠了,又用火烤,外热入里,里面会更热。如果他汗出来,热会退的。现在汗不出来,热退不下来。前面伤寒论第6条时就讲过,人体的热量是藏在血中的,因为血稠了,人就会发里热。现在呢,里热外热合在一起,身体里面会更热。血管受热会破裂,所以有可能会出血的。血流出来,病人里热会退下来的。名为火邪,就是说这种流血的现象是因为受了热邪引起的。如果医生不用火来烤病人,不会这样子的,是医生误治造成的。

伤寒论第115条,脉浮热甚,反而炙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
这里说脉浮热甚,就是病人得了感冒太阳伤寒证,发高烧了,怕冷,身上没有汗。反而炙之,此为实。本来病人发高烧,汗不出才发高烧的。医生应该用麻黄汤把毛孔打开,汗出热退就好了。但是医生却没有去让病人发汗,反而用艾条来灸他,结果汗出不来,里热加上外热,那是热上加热,这种堵上更堵的现象,中医叫实。因火而动,因为医生误治了,病人又受了火邪了。必咽燥吐血。因为受内热外热的影响,我们人体是一个自主调节系统,当身体里面太热的时候,皮肤毛孔又打不开,汗出不出,那么这个热,会通过胃中津液的蒸发来把热发散出去。胃中津液蒸发掉了,喉咙会很干,很难受,嗓子痛。吐血,因为现在病人体内的热要由胃来发散出去,胃中血管受热破裂,才吐血。这个时候,病人可能还会嘴上起泡的。

伤寒论第116条,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脉浮,宜以汗解,用大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

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这里,微数之脉,就是脉很弱,气血不足,数,就是有热,病人在发烧。身体很虚弱了,又发烧了。慎不可灸,这样的病人,医生千万不要用艾条来灸他。因火为邪,有病的人是不可以用火疗法的,没好处的。 则为烦逆,病人发烧,你又用火疗法,那是热上加热,病情会加重的。正确的方法是吃药补津液,提高免疫功能,让汗出来才是对的。如果用火疗,是错误的方法,为逆,就是错。追虚逐实,这个火疗法可以让虚者更虚,实者更实。血散脉中,就是这个里热加上外热,血太热了,血管也热了,很容易造成内出血的。 火气虽微,内攻有力。这个热邪虽然不是很强烈,它对人体的损伤也是很严重的。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虽小看这个火疗,它能把外热引入体内,耗散津液,让你骨瘦如柴,身上没血的。我小的时候,农村家中都养有狗,这个小狗爱往锅灶里面钻,因为那里面很暖和,但是好景不长,小狗会皮包骨头,血干而死。平时没事时,天冷时,建议大家不要去天天烤火,对身体没好处的。脉浮,宜以汗解。正确的治疗方法是吃桂枝汤,让脉浮大起来,津液充足了,汗出来,病就好了。用火炙之,邪无出处。医生用火疗法,胃中津液没有补充,不可能有汗出来,只会更伤津液,这个皮肤和肌肉中的代谢产生的废水无法排出去。因火而盛,因为里热加上外热,身上热太重了,会耗伤津液。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因为津液亏损了,血稠血少了,病人会下肢沉重,走不动路了。
这都是因为用火来烤造成的。这里说下肢废掉了,为什么上肢没有瘫痪呢?因为胃中己经干掉了,没有气化功能了,身体里面的水不能汽化了,水会下沉到下肢,所以才有病人下肢浮肿,关节炎,风湿病的发生,严重时下不了地,不能走路。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就是说要想让病人好,医生要用桂枝汤,津液补足了,胃气恢复了,有热力了,才能有汗出,病才会好。病人很严重,津液回来的时候,心里会有些烦,因为心脏供血有转变了,这个变化过程,病人也会有点心烦的。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医生可以在病人还没好之前就可以预知病人马上会好。为什么呢?病人还没好,医生一摸脉,脉浮起来了,医生就知道现在是血液充足了,胃中津液充足了,明天肯定会有汗出来,病就好了。所以,中医有的时候可以提前知道病人会病好。

今天就学习到这里,朋友们,晚安。
再见。
七十讲(桂枝加桂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昨天讲到了伤寒论第116条,现在接着往下讲。
伤寒论第117条,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其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炙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这里是说,病人感冒了,本应该用桂枝汤发汗而愈。但是呢,医生搞错了,用火针来治,让他发汗。这种热疗法,对人体损伤很大的。外面的热进入身体,会更伤津液的,病人会更加寒冷的。针处被寒,就是火针刺的地方会更寒。核起而赤者,就是针刺的地方会起个包,发红。必发奔豚。奔豚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病人会发狂,自言自语,狂喊乱叫。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实际上,这个证状就是精神病人,最近,网上有一案例,正在发生。所以,这个病也是很常见的。所以,学习中医的朋友,一定要高度重视这一条文。因为他感冒发烧,没有汗,医生才用火针来刺激他,结果津液更伤到了。津液没有了,胃肠功能就无法蠕动,大便会干在胃肠里排不出去。这个大便的沼气会进入血液,通过静脉流回心脏。心脏受这个毒气的影响,不能正常工作了,会乱跳。心为君主之官,心脏出问题了,肾脏会来支援的,肾为作强之官。所以又会气上冲心。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这种危急的情况,医生可以用艾条在起包的地方炙一下。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就是这时候出现奔豚,用桂枝加桂汤来治。
桂枝加桂汤方组成,桂枝18克,芍药10克,生姜10克,炙甘草7克,大枣30克。
这个桂枝加桂汤,就是桂枝汤把桂枝加倍量来用。桂枝汤调和阴阳平衡,增补津液,方义,前面讲过多遍,不再讲了。为什么要加倍用桂枝呢?桂枝能让心脏功能增强,博动更有力。加倍用桂枝,让心脏恢复正常博动。如果不及时,病人可能会死亡的。心脏功能恢复后,血液中的沼气会自动流回胃肠系统,病人才得救。如果这个方子用上了,心脏博动还是起不来,你不要再加桂枝了,再加肉桂6克就行了。肉桂比桂枝力量更强,很快会让心脏博动起来。肉桂燥热,临床用量不宜过大,6克足够了。
伤寒论第118条,火逆下之,因烧针烦燥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这里是说,病人感冒了,医生没有用桂枝汤发汗,却用火疗法来治。结果呢,外热入里,灼伤津液,病人体质更差,会更冷,让医生治坏了。用了火疗法,又接着开泻药,让他拉肚子,这样,津液更伤。所以,现在病人又处于危急状态了。所以才会烦躁,就是胃肠津液没有了,血液量少了,心脏供血不足,又冷的很,才烦的要命,坐卧不安,东走西走的。怎么解决呢?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来治。
方剂组成,桂枝5克,炙甘草7克,龙骨7克,牡蛎7克。
我们一看这个方子,很容易理解,就是一个桂枝甘草汤,加龙骨牡蛎。桂枝甘草汤,我们前面讲述过了,当心脏供血不足时,用桂枝甘草汤来守护心脏这个君主之官。这里桂枝用量很小,为什么要用小量呢?因为血液量太少了,用量就不宜大。平时感冒时血液充足,才用10克,现在伤津严重,血量太少了,用量不宜大。这个炙甘草,它补胃肠津液,调节胃肠功能,修复受损心脏,用量稍大是可以的。这个龙骨牡蛎,是镇惊安神的,潜阳收津止汗固表防脱。
伤寒论第119条,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
太阳伤寒,就是病人感冒了,证状是发高烧,怕冷,身上没有汗,脉是浮数的。这个伤寒证,是高烧,没有汗,应该用麻黄汤来发汗即可。如果医生不用吃药来发汗,而是用烧热的针来在他身上刺激,让他出汗,病不但不好,还会加重的。必惊,病人会很胆小,很害怕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本来应该用麻黄汤来提高病人免疫功能,补充肺胃津液的。但是,用了热针,津液没有补充,反倒外热入里,耗伤津液,导致血液容量不足。心脏因为供血不足,会乱跳,病人会担惊受怕,怕他生命难保。
伤寒论第120条,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敢也,此为小逆。
这里是说,人感冒了,应该是发烧,又怕冷。但是呢,现在病人是在出汗,不停的出汗,也不发烧,也不怕冷。关上脉细数者,张仲景论脉,左手只讲阴阳,不讲关脉的。现在说的关脉,是右手的关脉,就是脾胃的脉。现在的脾胃脉是细数的,说明脾胃虚掉了,寒掉了。以医吐之过也。就是现在病人不发烧也不怕冷,是因为医生用了催吐的药导致的。过去的中医,有一个催吐派,他们认为病人生病是胃中有痰湿,用吐法吐出来就会好。实际不是这样的,吐法,热疗,都是损害人体正气的方法,不可乱用的。这个吐法,会让胃中津液吐出来,造成胃虚,胃寒。因为胃寒掉了,人体内就没有热力了,所以病人才不会发烧了。正常的感冒,人体为了驱寒,会把胃中热量往外运行以驱寒水。体内热能不足了,才会感觉怕冷。你用桂枝汤来增热补津才对。现在胃中津液吐出去了,胃寒掉了,没热力了,热不往外走了,所以才不怕冷了。不怕冷,并不是感冒已经好了,没有好。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就是吐了一二天,病人想吃饭,说明脾脏的运化功能是正常的。但又吃不下,因为胃虚掉了,受损伤了,承受不了饭食,很难受,所以才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就是病人吐了三四天,他连稀饭也不想吃了,说明脾脏已经受伤了,就不想吃了,脾没有运化能力了。欲食冷食,朝食暮吐,这时病人只想吃些很凉的东西,不想吃热东西。因为胃太凉了,受不了热的刺激,才远样子。胃太虚太寒了,就算吃了东西,也不能消化的,早上吃的,下午会吐出来,吃进去啥样子,吐出来还是啥样子。以医吐之所致也。现在病人这个样子,是医生误用吐法造成的。此为小逆。医生的误用吐法是错误的,但不会导致生命危急的。精心调养一段时间,会好的。怎么调养呢?桂枝汤再加人参,少少与之,即可。
伤寒论第121条,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
这个太阳病,就是感冒,发烧,发冷,医生却误治了,开了催吐的药,让病人把胃中食物全吐出来了。本来感冒是应该怕冷的,但现在病人却不怕冷。不光是这样,他还身上很热,不能盖被子,不想穿衣服。此为吐之内烦也。就是因为医生误用吐法造成的。因为胃受伤了,病人不能吃饭了,很快,他的血会变稠。血稠了,身上就会发热,这个在伤寒论第6条己经讲过了。所以,血稠了,身上发热,衣服都不想穿。血液总量不足,心脏供血不足,心跳会乱,所以才烦。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明晚继续分享。
朋友们,再见。
杨大夫七十一讲(抵当汤)
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昨天讲到了伤寒论第121条,说的是医生误治了,让病人催吐,导致伤津,血稠了,所以才身上发热,不想穿衣服了。中医临床上遇到的病人,大多数这个血稠的问题,因为久病伤津的原因。如何解决血稠的问题,可能他有内热,那是要清热的。如果伤津,可以用生姜,大栆,炙甘草来补充津液,严重时要用人参,芍药来补津液,另外还有葛根,天花粉,麦冬,生地,玄参。你要把病人胃口打开,气调顺,水调匀,瘀血去掉,这样才能血足,津液足。调气,调水,开胃,补津,去瘀血的方法,我们前面讲的都有了。如果这些方法你都学会了,治愈癌证就不是很难的事了。中医,就是这样的方法,不是玄学,不是神秘的,也不是不可复制的。

伤寒论第122条,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这里是说,病人来了,医生一摸脉,脉是数的,这里的脉还是右手关脉,因为他前面刚提过关脉。左手的脉,前面都讲过了,现在回转来讲右手的脉了。那么病人的右关脉是数的,跳的比较快了,通常情况下是说明脾胃有热,数为热。当消谷饮食,胃热的人应该是很能吃饭的,吃了马上还会饿的。而反吐者,本来应该胃口很好,但现在却是吃不下,吃了就会吐出来。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就是说,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发汗过多了,胃肠津液没有了,胸膈膜也虚掉了,所以才会吃进去又吐出来。因为胃寒掉了,不蠕动了。 当人体太虚的时候,脉也会数,是细而数,不是浮数。数为实热,不能消谷。这时的脉数是虚热,不同于实热,实热脉浮数。因为是虚热,所以不能消化饮食的。以胃中虚冷,故吐也,胃中无津液,虚掉了,冷掉了,不能蠕动,缩得很小了,所以吃不下东西,吃了会吐出来。这一条还是强调临来医生要详细观察病情,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才能去合理用药。


伤寒论第123条,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汤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调胃承气汤。
这里是说,人感冒了十几天没有好,心下温温欲吐,就是病人肚子不舒服,总有想吐的感觉。为什么会这样子呢?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胸中痛,这是病久了,血不足了,心脏供不上血了,血稠了,不通了,才胸中痛。大便是稀的,没有堵到。 腹微满,这个不是大便的问题,可能是水,或者气。郁郁微烦,因为肚子不舒服,想吐,反胃,又胀,又胸痛,所以才不开心。先此时自极吐下者,刚开始的时候,病人是总想把胃中东西吐出来。这时他胃气上冲,反胃,可以用调胃承气汤来让他的胃气下行,才是对的。调胃承气汤是由炙甘草,大黄,芒硝组成。前面我们学习过,调胃承气汤是用于病人几天不大便时,来攻大便的。现在呢,是大便没问题,但病人反胃,胃气冲,所以这个方子是又用来降胃气,让胃气下行,得以进饮食。所以,中医方剂是一方多用的。若不尔者,不可与。如果喝了没有效果,就不要再喝了,可能会是别的问题。喝了有没有效果,怎样知道呢?中药好见效速度并不比西药慢,只要对证,喝下去十分钟二十分钟,效果就来了,可以感觉到的。所以,病人喝下去两三个小时还不见效,肯定是药不对证了。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汤证。关于柴胡证,是口干口苦,往来寒热,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为柴胡汤证的特证。他说,但欲呕,这个与心烦喜呕不同。心烦喜呕,是以烦为主,呕并不强烈,现在是呕很强烈,微烦,不是很烦。很烦的时候是肝脾肿大了,肺也肿胀了,才很烦。现在是微烦,说明没有肿的问题,所以不是小柴胡汤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调胃承气汤。就是说,现在的病人老是反胃厉害,不能吃东西,吃了就吐。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医生误用了吐法,导致胃气上冲造成的。这时,可以用调胃承气汤让胃气下行即可。这一条里讲的是调胃气的方法,临证时要详细观察病人证状,防止用药失误。炙甘草对胃肠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这个方子里,炙甘草用量最大。有的医生说甘草调和诸药,解药毒。实际上不是的。它是对人体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伤寒论第124条,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这里是说人感冒六七天了,表证仍在,还是没有好呀,脉微而沉,反不结胸。脉微了,说明身上血液严重不足了,病了很多天,出汗太多 ,津液没了,血稠了。结胸就是感冒时没有用发汗好药来治,结果用泻药,拉肚子了,气血下行,外寒又从皮肤进来了,造成了肺炎,肺气肿了,肺脉不通,循环受阻,所以又危及心脏,感觉心脏被人抓住一样。 但是现在只是血稠了,没结胸的证状。其人发狂者,但是病人呢,却在胡说八道,奔走不停,精神处于狂妄状态了。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这是因为血稠了,有很多瘀血存积在下焦,下焦,是指大肠,精宫,子宫,膀胱,三焦油网膜。 瘀血在这个地方,就会摸上去比较热,小肚子会发硬胀满。这些证状,就是西医所说的肿瘤和癌证。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就是说,病人小便正常,说明瘀血不在膀胱。如果热在膀胱,用桃核承气汤,小便尿出瘀血即可。小便正常,瘀热不在膀胱,病人吃药从大便拉出瘀血即可。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这又是怎么形成的呢?这是太阳病,感冒日久,血中毒素垃圾没有正常排出,随着经络而聚集到这里来的。 瘀热在里,是因瘀而热,不是外邪病毒所致的。
抵当汤方组成,水蛭30个,虻虫30个,桃仁20个,大黄10克。
水蛭,虻虫,都是专门吸人血的虫子,活血化瘀非常强,桃仁活血破瘀通经络,大黄促进胃肠蠕动能力,帮助瘀血从大便排出。所以这个方子,是治疗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证,大肠癌,以及各种癌证的重要方剂。临床要根据病情来加减应用。

今天,我们就分享到这里,朋友们,再见。
各位,晚安。
杨大夫七十二讲(结胸)
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昨天,我们讲到124条,抵当汤。这个方子,也是中医的重要方剂。当病人膀胱有瘀血的时候,我们用桃核承气汤,把血从小便导出来就可以了。当瘀血在大肠,子宫,卵巢这些地方时,我们用抵当汤来解决。病人吃药后会拉出很黑的瘀血出来,病就会慢慢好了。所以,这个方子,是治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大肠癌的一个方子。当然,肺癌,肝癌,胃癌,也是用这个方子,与别的药结合起来用就行了。所以,我们学习到这里,就会知道,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会治疗癌证了。所谓的癌证,就是一个大瘀血包,也可能是分散的。肺癌,肝癌,我都治过,疗效很好的,主要是一定要用水蛭来破瘀。我们有很多的病人,请你观察一下你的手指甲里面的血色,如果发紫色的,或黑色的,那么你要注意了,癌证己经向你走近了。所以,我每次为大家诊病,要大家提供头相,手相的正反面,还有舌相。手和舌,主要是看你的瘀血问题,还有寒热,湿。看头相,主要是观察眼睛,眼睛上可以看到肝肾问题。脸色,可以看出是否贫血,如果有斑,是肾虚,红血丝,也是肾虚,当然还有心脏的关系。伤寒论的每一个条文,意义都是深刻的,对发病机理,证状,用药原理和方法,都是非常详细的,非常精彩的。所以,我们要好好的学习,认真的学习。

伤寒论第125条,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小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这一条是说,人感冒了,身上发黄,为什么会发黄呢?因为发烧,汗出,血稠了,透过皮肤可以看到血的颜色是黄的。当血中津液充足时,皮肤颜色是不会发黄的。脉沉结,脉跳很微弱了,又跳的很慢很慢。有时跳七八下停一下。小腹硬,这个我们知道这是有瘀血聚集一起了。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前面我们讲过,小便不利,小腹硬满,这是膀胱热结。现在呢,还是小便不利,跟桃核承气汤证状一样的。但是呢,现在病人脸色黄,脉沉结了,他是贫血了。这个不是热结,是贫血。所以说,为无血也。临来上要仔细观察,不可以失误。有瘀血的时候,脸色是青的,不是黄的,脉是紧弦的,不是沉结的。他说小便不利,就是小便没有了,因为血少了,津液少了。我们人的小便是津液在膀恍里面经过气化而来的,不是喝的水,不经汽化就变成小便的。膀胱汽化津液,没用的水变成了尿,有用的水,输向三焦,输向胆,去转化胆汁。现在没有尿,是因为血少,津液不足造成的,不是膀胱热结。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瘀血在里故也。就是说,病人小便正常,说明膀胱没有瘀血,也不贫血。但是他却发狂,说自已见鬼了,见神了,胡话说个不停,过去这种病人很多的,现在还是有。有小便,为啥还发狂?那是因为有瘀血,是有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在小腹里面,这个病多发生于妇女。这个病,还是用抵当汤来治。排瘀血很厉害的一个方子。喝了,大便不拉黑血,继续喝,直到把黑血拉出来,就不要再喝了。他这个方子里用大黄10克,没有便秘的人,可以把大黄拿掉。体质虚的人,你可以加一些生地来滋补一下。

伤寒论第126条,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
这里说了,人感冒发烧了,小肚子有点胀,这是咋回事呢?当我们感冒时,人体自主调节本能会自动把体温从胃肠向外扩散,以驱除寒气和体表废水,达到发汗的效果。 热从胃里出来了,胃就凉了,所以我们感冒时会发冷。 胃凉掉了,汽化水的功能下降了,有可能会引起小腹胀满,水停腹中了。这种情况下应该是小便很少了,或没有小便了,因为胃凉了,不能吸收水分,转化不成津液,小便就会少。 今反利者,为有血也。现在小便正常,就说明胃没有凉掉,胃是正常的。现在可以判断了,他这个小腹胀满,不是水,是有瘀血。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就是说,现在这个瘀血,还是要用下法,让它从大便排出来,不可以用别的药的,用抵当丸来解决。这个抵当丸,就是把抵当汤的药粉碎做成丸子,来吃的。为什么要做成丸呢?中医方剂的剂也有很多种的,不是光一个汤剂。小腹硬满,说明严重了,用汤剂,效果来的快,来的猛。
病重用猛药,指的是汤剂,不是让你大量的吃药,不是的啊。少腹满,不是硬满,不同的啊,这时不是很严重,你用丸剂就行了。丸剂要经过消化,吸收,药效来的慢一些,不是急着要好,用丸剂就行了。同样是,吃到大便拉出黑血,就可以停药了。

伤寒论第127条,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
这里是说,人感冒了,病人小便正常,如果喝水太多的话,一定会有肚子跳动的现象。现在呢,就有人说,你感冒了,多喝水就行了,结果病人上当了,喝水太多,胃的汽化功能是有限的,吸收不了的水会进入三焦油网膜,搞得肚子胀满,水太多了。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 病人的胃是正常的,喝了很多水,肚子都胀了,为什么会没有小便了呢?病人肯定有里急的问题,苦,就是很难受,急,就是想尿又尿不出来。 这是怎么回事呢?病人可能有膀胱结石,或者肾结石。膀胱结石,我们用五苓散就解决了。
这个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己经讲完了。下面讲,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伤寒论第128条,问曰;病有结胸,有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老师问徒弟说,结胸,脏结,都是什么证状呢?弟子回答说,病人胸部怕按,按了会痛。左手寸脉是浮的,右手关脉是沉的,结胸的脉证是这样的。关于中医的结胸,我们前面讲过了,是因为病人感冒,医生误治,开了泻药,病人气血下行,泻药又是凉的。结果胃凉掉了,所以右手关脉是沉的,没有胃气了。整个胸腔的气血也下行,造成外邪从皮肤,从呼吸道进来了,形成了严重的肺炎,肺气肿,肺积液,还有心包积液,胸膜炎。中医讲的外邪,就是西医讲的病菌和病毒。整个胸腔都发炎了,水肿了,所以里面很热,心脉会浮大。所以才有寸脉浮,关脉沉,按之痛,拒按。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明晚,我们继续分享千古中医精华之神秘妙法。
朋友的,再见。
各位,晚安。

杨大夫七十三讲(大陷胸丸)
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伤寒论。上一节课,我们学习到了第128条,现在是讲中医的结胸了,这个结胸很重要的,就是西医的肺炎,肺气肿,胸膜炎,胸腔积液。这种病证是非常严重的。因为感冒日久,病没好,病人又吃了泻药,气血下行,外邪又入内了。现在又是一个外感与内热交结在一起的疾病了。

128条,对结胸的脉证作了定义。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
寸脉浮,就是外感太阳病还在,感冒没有好。关脉沉,就是右手关脉很难摸到,脾胃很虚弱,胃是凉的,没津液了,可能还会打呃。

伤寒论第129条,何谓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这一条是对脏结下了定义。什么是脏结呢?他的证状和结胸是一样的,但吃饭却正常,能吃饭。但却有点拉稀,说明胃寒掉了。脉象依然是寸脉浮,说明感冒证状还在。右手关脉还是沉的,这里又多了一个小细紧。小细为的,紧为寒。说明胃还是很虚寒的。舌上白胎滑者,难治。他舌胎很白,说明是寒,滑,就是很粘,湿很重了。就是胃里呈现寒湿型的了。这一条里面有一个时时下利。为什么会一会一会就要拉一次大便呢?因为胃太湿了,这个粘湿会把五脏包起来,五脏需要的营养进不去了,这个营养连同体内的粘湿会从肠道排出来,象痰一样,所以才时时下利。这个证状与发病机制,叫脏结。老师说,难治,不是不能治,是不太好治,没有水平的医生治不了呀。所以,这个太阳病的下篇,都是很复杂的病情。

伤寒论笫130条,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一云,寒而不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前面刚说过,脏结,胃中寒湿较重,自然不会热起来,身上不会发烧的。因为前面我们讲过,人感冒发烧,这个热来自心胃,主要是胃。
胃中太寒的人,他感冒也发烧不起来。阳证,就是太阳证发热恶寒,阳明证但热不寒,少阳证忽冷忽热。脏结时,胃中寒湿重,拉肚子,发不起热来,所以叫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就是也不会忽冷忽热的。一云,寒而不热。所出说,病人只有发冷,不会发热。其人反静,病人不会烦躁,比较安静,只有发烧,人才会烦躁的。发烧了,里面会肿大,影响呼吸,津液干,嗓子痛,胃难受,才烦。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病人胃中极度寒湿了,攻下的药又是寒凉的,吃了会胃肠更冷,下利会更严重,所以,不可攻。

伤寒论第131条,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一作汗出,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病人本来是发热的证状,本来应该是扶正去邪即可,把外寒解掉就行了,而医生开错药,开了泻药让病人喝。热入因作结胸,病人因吃泻药而导致气血下行,虚掉了,外面的病菌病毒乘虚而入了,产生了内热,才造成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是说病人不是发烧,而是寒冷的体质,医生又开了泻药,这样病人更寒了。中医讲阴证阳证,阳证是发热,阴证是发冷,代表胃寒,脏寒。
脏寒的人,你再一攻下,会更寒。这样一来,病人会一作汗出,病人会出虚汗的,因为阴阳不和了,固表力没有了,虚掉了,会自汗。
因作痞也。病人也会因此而胃胀满。胃太寒的人,会胀满的。吃饭下去,不舒服。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结胸产生的原因,本来应该是先发汗把感冒治好,然后再处理大便不通的问题。结果医生先开泻药,感冒没好,造成结胸,病更严重了。结胸者,项也强,如柔痉状,结胸的病人,因为感冒没好,没出汗,寒水在脖子后面停留,所以也会脖子僵硬,屈伸不利。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这个结胸应该怎样来治呢?应用调和的方法,慢慢来,不是一下子就好的。他说用大陷胸丸。这里,他前面用了一个宜字,不是以前说的主之。就是先用这个方子来调和,然后再用别的药方对证治之。
大陷胸丸方,大黄,葶苈子,芒硝,杏仁,各10克。
这里大黄和芒硝是用来通便的。杏仁是用来润肺,清肺热的。杏仁要炒一下,把皮炒黑,这样有效成份才易被吸收,同时又不至于滑肠,拉肚子。葶苈子是专门去痰的,把肺里面的痰,胃中的湿痰吸出来,通过大便排出去,起一个打扫战场的作用。所以,这个方子吃下去,肺热退了,结胸好转了,同时湿痰也排出去了。之后呢,病人可以通过饮食,让身体恢复过来,再后面可以用桂枝加附子汤让病人阳气恢复,最后发汗,感冒好,病愈。
这里用的是丸药,不是汤药。汤药很猛,喝下去马上就拉肚子。
丸药呢,消化吸收慢,药力缓,不会导致拉肚子。病人吃药,胃肠排空了,他会饿,想吃饭。尽管很饿,吃饭还是要少少与之,不可一下子吃饭太多,以免伤胃。

伤寒论第132条,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结胸,就是感冒没好,又添上肺炎了,胃又很寒。脉浮大,感冒的脉是浮的,
这里他又添了一个大字,就是脉管很粗了,阳气不足才会这个样子,血管己经变得没弹性了,太软了。说明病人气血不足了,阴阳失和了。正常感冒脉是浮数,浮缓。身体强的时候是浮数,身体弱时是浮缓。浮大,说明更虚,更弱了。所以不可下,下,会更伤津液,更耗正气。 下之则死,不是说病人一定会死,而是病情更严重。所以,治病,要掌握一个法度,要灵活运用,随证治之。

伤寒论第133条,结胸证悉俱,烦躁者亦死。
就是说,有结胸的病人,如果烦躁一,也不好治。烦躁,说明津液不足,血不养心了,又有里热较重。死,是说病情严重,不是一定会死。

下一个条文,内容很多,今天讲不了啦,留着明天讲吧。

好,我们今晚就学习到这里。

朋友们,再见
杨大夫七十四讲(大陷胸汤、大柴胡汤)
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现在我们继续学习中医经典伤寒论
伤寒论第134条,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烦还来,心中懊侬,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一宜大陷胸汤。
这个134条内容比轻多,大家不要着急呀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这个是感冒伤寒证的特点,脉浮数,发高烧,怕冷,没有汗出的。浮则为风,中医讲风,就是血虚则生风。感冒了,那是因为病人血虚,才会感冒。身体强壮的人,气血充足的人,不会感冒的。数则为热,脉是数的,跳的很快,说明有热。动则为痛,凡脉有动颤的,病人会身上痛的,因为身体里水湿重。数则为虚,这个感冒时,脉跳的很快,是因为人体自主调节功能会让心跳加速,以产生更多热能,所以,数脉,也说明人虚了,才加速心跳来平衝人体热能。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这是感冒的证状。因为体内有寒水蒸不出去,阻塞气血流通,才造成头痛。心跳加快了,体内热量增加,所以才发烧。
因为发热了,体内寒水被蒸发出来,所以才有微汗。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就是说病人还是怕冷,因为体内产生的热量,还不足够蒸发寒水,所以还是感到冷,说明感冒没好。
医反下之,动数变迟。医生开错药了,开了泻药,病人吃了后拉肚子了,津液不足了,脉象由原来的快,变成了慢,病人更虚了。膈内拒痛,就是说病人体内横隔膜很痛了。因为寒水没有蒸出去,在横膈膜这个地方梗到了,水肿了。胃中空虚,因为拉肚子过后,胃无津,太虚弱了,饭也不能吃下去了。客气动膈,因为胃太虚了,没热量了,不能气化横隔膜的水分,所以他一动,膈膜这个部位会很难受。 短气躁烦,因为横膈膜水肿了,肺的扩张受阻碍了,才短气,才烦躁。心中懊侬,他又痛,又不能吃饭,又短气,所以心里很恼火。阳气内陷,因为被泻下了,虚脱了,阳气也没有了,现在应该是不发烧了,因为脉己由数变迟了。心下因硬,就是病人肚子会发硬,因为阳气没有了,里面寒掉了,胃肠不能蠕动了,胃肠中的水也不能汽化了,造成了水肿。则为结胸。现在是感冒没有好,横膈膜,胃肠都被水梗到了,这个证状,也还是叫结胸。大陷胸汤主之。就是这个证状,用大陷胸汤来治就行了。我们前面有大陷胸丸,那个是和法,临时的对证调和方法,不是治病主方。现在是治病主方,用此方即可治愈。若不结胸,但头汗出,就是如果病人没有结胸的证状,只是头上出汗,感冒没好啊,现在。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就是只有头上有汗,脖子以下好身子没有汗。小便不利,身必发黄。这里是说,如果看到感冒的人,只有头上有汗,别的地方不出汗,医生就会知道,病人没小便了,身上会发黄的。身上没有汗,说明津液不足了,血稠了,自然就没有小便了。 小便是由津液转化而来的。血少了,稠了,透过皮肤可以看到血的颜色是黄的。黄疸肝炎的病人,皮肤会发黄,我们知道他血稠了。这个脱发的人,他皮肤发黄,我们一看便知,他血不足了,血稠了,循环不畅,才脱发。宜大陷胸汤,这一句话是多余的,属流传过程造成的误抄。

大陷胸汤方组成,大黄10克,芒硝10克,甘遂2克
我们一看这个方子,大黄,芒哨,这是攻胃肠中的大便的,芒硝可补充肠中津液,把燥屎粪团打散,大黄增强肠道蠕动功能,把肠中垃圾尽快排出来。这里又加了一味甘遂,用量很小,但却最主要。甘遂,辛苦而寒,是泻水逐痰的峻药,临床上主要用来泻胸膜积水。这个水一泻出去,病人肚子就软了,不再硬了。水一泻出去,病人胃气会恢复,会很饿,可以进饮食了,但只能少少与之,等待正气恢复。然后再发汗,感冒就会好了。

伤寒论第135条,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这个是说,病人感冒一星期没好,又结胸了,热实,就是病人在发烧,大便又不通了,堵到了。脉沉而紧,就是说血管中血很少了,贫血了,紧为寒,因为人体热量是存在血中,血少了,自然会很冷,很寒,脉会紧,很弱又很快的样子。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因为大便堵到了,肚子很痛,很严重了,里面都烧干了,成粪团了,用手按上去,硬硬的。还是用大陷胸汤来治。我们知道,这个大陷胸汤是攻大便的,同时又去除积水,积痰的。所以,一喝下去,因为是汤剂,所以力量很猛,很快就把大便排出来了。关于这个结胸,我们已经讲了三个证状类型了,一种是肺气肿,胸膜炎,第二种是横膈和胄肠积水,第三种是大便秘结。

伤寒论第136条,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这里是说病人感冒十多天没好,热结在里,就是又大便不通了,又往来寒热。现在是证状很多了,一个是感冒,二是大便不通,三是又有少阳证,忽冷忽热。现在是太阳,阳明,少阳,三阳并病。临来上遇见的病人,病情都是很复杂的。少阳证,就是感冒没好,虚掉了,外邪又入里,引起三焦油网膜发炎了。

大柴胡汤由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生姜,枳实,大枣,大黄组成。
这个方子是表里双解,又通大便的一个方子,既补津液,又清热,又和胃,又通便。三阳并病时,中医用大柴胡汤解决。
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这是对中医结胸证的进一步解释,凡是结胸的人,病人不会发高烧的,因为太虚了,才结胸,没有那么足够的正气去产热。结胸证,就是水结在胸胁,在横膈膜,在胃,在肠,在肺。这种水结的特征,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这种以水结在胸中,腹中的证侯,用大陷胸汤来解决。这里没有说大便秘结,而实际上,大便秘结还是因为水结才造成的。水结在腹中,胃肠冷掉了,才导致胃肠不能蠕动,造成大便秘结,所以他这里不提大便秘结。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医理深刻,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
再见。
杨大夫七十五讲(小陷胸汤)
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也看到了,这个太阳病的上,中,下篇,上篇讲的是感冒发烧的治疗方法,中篇讲的是感冒与其他病证同时发病时的治疗方法,下篇讲的是由于医生误治导致急危证状发生时的治疗方法。这个结胸,就是在感冒治疗过程中,由于误治,导致胸腔积液,导致腹水的一种证状。大结胸是很严重的,病人胸部会痛,腹部会胀痛,碰不得,碰一下就痛。中医对这一急危重证的处理方法,就是急下存阴法,把大便,把积水快点攻下来,尽快进饮食,让病人正气恢复。能不能治好呢?也不好说,就算吃药后死掉了,也比坐着等死要好。结胸,是很危险的,所以医生不要乱用攻下的方法。

伤寒论第137条,太阳病,重发汗而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这里是说,病人感冒了,医生开了发汗药,喝多了,出汗过多,伤津伤血了,紧接着,医生又开了泻药,让病人拉肚子了,虚上加虚了,虚脱了。因为虚脱了,肠胃没有津液了,没有蠕动功能了,造一成大便秘结。结果是一个星期不大便了。燥屎在胃肠发酵产热了,把胃肠又烧干了,所以又舌上燥而渴,口干舌燥的样子。日晡所小有潮热,就是病人半下午的时候又有发低烧,自汗的现象。天快黑的时候是胃肠经当令,这说明是胃肠在发烧了。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心下,就是胃,少腹,是肚脐以下的部位。现在,这个肚子,从上到下都是胀满的,很硬,还不时的很痛,这个是燥屎梗在胃肠了,西医叫肠梗阻。不可近者,就是不能碰,碰一下会很痛的。这个就是结胸的一种证状。用大陷胸汤来把胃肠中的燥屎攻下来就行了。
大陷胸汤是,大黄,芒硝各10克,甘遂2克。
甘遂是利水很强的,千万不要用量太大了。用量太大,病人一下子就成皮包骨了。
伤寒论第138条,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前面讲了大结胸,现在开始讲小结胸的治疗方法。
小结胸,证在心下,心下就是肚子了。按之则痛,就是说,你按一下他的肚子,病人会痛,这是中医的腹诊方法。大结胸时,是不可近也,你不按他,都在痛,不让你按的。现在呢,是按了才会痛,不按不痛,所以比较轻微一些。这是结胸证的大,小区别之处。脉浮滑者,浮,说明感冒证状还在,病人正气还是比较充足的,滑,代表里面有水。
小陷胸汤主之,用这个小陷胸汤来治就可以了。
小陷胸汤组成,黄连6克,半夏10克,栝楼实30克。
我们来看这个组方原理。黄连,是用来清热消炎的,半夏是降水去痰的,栝楼实是散结滑痰的。前面讲过,结胸形成的原因,是感冒发汗之后又攻下,所以是一个虚证,一攻下,外邪入里了,造成了炎证。现在这个情况,病人的肚子不是硬的,是软的,说明不是燥屎引起的,是胃肠有炎证了,肿起了。大结胸时,肚子很硬很痛,那是肠梗阻。小结胸是胃肠有炎证,里面都是脓,中医说是痰。所以,现在这个方子,是排脓,排痰的。黄连苦寒,一下去就把热清掉了,炎证消掉了,黄连消炎,对胃肠是专功。栝楼实,可以把胃肠里的痰,脓,还有肿块消散开来。半夏也是去痰的,起辅助栝楼实的功能,同时半夏利水,可以把痰散开后的废水利出去。所以,这个方剂,是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一个方子。阑尾炎,可以用这个方子。在治疗胃癌时,也会用到这个方子。因为胃癌就是一个痰块,栝楼散结,黄连消炎,半夏利水消痰。肠癌,同样会用到这些药。

伤寒论第134条,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
老师说了,病人感冒二三天没好,现在不能躺下睡觉了,但欲起,就是只想站着,不能躺下。为什么会这样呢?可能是感冒没好,体质差,气血虚,外寒又入里了,造成胸膜炎,胸腔积液了。他一躺下,这个胸腔积液会压下来,压在肺上,让病人透不过气来,所以才不能卧。心下必结,因为气血不足,外邪入里又引起胃肠炎证了,水肿了,肚子会胀胀的,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病人出现这个证状,是因气血不足才造成的。血不足,脉才会微弱。人体的热能是藏在血中的,血不足,才会寒。所以他说,此本寒分也。我们有的朋友手脚冰凉,见风就痛,这是你血不足的原因使然。你用活血去风的药去治,是不会治好的。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如果医生去开泻药,让病人去拉肚子,若利止,就是泻不下来。必作结胸,病人本来己经太虚弱了,太寒了,你又用寒凉的泻药来攻下。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胃肠会更加寒凉,就根本不能蠕动了,所以攻不下来。造成了肠梗阻,这就是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如果攻下了,大便还是攻下来了,医生又连续攻下四天,病人会发展成协热利。协热利,就是下利不止,大便很臭,很热,严重的胃肠炎证。这个协热利,是连续攻下四天以上,虚脱到了极点了,病人会血稠的,会发高热的。同时,由于连续攻下,气血下行,外邪乘机入里,会引起发高烧的。所以,这个协热利,就是发高烧,又不停的拉肚子,又很虚弱。所以,这个也是危证。

伤寒论第140条,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一作纵),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这里是说,人感冒了,医生误治了,开了泻药,其脉促,就是脉膊跳动,跳六七下停一下,然后再跳,说明血不足了。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就是说病人原来体质很强的,医生开泻药也没让他结胸,说明正气很足。如果是脉沉微,肯定是过不去这个坎了。促脉,说明脉还是有力的,他心脏功能比较强,能扛过这一关。只要不结胸,他病会很快好,因为他平时体质好。这里纠正一下,这个条文,有误,应该是,其脉浮,不结胸者,为欲解也。这个是书中错误的地方。
好,明晚我们继续讲。
再见,朋友们。

各位,晚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