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文翰: 八卦五行学说不能代替太极拳技术

 cstan98 2015-03-10


什么是太极十三势?根据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所说的十三势是太极拳的“八法”和“五步”,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和“进、退、顾、盼、定”。这是最早的有关太极十三势的说法,是武禹襄传的太极拳“老三本”中记载的。“老三本”中说:“掤捋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日十三势。”另外,陈家沟也有十三势的说法。在陈鑫的《陈氏太极拳图说》中说“十三势就是十三折”,也就是说太极拳有十三段。陈鑫的书中没有“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和“进退、顾、盼、定”的说法。后来,随着太极拳的发展,太极拳界大多是按照王宗岳的论述来阐述十三势的,练习陈式太极拳的人也是按照王宗岳的说法来解释太极十三势的。

太极十三势和八卦五行的关系,王宗岳吸是做了简单的比对,并没有详细地论述。到了民国年间,一些太极拳家出版的著作对太极十三势的解释就更加详细了,他们把“八法”和 “五步”与八卦、五行一一对应,进行阐释,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以后,用八卦五行理论解释太极拳的八门五步的文章就更多了,而且阐述得也越来越细致。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在我练习太极拳的年代,还没有哪个老师用八卦五行来解释太极十三势。那时,老师吸是教你练习掤、捋、挤、按、采、例、肘、靠的具体练习方法和用法,并没有用八卦方位来解释太极八法,讲解“五步”时也没有和五行结合起来。只是到了现代,一些探讨太极拳理论的文章才把八卦五行学说和太极十三势的关系联系起来,而且阐述得非常详细。这是后来太极拳理论研究的发展。

对太极十三势和八卦五行的关系,我是这么看的。过去中国人往往把自己的东西(比如技艺、物品等)夸大其辞,以至于到了玄虚的地步。太极拳也不例外,这些论述太极十三势和八卦五行的关系的文章,多是牵强附会,故弄玄虚,其实,太极十三势和八卦、五行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练习太极拳就是练习太极拳的技术和方法,比如掤,怎么掤?捋,怎么捋?这是我们练习太极拳要研究的,没有必要去研究掤、捋、挤、按具体属于什么卦象,没有必要用八卦五行去一一对应着解释太极拳的八门、五步。所以,在我写的文章和书籍中都很少谈这个问题。

除了太极拳外,八卦掌是以八卦命名,但是,在实际的练习中也是具体练习八种掌法.很少去研究各种掌法与八卦卦象的关系我曾就此问题问过八卦掌的老前辈李子鸣先生,他说:研究这些易经八卦知识,只不过是为了文化上、理论上的提高,对八卦掌的具体练习没有多大意义特别是老八掌,都是具体掌法的练法和用法,与八卦没有多少关系,只不过是到了后来,人们写文章研究八卦掌把八卦掌的技术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才把掌法和卦象对应起来解释。

八卦五行理论太极阴阳学说,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属于哲学范畴,许多具体的传统学科都受到其影响。比如中医,受八卦五行影响,中药分五色、五味。武术也受其影响,产生了八卦掌、太极拳等。作为武术的理论研究,我们可以研究八卦、五行学说,明白了太极拳阴阳理论,也有助于对太极拳的技术理论的理解。但是,我们不能拘泥于这些理论,不能教条地用八卦、五行解释太极拳的八法五步。有人讲,要练好太极拳,必须学好易经必须知道太极图,这种说法就太绝对了,也把太极拳过于神秘化了。过去的太极拳老前辈文化水平大部分不高,他们未必懂得易经八卦、阴阳五行,可是他们的拳艺都很高超。他们在教拳的时候,不是给你讲八卦五行知识,而是教你怎么练、怎么用,对于练习太极拳来说,这就够了。“文革”一些文章大谈八卦、五行理论,这丰富了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传统武术的文化内涵,提高了它们的知名度,让人们认识到了在传统武术中包含了深邃的传统文化:这是积极的方面。但是,但是你光研究这玄虚的东西,不研究具体的太极拳的练习方法,要练好太极拳是不可能的。如果是过于玄虚地把八卦五行学说引入到太极拳理论中,甚至牵强附会地用这理论解释太极拳,这对太极拳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武术就是武术,中医也就是中医。你不能用八卦五行这种哲学范畴的学说来代替武术、中医这样的具体的学科理论。学习太极拳,就要学习太极拳的具体技法、理论。当然,如果你在练习太极拳的同时,学心一 易经八卦知识和太极阴阳学说,对提高文化素养是有好处的。如果你过于追求哲学上、玄学上的东西,而忽略了太极拳本身的技术要领,理论知识,那你是练不好太极拳的。哲学是宏观的,研究任何问题离不开哲学思想的指导。但是它不能代替具体科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