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明明白白打酱油

 秋天枫叶正变黄 2015-04-29

多年不见的老友聚会,问及对方情况,答曰:我儿子都会打酱油了。

作为一名营养师,职业习惯驱使我笑着问对方:别说你儿子了,你会打酱油么?

打酱油也是有学问滴,超市里的酱油琳琅满目不下几十种,你知道如何挑选么?

[转载]明明白白打酱油

    下面就跟随营养师一起去打酱油吧!

 

首先:选酿造酱油,不选配制或者化学酱油

 

 

原料

制成原理

酿造酱油

大豆或脱脂大豆、小麦或麸皮

微生物发酵

配制酱油

以酿造酱油为主体,另外加入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

配制

化学酱油

脱脂大豆、花生粕、小麦或玉米蛋白

盐酸水解

 

通过上图,大家可以一目了然,选择酿制酱油。

 

其次:看用途

     我国现行的《酱油卫生标准》(GB 2717-2003)要求,酱油需要标明其用途,“佐餐”还是“烹饪”,两者卫生指标不同,所含菌落总数也不同。

[转载]明明白白打酱油

    烹调酱油一般不能生吃,需要加热才能食用;佐餐酱油菌落总数比较低,可以用于蘸食、凉拌。

消费者也可以这么认为:佐餐酱油可以用于烹调,而烹调酱油最好不要用于佐餐。

 

第三:生抽?老抽

酱油按照颜色分为生抽和老抽。

生抽颜色较浅,呈红褐色,质地稀,口感偏咸,调味增香却不上重色;

老抽则是在生抽的基础上,把酱油再晒2-3个月,经过沉淀、过滤等工序,呈棕褐色,口感微甜。一般用于需要上色的食材。

 

第四:酱油的等级

    酱油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在标签上都可以看到。

    区分等级的指标就是“氨基酸态氮”。氨基酸态氮是酱油发酵过程中的主要生成物,也是酱油鲜味的主要来源,是衡量酱油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

 

 [转载]明明白白打酱油

 

 100ml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决定了酱油的等级。

 

100ml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g

特级

0.8

一级

0.7

二级

0.5

三级

0.4

 

 第五:原料和配料

    如果选择的酱油氨基酸态氮含量都一样,那么接下来需要比拼的是原料和辅料(食品添加剂)。

 [转载]明明白白打酱油
[转载]明明白白打酱油

 

 

    原料:有机大豆>大豆(黄豆)>脱脂大豆;小麦>麦麸。市场上很少见有机大豆制成的酱油。

食品添加剂往往包括:谷氨酸钠、5-肌苷酸二钠、5-鸟甘酸二钠,这些都是鲜味剂,虽然都是国家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但是这些成分中含高钠。所以,在原料相同的情况下,食品添加剂越少的,酱油质量越好。

 

另外,市场上还有很多添加了不同调味汁、有着不同用途的酱油,比如:海鲜酱油、草菇酱油、饺子酱油、蒸鱼豉油等。这些酱油的主体都是酿造酱油,其挑选均可以遵照以上五条指标。

 

另外,食用酱油还有几点需要消费者注意:

1、       有的企业为了提升氨基酸态氮含量,提高酱油等级,会在酱油中添加鲜味剂,使三级变为二级,二级变为一级。所以,购买时要仔细比较标签中的各种指标,结合用途、原料、添加剂等多种信息来判断;

2、      通过营养成分表可以看出,酱油中钠的含量比较高,除了酱油本身的钠,很多鲜味剂也贡献出了很多钠,所以,在食用酱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减少盐的用量,也无需再添加味精、鸡精等调味品;

3、     由于酱油是大豆发酵而成,所以大豆中的嘌呤仍然含在其中,痛风病人少吃酱油为宜。

 

    通过以上的分析,你还会让儿子去打酱油么?

 

 

营养师——杨玉慧

         QQ:1830871

新浪微博:@杨玉慧营养师

                (本文构思及文字系原创,转载请联系本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