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期待下一次花开

 荣辱不惊711 2015-11-23

(原创) 期待下一次花开

                     

 三源浦中心校    王士英

 

 

当好一名教师是很不容易的,不是有了一定的学历就能当好,也不是一走上教师岗位就自然能成为一名好教师。这其中的酸与甜,苦与辣真是汝自知呀。

    曾记得10多年前的我刚刚参加工作,自恃只要勤奋肯干,就一定能干好。事却与愿违,学生的成绩不理想,不达标成了我的梦魇。我沉痛的反思着,自己由中学跨入小学,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纸上谈兵、闭门造车是今天的必然结局。后来,我请教老教师,自己总结经验,每日领着学生题海战术。锲而不舍的抓成绩,每份卷子都不放过,认认真真讲解,要求学生举一反三,直到融会贯通,希望我的学生都是出类拔萃的尖子生。一道道的练习,一遍遍的重复。“哈哈,终于达标了,成绩还蛮高呢!”内心有一种释然 。可是好景不长,我的内心又空了,仿佛缺少什么,慢慢的我发现了端倪,自己身心疲惫,孩子们也失去了往日的勃勃生机,明亮的教室成了囚禁他们的牢笼,他们望向窗外的眼睛充满了那样强烈的渴望。我内心满溢着罪恶感,我就是那扼杀他们幸福童年的刽子手,学习,原本应该是一件快乐事吧?我一遍一遍的问自己,这就是我追逐的梦吗?至此,我那颗不安分的心终于静下来了,慢下来了。我的 课呀,我那执着爱好的语文课呀,几年来却一直徘徊不前……我的孩子呀,我应该怎样才能让你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等等吧,那疲于奔命,追名逐利的身体,等等你的灵魂吧,只有灵魂与肉体默契的配合,生命才会绽放光彩。于是,我认识了窦桂梅,王崧舟,于永正……一遍一遍的观看他们的教学视频,翻阅他们的教案。既无色彩又无动感的文字平铺在纸上,可是经他们一读一点,文字变成纸上立起来,学生便看到了生活的本来样子——花开了,人物活了,海中涌动着波涛,风里鼓荡着清香。名师的精彩与睿智深深的折服了我,原来语文课可以上的这样美,这样精彩,这样让人心潮澎湃,不能自已。我要成长!

从此,我把一颗心投注到课堂上,如何让学生的小组学习有实效?学生把词语盘点写的滚瓜烂熟,可是为什么不会应用?还会写别字?经过反思,我认为是课堂上没有扎实的掌握词语的意思,不理解怎么会贯通使用?的确,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要求改变过去那种机械的背词义,背中心思想的落后教法,可是那不代表词语可 以不学,词义可以不理解呀,翻开《新课程标准》,我感到很是羞愧,新课标有一条分明的写着,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哎,如此的我呀!就这样,我在实践中学习着、摸索着,反思着,改进着,自己的课堂逐渐进步着,改观着,精彩了,孩子们一上课眼睛熠熠生辉……直至成为骨干教师那一刻起……

廖老师在《优秀教师成长解码》中有这样一句箴言“悦纳职业,享受快乐。教育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作为教师,我们可以获取学生成长的快乐、师生互动的快乐,乃至收到贺卡的快乐,问候的快乐……”细细想来,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孩子跑过来了“老师,这周我有三件喜事,我妈妈要回来了……”记得那次清明扫墓回来我气喘吁吁的落在后面,一个男孩子放慢脚步等着我,笑呵呵的说:“老师,累了吧。”回到班级一再叮嘱我,要锻炼身体了。中手指每年的春天都会裂口,一个女孩子看到了贴着胶布的手,一下课就递给我一个创口贴。幸福原来这样简单。课堂上,我们谈论项羽破釜沉舟,乌江自刎的英雄气概;谈论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五柳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 。他们疑惑的问我,如何理解“不屈为至贵”与“大丈夫能屈能伸”这两句话。在这样的相互促进中,我和孩子共同成长,在共同成长的过程中,我和孩子一起享受着生活和生命的快乐。一个发自内心的呼声告诉我“我喜欢上课,我爱教书,我喜欢与孩子一起成长,我感受到青春的激情与活力。”至此,我以然完完全全的跳出了分数的束缚,更加重视的是学生心灵的健康与快乐及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与习惯的培养。

 

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我就布置回家看《水浒传》的任务,告诉孩子如果觉得看不进去,那就先看电视剧。第二日午休时间我找了一个爱看书的孩子讲了一章水浒故事,学生兴趣大增。除了每周的阅读课外,我规定每日午饭后看半小时的课外书。一周下来学生们愿意下课围住我与我讲课外书了,有时会准备好问题来考我。另外,我特别重视学生的语文积累,结合课内与课外,我带领学生积累古诗百余首。把小学生必备的古诗分开按照内容的不同,每天中午积累二至三首,三言两语的把诗意当做一个故事讲了,学生背诵的很快。同步进行的还有把成语分类别让学生积累。如写人物品质的、描写人的智慧的、描写动作的,表示看的等等。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每日中午带领学生做阅读题,从一个句子,甚至一个标点抓起,教他们记叙文、说明文的答题技巧,一个月下来,有几个学生开始写诗了,拿出来让我给改一改……我听到花开的声音了,看到花绽放了。

而今的我,有着些许的彷徨,看着那一批批接踵而来的年轻教师,充满朝气蓬勃的面孔,一如当年的自己,难道我就只能悲哀的等待退休吗?廖老师说:“作为教师,走上教育岗位以后,必须为自己设置一个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只有设置这样一个目标,才能使自己的所作所为锁定在这个目标上,才能不断增强自我意识和使命感,才能不断进行自我挑战,自我超越。”就是呀,“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何来伤感,既然已经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超越,那为何不能向着地平线执着的走下去呢?如此一来,就要如廖老师所言,要科学的规划一下未来了呢,五六年的时间,或许能做出超出一倍的成绩呢?

路在哪里呢?蓦然想起罗兰曾说:“人要经营自己的长处”是呀,自己爱看书,关于教科研的书却很少读;前几年,学校有发行校报,自己投稿也是乐此不疲的。而现在偶尔动动笔,却是迫于教学任务的完成,何不就此,给自己一个目标,一个压力呢?书中说,对于我们教师而言,凡是有积极意义的人、事、物、现象都可以写。我们可以写教育见闻、教学随笔、教育日记、教育故事、教学反思;可以写调研报告,案例报告……且不说有难度的报告,回首多年的教学实践,在课堂中,确实有许多精彩的瞬间一闪而过,学生的精彩发言,老师机智的调控,一节失败的课堂,一点点的灵感……这些不是一次次深刻的反思吗?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班团队活动,犹如一座金矿,只要你有科学的眼光,只要你有敏锐的捕捉能力,随时都可以从这座金矿中提炼出金子。我深信对于一线教师的我而言,只要善于观察,及时捕捉写作素材会源源不断的涌来。

    我懂得厚积薄发的道理,我也懂得人不学要落后的意思。事关业务书常读。未来的几年,我把专研业务书籍作为自己的另一规划之一。翻到书尾,那些参考文献深深吸引着我,《细节决定成败》、《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教师的心灵温度》以及徐世贵老师的《怎样听评课》……

     自信人生三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我期待下一次花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