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伤性凝血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石泉业 2016-01-23



本文原载于《国际外科学杂志》2015年第2



创伤性凝血病是指在创伤后由于大量出血及组织损伤后激活凝血、纤溶、抗凝途径,在早期出现的急 性凝血功能紊乱。在严重创伤患者中,合并创伤性凝 血病者,其死亡风险比没有凝血病的患者高46倍, 总体病死率约38%;而进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风 险也升高约3倍。深入研究并明确创伤性凝血病 的发病机制,对于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创伤性凝血病的发病机制极其复杂,是多种因素 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机制包括凝血因子的稀释或 丢失、酸中毒、低体温和纤溶系统功能失调等。本文 试从抗凝机制的功能失调、血小板功能障碍、纤维蛋 白原的消耗以及纤溶亢进等方面,综述目前创伤性凝 血病的研究进展,希望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1
血小板减少及功能障碍


创伤后血小板数量减少和功能降低与创伤性凝 血病病死率有密切的联系。有研究表明,血小板计 数<>mm3的创伤患者,发生创伤性颅内出血 的比例显著高于循环血液中血小板数量正常的患者; 而血小板数量<>mm3者,其死亡风险增高了9倍。但要引起注意的是,部分创伤患者,虽然有 出血倾向,但其血小板数量却可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目前认为,创伤早期血小板激活后引起表面膜磷脂和 膜骨架的重分布,导致循环微粒体(Circulating micro— particlesMPs)被大量释放入外周血液中,显著提升血液的凝固性。因此,过度释放的MPs反映了血管损 伤的严重程度和较差的预后。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血小板功能障碍在创伤性 凝血病的病理生理机制起到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 临床上进行血小板特效输注和止血治疗是基于血小 板计数的临界阈值和血小板功能检测的结果。对于创伤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对止血治疗效果的影 响十分重要,其数量持续降低,预示死亡风险度较高。但在创伤性凝血病早期,血小板数目在正常范 围内,表明血小板的消耗或并不是导致早期创伤性凝 血病的主要原因而血小板的聚集程度与病死率有显著的关联。Kutcher等应用阻抗集合度测定法评 估急诊室创伤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发现有455%患者外周血与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 ADP)、凝血酶受体激活肽、花生四烯酸和/或胶原的 反应时,血小板的聚集能力降低;而当患者出现血小 板聚集功能降低时,病死率增加了约10倍。此外,花生四烯酸含量升高和胶原反应阳性,是指示病死率敏感且特异性的指标。Solomon等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其发现在163例创伤患者中,血小板聚集功能的 缺陷与病死率存在明显相关性。而Wohlauer等发现,当被ADP和花生四烯酸激活时,血小板凝聚力明 显被抑制。 


这些研究均强调了创伤时血小板聚集和收缩功 能的重要性,但却没有提出血小板功能障碍的发生机 制。有研究表明,ADP和胶原与血小板功能障碍有密 切联系。ADP可通过核苷酸激活血小板相关受体通 路,导致钙内流,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的产生;并可通 过磷酸肌醇的产生,动员了细胞内钙的储存,最终 抑制血小板聚集程度。因此,创伤患者体内血小板聚 集功能下降,与血小板多种受体活性改变及钙内流增 强有关。 


2
抗凝系统功能障碍 

 

抗凝系统功能障碍是创伤性凝血病病理生理机 制的重要组成部分。Brohi等最早发现严重创伤 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显著增加;而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m)也明显延长。最初 认为,INR升高和APTT延长,是由于液体复苏所致 血液稀释而引起的。但目前研究证实,INRAPTr 的改变,发生于创伤患者进行液体复苏治疗之前,而凝血酶一血栓调节蛋白一蛋白c抗凝系统功能改 变,是可能的病理机制。Brohi等发现,循环中 血栓调节蛋白的升高与血浆蛋白C的降低呈正相关。 其具体机制是凝血酶和血栓调节蛋白可广泛结合激 活的蛋白c,导致血浆中游离蛋白c的含量降低。而 蛋白c是一种重要的抗凝蛋白,可通过降解活化的因子和Ⅷ因子调节凝血程度,使其保持在生理范围 内。如果蛋白c的含量显著降低,将导致凝血功能失 去正常的负性调节,从而出现循环内广泛凝血。 此外,Chesebro等还发现,蛋白c除具有抗凝作用外,还可通过与血管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发挥保护作用。 


3
纤溶亢进和纤维蛋白原消耗


纤溶亢进和纤维蛋白原消耗也是创伤性凝血病发 生的重要机制之一。尽管创伤患者出现纤溶亢进的比 例仅为25%一7%,但其致死率极高。Tauber 等研究表明,334例创伤患者中,有23例出现纤溶 亢进,发病率为68%;其中有14例患者体内无法形成 正常血凝块,9例患者形成的血凝块硬度减低16%一 35%;而纤溶亢进患者组的病死率高达857%。


纤溶亢进的病理生理本质是循环中大量的纤溶 酶原被激活,形成纤溶酶,纤溶酶进一步引起纤维蛋白溶解,导致纤溶系统功能亢进。创伤时,血小板表面糖蛋白受体的分解、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的释 放、蛋白c的激活及内皮细胞的损伤,均能间接促进 纤溶亢进,导致凝血障碍Ⅲ纤溶系统的功能状态 与创伤性凝血病患者的临床愈后有显著的关系。 Swanson等。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发现,创伤患者血清 中纤溶系统激活后的产物D一二聚体含量,是判断预 后的有效指标。当血清中D一二聚体含量> 500 pg/止时,创伤患者的病死率显著升高;而其他 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APTT 等未发现有类似的预测价值。Brohi等旧叫研究发现, 在创伤患者血清中,纤维蛋白原比促凝因子和血小 板,更早出现显著降低,且低纤维蛋白是影响病死率 的独立因素。近期一项研究表明,当血清纤维蛋白 原<>200)mgdL时,患者的出血风险显著增 高;而较高的纤维蛋白原水平具有保护作用,可增加 患者的存活率。2010年,Critical Care杂志上刊登的《创伤出血急救的欧洲指南》认为,当患者的纤维 蛋白原水平由34 g降到低于1520 g时应该积 极补充外源性纤维蛋白原,增加患者血清中纤维蛋白 的含量,降低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病率。 


4
促凝系统

 

创伤后的失血会导致大量的凝血因子丢失。当 大量使用不含凝血因子的晶体液或胶体进行液体复苏时,可导致血液稀释,进而使血小板及凝血因子也 被稀释。创伤患者由于组织灌注不足等原因,会导致 机体代谢性酸中毒,抑制各种凝血因子的活性,也促 进纤维蛋白原的降解。一些研究表明,在pH=7时,凝血因子xaVa减少50%;在pH=70时,减 少70%;在pH=68时,减少90[233。在一项以猪 为实验动物的研究表明,代谢性酸中毒(动脉血pH≤ 71)降低纤维蛋白的凝聚能力和血小板的数量ⅢJ。 当患者的体温低于33C时,引起机体凝血酶的功能 活性和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另外,酸中毒能抑 制凝血酶生成,特别是合并低体温时,这种作用明显 增强。当机体遭受严重的创伤时,机体启动炎症反应。炎症反应与凝血系统之间有“交互对话”的作用。炎症反应会引发的内皮细胞损伤,可以通过血栓调节蛋白一蛋白c途径激活抗凝系统,抑制凝血 因子V和Ⅷ,进一步减弱促凝系统功能。


5
小结


创伤性凝血病是内源性的所有凝血成分的损伤。 当发生组织损伤和出血性休克时迅速发展,并且通过 低体温、酸中毒以及使用凝固性过低的液体复苏术进 一步恶化。其不仅是一种消耗性凝血病,更是促凝血机制和抗凝血机制、血小板、内皮以及纤维溶解之间 的动态平衡过程。通过了解创伤性凝血病的病理生 理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服务临床,以降低创伤性凝 血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但是如何有效地检查、诊断出创伤性凝血病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略)

(收稿日期:2014-10-2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