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条做MRI不能不知道的江湖规矩

 钟少教授 2016-04-29

指导专家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放射科 李知晓主管技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放射科 周高峰副主任技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放射科 陈伟副主任技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放射科 周晖副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放射科 龙学颍副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放射科 裴贻刚主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放射科 彭娴婧主治医师

出来混
总是要还的
大家捧场看了小编这么久的推送
不还点人情总是说不过去
今天小编就传授大家

[ 3条做MRI不能不知道的江湖规矩 ]

做过的人都知道
进入MRI机房前
除了书面告知注意事项之外
医生都会再口头询问一下


江湖规矩No.1
千万别觉得医生烦
请相信他们都是专业的

医生们绝不是故意找茬
他们也知道你排队很辛苦
但这些告知和询问就是为了
保证你检查时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也许有时问的口气急些
但医生真的是为你好


江湖规矩No.2
千万别抱着侥幸心理
体积再小的金属物品也可能存在隐患

小饰品什么的能脱就脱
金属发卡什么的就别戴了
眼镜别管框架啥材质摘了总是安全

温馨提示
女性文胸(带有金属搭扣或钢圈的)
也要脱掉脱掉

知道要做MRI检查
就尽量别穿金属材质的衣服啦
哪怕你穿金缕玉衣也不能进去


江湖规矩No.3
除了佩戴的体外金属物品
还要主动告知自己是否有体内植入物

不太清楚体内植入物是否是金属
或者是否有不安全因素的
一定要向医生问清楚
否则出了问题
麻烦的还是自己


规矩这么多
真的不是没有道理
尤其是一些铁磁性的金属
在MRI检查主磁场影响下会出现
移位,旋转,脱位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
你躺在里面必须一动不动
而一个金属发卡正在


这画面太美小编不敢看

3条说完就完了?
小编这么善良的人
当然还要跟大家八一八体内植入物的故事

体内植入物是什么?
体内植入物泛指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或者置入人体内并长期驻留体内的异物( 包括某些具有特殊功能的机械或电子器件) 。

1
根据物质在磁场中的磁化特征分为:
⑴铁磁性(明显被主磁场吸引):铁、镍、钴等及其合金。
⑵顺磁性(轻微被主磁场吸引):铱、锰、钛、铂等。
 ⑶反磁性(和主磁场轻微反向):金、铜、锌、水银。
其中,铁磁性物不宜做MRI检查,除非有资料表明该铁磁性植入物在磁场中的倾斜程度和位移都很小。

2
根据体内植入物是否含电路分为:
(1)“主动”体内植入物:主要为电子刺激器类植入物。如心脏起搏器、脑深部刺激器等。
(2)“被动”体内植入物:不含电路或磁化激活元件的植入物。如骨科材料、动脉支架、血管瘤夹、吻合器等。

3
根据植入物在磁场中受到的扭矩大小而分类(文献根据波兰勒特等人的研究),分为:
(1)0~0.2N.cm(弱磁性)
(2)0.2~1.0N.cm(中等磁性)
(3)1.0N.cm(强磁性)

体内植入物在MRI检查过程中会发生什么?
在MRI检查过程中,主磁场、射频脉冲以及梯度磁场对体内植入物产生的一系列物理效应,包括:
①位置变化,在静磁场的强磁力及磁扭矩作用下,体内铁磁性植入物的转向或移位;
②功能紊乱,电子植入器件受到射频场的干扰而失去全部或部分功能;
③局部温度升高,检查时过大的梯度场感应电流使植入物发热,可能会对患者造成灼伤的危害。

你要具体一点我们就来具体一点
目前临床上常见的1.5T和3.0T的静磁场强度分别是地球磁场的3万倍和6万倍左右,强大的磁场对进入磁场的铁磁性物体产生强大吸力,即投射效应,使物体移位、旋转、脱位,加速投射到磁体上,造成受检者损伤或者磁体损坏。体内磁性植入物移位可能会造成患处的危险,如切割大血管和软组织或者脱落,血管瘤夹脱落,造成大出血等。

在MRI检查过程中,系统不断向人体施加射频脉冲以激发成像部位,人体吸收射频能量的后果是造成局部温度的升高。通常用特定吸收率( SAR) 来衡量,它与磁场强度的平方成正比,与射频脉冲工作周期有关,即与射频脉冲的类型、检查范围以及激励次数有关。某些金属电极引线会像天线一样吸收射频信号,导致局部温度大幅上升灼伤周围组织;电极引线还可能因射频脉冲产生感生电流,造成异常刺激,从而造成患者生命危险。

梯度磁场通过给成像空间各点叠加大小方向不同的磁场来实现磁共振成像的空间编码定位,虽然相对于静磁场而言,梯度场强度很小,但是梯度磁场快速的切换产生交变磁场,使导电的体内植入物容易产生涡流和周围神经刺激,磁化率较强的磁性材料会因磁滞作用和感应涡流而消耗更多的能量( 即衰减射频能) ,并将这部分能量转变为热能使其发热,即磁核滞热现象。为了尽可能减少磁滞现象,接受高场磁共振检查的体内植入物必须为无磁或弱磁性材料,且在整个检查过程中所产生的局部温度升高必须在人体能够接受的安全范围内。


常见的不同种类的体内植入物患者的MRI检查安全性(这是最实用的部分!)

本文借鉴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提出的MRI检查安全性用语和分类法,将目前医院常用的体内植入物进行初步分类:
⑴ MR不安全(MR unsafe)
普通的心脏起搏器、植入式心脏除颤器(ICD)、主动脉球囊反博(IABP)、心室辅助装置、胰岛素泵、电子耳蜗等。

⑵ MR特定条件下安全(MR conditional)
冠脉支架和外周血管支架:几乎所有市面上的冠脉支架产品,都已经注明MRI安全,一般建议在术后六周进行MRI检查。
人工心脏瓣膜:大多没有铁磁性,一般认为置入心脏瓣膜后,可做MRI检查,但检查前应查看置入瓣膜型号和说明书。
下腔静脉滤器:绝大多数可以行磁共振检查,指南推荐最好间隔6周行MRI检查。
动脉瘤夹、弹簧圈、滤器、血管止血夹以及人造血管:大多为合金制作,具有弱磁性,目前认为置入颈动脉夹等在做MRI时是安全的,也有少数可存有磁性,应在检查前明确动脉瘤夹的型号和可否做MRI检查。
眼科植入物:铁质金属异物及无法确定性质的异物应避免行 MRI 检查,某些青光眼阀、金或铂眼睑植入物可以耐受3T的MRI场强。

⑶ MR安全(MR safe)
骨科植入物、输液泵和留置导管、牙科植入物、宫内节育器等。

最后告诉你哪些人遵守了3条江湖规矩也不建议做MRI
一般,怀孕前3个月或高热的患者慎做MRI;怀孕后期可以进行MRI检查,但不用注射造影剂;肾功能不全患者慎注射造影剂;危重病人需要医生陪同。

江湖规矩
体外佩戴金属脱掉脱掉
体内植入物报告报告


主管部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党委宣传办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放射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